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實例#6『改善』:精實生產單點與全面改善對策差異 — 模具倉2S專案

2020/10/1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要談的這篇是模具倉1S專案的續集:模具倉2S。
在1S專案進行中,就一直想要把這標籤給改掉,好不容易1S專案得到認同,想繼續趁勝追擊,但這種看單點不看全面的改善,終究還是被上司點醒

現況了解:

1S文中有提到模具上架難,但其實還有一個就是找模具,因為層架高3米7:3700=1400+1250+1050,模具標籤如下圖左下紅色方框所示,而下圖左上紅色圓框是因為標籤移動過程中掉落,操作員用筆寫上模號與儲位號。
標籤放大

解決方案:

a. 了解模具規格與厚度:650、850、1050、1250、1400,其中850與1050有厚度280與350,其餘都是350,新標籤與規格示意如上圖右邊的四張小圖,大致上都可以符合。回報上司後,接著找管理團隊開會討論確認新標籤資訊這樣調整是否可以,大家一致同意。
b. 於是立刻設計噴漆壓克力模具,並找採購請廠商報價,如下圖所示:
可是當我拿著報價單要給上司簽核時,上司卻提出這樣單純改善標籤,還是沒有很全面改善模具尋找的問題,疑慮如下:
  1. 為什麼還是需要這麼多的架號(ABCDRSTUVW),且儲位編號時,沒有考慮螺穀高度,會導致層架規劃10個,最後僅能放9個。我們應思考改標籤的同時,也把這個問題處理掉,就算把原有編號規則改掉重來都沒關係
  2. 報廢制度:1.5年未使用才能報廢,模具總量還是無法有效下降
當時我雖然寫下但其實沒能聽進去,心裡一直在想會議上大家不是都同意方案了嗎?
回辦公室後,才慢慢思考上司的疑慮,確實單改標籤沒辦法解決以上兩個疑慮,那也意味著這樣的改善很單點,卻要花費大量的人力重新噴漆千餘個模具,且未必根除模具尋找問題,只能確保標籤更容易看清楚而已。
因此我就重新思考,以現有的模具倉佈局,我之前找模具時邏輯順序是什麼:
1. 先確認模具儲位號:ABCD在右邊,UVW在中間,RST在左邊。
2. 模具的規格是哪一種650、850、1050、1250、1400
3. 當找到模具在二、三層取模非常累。這時又多了一個疑惑:為什麼V11等層架過矮導致地面層只能放1050。
綜合以上三點,我腦袋終於開始清醒並且內心也同意這專案需要暫緩,在上述疑慮沒有頭緒時。我就先嘗試分析模具總量。試著在模具管理檔案裡面分析最後使用日期,看是否能找到方案,以下是原始檔案:
一般遇到有公式的Excel,通常都先貼上值,然後保留必要的欄位,最後在調整成自己習慣的格式與字體,完成”分析前DB”如下圖:
重點提示:處理Excel我習慣在各表名稱註解大動作(圖中紅框處),以利後來回想與除錯。
但進行樞紐分析後,才發現L欄同樣是1050的尺寸,有的是寫105。於是嘗試對模具尺寸作分類 E:650、D:850、C:1050、B:1250、A:1400,即得到上圖的表”Main(ABCDE)”。再次進行樞紐又發現開模日期輸入錯誤,在錯誤處理後最終得到正確樞紐分析表,再以開模日期Y軸,最後使用日期X軸,做出下圖:
上圖中可快速得知紅色方框中20組,可以報廢。但後來問了管理部門才知道,這些模具過去使用的頻率很高,已經改版很多次,保留起來是為了預防下次開模很耗時。
那接下來重點就是放在2018年了,因為分析資料時是2020七月。這些使用頻率確實有很多是低於3次,可這樣的分析結果還是沒能找到具體要改變制度來減少模具總量的根因。
於是我嘗試用保留率分析看看,得到下圖:
意外的發現,2020年的模具居然已經有14%被報廢,2018年的保留率也僅15%。
我想這次已經找到最合適的理由為什麼要將制度從1.5改成1年,我們可以推測因為模具數量過多,加上操作員很難找模具標籤,當生產又催模具時,只有兩種做法,將同規格模具直接報廢,或者去開新的。但若持續開新的模具會使原料使用量爆增,所以可以推斷多數會取同規格直接報廢,造成以上現象。
此時已是2020八月,這次沒有趁勝追擊的心態,確實可以看得比較全面,下圖是我自己用OGSM工具檢視自己考慮是否足夠全面,這次確實比一開始要好很多,因為OGM都能具體填出來,僅S需要再討論。
且在分析檔案的過程中還有意外收穫,就是將模具分成ABCDE類,把這結合原本的找模具邏輯第1點,便可以得新的模具編號規則RML配上ABCDE,未來看到RA1代表模具在「走道右側」、「大小1400」、「第一層」。
而為了要解決地面層放1050問題,我也自己實際去測量高度,同時畫出各層架與走道尺寸細節,紫色數字就是作為未來要改層架的討論。如下圖:
圖中:黑色為走道,紅色1.3米走道是特別提醒
以上的考量自己覺得已經夠全面並達到立案的地步,因此再次找上司討論,並對OGS”M”的部分特別梳理,規劃出以下執行順序(如下圖)
但在梳理後,上司最後仍有疑慮,就是模具的帳本數據是否正確?
這點就得透過人力來實際盤點。所以得等量產尖峰過去,才能安排人力著手這個專案。
2020十月,今天突然想到還是不能解決上司最後的疑慮,就去會議室利用白板繼續梳理盤點執行順序,如下圖
經過梳理後,我會做以下兩個主要分析:
1. 嘗試對帳本進行制度調整成1年,看能報廢多少模具。
2. 思考是否有足夠空間放這些報廢模具,
接下來就等合適的時機點到來,屆時在找上司討論,同時要資源與支持
Bin Chang
Bin Chang
希望能協助新一代臺幹,進入傳產管理層核心,進而翻轉傳產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