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產品經理一二三 (專案拆分)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其實就是大家說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
但這不是已經談到爛的東西嗎,我說的肯定跟別人不一樣。我會用產品開發案為例,當然也有像是調研類的服務專案,但是這種類型專案,任務執行的順序及相依性,相對來說沒那麼高,所以還是用「產品開發專案」為基礎進行說明。
基本上立項審查通過後,不一定會馬上分派人手,但至少會有一個專案首席工程師(Lead engineer),跟專案經理一同把時程表完成,而且過程越快越好,才能趕上週會的報告,跟高層報告「專案已經就緒,以下是里程碑......。」在整體架構還不完善,而且有些工作,還要找時間跟執行者討論內容,負責工程師有可能自己也拿不準需要花多少時間,太早就要壓死日期,而且後續完全沒有商量的空間,只會消磨工程師的鬥志,變成大家喊芭樂拳。
當然,我們可以理解有些專案,就是要讓經驗不足派來練兵用的,一開始部門經理就溝通清楚,把工程師需要學習的部分,在專案結案後,成為一份書面報告,或是採分享會形式。那這種練兵專案,不確定性會比較高,在初期就先有這份預期,較能得到關係人的理解與包容,同時也不會打擊新手的自信心。

工作拆解第一式

要拆解工作,首先必須列出所有該做的,就是整理一份清單。有些工程師很排斥,覺得這文書很麻煩,但是光列出清單,就對整理思緒有非常大的幫助,同時也能釋放腦力,讓你更專注於一些需要創造力的事物。這些清單包括像是待製作物清單、待研究主題清單、待解決問題清單、待添購工具清單、打聽信息對象的清單等等。
「企劃猶如待馴服的獅子,清單則是皮鞭,使獅子乖乖坐下」 Adam Savage
這份清單應該是一份動態的文件,因為內容難免會有疏漏及重複,雖然大家都說MECE,但是面對沒有執行過的專案,初期很難判斷究竟少了什麼,而在你越接近的時候,才能看得越清楚。
小米手機拆解,取自《劉潤 2022商業洞察十問十答》


用「階段」為基礎的拆分

如果在部門分明的組織,那基本上可以用階段來驗證工作是否完成,品質是否達標,以及是否能夠繼續前進到下一階段。但是如果設計、品管、組裝都落在同一人或部門身上,這種球員兼裁判的檢核,可能導致前段發生的問題,沒有浮上水面,而是到後期的組裝跟測試時,才會比較明顯。
我們先談用階段來分,這邊用四大步驟:設計->採購->組裝->測試,當然設計之前,可能還有需求分析定義這些,我們先不管,而且很多公司哪給你那麼多時間釐清需求,就弄個開發需求單,要客戶填回,需要什麼規格、性能、尺寸、接頭、溝通協議。有些客戶,他只有很粗略的概念,此時可以考慮先用最快速度做個工程原型機,再從原型機去進行討論,有時候會是比較有效率的做法。但是所有的工作還是要在專案範疇之內,專案範疇又在專案目標之下,如果客戶看了決定的方向,與初期立項的目標已經差距太遠,也是要重新檢討,並擬定新合約。
一般在跟高層檢討所有專案,常用階段軸,然後分別標示不同專案,在階段軸上目前對應的位置,有的人會加一個完成度多少%,但是因為產品比較先進(或是太老舊,拆開才發現已經不能用),有些任務要到比較後期才會發現原來沒有規劃到,就會產生完成度不進反退,老闆會先一愣,接著發現他臉色不大好看(笑)。
即便只有單一專案在看,我個人不喜歡用階段來分,因為每一階段會設置一個階段閘門(project gateway, PG),如果是有專案治理(或專案指揮)的單位,就會要求在各階段提交報告,如果不通過,可能專案就停止進行,或是至少要求把短少的部分先補上,不要落後太多,甚至通過的檔案要鎖住,不能再進行更動。在專案管理中,確實應該階段性的去管理進度是否達成,但是很多專案時程都非常趕,要把所有審查都做完,才能打包進入下一階段,在執行上非常不實際,很多時候都會偷跑,設計還沒完成,更別說通過審核,就要把已經確定不會更改的部分,趕緊發包採購,所以在早期能辨識出交期長的零件非常重要。但是這樣做,就失去了分階段管理的初衷,更不用說很多公司,根本沒有設立專案治理這樣的部門,在每道閘門盡到把關的責任。

