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讀觀點8】如何從時間管理A進階到A+。我讀我思《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書中提到十一種選書方法之二,是要從作者簡介分辨有沒有本事,以及作者要「一流的變態」。而《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作者,電腦玩物站長Esor,是在臺灣想要研究時間管理與增進效率的人,一定都會知道的大師。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直接用30個小節列出時間管理上常見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是作者長多年累積的實戰經驗總整理,書中隱然包含許多學習巨作提到的分割目標等技巧,但又提到「解開自我懲罰的拖延心結」,用更中性的態度去面對「拖延」這件事,解放很多人對於「拖延」的罪惡感。
30道難題代表30道錦囊
西恩認為這30個因難題而產生的因應技巧,有許多可幫助自己建立時間管理系統時更為周延。作者寫從時間管理戰略層級--目標選擇開始談,再從戰術層級的行動力、時間管控與效率增進等面向論述。之前西恩也在談時間管理前,先想想你的目標是什麼?--時間管理的迷思提過一樣的看法。

一、時間管理成功關鍵--目標的建立

時間管理不是犧牲,而是選擇為自己創造成果的方法
如果只能用一句話總結目標之於時間管理的重要性,那絕對是這句。作者提到「不要再用自律、專注、不拖延的壓力,逼迫自己前進」,想必解放許多曾經以為自己時間管理成效不佳,是因為自己自律與專注度不夠,但其實只是沒找到那個與自己相關的目標。
「找不到目標?」
很多人都把直覺當作是目標,比如規定自己每天要去健身房,但沒思考過這個「去健身房」的舉動,或許是因為「想要有健康的身體」、「想要吸引異性注意」等。為了避免這個誤區,可以透過不斷追問自己「想要什麼」,來找出自己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接下來,可以為腦袋的想法設計願景與成果,比如「很喜歡畫畫」,可以轉變成「每個月在社群分享自己擅長的畫畫作品」;如果卡關,那就把解決造成卡關問題的方法當作是目標,就像作者的「電腦玩物」網站,建立初衷也是分享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則是變成許多人尋找答案的救星。
「目標太多?」
可以用目標實現化表單協助思考表面目標的價值,比如我要培養運動習慣(表面目標)-刺激腦袋思考(價值);我想練習烘焙(表面目標)-做出孩子的生日蛋糕(價值);透過建立表面目標的階段性成果(價值),思考這些成果孰輕孰重,甚至把這些願景跟成果聯合成一個深度目標,便可以「在下一階段成果」中,把這些看似不相關的事情結合起來。
時間管理,知易行難

二、行動力總是不夠的原因?

「關於拖延的迷思」
我們都覺得拖延是壞事,想要消除拖延的心態,但拖延一定是壞事嗎?其實也不一定,如果有一個人,都能夠立即把當下的事情包含雜事處理掉,那這又是好事嗎?
「看得到目的地」的目標,才是不容易拖延的目標
很多人都採用「額外的獎勵」,作為不拖延的獎勵,但作者認為我們需要的不是額外的獎勵,而是「對這件事情本身的獎勵」,可以是「現在可以完成」的階段成果,讓下個階段成果可以是現在做得到,真的可以完成;也可以是「我所認同價值」的階段成果。但我所認同的價值,跟喜不喜歡是兩回事。
回推法、切割法、替代法

三、拆解下一步行動

不是我們愛拖延,而是可立即完成的行動才能執行
拆解行動是在很多學習書籍中都會提到的方法,作者分享三個方法,讓大家隨時都能展開行動。
回推法:困難步驟前一定有的簡單步驟。
切割法:困難成果可以是簡單成果的組合。
替代法:困難任務不會只有一種實現方法。
當中西恩覺得最重要的是切割法,就像寫讀書心得時,經常希望可以在心無旁騖、長時間專注下一次寫完,但又希望自己一個禮拜要能產出兩篇文,如果能夠在看完書時,先想好文章大綱,就能利用較為片段的時間分段產製。
另外,疫情期間,很多人在健身房沒辦法去之後,同時也停止了運動,其實就是沒有運用替代法,運動不一定是要去健身房,還有一些成效或許沒那麼好,但至少可以讓自己不要退步太多的替代方案,但很多人最後變成運動場館沒開放的期間,也放逐了自己,所以替代方案非常重要啊!

