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歲看 50 歲之後的生活能如何安排?《第三人生自己設計:人生中途之後的幸福是自己責任》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做決定的人,沒有東西可以引導他;而做決定的人,通常十年後,你會看見當初那個決定,怎麼引導他走過十年。四十歲必須思考,五十歲必須行動。
圖片來源:晨星網路書店
第三人生,是假設能活到台灣人平均壽命 80 歲,從 50 至 80+歲這段時期,在本書稱為第三人生。
我喜歡書名和封面設計,如果直接標著老年生活、50 歲後的生活…等,對 20 來歲的我,會覺得太遙遠、沒有興致翻閱。
而張芳玲作者的筆觸與文字給我的感覺,是小雀躍,讀了會很開心、不晦澀、不說教且有韻味,會邊讀邊莞爾一笑,我最喜歡以下三個章節:

未來的家:新家人關係和居住創新,全世界都在設計你老後的家

  • 跟大學生一起住,保證有人聊天和教科技產品使用法
  • 退休人士與校園合作的共學新型態社區
  • 共生與互助系統完善的中高齡之城:英國社企 Participle 為中高齡建立的社群互動 Circle 互助圈,只要達五十歲就可以用一年 50 英鎊會費加入,大家互相提供服務,而且是自營收費
  • 健康與亞健康銀髮共居住宅
  • 青銀共居將會是看得見的創舉:聖蹟共居住宅 (Collective Housing Corporation);日本青銀共居由 NPO 團體「街 ing 本鄉」的 House Share 計畫媒合擁有私宅的老人,和從鄉下到東京念書的年輕人,提供租金便宜的住所
  • 讓社區管委會,就地改造高齡居住條件

直面「變老」第一步:我的思考

  • 養老有了許多新選擇,以及真的一定要買房嗎、何時買房、買哪種房?
  • 拓展對於老後生活的想像,不要被「養兒防老」概念綁架,現在許多新型態社區與服務興起,總能找到一個喜歡的
  • 台灣有實驗計畫,由新北市和玖樓共居合作,在三峽規劃青銀共居實驗,有機會想聽講座之類的!
  1. 我的室友90 歲:「青銀共居」是什麼模樣?
  2. 三峽北大青銀共居計畫
剛開始大家都太在意「青銀共居」這個標籤了,實際上更應該是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習慣的人們共居磨合,理出彼此都覺得舒適的相處模式
  • 直面「變老」的第一步,以前我下意識避免看相關內容,除了害怕自己變老,我想更怕的是面對父母老去離開我吧…意外開啟第一步,沒想像中可怕呢

你需要高年級朋友和低年級朋友

  • 你有很多關係網,天涯何處無真心朋友?二十歲到九十歲,都是你可以交的朋友
  • 關係盤點見真章:緊急聯絡人名單
  • 共學成長團體,請及早參加一個
  • 擁有不同年紀的朋友,在邁向熟年的過程,會帶來很多樂趣
  • 你只需要提高好奇心,樂意跟自己很不一樣的族群往來,就可以辦到。這樣的人際關係,優點多到數不清。年齡層次多,代表你可以有多樣化角色,而他們也各扮演不同角色,在你的生活上支持你。

和高年級朋友相處:我的想法

  • 要怎麼和長輩好好相處呢?以甚麼方式?有哪些場合可以認識?以甚麼樣的心態?
  •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和長輩相處沒那麼抗拒,甚至有機會想試試看深入了解
  • 會抗拒是因為過去經驗,和身邊長輩相處大多是上對下教導模式,即便我沒有向他們徵詢意見,而且他們給的意見完全不適合
  • 也有人因爲輩份或年紀比我長,擅自對我品頭論足,卻從未先了解我的想法,這些經驗都令人感到不適,看不太到他們身上值得學習之處
  • 但是仔細想想還是有很讓我尊敬的長輩:溫柔堅定、明事理、有智慧又有(長輩式的)幽默,很謝謝他讓我知道長輩也能夠當的讓年輕人全方位信服!

50+人生現場

  • 走訪日本九十九歲的吉澤久子:持續 60 幾年舉辦 「群會」,博覽群書、持續與外界連結,溫柔又好好生活的老人家
  • 在石見銀山創辦「群言堂」品牌與「他鄉阿部家」民宿的松場登美
  1. 復古創新、與大地共存:松場登美與石見銀山生活文化研究所
  2. 我想去石見銀山看看過著傳統生活的日本年輕人!
  • 在台灣新竹帶動小家庭組合「小村子」的高雅雪女士:讓許多家庭的媽媽、小孩有好的地方彼此連結,體驗互助的生活
  1. 母親系列│「小村子」高雅雪:養小孩需要一個村子的力量
  2. 共玩共學小村子:撐媽媽重返職場,找回自己的房間

