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基本上認為由於燭之武看清了秦晉間的利害矛盾關係,所以能夠利用談判的手法來說服秦國之後,也順應連帶著讓晉國也退兵。但是看完了左傳〈燭之武退秦師〉的部分之後,不免還是讓人很不解,僅僅只是去說個幾句話,就真的能讓鄭國阻止被併吞的命運嗎?即便對於秦國真的沒有好處,晉國僅僅以「不仁、不知、不武」如此高尚的理由就不伐鄭,秦晉兩國真的就此放棄鄭國嗎?
〈燭之武退秦師〉事件大要回顧
晉國和秦國包圍了鄭國,鄭國派出燭之武去跟秦國談判,燭之武對秦國說:「你們把我併吞了也沒有好處啊,一來要繞路,二來豈不是對晉國有好處?而且晉國是很貪心的國家唷!」於是秦國就決定和鄭國結盟了。另一方面,晉國也不打鄭國了,因為曾經受過秦國的幫助等理由,所以放棄。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倍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謂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秦朝要出兵鄭國,確實是蠻長的一段路,而且晉國也是個不容小覷的國家。路途遙遠、風險相當高。此外,如果要攻打鄭國,秦國直線路線會經過周天子所在的都城
後續發展:燭之武暫時退了秦師,然後呢?
果然,退了秦師之後,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燭之武退秦師〉發生在魯僖公三十年,兩年後的冬天,秦國趁著晉國在辦喪事的時候,決定再次出兵鄭國。能向東擴張自己的勢力,一直都是秦國的野心,即使當時有許多人認為地方遙遠,攻打了一點好處也沒有,但是對於秦國來講,不願錯過這個大好時機。
蠢蠢欲動的秦國想趁晉文公卒的時機,攻打鄭國:
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再次出兵攻打,「無魚、蝦也好」的秦國
魯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國出發去攻打鄭國,途中必然會經過周天子所在的都城,但是他們不守周禮,鄭國的人看到便覺得他們軍心渙散,於是鄭國也是很努力的秣馬厲兵,要來嚇嚇秦國,果然秦國還是決定撤退,但回去的路上總不能空手而回,所以順路打下了小小國滑國。
秦國打不到鄭國,回家順路打滑國:
三十三年,春,晉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冑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孫滿尚幼,觀之,言於王曰:「秦師輕而無禮,必敗。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敢犒從者;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且使遽告于鄭。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曰:「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為吾子之將行也,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杞子奔齊,逢孫楊孫奔宋。孟明曰:「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滅滑而還。
最後由鄭國被韓國所滅
秦國和晉國是兩個大國,若要交戰,勢必會帶來很大的戰爭損失,若要他們互相攻打周邊的小國,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牽扯到他們之間的外交關係。鄭國就一直這麼巧妙的讓自己在大國之間的夾縫中生存了下來,一直到三家分晉之後,鄭國由於內部混亂、內戰頻仍,被韓國所滅。
當今世界也有許多大國之間的爭鬥以及小國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例子,〈燭之武退秦師〉的課文雖然很短,但是同學們不妨可以去查查春秋左傳前前後後的紀載,了解背景故事與來龍去脈,一邊練習文言文,還能一邊了解到春秋時代各國的外交關係,以史為鑑,將這些材料和當今時事結合,讓自己的思考具有歷史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