四、累了,不一定是要休息

據說新約聖經翻譯者莫法特,工作時有三張書桌,一張擺著聖經翻譯本,一張擺著正在寫的論文原稿,第三張是正在寫的偵探小說。當翻譯累了,就換到寫論文的桌子,又累了就改寫偵探小說。
很多時候我們累了,其實只是在一件事情上疲勞,需要在精神上保持新的熱情跟刺激,所以可以切換不同的工作,思考不同主題。但如果真的是生理上的累,還是需要好好休息。「莫法特休息方法」之後可以試試,先上網再訂兩張書桌

五、把雜事歸位

很多人都直接把雜事列為待辦清單,作者則分享,雜事不能第一時間就列入待辦清單,而是要建立一個金字塔收集箱,以目標為整理核心,拆解出目標願景與階段成果,這樣當雜事來臨時,就可以根據金字塔收集箱,了解該雜事可以在哪個步驟去做,而且能做得更好更省事,不用怕忘記。

西恩後見

時間是一種強制花費的東西,不好好花掉就是浪費
時間是上天給予每個人最公平的東西,不論貧富,每個人都有24小時,而「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在羨慕別人成就之餘,不妨想想自己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做更好。
「為什麼沒辦法持之以恆去健身房呢?」這是很多人的疑問,看完這本書,會了解或許我們律定去健身房的頻率,但卻沒思考去的深層原因為何,自然無法堅持;又或如果去的原因是為了讓身體健康,那也可以有替代方案,真的太忙的話,就一個晚上在家練小肌群,也算是有運動,而不會產生「今晚沒去健身房」的愧疚感。
西恩覺得看完這本的最大收穫,就是能以更中性的態度看待「拖延」這件事,當然並不是說拖延沒關係,而是能夠用更容易執行的手段,更容易看見的成果,讓自己完成目標,或是在釐清各個目標重要性後,拖延了這個目標,但能立即轉換執行另一個目標,而非讓手機填補因拖延心態產生的空閒時間。
呼應一開始的「時間管理不是犧牲,而是選擇為自己創造成果的方法」,結尾「建立符合人性的系統,整個時間都會聯合起來幫你」,考量人性後所建立的時間管理系統,讓時間利用不再只有0跟1的差別,而有了0.幾的執行方式,雖然不是完美的1,但總還是往目標再前進了些,絕對比待在0原地懊悔來得好太多。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或是按愛心(讓我知道有幫助到你),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43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完「魷魚遊戲」後,其實我想到用幾個問題就可以完成簡配的「魷魚遊戲」,非常簡單又恐怖。 「這是世界上你最愛的人是誰?」(先想一下) 有答案了嗎?然後再問你 「給你10億新台幣(等於劇中的456億韓元),但要殺了那個人」 好,可能很多人會說不要。稍微換個說法。
做自己、專注做好眼前的事,跟細心體貼是衝突的嗎?我常在思考這件事,發現經常會有衝突。 辦公室有位同事,不管她在忙什麼,只要你到她位置,大到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的討論事情,小到只是幾秒的交文件,她都會放下手邊的事情,站起來跟你講話,常常讓人感覺受到尊重跟貼心,我發現會這麼做,而且每次都能這麼做的人,全辦公
從8/24在方格子發表第一篇文之後,對於寫作可說是躍躍欲試。但最近幾天,腦子卻經常浮現「不想寫」、「寫得還不夠好」等念頭,於是就乾脆真的不寫了,放任自己悠遊在Youtube影片海裡,慢慢發現「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怒力一定會很輕鬆」的奧妙>
為什麼要看這本書? 這本書在十年前就已經看過,裡面傳達的觀念,對西恩後來為人處世上有很大的影響。最近開始撰寫閱讀心得後,覺得如果沒介紹這本書,那實在是太對不起它了。 這本書是在2004年出版,直到今年無意間在網路看到有暢銷30萬冊的紀念版,才買回家珍藏,作為提醒自己時刻「問對問題」的書籍。 第
為什麼要看《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菁英閱讀的深思考技術》這本書? 人的精力跟生命都有限,開始寫作輸出後,更深覺輸入的重要性,因此想要藉由此書,了解如何更快速抓住閱讀重點。 本書適合 想要提升閱讀效率、想Get成長書單、了解商業經營的人 其實,我們可能都畫錯線了XD 話說電子書真的很方便
越來越多人把電子書作為獲取知識的來源,但在使用電子書一段時間後,發現如果是看完電子書,要寫心得會非常痛苦,因為不能隨時「翻」,這應該也是大部分人使用的感想之一。 目前我還是以手機來看電子書,固然有其便利性但也有侷限,優點是可以好好利用零碎時間,但也經常感覺看完後,好像講不出整本書的重點在哪?
看完「魷魚遊戲」後,其實我想到用幾個問題就可以完成簡配的「魷魚遊戲」,非常簡單又恐怖。 「這是世界上你最愛的人是誰?」(先想一下) 有答案了嗎?然後再問你 「給你10億新台幣(等於劇中的456億韓元),但要殺了那個人」 好,可能很多人會說不要。稍微換個說法。
做自己、專注做好眼前的事,跟細心體貼是衝突的嗎?我常在思考這件事,發現經常會有衝突。 辦公室有位同事,不管她在忙什麼,只要你到她位置,大到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的討論事情,小到只是幾秒的交文件,她都會放下手邊的事情,站起來跟你講話,常常讓人感覺受到尊重跟貼心,我發現會這麼做,而且每次都能這麼做的人,全辦公
