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的精確度:《午後七點零七分》|潺時.秋分 #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初見尚 - 皮耶.梅爾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是在電影《斷了氣》裡。他飾演一名接受珍.西寶(Jean Seberg)訪問的知名作家,回答自己最大的野心是:「成為不朽,然後死去。」

Melville in "Breathless"

Melville in "Breathless"

他死了。而在他冥誕一百周年,人們依然醉心於他電影中優雅沉默的厄夜,輕按臂彎上不存在的槍傷。如果你去搜尋他的樣貌,會看見一副墨鏡和一隻貓。儘管梅爾維爾並非如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那樣從不以真面目示人的神祕導演,但自帶一股冷硬謎樣的氣場,就像城市邊緣的獨行俠、荒野中的孤狼、叢林深處的老虎 ── 舉手如濃霧,投足若暗影,可當牠們睜著一雙狩獵的眼神現形,總是令人屏息。

我對梅爾維爾的認識,就是從一份天性使然的沉默開始。一種等待事物臨至的安靜,一種盡在不言的生存法則,屬於摸清命運底細的預知者。他們並非不死,而是死亡完整地鑲嵌於他們的人生。梅爾維爾作為一個熱愛美國黑幫類型片的影迷,以一生的工事開創出獨特的法式黑色經典,精湛的藝術風格、慢節奏敘事,與眾多電影所建構的世界高度互文,並汲取東方哲學概念提升層次。譬如《紅圈》(Le Cercle Rouge,1970)開場引述釋迦牟尼之語,關於不期而遇的注定性;而《午後七點零七分》(Le Samouraï, 1967)則賦予片中的殺手日本武士的形象 ──「沒有人比武士更加孤獨了。」佩刀或者藏槍,他們以凶器之姿行走,用決鬥界定過去和未來;與此同時,保持身心的專注與平衡,以利行動的精確度。

raw-image

我想描述的,就是《午後七點零七分》的精確度。無論從運鏡或動作設計的角度來看,這部梅爾維爾的代表作皆展露出如擊劍般的流暢和優美,且極具攻勢,乍看無所做為,實則緊攫觀者目光。故事從一場俱樂部的謀殺開始,受雇於人的殺手儘管編造了完美的不在場證明,依然被警方窮追不捨;而另一邊,雇主擔心自己遭到出賣,也對殺手展開滅口的計畫 ── 典型的犯罪電影劇情,在梅爾維爾簡潔銳利的影像敘事下,變得張力十足。首先,最值得注意的便是電影對於「執行動作」本身投以全面的關注:人物行為的細節、順序、慣例,他們在空間中迅速確實的移動,以及意識到該空間的方式。例如殺手偷了車子以後,前往一座車庫讓合作夥伴協助更換車牌、領取槍枝,電影完整呈現了這個象徵殺戮前奏曲的過程,並無省略;或者警方潛入殺手家中安裝竊聽器,他們如何謹慎尋找定點,又如何將一切恢復原狀避免被察覺,鏡頭清清楚楚地描繪,鉅細靡遺卻無一贅字。這些動作構築事件的發生和經過,也放出了提示人物心理變化的線索。相對地,三起「謀殺」作為電影的高潮點,卻使用了快進和模糊處理,沒有死者特寫,甚至看不見誰開了槍。在你尚未反應過來之時,死亡已經轟然駕臨,隨後的每個瞬間,都是那個驚駭的重複。

raw-image

這種斷裂,是時間的收縮與崩塌之處,也是虛構的致幻劑所能引發的最強藥效。我們在此知曉了某種結果,卻立刻對它產生懷疑,因為我們似乎更信任結果以外的、另一次懸而未決。於是,比起確鑿無疑的「處決」,我對活人那種預備死亡的姿態,還有另一次謀殺未遂更感興趣。這幕戲是這樣的:殺手與中間人在鐵路上方的一座天橋碰面收尾款,中間人接受雇主的滅口指示,意圖殺害殺手,但失敗了,只讓子彈擦傷他的手臂,中間人隨即往反方向奔逃。乍看僅是一段過場,卻擁有難以言喻的份量。先談談精彩的鏡頭調度,攝影機先是擺在中間人的背後,從他的視角觀看殺手遠遠地從橋另一端走來,在此已揭示他內心正醞釀著某個想法。然後交錯兩人的面部特寫進行一小段對話,中間人沒有浪費太多時間就充分暗示了必須殺他的原因,隨即開槍。此時,鏡頭忽然移至隔鄰過道,模擬高速行駛的火車,視線受交叉的鋼鐵條阻擋,但仍可以目睹兩人搏鬥的身影 ── 觀眾就好像車窗邊的乘客,被一樁不知前因後果的意外吸引注意,既疏遠,卻又感到暈眩和訝異。而在劇情意義上,這場無人死亡的失敗交易,代表著殺手和雇主的決裂,間接導致了其後雙雙死亡的結局。

