縮寫簡稱在溝通上的感受

縮寫簡稱在溝通上的感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陣子跟往來廠商溝通事情時,由於對方準備了一份簡報,關於宣傳相關的事宜提案。發送之後提到了:「(前略)......關於宣傳的切角,此部份可由我方提供,或由貴公司安排......」

自己收到後想了很久,覺得怎麼也算是認真在接觸著各式各樣的媒體與新信息,但就是對於「切角」兩個字無法完整理解。又跟廠商不算非常熟識,想說要不就自己來解決關於這兩個字的解讀。

一邊把這段文字發出去問熟識的朋友們如何解讀,一邊則是打開搜尋引擎也上網看看大家是怎麼運用這個字詞。

最後按照搜尋出來的前五六頁結果自己猜測可能是把圖片「切」出特定「角」落的縮寫,套回上下文倒也不算是不通順。而朋友們回覆的則是「切」入「角」度的縮寫。

突然有兩種解釋方法,且套入文意中都不算有問題,但所要表達的意思可就有不一樣的理解角度了。

最終在後續幾次口頭討論過程中,才了解這兩個字在這個領域(或行業屬性)中廣泛的使用方法是後者,也就是「切」入「角」度的縮寫。幸好沒有鬧太大的笑話,也並沒有對業務往來上造成什麼誤解。

這事情也就放在心裡,當成自己又學了一課。

這幾天則又出現了另一個縮寫簡稱 - 解方。當然這比較有更為廣泛的解釋,代表的應該就是解決方案。但明明多說兩個字把意思可以完整說明清楚,或者過去職場上似乎更喜歡把這「解決方案」改用英文的「solution」來替用,這樣都更可以直接把意思表達清晰準確,何苦要用這類方式縮寫呢?

語言最重要的目的當然就是溝通,畢竟科技也還沒發展到人與人之間可以心靈溝通的地步之前,唯有透過語言把腦袋裡所思所想講出來,才能讓另一方收到自己所想表達的意思。隨著社會發展自然也會凝聚出一小部分人共同使用的術語,如果這個群體持續擴大,最終可能就成為社會現象後,術語的專用性就自然成了泛用程度的字詞。

自己不是語言學家,僅以自身體驗分享分享,下次也來考試身邊不同的朋友,會不會對這些詞彙有不一樣的理解?

avatar-img
Jerome的沙龍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個天空湛藍到不可思議的日子,有時候想想已經往生了的親人,回想許多人世間的紛擾,就像想著宇宙與自己的渺小這種時空差異對比,會讓人更懂謙卑,也更感念生命的每一個精采片段。
民間都說貓有九條命,這次不知名原因的病痛,看起來是慢慢要過去了。或許用掉了他的一次機會,但至少又多了可以跟大家相處的美好時光。
大家都很關心到底怎麼了。可惜我們都沒有讀心術,醫師也沒有,連獸醫師都無法辨別發生什麼情況,只能繼續觀察,祈禱他儘速恢復健康了。
這是個天空湛藍到不可思議的日子,有時候想想已經往生了的親人,回想許多人世間的紛擾,就像想著宇宙與自己的渺小這種時空差異對比,會讓人更懂謙卑,也更感念生命的每一個精采片段。
民間都說貓有九條命,這次不知名原因的病痛,看起來是慢慢要過去了。或許用掉了他的一次機會,但至少又多了可以跟大家相處的美好時光。
大家都很關心到底怎麼了。可惜我們都沒有讀心術,醫師也沒有,連獸醫師都無法辨別發生什麼情況,只能繼續觀察,祈禱他儘速恢復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