用「交付物」為基礎的拆分

如果你負責的是一件活動或發布會之類,可能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如果你正在開發一款沒有人做過的產品,建議你以終為始的方式思考,也就是說交付物是成果,如果要達成某個成果,需要那些資訊、材料、工具、工序。
有些人會覺得專案是否完成結案,不就是以交付物為認定基準嗎,但是很多時候,人還是會傾向以一件物品逐漸成形的「階段」來思考,這樣既是階段又是交付物的拆分,就會變成複雜且旁人難以理解的結構。
交付物是個名詞,是各種成果的結合,所以我傾向於再向下分解成名詞,所以我不會寫「優化設計」,而是「設計優化改善建議書」。那難道所有產出都應該變成一份文件嗎,在某些公司可能會說:「是的,每件事都有對應的文書(文檔)」,這個我覺得跟知識管理放在一起討論。任何的產出,它不只為了應付眼前的專案,累積起來是可以做為後續專案的參考,千萬不要忽視它的價值。
講到這裡,雖然用名詞,用交付物進行拆解,但是可能帶來兩個問題:
  • 一個是對特定名詞的定義/範疇,每個人認知多少存在差異,如果是有既有文件格式,基本上不會差異太大,若沒有可套用的格式,最後結果很容易有落差,增加溝通成本,還有資料整理的時間。
  • 另一個是你有可能被主管問到某項任務打算如何執行,一般情況我傾向不干涉太多細節,也希望執行的人發揮創意,把如何執行的決定權,賦權給被指派的人。但是這個想法,可能會被認為對專案的掌握度不夠,而應該表現得更加強勢。
基於以上兩點,我後來會在名詞前加上動詞,以人們習慣的〔動詞+名詞〕型態出現。看的人大概知道如何執行,也能估算應該會花多少時間。
後來我也發現加上行動的一個好處,保護工程師。舉個簡化的例子,某天你叫小明把一個石頭往東搬十步,隔天又說要往西搬十步,第三天問說為什麼石頭還在原地,成果被行動抵銷,不能因為沒出成果就認定小明偷懶。
很遺憾,這不是一個笑話,而且曾經一再發生,也造成上下之間的對立。在軟體業,可能任何一個改動會留下log,但是在製造業,有些工作並不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在計劃表上〔動詞+名詞〕,就能看出中間因由。
不過加上行動,也有可能帶來壞處,你的成員可能變得相當被動,無法自發性思考:如果要達成某個成果,需要那些資訊、材料、工具、工序。
我實在很討厭這種,認為專案經理應該把所有事都列清楚,然後每天追著人逐項檢核,跟個保姆一樣督促孩子。但是會發生這種情形,表面上是成員的態度問題,我更傾向解讀為績效考核問題,讓工程師對公平性產生懷疑,不願意做工作範圍以外,所謂不產生價值的事;也有可能是組織架構的問題,讓大家搞不清楚到底該算誰頭上,HR就會以「都是為公司好」,「多做多學,能者多勞」之類的言語安撫,但是還是沒有觸碰問題的核心。
最後我想強調,很多方法在使用上沒有對錯,有人偏好用「交付物」拆解,也有人偏好用「階段」來拆解,只要前後邏輯自洽,且能發揮功用最重要,專案經理自己要很明白為什麼這麼做,任何決定都有它的理由,並且要注意在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是否又同時帶來另一個問題。

