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第三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天聯合報橘世代專刊來訪,主題是「設計你的第三人生」。 第三人生是近年很流行的概念,因為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人類壽命普遍增長,除了各國要面臨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之外,對於個人來說,這多出來的歲月是上天給我們的生命大禮。 所謂第三人生的第三,大概是指,我們從出生,然後求學是第一階段,必須依別人的照顧,接著進入社會工作,成家立業承擔責任,是第二人生,最後六十來歲,從職場退休,大概還有二十多年可以自由選擇揮灑的時間,就稱為第三人生。
二十一世紀之前,大多數人沒有所謂的第三人生,因為退休後沒多少年,就臥病在床或離開人世,好命的就是待在家裡「含飴弄孫,安養天年」沒有多少可以發光發熱的舞台。
但是現代人雖然多出這沒有工作負擔的第三人生,但是要快樂自在,甚至活得精采,卻不是那麼容易,認為時間到了,自然就會邁入「第三人生」,而是要提前規劃,有意識地重新探索自己,找到自己最在乎,最看重的價值,然後把自己的時間,也就是自己的生命,花在那些事物上面,如此才能活出自己滿意的人生。
或許世界上第一次有這麼一大批熟齡的人進入第三人生,剛巧這些人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生成長,所謂的戰後嬰兒潮,這些人進入社會工作也恰好趕上世界經濟的快速成長期,我相信這批人只要不吃喝嫖賭,把工作賺來的錢安家立業,大概都會有點資產或餘裕。 因此,這些受過教育,身體健康,又擁有資源的人,面對這多出來的時間,不免仍會如同在職場上養成的習慣,競相比賽,拚出一個亮麗的清單,以為這才是值得的第三人生。 但我覺得事實上也許剛好相反,當我們不再追求別人羨慕的眼光,反而能安靜下來,回到自己內心真實感受,探索什麼是自己最在乎最看重的事物,不再去跟別人比較,才能獲得真正的喜悅。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應某個中學的線上演講,與家長談如何跟孩子談兩性情感問題。之後在我臉書粉絲團的私訊就立刻收到某個擔心的家長詢問,她發現她的女兒離家求學後,好像假裝自己已滿十八歲,在社交軟體上交男朋友,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相信面對這種情況,任何家長一定都會擔心的,畢竟網路交友對方是誰都不清楚,遇到別有機心的
我喜歡過節,但是我們家都是不過生日的,不管是從小長大的原生家庭,或者長大成家後的家庭,是不慶生的。  印象中的例外只有兩次。  一次是三十五歲生日,那時候在家裡辦讀書會民生健士會,其中有位朋友正在學廚藝,她以我生日之名辦了一桌精緻酒菜來慶祝,趁此展現也示出師之意(那位朋友就是現今著名的美食評論家張瑀
 在一九九九年底,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時,媒體採訪有管理學之父,趨勢大師中的大師之尊稱的彼得杜拉克,詢問二十一世紀那一個產業會最興盛?結果大師的回答跌破大家的眼鏡:「養殖漁業」,因為彼得杜拉克已從各種實際數據中推論:「二十一世紀海洋的魚即將被人類捕光,因此人如果還要吃魚的話,只有靠養殖的!」   事隔
英國作家理查柯克說:「別浪費時間去超越你對蛇蠍的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迴避牠們。」  蛇蠍當然只是比喻,這個句型或提醒可以套用在人生的很多事物上,也就是只要還有迴避的空間,繞過去比正面迎戰來得有效率多了。  「愚公移山」只是個成語,就像所有勵志格言般,都只是期待而不是會在真實世界裡發生的事。  我會跟
南懷瑾大師有很多著作,其中大部分是弟子隨堂錄下他所講的話,再仔細整理出書稿。  最近因為疫情,多了很多時間,整理書櫃時,隨手翻看,不經意看到幾段話,還蠻符合現在的心情或者這個年紀的體會,抄錄於下分享給大家。  南先生說:「真正的福報是什麼呢?清靜無為。心中既無煩惱也無悲傷,無得也無失,沒有光榮也沒有
以隨筆聞名的蒙田曾寫:「我們應當握緊拳頭,咬緊牙關來挽留生命中對快樂的利用,因為歲月會將它們從我們手中一一搶走。」  我想,蒙田是要提醒我們把握當下,今天能享受的快樂不要拖到未來才去做,因為未來即使還有機會,但恐怕也沒有能力了。  的確,一個人的生理機能超過三十歲以後就走下坡,大概只會愈來愈差,不會
