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浪濤抵達前的《孤絕之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文刊載在《聯合文學》2022 年 2 月號

raw-image

事件發生的速度可急可緩,但是事件後的餘波是一個緩慢消漲的過程。病毒或許能以公共衛生學所定義的方式消失,但是傷痛如尚未抵達岸邊的浪濤,還在人們的生活裡潛行。

《孤絕之島》出來的時間,社會還處在不安的氛圍,不知道能不能預約到第三劑疫苗,不知道會不會遭逢四級警戒。在這樣的時機點閱讀《孤絕之島》,將經歷的事情重新消化一遍,會發現疫情對人們的精神感受,正多麼有系統性地在重塑。

書中集結各作家文章,分成三類主題:第一輯「在我回不去家的路上」攸關的是前往與滯留某地、第二輯「愛在瘟疫蔓延時」致敬過去並想像未來、第三輯「病從所願」將病毒放進可見的未來中共存。不同人書寫,有著不同地域與時間點的觀察,將這些作品集結成冊,能在某些地方體現出共感。

〈漂流物〉、〈離・聚・散〉皆重拾過去的明信片與書信,在那禁止與人接觸的時刻,碰觸到他人接觸過的物體,有偷嚐禁果的慰藉,也有回不到往昔的感嘆。原來「碰觸」是生活的基本必需品。

碰觸也是「距離」的一環。〈抵達之前〉、〈他給我一團草莓衛生紙/無處安放〉、〈放風〉討論了疫情如何重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原本與家人、親密愛人保持的安全距離遭疫情破壞,從生活習慣延伸到價值觀,任何事物都可能引爆成撕裂關係的導火線。如〈放風〉的疑問:如果女朋友想打他不認同的那款疫苗,他敢像罵阿媽那樣叫她不要做傻事嗎?

