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試讀心得】《大疫年代十日談》:疫情究竟是疏離還是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為 參與 木馬文化《大疫年代十日談》試讀活動 所作

義大利中世紀作家喬凡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曾在14世紀寫下一本重要的文學經典《十日談》,這是本以中世紀黑死病為歷史背景寫下的故事集。描述七女三男為了躲避瘟疫,逃到郊外的別墅,為了度過無聊的日子,他們決定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最後十天裡總共講了100個故事。

在新冠病毒的影響下,美國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決定以《十日談》背景為發想,邀請世界各國29位作家各自在瘟疫蔓延的時代裡描寫一則故事。最後集合成這本《大疫年代十日談》故事集。裡頭總共有29則故事,來自美國、葡萄牙、西班牙、以色列等等不同的國家。其中加拿大的大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也在裡面寫了一則故事。

綜觀這裡面的故事,《大疫年代十日談》的主題可以簡略成下面的句子:疫情之下的生活書寫。而且多數故事的主題都是聚焦在人在疫情期間的孤獨,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改變。

疫情的確給人的感覺是可怕的,但讓人害怕的不只是病毒,而是任何人都可能是帶原者的傳染風險。在病毒席捲全球的情況下,人們不再能親臉頰、握手來打招呼,而是緊戴口罩和維持距離。但整日待在家中以及社交遠離的孤獨,卻又讓人很想放棄這些規範,尋求一絲喘息。

這些疫情生活的壓力,讓每個人儘管衣食無虞,卻仍然相當鬱悶。鬱悶到許多人偶爾外出時,看到冷清的街道出現陌生人竟情不自禁地打起了招呼。他們實在太久沒和人互動了,因此在維持1.5公尺的距離下詢問彼此的生活。在某則故事裡,情境則甚至更誇張,主角不想趕走侵入家裡的劫匪,只為了多跟他說說話。而劫匪搶劫時,也因為害怕病毒,所以不敢直接攻擊主角,最後交織成一則有點離奇、尷尬、幽默的故事。

反過來,在另一則故事裡則描寫主角原本在遠方求學的兒子為了遠離嚴重的疫區,希望回到自己的家裡居住。但問題在於他們其實關係不好,雖然答應,但同時卻又害怕萬一兒子感染病毒傳染自己怎麼辦?這些潛在的隔閡因為病毒的侵襲慢慢浮現各個敘事的角落,將人與人之間曖昧的關係,描繪上勾動人心的輪廓,並試著詢問在疫情時代,人的情感因為新的關係以及表達方式的改變,可能產生怎樣的變化。

疫情究竟是疏離還是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是試讀完《大疫年代十日談》後,心裡浮現的疑問。這裡面的故事,有的描寫人們和陌生人因為疫情產生的新互動,有的則是描寫透過疫情描寫內在家庭的隔閡。有些地方輕快,有些地方則相當沈重。疫情雖然帶來不少痛苦、失望和落寞,但我們從中卻可以看到,疫情其實也是一個新的契機,讓我們去重新面對彼此的關係,並發現與人互動的珍貴。