 前幾天應某個中學的線上演講,與家長談如何跟孩子談兩性情感問題。之後在我臉書粉絲團的私訊就立刻收到某個擔心的家長詢問,她發現她的女兒離家求學後,好像假裝自己已滿十八歲,在社交軟體上交男朋友,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相信面對這種情況,任何家長一定都會擔心的,畢竟網路交友對方是誰都不清楚,遇到別有機心的
我喜歡過節,但是我們家都是不過生日的,不管是從小長大的原生家庭,或者長大成家後的家庭,是不慶生的。  印象中的例外只有兩次。  一次是三十五歲生日,那時候在家裡辦讀書會民生健士會,其中有位朋友正在學廚藝,她以我生日之名辦了一桌精緻酒菜來慶祝,趁此展現也示出師之意(那位朋友就是現今著名的美食評論家張瑀
 在一九九九年底,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時,媒體採訪有管理學之父,趨勢大師中的大師之尊稱的彼得杜拉克,詢問二十一世紀那一個產業會最興盛?結果大師的回答跌破大家的眼鏡:「養殖漁業」,因為彼得杜拉克已從各種實際數據中推論:「二十一世紀海洋的魚即將被人類捕光,因此人如果還要吃魚的話,只有靠養殖的!」   事隔
英國作家理查柯克說:「別浪費時間去超越你對蛇蠍的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迴避牠們。」  蛇蠍當然只是比喻,這個句型或提醒可以套用在人生的很多事物上,也就是只要還有迴避的空間,繞過去比正面迎戰來得有效率多了。  「愚公移山」只是個成語,就像所有勵志格言般,都只是期待而不是會在真實世界裡發生的事。  我會跟
南懷瑾大師有很多著作,其中大部分是弟子隨堂錄下他所講的話,再仔細整理出書稿。  最近因為疫情,多了很多時間,整理書櫃時,隨手翻看,不經意看到幾段話,還蠻符合現在的心情或者這個年紀的體會,抄錄於下分享給大家。  南先生說:「真正的福報是什麼呢?清靜無為。心中既無煩惱也無悲傷,無得也無失,沒有光榮也沒有
以隨筆聞名的蒙田曾寫:「我們應當握緊拳頭,咬緊牙關來挽留生命中對快樂的利用,因為歲月會將它們從我們手中一一搶走。」  我想,蒙田是要提醒我們把握當下,今天能享受的快樂不要拖到未來才去做,因為未來即使還有機會,但恐怕也沒有能力了。  的確,一個人的生理機能超過三十歲以後就走下坡,大概只會愈來愈差,不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而在世,總是有諸多不滿之處,縱然是再有錢外表再無敵之人,也逃不過歲月的經過,而逐漸老去,而終將歸於塵土。因此,有的人主張活在自己最美好的時候,因此不必太長壽,彷彿已經享受了許多人世間的好處而足夠了。不過,到底會活到幾歲,也不是自己說了就算,況且,也不是年紀越大就越無路用,人生下半場
什麼是第三人生? 第一人生,出社會以前,或說沒有獨立能力以前。主要是從小到求學階段結束。 第二人生,出社會以後,在職場上努力的階段。 第三人生,為自己活的階段,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的階段。 從出生後,父母打理一切,衣食住行到志願興趣選項,多數的人跟著父母的規劃或期望往前,就算自己有想法,比較多也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J. Greenberg, and A. Muehlebach (2007)的文章“Notes on the Third Age in Western Europe Today”讓我們看到一個「是否延後退休年齡?」的政策問題,背後居然牽涉如此多的面向,並且直接和生命歷程、世代之間有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隨著醫療進步,人類在退休之後,突然多出的三十年壽命,可被稱作是我們的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生物的演化是遞進的,但是當我們突然憑空增加了大把的歲月,某種程度上來說讓我們措手不及,作為華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要求生存,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有做才有得吃」,但是上蒼卻突
