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日常】東南西北分不清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在讀汪曾祺老師的『生活是很好玩的』,其中一篇寫著是關於北京的胡同文化,形容北京城就像是一塊大豆腐,非常方正,城裡的大街胡同都正南正北,正東正西的,因此北京人的方向感極強。老夫妻睡覺的時候,老太太嫌老先生擠著她,就跟老先生說:你往南邊去一點! 這樣的生活邏輯,唯獨北京人才有的。
這讓我想起我家老吳,他雖然不是北京人,但在北京住了快10年,是一個非常喜歡北京這座城市的鐵粉,我們剛剛戀愛的時候,他常常會在我跟朋友吃完飯之後來接我回家,就常常跟我說:你待會往忠孝東路的南邊走,然後我就在路口等你。
我當時心理就常常想,我看起來是一個會帶指南針出門的人嗎?
我那裏知道那裏是南邊,那裏是北邊啊?
你為甚麼不乾脆就告訴我你停在那個店前面,我就知道了啊。
我們那個時候還常常為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
他就老是覺得為甚麼他每次都已經跟我把位置說的這麼清楚了,我還是聽不懂。
我覺得他講話為甚麼不能說清楚一點,非要講東南西北。
我連手錶都是戴右手的人,能分清楚左右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誰還跟你搞東南西北這套邏輯的。
我有幾次火大就跟老吳說,那你以後就不要來接我不就好了嗎?
老吳想想,這樣也不行,最後他的解決之道就是,在google地圖上圈出來他車子停的位置。
早知道有這麼簡單的方法,那一開始幹嘛要搞得這麼複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奔五的老少女的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支持閱讀低消|創作島嶼台灣...「能創造出有趣的東西,就意味著他們腦中和別人不一樣」〈我樂於當幫助別人成功的人〉西村博之|書摘 你身邊有想支持、幫他加油的人嗎?在有才能的創作者身邊支持他,也是一種工作方式[...]如果有一個能讓你覺得「我想支持他」的人,那你就能扮演支援的角色[...]是要思考如何發展那個人的才能。
Thumbnail
avatar
司馬儀
2021-08-11
沒有電影院的日子(18)《關於寫不出東西這檔事》我一直認為,作家寫不出東西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 農夫每天都要到田裡,工人每天都要到工廠,甚至皮條客每天都得上街巡視自己的地盤。 . 他們總不會說:「抱歉,我今天沒有靈感,我不想工作。」 . 畢竟,你沒有停止呼吸,而你的每一口呼吸,都需要花錢,所以憑什麼你該停止勞動?而以一個求道者來說,上
Thumbnail
avatar
Lizard
2021-06-03
完全的理解並不存在,我們卻追求那不存在的東西:《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辯護之餘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 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566?fbclid=IwAR3JRmnSRSe2B8gmmjw7CtPRss0OSO3k0w3fNaXWkoUwA0V5gvx4QCA9aeA ----------
Thumbnail
avatar
曾友俞
2021-01-04
藍玉雍:真正的對話並不是達成共識,而是找到共識要去壓抑的東西──讀《作為隱喻的建築》柄谷口中認為人們在對話中尋求的「共識」,其實常常就是和形式主義者口中的「形式」扮演相同功能的詞彙。意味著相同的前提、立場。而人們往往以為「對話」就是為了能夠前進到一個相同的立場上。但柄谷並不這麼認為,因為這樣的主張最後會和形式主義有著相同的弊病。
Thumbnail
avatar
心靈工坊文化
2020-07-23
人生猶如迷惘的羔羊, 不知何為東南西北, 但我的人生, 卻在1年前的今天開始運轉...                                                              破碎日常的開始 自嘲著自己與眾不同, 一日又一日, 一月又一月, 一年又一年, 有一天, 觀看了一場表演, 表演結束了。 回家的路上 我卻是不知不覺, 彷彿被指引, 一步,
avatar
weight over
2019-09-20
《日日是好日》—在不斷變質的日子裡,找到支撐日子的東西日日是好日,大概是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日子很容易變質,即使每天都在做一樣的事情,也會有不一樣的心情,尤其再加上許許多多無法控制的因素,除了天氣,更變化萬千的是每天遭遇到的人,還有自己。
Thumbnail
avatar
日宣
2019-02-08
日本推理小說 中山七里《Start!》不用心做出來的東西永遠不會感動人  大森導演說:「難得觀眾都走進戲院了,當然不能只拿出甜點,要端出牛排來招待才行。」
Thumbnail
avatar
優雅下決心
201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