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迎向第二人生

2022/08/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假設台灣人平均八十歲的壽命計算,二十歲成年之後有足足六十年的時光,六十年的光陰會讓人產生很多的轉變,不管是個性還是心態,假設以每二十年為一個階段,那麼就把二十到四十歲稱為第一人生,四十到六十歲為第二人生,六十歲到八十歲就是人生最終幕第三人生。
週六下午參加一個小型的分享會,從不同的角度(紫微和芳療)來談論身心健康,自己本來對命理就很感興趣,不管是閱讀書籍還是上過一些課程,最初的起心動念都是對這樣的系統感到有趣,回想我第一次研究命理是在十九歲的蹺課時光,窩在圖書館裡翻著紫微斗數的書籍,當時還沒有電腦排命盤,所以就依樣畫葫蘆的排了自己的命盤,然後對著書上的解析看著津津有味,我原本以為只是巧合翻閱著這類的書籍,但對應當時的狀態,十九歲的自己正苦惱著自己唸錯科系,轉入新班級無法融入,原本很熱衷的社團,也跟一些夥伴有些誤會不愉快,當時就是整個陷入對自己以及未來人生茫茫然的狀態,所以逃避現實,躲進書堆中尋求慰藉,從大量閱讀中第一次嘗試找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那時候只有得出一個結論--以後要做跟人有互動的工作。
後來的認識自己過程是從打工開始,對於年輕什麼都不會的人來說,服務業中的服務人員算是最容易踏入社會的第一步。那時剛滿二十歲,覺得開咖啡店是件浪漫的事,所以有機會當咖啡店的工讀生就覺得很興奮,在那個還沒有連鎖咖啡進入的年代,流行的都是歐風調性的賽風手煮咖啡,很喜歡站在吧檯裡,靜靜專注的煮一杯咖啡,看著酒精燈讓水慢慢沸騰,然後咖啡粉逐漸與水溶為一體,散發出濃郁的香味,但也是在打工過程中,才知道浪漫的是喝咖啡,經營咖啡店一點都浪漫不得,當時咖啡店對面有兩三棟商業大樓,許多客人都是穿著套裝來用餐或喝咖啡,每次幫客人點餐,我都覺得隨便上百元的咖啡,上百元的簡餐,這些人怎麼能夠眼睛都不眨的點餐,成為「白領階級」這樣的人,就默默成為我第一段人生中想追逐並成為的那個自己。
後來,的確也成為這樣的自己,當了業務(與人互動的工作)穿起套裝,不停的拜訪客戶,星巴克剛進來台灣時,穿著套裝拿杯星巴克咖啡,是件會令人投以羨慕眼光的事,雖然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但也常常會有種迷茫,有陣子也會尋求算命來了解自己,只要算命師說這個職業很適合,就有種被肯定的感覺,然後就會告訴自己:「嗯!自己就應該是這樣的人。」
這幾年,轉換了職涯跑道、面對家人的離去還有自己的健康狀況等等,因緣際會下開始調整整個生活步調,從飲食到作息,幾年下來,感覺到自己從外到內有些不同,但說不上來,從臉書的回顧歷史(最早竟然可以追溯到十年),好像覺得自己成熟了些,但每個年紀總有不同的迷惘,屬於中年熟齡的茫然,也總會時不時地閃過,但或許也因為成熟了吧,反而不太像以前那麼積極透過命理來肯定自己。
週六的分享會中,有緣的做了個簡單的測試,透過軟體分析結果知道自己目前的身體情況還算可以(當然是跟在場其他人的測試比較起來),不過還有改善空間,可是光是還算可以的狀況就讓自己覺得有點高興,這樣也不枉自己這幾年的休養生息,這幾年也嘗試不少身心靈的課程或者是體驗,也開始體悟到和自己內心和身體對話的感覺,間接也讓自己的生活步調開始改變,變得慢一些,變得會在自己覺得疲累的時候,讓自己短暫的暫停。
分享會是透過朋友的訊息才知道的,朋友研究命理多年,免不了藉機請教一下,朋友看了就說:「你目前的狀態,就是怎麼舒服怎麼好!」我聽了點頭如搗蒜,這句話真是説到心坎裏,也道破了這幾年來自己覺得改變的地方,也說出了自己現階段想追求的生活狀態就是舒服,所謂舒服就是一種自己的生活節奏感,不是無所事事的舒服,而是懂得自在調節忙碌和休息的節奏,即使現階段的節奏還沒能完全符合自己希望的,但也是依照自己的步調緩慢前進中。
朋友又分享著自己疫情期間的體悟,她說:「我們都花很多時間去外求,卻忘了要內求。」這句話恰恰直擊自己現階段的心境轉折,突然秒懂當自己開始內求才會逐漸成為自己想要的自己,年輕時追逐的自己和年長後的追逐的自己不會一樣,那一點也不矛盾也沒有關係,年輕時嚮往自己成為職場上發光發亮的人,年長後體認到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應該可以更多元更豐富的層次,越是能夠舒服自在的做自己,就越是能讓人生有更多的無限可能,也許正是時候擁抱並開始享受自己的第二人生了。
#艾瑪事艾瑪式
#擁抱享受自己的第二人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2會員
    350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