博客來連結:https://pse.is/3ph2gj

FB粉專:https://pse.is/TCBRA

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bungousteins/

《大疫年代十日談》,截自誠品官網訊息。

《大疫年代十日談》,截自誠品官網訊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藍玉雍的沙龍
1.1K會員
122內容數
「我只知道掌握不住自己靈魂的人,才是真正的落伍者。」 — — 坂口安吾〈何去何從〉
藍玉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4
愛情如何影響女性的獨立與自由?透過角色伊莎貝爾的探索,《一位女士的畫像》描寫了愛情作為成長的象徵,及其可能帶來的限制和困惑。小說中的細膩場景與深入對話,讓讀者反思愛情與女性身份之間的微妙關係。特別在性別平等與愛情觀念的探討上,該作品在當今社會仍有不小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9/24
愛情如何影響女性的獨立與自由?透過角色伊莎貝爾的探索,《一位女士的畫像》描寫了愛情作為成長的象徵,及其可能帶來的限制和困惑。小說中的細膩場景與深入對話,讓讀者反思愛情與女性身份之間的微妙關係。特別在性別平等與愛情觀念的探討上,該作品在當今社會仍有不小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3/11/17
《夜空穿透傷》裡的許多詩作都給人一種破碎感,彷彿內心的語言不停被打斷、拆散,也經常讓詩句排列營造出懸浮、飄蕩的感受。雖詩中充滿「優美」的意象,但他與克莉絲蒂娃的想法類似的,卻是一再凸顯一種無法言說、失語的狀態,讓人面對到在真實和創傷中,意義其實往往是空無和破碎的狀態。
Thumbnail
2023/11/17
《夜空穿透傷》裡的許多詩作都給人一種破碎感,彷彿內心的語言不停被打斷、拆散,也經常讓詩句排列營造出懸浮、飄蕩的感受。雖詩中充滿「優美」的意象,但他與克莉絲蒂娃的想法類似的,卻是一再凸顯一種無法言說、失語的狀態,讓人面對到在真實和創傷中,意義其實往往是空無和破碎的狀態。
Thumbnail
2022/07/20
對於自己的生平,加拿大的詩人安.卡森很少透露,要求出版社在介紹上只能寫:「安卡森出生於加拿大,以教授古希臘語營生」。若和她詢問作品背後的創作軌跡或是解釋作品的內容,她的回應多半也十分簡短,或是曖昧難懂,讓人摸不著頭緒。基本上,她不希望人們透過她的生平來理解她的詩,而是盡量以自己方式進入詩的世界。
Thumbnail
2022/07/20
對於自己的生平,加拿大的詩人安.卡森很少透露,要求出版社在介紹上只能寫:「安卡森出生於加拿大,以教授古希臘語營生」。若和她詢問作品背後的創作軌跡或是解釋作品的內容,她的回應多半也十分簡短,或是曖昧難懂,讓人摸不著頭緒。基本上,她不希望人們透過她的生平來理解她的詩,而是盡量以自己方式進入詩的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去年九月底收到的記疫團隊的邀請,收錄一篇我在疫情期間寫的短篇散文,為大塊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記疫』一書所用,前陣子終於收到實體書了
Thumbnail
去年九月底收到的記疫團隊的邀請,收錄一篇我在疫情期間寫的短篇散文,為大塊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記疫』一書所用,前陣子終於收到實體書了
Thumbnail
為了孩子們 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不必再有;已行的事後不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就有了。已過的世代,無人紀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紀念。「——《聖經》傳道書1:8-11
Thumbnail
為了孩子們 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不必再有;已行的事後不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就有了。已過的世代,無人紀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紀念。「——《聖經》傳道書1:8-11
Thumbnail
《孤絕之島》出來的時間,社會還處在不安的氛圍,不知道能不能預約到第三劑疫苗,不知道會不會遭逢四級警戒。在這樣的時機點閱讀《孤絕之島》,將經歷的事情重新消化一遍,會發現疫情對人們的精神感受,正多麼有系統性地在重塑。
Thumbnail
《孤絕之島》出來的時間,社會還處在不安的氛圍,不知道能不能預約到第三劑疫苗,不知道會不會遭逢四級警戒。在這樣的時機點閱讀《孤絕之島》,將經歷的事情重新消化一遍,會發現疫情對人們的精神感受,正多麼有系統性地在重塑。
Thumbnail
七百年前因佛羅倫斯的鼠疫肆虐,有十位年輕人在隔離期間輪流對彼此講述故事,建構出了薄伽丘十日談一書,殊不知時間經過七百年,如此漫長的時光能讓政權傾覆、國家改制、甚至建築風化、民俗改變的長度, 仍舊無法遏止病毒在世界上的傳播。
Thumbnail
七百年前因佛羅倫斯的鼠疫肆虐,有十位年輕人在隔離期間輪流對彼此講述故事,建構出了薄伽丘十日談一書,殊不知時間經過七百年,如此漫長的時光能讓政權傾覆、國家改制、甚至建築風化、民俗改變的長度, 仍舊無法遏止病毒在世界上的傳播。
Thumbnail
在紀大偉教授的導讀中提到,如今當我們被疫情受困於家中時,或許正因此多了時間可以回頭面對那些堆疊成山或累積一層薄薄灰粉,沒有機會打開的書本,甚至是拾筆書寫、抄經。
Thumbnail
在紀大偉教授的導讀中提到,如今當我們被疫情受困於家中時,或許正因此多了時間可以回頭面對那些堆疊成山或累積一層薄薄灰粉,沒有機會打開的書本,甚至是拾筆書寫、抄經。
Thumbnail
向薄伽丘經典名著《十日談》致敬的29篇小品,來自世界各地疫情下的現況。受限於語言、文化的理解限制,也許你和我一樣,不見得喜歡、或對全部29個故事都有共鳴,但夠多了。總會有幾個吸引自己的故事的。
Thumbnail
向薄伽丘經典名著《十日談》致敬的29篇小品,來自世界各地疫情下的現況。受限於語言、文化的理解限制,也許你和我一樣,不見得喜歡、或對全部29個故事都有共鳴,但夠多了。總會有幾個吸引自己的故事的。
Thumbnail
疫情究竟是疏離還是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是試讀完《大疫年代十日談》後,心裡浮現的疑問。這裡面的故事,有些地方輕快,有些地方則相當沈重。疫情雖然帶來不少痛苦、失望和落寞,但我們從中卻可以看到,疫情其實也是一個新的契機,讓我們去重新面對彼此的關係,並發現與人互動的珍貴。
Thumbnail
疫情究竟是疏離還是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是試讀完《大疫年代十日談》後,心裡浮現的疑問。這裡面的故事,有些地方輕快,有些地方則相當沈重。疫情雖然帶來不少痛苦、失望和落寞,但我們從中卻可以看到,疫情其實也是一個新的契機,讓我們去重新面對彼此的關係,並發現與人互動的珍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