各個年齡階段都能活得精彩有意義

雖然內容簡介如此寫到:「這是第一本探討 50 歲後,人生該怎樣設計?」但我認為即便你離50歲尚有距離,還是推薦你讀讀看這本書。
最大的收穫是,讓我知道 50 歲後的生活仍充滿可能性、趣味、由自己賦予意義,書中圖文並茂的實例是最好的佐證,側面打破我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
如松場登美女士在 30 幾年前就開始實踐與活出意義,讓我汗顏自己視野的狹隘,也很開心現在就能知道這些訊息。
相信現在正有許多令人振奮的新計畫正在產生中,期待看到各個年齡層的人都能活出自己最快樂、最舒適的樣貌。
寫於 2020 年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想哭但找不到理由的話,可以讀讀這本書XD
你做過什麼事,你覺得最刺激呢? 有人說是單車環島、有人說是家長請專業人士替他破處(外國人啦)⋯⋯
本來要丟掉的移動收納櫃,現在變成美美鞋櫃(還可以展示我的鞋!)🥰
啊~原來自己被這個特質給陰了那麼久==
如果想哭但找不到理由的話,可以讀讀這本書XD
你做過什麼事,你覺得最刺激呢? 有人說是單車環島、有人說是家長請專業人士替他破處(外國人啦)⋯⋯
本來要丟掉的移動收納櫃,現在變成美美鞋櫃(還可以展示我的鞋!)🥰
啊~原來自己被這個特質給陰了那麼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看的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作者懷著一個很想要大叫的心情,面對四個失智症老人,四個老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有的時候讓她無奈到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也讓人驚訝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即將面臨的是壓垮中生代(經濟上和心理上)以及龐大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本來是設定給「初出茅廬」剛剛步入社會不久的新鮮人們閱讀;當然,如果離初出茅廬已經過了20年,這篇文章同樣可以幫助你調整生活——這會是一趟調整「環境體質」的旅程。 讀完該讀的書進入社會後,我們會面臨的三個重大決定是: 1.我該怎麼生活與居住? 2.我該跟誰在一起? 3.我該做什麼才能代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閱讀老黑的著作《Fire,然後呢?》,我找到三個對自己有啟發或值得實踐的事。包括:一、接受老化的必然,但要努力維持人生下半場的品質;二、打造結合學習、玩樂和工作的人生下半場;三、做好退休後的聰明投資,豐富人生的體驗。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這本書就像老後生活指南,分為30個主題,雖然大部分的篇幅很短,不過倒是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內容。 今天想來分享書中的其中一個篇章,邀請大家檢視一下自己嚮往的退休人生狀態。請根據以下的敘述,從1排到5(最嚮往到最不嚮往) A. 實現未完成夢想的絕佳機會。搬離原
我開始在反思我的人生,若不改變持續走下去,我老了回頭看我這輩子,我一定會非常非常後悔這個人生是這樣過,我要我在忙碌之餘,要有夢想並想辦法實踐跟完成。
Thumbnail
你想像的老年生活只有衰弱和一成不變嗎?想瞭解你對於老後生活有哪些錯誤迷思嗎?如果你想改變你對自己或家人老後生活的想法與觀念,歡迎繼續閱讀。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看的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作者懷著一個很想要大叫的心情,面對四個失智症老人,四個老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有的時候讓她無奈到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也讓人驚訝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即將面臨的是壓垮中生代(經濟上和心理上)以及龐大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本來是設定給「初出茅廬」剛剛步入社會不久的新鮮人們閱讀;當然,如果離初出茅廬已經過了20年,這篇文章同樣可以幫助你調整生活——這會是一趟調整「環境體質」的旅程。 讀完該讀的書進入社會後,我們會面臨的三個重大決定是: 1.我該怎麼生活與居住? 2.我該跟誰在一起? 3.我該做什麼才能代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閱讀老黑的著作《Fire,然後呢?》,我找到三個對自己有啟發或值得實踐的事。包括:一、接受老化的必然,但要努力維持人生下半場的品質;二、打造結合學習、玩樂和工作的人生下半場;三、做好退休後的聰明投資,豐富人生的體驗。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這本書就像老後生活指南,分為30個主題,雖然大部分的篇幅很短,不過倒是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內容。 今天想來分享書中的其中一個篇章,邀請大家檢視一下自己嚮往的退休人生狀態。請根據以下的敘述,從1排到5(最嚮往到最不嚮往) A. 實現未完成夢想的絕佳機會。搬離原
我開始在反思我的人生,若不改變持續走下去,我老了回頭看我這輩子,我一定會非常非常後悔這個人生是這樣過,我要我在忙碌之餘,要有夢想並想辦法實踐跟完成。
Thumbnail
你想像的老年生活只有衰弱和一成不變嗎?想瞭解你對於老後生活有哪些錯誤迷思嗎?如果你想改變你對自己或家人老後生活的想法與觀念,歡迎繼續閱讀。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