微管理(micro-management)不會讓事情更好

一般WBS炸開到第三層就好,但是有時會有再向下炸開的必要性,如果你像我碰到一個大主管,是個微管理的擁護者,或著該說他骨子裡就不相信亞洲人,認為抓到機會一定會偷懶,所以要把「超過2小時」的活動,全部列在WBS上。但是WBS規定得越精細,偏移的可能性越大,不只成員疲於紀錄,專案經理更是經常需要糾偏。我比較傾向是以一個星期為單位,這星期就是要完成這麼多事情,你高興請假,沒問題;某天下午懶懶的不想做事,我也OK。成熟的人,要能自己做決定,並為決定負責,有本事就拖到最後一天,然後連續拚24小時完成。

「專案管理」也是WBS的一部份

很多人在做計劃時,只有把合約上,必須要交付的進行計畫,卻沒有對自己在管理專案的過程,具體應該負責哪些事,產出哪些東西一併放上去。可能只會有溝通計畫,每周要開一次專案會議,結案要寫結案報告這些。但是我還是建議,既然是專案的一部份,也應該與其他事項平等看待,這樣在進行的過程中,如果碰到需要交接給其他人時,對方也能清楚了解,身為專案負責人該有的權責。如果你是以階段拆分任務,很容易就會漏掉專案管理的部分,因為你就像空氣一般的存在,很重要但是沒存在感。