從8/24在方格子發表第一篇文之後,對於寫作可說是躍躍欲試。但最近幾天,腦子卻經常浮現「不想寫」、「寫得還不夠好」等念頭,於是就乾脆真的不寫了,放任自己悠遊在Youtube影片海裡,慢慢發現「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怒力一定會很輕鬆」的奧妙>
為什麼要看這本書? 這本書在十年前就已經看過,裡面傳達的觀念,對西恩後來為人處世上有很大的影響。最近開始撰寫閱讀心得後,覺得如果沒介紹這本書,那實在是太對不起它了。 這本書是在2004年出版,直到今年無意間在網路看到有暢銷30萬冊的紀念版,才買回家珍藏,作為提醒自己時刻「問對問題」的書籍。 第
為什麼要看《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菁英閱讀的深思考技術》這本書? 人的精力跟生命都有限,開始寫作輸出後,更深覺輸入的重要性,因此想要藉由此書,了解如何更快速抓住閱讀重點。 本書適合 想要提升閱讀效率、想Get成長書單、了解商業經營的人 其實,我們可能都畫錯線了XD 話說電子書真的很方便
越來越多人把電子書作為獲取知識的來源,但在使用電子書一段時間後,發現如果是看完電子書,要寫心得會非常痛苦,因為不能隨時「翻」,這應該也是大部分人使用的感想之一。 目前我還是以手機來看電子書,固然有其便利性但也有侷限,優點是可以好好利用零碎時間,但也經常感覺看完後,好像講不出整本書的重點在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拖延症是許多人面對的重要挑戰,尤其是當任務看似繁重或不吸引時。克服拖延症的關鍵是將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使每個小目標都容易執行,這樣可以減少壓力並提高效率。透過時間管理,我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事情,避免忙亂和拖延。有效的時間管理不僅幫助我們完成任務,還能找到更多的空閒時間,進一步提升生活質量。
Thumbnail
為什麼要採取有效行動? 採取有效行動是實現目標、促進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當我們有明確的目標時,僅有夢想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付諸實踐,才能把願景變為現實。有效的行動不僅能幫助我們克服困難,還能讓我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如何採取有效行動? 將大目標分解成更小的步驟 制定具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本文介紹了利用WOOP來制定工作或生活目標,根據未來目標導向型的時間觀思維來降低拖延症狀的方法。內容包括WOOP的應用,以及遊戲化工作流程、打板儀式和蔡加尼克效應三種心理學方式。同時也提到了未來目標導向的正面與負面想像,以及遊戲化工作流程、打板儀式和蔡加尼克效應的詳細應用方式。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電腦玩物站長 Esor,書中提到幾個時間管理的觀念,分享這些方法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加法思維要在假設情況下才能順利達成目標,用減法思維可以幫助你重返軌道,順利達標
拖延症是許多人面對的重要挑戰,尤其是當任務看似繁重或不吸引時。克服拖延症的關鍵是將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使每個小目標都容易執行,這樣可以減少壓力並提高效率。透過時間管理,我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事情,避免忙亂和拖延。有效的時間管理不僅幫助我們完成任務,還能找到更多的空閒時間,進一步提升生活質量。
Thumbnail
為什麼要採取有效行動? 採取有效行動是實現目標、促進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當我們有明確的目標時,僅有夢想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付諸實踐,才能把願景變為現實。有效的行動不僅能幫助我們克服困難,還能讓我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如何採取有效行動? 將大目標分解成更小的步驟 制定具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本文介紹了利用WOOP來制定工作或生活目標,根據未來目標導向型的時間觀思維來降低拖延症狀的方法。內容包括WOOP的應用,以及遊戲化工作流程、打板儀式和蔡加尼克效應三種心理學方式。同時也提到了未來目標導向的正面與負面想像,以及遊戲化工作流程、打板儀式和蔡加尼克效應的詳細應用方式。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電腦玩物站長 Esor,書中提到幾個時間管理的觀念,分享這些方法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加法思維要在假設情況下才能順利達成目標,用減法思維可以幫助你重返軌道,順利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