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渡假

2021/09/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搬到山上這二十年來,星期假日愈來愈少出門了,除非一定得參加的活動或拒絕不了的邀約,否則我寧可留在家裡渡假,因為待在家裡比出門舒服,而且好玩。
住在都市的人,放假通常是到郊外走走,而我本來就住在山裡頭,不用出門舟車勞頓接近大自然,況且我喜歡的休閒娛樂,不管是看書、看電影,在家更方便,因為老早就把家裡打造成圖書館兼電影院了。
其實這種「御宅族」跟過去負面形容「繭居族」已大大不同了,以前「宅」似乎是與人群格格不入的怪胎,而現在轉變成是重視品質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時尚,一個布置得舒適富有個性的居家空間,除了是寵愛自己的投資,更是與人分享,社交聯誼的舞台。
聽說現在流行邀約朋友到家裡吃飯,但是其實在三十年前,我就開始在自己家裡辦讀書會,讓自己在各種場合交到的好朋友能在家裡互相認識,將朋友的人際網絡串連成網狀。一九九0年代讀書會很興盛,但是絕大部分團體都是包下外面餐廳或借用辦公空間的會議室或租教室,很少像我一樣在家裡辦,還供餐。
後來成立荒野保護協會,然後搬到山裡,在擔任荒野保護協會志工幹部的十多年間,更是把家裡開放出來,幾乎每個周末假日家裡都有活動,人來人往。在家裡辦的好處是能省下場地費,大家沒負擔,而且氣氛又溫馨,聚會沒有時間壓力,大伙聊天也不必像在餐廳那樣,吵雜干擾多,較難有深度溝通。
持續多年後,大概周遭的朋友都感受到在家裡聚會的好處,這十多年來,朋友們不管搬家換屋,重新裝潢房子,都會將廚房餐廳跟客廳合成開放空間,然後留個超大桌子方便多人同時用餐或聚會。
仔細想想,結婚後就幾乎沒有跟朋友約在餐廳聊天,都是到彼此的家裡,只有跟初次見面的朋友談公事才會到餐廳或咖啡廳碰面。
原本以為我們這個世代才會視「買房結婚生子」為人生理所當然的過程,所以重視「家」這個空間,但現在才赫然發現,原來全世界都在流行在家裡渡假,不管什麼年齡層,甚至出生於八0到九0年所謂千禧世代不結婚的年輕人,比其他所有年齡層的人,更喜歡待在家裡,美國紐約的媒體還曾諷刺說他們是「最強沙發馬鈴薯世代」,不配住在紐約這個多采多姿的城市。
其實這樣的批評不公平,因為就如同我千禧世代的女兒,雖然假日跟我一樣不喜歡出門,跟朋友開會或聊天寧可用網路視訊,她們在家就可以搞定絕大部分我們以前必須出門處理的雜事,但是她們也不是真的就宅在家裡,而是對出門參加活動所要求的品質更加嚴苛,一定要有非出門不可才能獲得的體驗才甘願出門。
看來這股風潮在可預見的未來,大概是回不去了,這將會翻轉消費方式,也對辦活動的單位形成更大壓力與挑戰,當然,對每個人來說,生活也有更多選擇,也將更有趣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