小趣談

為了讓每篇別那麼死硬,之後我都會在最後加一小段趣談,內容都是我夢到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產品部很常要去大陸出差,人家去上海昆山,偏偏我去的城市,常令我不禁懷疑:整座城只有我一個台灣人。一天才兩班飛機,機場的門一打開,就看到一片黃的建築。當時可能有點霧霾,嚴重的時侯連對街的房子都看不見,是完全看不見。乾冷的風打在臉上,雖然有點疲憊,搭中國的國內線,延遲四個小時都不算誤點。我搭上計程車,報了酒店名字,開了一會兒到了一座橋附近,司機大哥說前方在修路要繞道,所以得加收錢,要價人民幣60元。一方面我在外的交通開銷都可以報帳,又想到在這地方起衝突,萬一對方拒不載客,扔我一人在零下2度的路邊攔車,這想想還是算了。我就回說:「50元,但是要給收據,要報帳用的」,總是多少要留點顏面,不能說什麼都完全接受。司機也答應了。
酒店入住後,我拉住一個很年輕的服務員,我問說:「從機場到這裡,一般打車多少錢?」他回:「頂多15元,要穿過這座城,25元應該就夠。你被橫著宰了。」其實用看電影「人在冏途」的心態去看待這些事,就不會有那麼不愉快。像我也曾因買不到票,只能選搭二等座,有這些經驗回想起來也蠻好的,比起埃爾法接送,我倒喜歡這種很草根味的人跟事。
順便教上一招,女孩子都應該學起來,保護自己。進飯店後拿個杯子掛在門把上,就算前台有串通壞人,拿備用鑰匙想偷偷開鎖,門把一轉,杯子肯定掉下來,至少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17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英國營養補劑品牌 Myprotein的產品初體驗這次來分享英國營養補劑品牌 Myprotein的產品啦! 這次會依序分享高蛋白威化餅乾、歐米伽 Omega 3 魚油膠囊、升級版綜合維他命、蘋果醋軟糖。
Thumbnail
avatar
胡瑋婷
2024-05-23
接案公司與自有產品的公司差在哪?軟體業自有產品公司的營運模式相較於接案公司,說到自有軟體產品的企業,普遍大家會自動套上粉紅濾鏡,覺得產品公司就是比較好,不像接案毛利低、又常常有時程壓力。 在網路上也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文章告訴你接案公司的各種地獄故事,覺得如果有選擇的話,可以做產品就不要接案,就連以前的我也都有一顆產品夢。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avatar
Vivian Yeh
2024-05-02
協鑫科技顆粒硅產品體現出極強的競爭力與抗週期的能力有機會成為下行週期的大贏家協鑫科技顆粒硅產品體現出極強的競爭力與抗週期的能力 有機會成為下行週期的大贏家   光伏產業鏈的價格於過去幾個月一直處在下行通道,儘管三季度多晶硅價格觸底反彈,但行業的整體利潤仍然受到影響。面對多晶硅短缺局面徹底扭轉,市場轉向品質、成本的綜合競爭,協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協鑫科技“,3800.
avatar
EQS Newswire
2023-11-03
使用者不會用我家的軟體產品怎麼辦?寫 Tutorial 技術文件的 6 個訣竅,幫助你提升試用產品的轉換率工作兩年,我已經替 5 個 SaaS 產品寫了技術文件。過程中我發現:現代人很沒耐心。5 分鐘內他不知道產品怎麼用,就會關閉網頁再找其他試用品。公司失去了一個願意付費的潛在客戶。怎麼辦呢?你需要一份 Tutorial 技術文件!這篇文章我會分享 6 個你可以用來寫技術文件的訣竅。
Thumbnail
avatar
朱騏
2023-10-13
實體通路|運營|採購逛通路 - 台北希望廣場 假日農產品市集擔任零售通路的採購,要走出辦公室,走進市場,親自去看商品,找尋新品,第一線收集市場資訊,並深入瞭解市場的動向。 如何讓通路採購信任你?向「專家」把你的商品介紹給通路採購? 對自己的商品有足夠熱情,了解競爭對手商品和你的差異,面對採購(消費者)用熱情、自信的方式介紹你的商品特色!
Thumbnail
avatar
Lynn
2023-08-14
熊市中的MVP居然是硬體錢包?!︱小K投資理財之路熊市中的MVP是誰? 無可否認的是,熊市中我們的資金不能過於集中,萬一出現好像Celsius的事件,把資金All in的話,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1. Ledger Nano X & Ledger Nano S 價錢:~USD 80-175 支援貨幣數量:1,300+ Trezor
Thumbnail
avatar
小K投資理財之路
2022-06-18
什麼是硬體錢包?為何要使用硬體錢包?︱小K投資理財之路不同牌子的硬體錢包都會有形形色色的外觀,有些是USB外形的,有些是像卡片一樣的,不管甚麼外形,最重要還是選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 硬體錢包價格大約需要USD$40-200不等,具體則是看個人的需求,如果你加密貨幣的資產規模較大的話,還是好好購買一個硬體錢包較為安心(不過還是要小心保管私鑰哦XD!)。
Thumbnail
avatar
小K投資理財之路
2022-06-15
如何安全使用電腦-硬體篇(一)對於數位創作者來說,生財工具不外乎是電腦、手機、平板...等設備,對於生財工具一定會相當重視,也會希望生財工具能穩定發揮一定的效能。 使用電腦的時候,最害怕電腦突然罷工,我曾經遇過電腦突然打不開,或是使用電腦的時候,電腦就突然關機,然後電腦再也開不起來,遇到這些狀況,當下真的很無力...。
Thumbnail
avatar
橘貓
2022-03-20
EP12: PM x PM - 從硬體到軟體,從測試到PM | Brian很高興這集邀請到我的好同事Brian來跟我們分享他的工作經驗。 Brian之前在硬體廠做軟體測試,在去年轉職做專案經理,是什麼因緣讓他做出這個選擇?二種工作性質有何不同呢? 我們來聽聽他的專案管理初體驗。
Thumbnail
avatar
KC
2022-02-19
ROG Strix XF120 最強硬體界風火輪身為ROG的鐵粉怎麼能不入手 ROG STRIX XF 120呢?藉由XFASTEST平台讓我可以在2021年底體驗ROG風扇,睽違了快半年終於等到了這個時刻。 我讓ROG STRIX XF 120跟 C12 PRO 簡單比較一下性能跟噪音
Thumbnail
avatar
阿展米糕
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