raw-image

同樣精確運用影像語言的橋段,便是「警局訊問」與「地鐵逃逸」的對照。第一場謀殺發生當晚的漫漫長夜,警長透過嚴密的調查和推理,逐漸鎖定嫌疑犯。在這個過程中,鏡頭從這個門穿梭到那個門,經過無數個大大小小、密不透風房間,宛如迷宮一般,象徵著法律所布下的縱橫陷阱,任何有一丁點可疑的人,絕無法輕易找到離開的路徑。而地鐵網絡則是殺手甩開警方跟蹤的管道,這是他熟悉的領域,他能掌握那些蟻穴般的通道和列車行駛方向,所以就算警方出動大量人力監視,依然讓殺手溜掉了。梅爾維爾頗具耐心地以相當長的篇幅紀錄這些打著暗算的步伐,當電影中的人物致力於掙脫彼此目光,卻總有一個恆在的全知視角,也就是身處故事境外的觀眾。然而,我們真能全知嗎?儘管看見了一切必須看見的,我們依然是後知後覺的 ── 因為角色的沉默,我無法明瞭他們內心縝密思慮與策略,僅僅是被那些順暢銜接的動作扣留於「當下」:充滿變數、不可逆轉的分分秒秒。一個又一個結局,頓狀地發生,而在抵達最後一個之前,沒有未來,只有宿命。

raw-image

人生在世,死路不只一條。宿命觀是梅爾維爾電影的重要特質:人與人注定的交會,一念生滅 ── 你我終會成為歧路盡頭的一隻亡羊。他將流氓、盜賊和殺手塑造為深沉內斂的靜默者,獨來獨往,呼出冷酷的氣息,只進行最低限度的談話。然而,在沒有情感的世界裡,無情的人一樣有他的險境,有他的脆弱時刻,譬如隻身醒在一方陰暗斗室,吃早餐前先為昨天受的傷換藥。由法國型男演員亞蘭.德倫(Alain Delon)所飾演的殺手,其英俊相貌與反派英雄或浪漫性格的形塑無甚關聯,卻隱隱具有某種高尚氣質,因他能忍受絕對的孤寂,靜候夜晚消逝,白晝冉升;他安於獨處,在死神面前一句話也不說。