既然是第二篇 那就來說一下 第二人生吧 這是我上禮拜聽到的 主要是說其實人類只有被設定活50歲 但最近一百年 人類的壽命被延長到了80歲 所以後面的30年 我們要怎麼過 說實在的 我也有這種感覺 以前的人可能3-40歲 生命就結束了 但是我們現在多活了將近一倍的時間 所以有
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過去所定義的65歲稱為老年,正在變化中。這些被認為應該是退休在家裡含飴弄孫的人群,卻因為醫學的進步而有著健康的身體與外觀,再加上年輕時代的努力,讓這群人有著相當不錯的經濟能力,而且不需要子女的奉養。當這一個人群越來越多時,「重啟人生」或「第二曲線」就不斷的被提出討論,這是一個新的
人只要願意踏出一小步,常會有無限的驚喜在後面等著你,這是我看了無數退休族分享出來的心得。但事實上,在未退休之前,我就懶到不行,試問?真退休了,我就會變了一個樣,積極又進取嗎?答案是,與其等到退休,不如現在想做什麼就去做,不要有任何顧忌,嘗試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不會到老還在怨恨,自己怎麼活得這麼平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而在世,總是有諸多不滿之處,縱然是再有錢外表再無敵之人,也逃不過歲月的經過,而逐漸老去,而終將歸於塵土。因此,有的人主張活在自己最美好的時候,因此不必太長壽,彷彿已經享受了許多人世間的好處而足夠了。不過,到底會活到幾歲,也不是自己說了就算,況且,也不是年紀越大就越無路用,人生下半場
什麼是第三人生? 第一人生,出社會以前,或說沒有獨立能力以前。主要是從小到求學階段結束。 第二人生,出社會以後,在職場上努力的階段。 第三人生,為自己活的階段,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的階段。 從出生後,父母打理一切,衣食住行到志願興趣選項,多數的人跟著父母的規劃或期望往前,就算自己有想法,比較多也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J. Greenberg, and A. Muehlebach (2007)的文章“Notes on the Third Age in Western Europe Today”讓我們看到一個「是否延後退休年齡?」的政策問題,背後居然牽涉如此多的面向,並且直接和生命歷程、世代之間有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隨著醫療進步,人類在退休之後,突然多出的三十年壽命,可被稱作是我們的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生物的演化是遞進的,但是當我們突然憑空增加了大把的歲月,某種程度上來說讓我們措手不及,作為華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要求生存,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有做才有得吃」,但是上蒼卻突
既然是第二篇 那就來說一下 第二人生吧 這是我上禮拜聽到的 主要是說其實人類只有被設定活50歲 但最近一百年 人類的壽命被延長到了80歲 所以後面的30年 我們要怎麼過 說實在的 我也有這種感覺 以前的人可能3-40歲 生命就結束了 但是我們現在多活了將近一倍的時間 所以有
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過去所定義的65歲稱為老年,正在變化中。這些被認為應該是退休在家裡含飴弄孫的人群,卻因為醫學的進步而有著健康的身體與外觀,再加上年輕時代的努力,讓這群人有著相當不錯的經濟能力,而且不需要子女的奉養。當這一個人群越來越多時,「重啟人生」或「第二曲線」就不斷的被提出討論,這是一個新的
人只要願意踏出一小步,常會有無限的驚喜在後面等著你,這是我看了無數退休族分享出來的心得。但事實上,在未退休之前,我就懶到不行,試問?真退休了,我就會變了一個樣,積極又進取嗎?答案是,與其等到退休,不如現在想做什麼就去做,不要有任何顧忌,嘗試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不會到老還在怨恨,自己怎麼活得這麼平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