無奈的是,在疫情面前,每個人都被迫割捨生活的某些必需,為求生存下去。

更多篇寫的是對未來的想像,但〈如何測量插管的深度〉與〈彼岸的信鴿〉有意識地召喚過去,前者紀念 SARS 事件犧牲的年輕醫師,後者引用陳千武的〈信鴿〉。災難的記憶會傳承,藉由文字召喚來到當下,瞭解的是疫情之於個體,確實可比戰爭般的集體經驗,待活著的人消化與整理傷口,也是為何《孤絕之島》會在此時來到世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熬夜的便當(BenDon 班與唐)的沙龍
62會員
58內容數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去年九月底收到的記疫團隊的邀請,收錄一篇我在疫情期間寫的短篇散文,為大塊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記疫』一書所用,前陣子終於收到實體書了
Thumbnail
去年九月底收到的記疫團隊的邀請,收錄一篇我在疫情期間寫的短篇散文,為大塊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記疫』一書所用,前陣子終於收到實體書了
Thumbnail
《孤絕之島》出來的時間,社會還處在不安的氛圍,不知道能不能預約到第三劑疫苗,不知道會不會遭逢四級警戒。在這樣的時機點閱讀《孤絕之島》,將經歷的事情重新消化一遍,會發現疫情對人們的精神感受,正多麼有系統性地在重塑。
Thumbnail
《孤絕之島》出來的時間,社會還處在不安的氛圍,不知道能不能預約到第三劑疫苗,不知道會不會遭逢四級警戒。在這樣的時機點閱讀《孤絕之島》,將經歷的事情重新消化一遍,會發現疫情對人們的精神感受,正多麼有系統性地在重塑。
Thumbnail
2019年至今的肺炎疫情,可說徹底改變的人與人,甚至人與自已的互動關係。這本《疫情釀的酒》是書粥老闆高耀威,邀了九位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和十九位獨立書店老闆所共同書寫。去年台灣突升三級,寶島被不安情緒壟罩,這本書便是想藉這些書店主與創作人在生活中的反思,為社會帶來一些力量。
Thumbnail
2019年至今的肺炎疫情,可說徹底改變的人與人,甚至人與自已的互動關係。這本《疫情釀的酒》是書粥老闆高耀威,邀了九位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和十九位獨立書店老闆所共同書寫。去年台灣突升三級,寶島被不安情緒壟罩,這本書便是想藉這些書店主與創作人在生活中的反思,為社會帶來一些力量。
Thumbnail
就像釀造清酒過程那樣需要靜待但認真以對。要浸漬、要冷卻、需要時間發酵.....等依序的流程。無論疫情穩定控制與否、我們是否只能繼續透過眼神交流,這樣對自己的提問不會停止 :「我們是誰,我們如何對待彼此,不急著回應世界,但花很多時間在自己身上,去做一些麻煩耗時但可能心情愉悅的事情。」
Thumbnail
就像釀造清酒過程那樣需要靜待但認真以對。要浸漬、要冷卻、需要時間發酵.....等依序的流程。無論疫情穩定控制與否、我們是否只能繼續透過眼神交流,這樣對自己的提問不會停止 :「我們是誰,我們如何對待彼此,不急著回應世界,但花很多時間在自己身上,去做一些麻煩耗時但可能心情愉悅的事情。」
Thumbnail
即便是蕞爾小島上渺小的人類,我們終將,與全球浪潮相應,揚帆掌舵,順勢而行。 生命的消逝令人悲痛,無數人的生計也受到影響,疫苗成為了一個為了回到正常生活的必要手段,大多數人都還在磕磕碰碰中摸索,希望可以盡快找到適合自己在後疫情時代的生活方式。 我想要,靜靜地品嚐這段時光。
Thumbnail
即便是蕞爾小島上渺小的人類,我們終將,與全球浪潮相應,揚帆掌舵,順勢而行。 生命的消逝令人悲痛,無數人的生計也受到影響,疫苗成為了一個為了回到正常生活的必要手段,大多數人都還在磕磕碰碰中摸索,希望可以盡快找到適合自己在後疫情時代的生活方式。 我想要,靜靜地品嚐這段時光。
Thumbnail
《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以一月一章的台灣新冠記事,為突然之間成為空白的一年補上記錄。 這些「沒人說的故事」輕鬆易讀,有戲劇化的轉折,也有生活的無奈,有一針見血的觀察,也有在深處伏擊的不安。新冠病毒改變了世界的日常,然而有些東西在疫情蔓延下依舊持續發生。
Thumbnail
《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以一月一章的台灣新冠記事,為突然之間成為空白的一年補上記錄。 這些「沒人說的故事」輕鬆易讀,有戲劇化的轉折,也有生活的無奈,有一針見血的觀察,也有在深處伏擊的不安。新冠病毒改變了世界的日常,然而有些東西在疫情蔓延下依舊持續發生。
Thumbnail
大疫年代十日談 - 「在無止盡的那一刻,所有人口都發現到在死亡無常的本質,也有可能體驗到生命,無須經歷痛苦與不幸才發現自己處於時間之外,光是眼前即將發生的痛苦與不幸便足矣,人人都能感受到這股迫切感,感受也變得與個人無關,如此便足夠讓時序崩壞。」
Thumbnail
大疫年代十日談 - 「在無止盡的那一刻,所有人口都發現到在死亡無常的本質,也有可能體驗到生命,無須經歷痛苦與不幸才發現自己處於時間之外,光是眼前即將發生的痛苦與不幸便足矣,人人都能感受到這股迫切感,感受也變得與個人無關,如此便足夠讓時序崩壞。」
Thumbnail
突如其來三級警戒,本該理所當然的自由便利,瞬間強制限縮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謹慎,以及限令規條,為要防堵隔絕看不見的敵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翻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思索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孤獨與自由的價值。 雖然,疫情截斷了人與人的接觸,但截不斷了情感的連結與交流。
Thumbnail
突如其來三級警戒,本該理所當然的自由便利,瞬間強制限縮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謹慎,以及限令規條,為要防堵隔絕看不見的敵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翻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思索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孤獨與自由的價值。 雖然,疫情截斷了人與人的接觸,但截不斷了情感的連結與交流。
Thumbnail
鼠疫爆發,然後發生了什麼事?小說描繪了數十年前的處置方式,包含封城、隔離、焚燒遺體、食品管制、增建臨時醫院等,其實現代的作法也與當年相差不遠。除了政策方面,整個社會的氛圍和人們的心理狀態也值得注意,古今之間有許多可以相互映照的地方。 封城,採取只進不出的封鎖策略,試圖讓疫情限縮在城市之內,不要擴散到
Thumbnail
鼠疫爆發,然後發生了什麼事?小說描繪了數十年前的處置方式,包含封城、隔離、焚燒遺體、食品管制、增建臨時醫院等,其實現代的作法也與當年相差不遠。除了政策方面,整個社會的氛圍和人們的心理狀態也值得注意,古今之間有許多可以相互映照的地方。 封城,採取只進不出的封鎖策略,試圖讓疫情限縮在城市之內,不要擴散到
Thumbnail
終篇,是沉靜後的晴朗,心的羅盤轉往新的方向,無法預測混亂何時會結束,穩定的平凡日子幾時能歸來。身處亂流之中,心是隨之飄盪的帆,還是穩住你的舵?
Thumbnail
終篇,是沉靜後的晴朗,心的羅盤轉往新的方向,無法預測混亂何時會結束,穩定的平凡日子幾時能歸來。身處亂流之中,心是隨之飄盪的帆,還是穩住你的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