raw-image

梅爾維爾在五十五歲那年死於中風。那時,他正與友人聚餐,聊著下一部電影的計畫。死神果決地扣下板機,而心懷分鏡初稿的梅爾維爾,就像《午後七點零七分》最後一幕的殺手,愕然舉著倒空子彈的手槍 ── 這次,他終於快不過死亡的圍獵。生前,身後,他創造了不朽嗎?我只知道,梅爾維爾對我來說是永遠的電影大師。以孤傲之姿,他精確地執行每一部電影,無聲出擊,鬼祟遁隱,行雲流水的影像運筆留下無窮餘韻。而冷面之人擦肩而過,再度揚長而去,將那些殊死片刻,細細嵌進我的生命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午夜先生的沙發
237會員
172內容數
雙層棉被搭配記憶枕
午夜先生的沙發的其他內容
2022/07/01
還有什麼時刻,比二十一歲的夏天更適合觀看《百萬圓與苦蟲女》呢?炎炎暑日,配著一杯冰淇淋蘇打水觀看,身心清澈。
Thumbnail
2022/07/01
還有什麼時刻,比二十一歲的夏天更適合觀看《百萬圓與苦蟲女》呢?炎炎暑日,配著一杯冰淇淋蘇打水觀看,身心清澈。
Thumbnail
2022/06/22
你不覺得夏天適合倒敘嗎?你不覺得夏天適合遺忘嗎?適合踏著浪尖收割冰塊,適合坐在藤編吊椅上閱讀俳句。適合等待火車駛過濱海城鎮,適合給送行者穿戴發燙的黑影。你不覺得夏天也適合在雷陣雨停之前削好一顆芒果嗎?薄荷綠,檸檬黃,桑葚紫,貝殼白。你不覺得夏天適合打開窗戶,讓所有顏色湧進房間嗎?
Thumbnail
2022/06/22
你不覺得夏天適合倒敘嗎?你不覺得夏天適合遺忘嗎?適合踏著浪尖收割冰塊,適合坐在藤編吊椅上閱讀俳句。適合等待火車駛過濱海城鎮,適合給送行者穿戴發燙的黑影。你不覺得夏天也適合在雷陣雨停之前削好一顆芒果嗎?薄荷綠,檸檬黃,桑葚紫,貝殼白。你不覺得夏天適合打開窗戶,讓所有顏色湧進房間嗎?
Thumbnail
2022/06/15
小滿,乃盛夏前夕,逢此時節,我總盼望能再次出發。去新的城市,聽舊的歌,看新的電影,想舊的人。重寫張懸,實為整理自己的方法,令我齊整與溫柔,信任每一種就地安頓的可能。
Thumbnail
2022/06/15
小滿,乃盛夏前夕,逢此時節,我總盼望能再次出發。去新的城市,聽舊的歌,看新的電影,想舊的人。重寫張懸,實為整理自己的方法,令我齊整與溫柔,信任每一種就地安頓的可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陪伴主角出任務的隱形角色正是他所聽的音樂,Work mixtape滿滿都是知名英搖樂團史密斯(The Smiths)的歌曲,能讓他內心的聲音不再迴盪,不過主唱百無聊賴的聲線、繁複的編曲反倒像是另一種活生生的思緒,既是主角本身潛意識也可說是高於主角、與他形成對話的不同存在(創作者?造物者?)...
Thumbnail
陪伴主角出任務的隱形角色正是他所聽的音樂,Work mixtape滿滿都是知名英搖樂團史密斯(The Smiths)的歌曲,能讓他內心的聲音不再迴盪,不過主唱百無聊賴的聲線、繁複的編曲反倒像是另一種活生生的思緒,既是主角本身潛意識也可說是高於主角、與他形成對話的不同存在(創作者?造物者?)...
Thumbnail
由大衛芬奇執導的《殺手》於11月10日在Netflix上映。上映前聽說是類似於《火線追緝令》的黑色電影,但看完後我覺得不夠黑,反而是有《鬥陣俱樂部》那種反思資本主義的風格。只是,同樣是對抗資本主義,《殺手》更特立獨行,少了地下格鬥的熱血與奔放,取而代之的是專業人士的自律與內斂。
Thumbnail
由大衛芬奇執導的《殺手》於11月10日在Netflix上映。上映前聽說是類似於《火線追緝令》的黑色電影,但看完後我覺得不夠黑,反而是有《鬥陣俱樂部》那種反思資本主義的風格。只是,同樣是對抗資本主義,《殺手》更特立獨行,少了地下格鬥的熱血與奔放,取而代之的是專業人士的自律與內斂。
Thumbnail
#大衛芬奇 的電影總散發著一股詭異的血腥味和人性之輝,這些都來自他對社會的觀察,奇詭的風格和冷冽色調,《殺手》就是如此,改編自同名法國圖像小說,編劇安德魯沃克上次與他合作即是1995年的《#火線追緝令SE7EN》,一舉讓大衛芬奇這個導MV出道的傢伙成為黑色電影的代言人之一,睽違26年再次合作的《
Thumbnail
#大衛芬奇 的電影總散發著一股詭異的血腥味和人性之輝,這些都來自他對社會的觀察,奇詭的風格和冷冽色調,《殺手》就是如此,改編自同名法國圖像小說,編劇安德魯沃克上次與他合作即是1995年的《#火線追緝令SE7EN》,一舉讓大衛芬奇這個導MV出道的傢伙成為黑色電影的代言人之一,睽違26年再次合作的《
Thumbnail
如果說《暴雨將至》是因為愛而打破沈默,《烈火焚身》則是因為愛而選擇緘默。如果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在一起,母親終其一生所尋找的意義,綿延多時的思念之情,終究在生命終結之時,下起了一場救贖的大雨。
Thumbnail
如果說《暴雨將至》是因為愛而打破沈默,《烈火焚身》則是因為愛而選擇緘默。如果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在一起,母親終其一生所尋找的意義,綿延多時的思念之情,終究在生命終結之時,下起了一場救贖的大雨。
Thumbnail
愛情的力量不僅是超越了死亡,也激發了人們對於靈性、信仰、命運等更深刻的思考。這部電影探究死亡的真相和意義,以及愛情的力量和生命的價值。《第六感生死戀》提醒人們在死亡和分離的時刻,仍然可以感受到愛存在,並且這種愛是永恆的。但它同時也提示人們要珍惜當下,好好相待所愛之人,因為任何時候,都可能是最後一刻。
Thumbnail
愛情的力量不僅是超越了死亡,也激發了人們對於靈性、信仰、命運等更深刻的思考。這部電影探究死亡的真相和意義,以及愛情的力量和生命的價值。《第六感生死戀》提醒人們在死亡和分離的時刻,仍然可以感受到愛存在,並且這種愛是永恆的。但它同時也提示人們要珍惜當下,好好相待所愛之人,因為任何時候,都可能是最後一刻。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當孤獨成全了我們的所有 由Netflix 出品的作品:我想結束這一切,一如既往的Netflix 破題敘事道出劇目主旨,不過對於熟識的觀眾顯然不是好事,最好是新鮮、不一樣的故事概念;然而,電影的陳腔濫調:一語道破卻又似是而非的文字遊戲,卻也為老舊事物添上新意。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當孤獨成全了我們的所有 由Netflix 出品的作品:我想結束這一切,一如既往的Netflix 破題敘事道出劇目主旨,不過對於熟識的觀眾顯然不是好事,最好是新鮮、不一樣的故事概念;然而,電影的陳腔濫調:一語道破卻又似是而非的文字遊戲,卻也為老舊事物添上新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