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第140堂課-08/06

更新於 2021/10/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hoto by Providence Doucet on Unsplash
距離上次上課已經三個月了啊。剛開始居家防疫頭幾周,就因為三餐在家煮,原本要好不好的手肘,被有點重量的鍋子搞得又不太好,所以前半段幾乎都還是練習Bach Sonata 1 Adagio 居多,到後期才開始加上d小調音階與琶音,以及Bach Presto,最後期再加上被放掉很久的克羅彩練習曲。周間整天跟小孩綁在一起,每天只能抽一小時練習,覺得時間不夠。但這樣也讓手肘被迫好好休息了兩個半月。
D minor Scale + appegio
雖然老師來之前的暖手練習都ok。一拉給老師聽就大走音,比暖身時還誇張,重複拉幾次後才正常一點。下次可以加上三度音一起。
換把位速度快一點,現在可能為了一次到正確位置,速度比較慢。
拉到E弦高把位的時候,身體姿勢正一點,好像會縮起來。
Bach Sonata 1 Adagio
這次還是著重在Adagio,老師把速度加超快。→ 64。我原本都拉很慢的,速度頂多在46…,然後四分音符還會拖多時間。後來調整為54-58,在家要用節拍器練,拉給老師聽的時候又太怕,所以更僵硬。(然後在家都不會走音走太多,去老師那邊就拼命走音,我眼睛餘光都有瞄到,我一走音老師就拿起筆做記號。)
另外,這次調整了很多右手的重量。放更更更輕。之前還有說和弦下面兩個音要強調,現在是太過頭了。雖然我自己沒什麼太大感覺…。所以右手力量放更輕輕輕一點。然後單音連接到和弦的時候要順暢、不要和弦才突然變大聲,小心雜音。音色要唱、如果帶不出弦的共鳴(或太少),那就要靠一些抖音。上下換弓時要聽到「有」換弓。
在這裡就得重新提一下,這把弓輕輕一點點就很大聲,隨便用點力,或弓速不小心快一點,人家就覺得你在做重音。所以當初買琴的時候老師說,這把弓很容易帶聲音,現在切身體會到痛點(?)。每天為了做 「小聲」花了很多力氣去揣摩運弓。
下次把克羅彩練習曲帶著,可以先換別首練習曲,不要一直卡在讓左手很吃力的No. 9。
廢文後記
最後,又要開始上班了。有仔細看每篇文章內文的話,會突然發現某天開始,練習時間變多了(所以才搞到手又受傷),就是失業的開始(笑),沒多久就疫情開始,剛好在家帶小孩…。那份工作台灣地區的主管們集體請辭(各自開公司),我的工作又是隨著主管的,台灣公司人走了1/3,沒啥好待的也就離開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新工作的主管也拉小提琴,面試完後我還寫了人生第一封面試感謝函(都幾歲了),內容放在希望以後可以保持聯繫(一起拉小提琴)。以上。我最喜歡把亮點躲最後了,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194內容數
從28歲開始學琴,中斷後又重拾小提琴,目前約有九年琴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提琴生活 的其他內容
有看到指板顏色花花的嗎。那一顆顆油亮亮(比較黑)的顏色,都是手指頭按出來的。回Luthier時,他們會再把指板清一清或上油,如果指板被手指頭敲的太凹凸不平,Luthier會再....把它弄平。
音階 e Minor。Pass。原本要換下個音階,我問老師可以找個不要把位太高的嗎,老師想想後來決定連音階都暫停。先讓手好再來。
小孩上了幾次團體鋼琴課,回家練習是配上錄音音樂一起彈奏。錄音的音樂應該是440Hz,我的鋼琴因為搭配小提琴,所以都調442Hz。小孩每彈一個音我就想翻一次白眼(440跟442的不協調)。
因為手肘繼續看醫生、打了針,還要再一陣子。最近時常都是練15分鐘休息15分鐘的狀態。音階因為e小調第三個八度比較高,手肘的負擔比較大,所以大概練過而已。拉完音階和琶音後,老師說那三度就先不聽好了。
練習曲仍先暫停。但是前幾天,練琴進到第二周的時候突然有點危機意識,發現該周就要上課了,巴哈怎麼才這樣,於是某天猛練了一陣子…手有點危險,後來回診發現確實又腫起來了。
學生時代上長笛課的時候,很習慣老師講了什麼重點(還有很多是升降記號忘記、f/p等等),我就拿起鉛筆往譜上畫下去,某天被老師說,停,不要再畫了。他說:你如果什麼都怕忘記就在譜上多畫記號,那麼你下次永遠都不會記得/注意,只會一直看譜上的記號,你要學習會主動注意譜的所有記號
有看到指板顏色花花的嗎。那一顆顆油亮亮(比較黑)的顏色,都是手指頭按出來的。回Luthier時,他們會再把指板清一清或上油,如果指板被手指頭敲的太凹凸不平,Luthier會再....把它弄平。
音階 e Minor。Pass。原本要換下個音階,我問老師可以找個不要把位太高的嗎,老師想想後來決定連音階都暫停。先讓手好再來。
小孩上了幾次團體鋼琴課,回家練習是配上錄音音樂一起彈奏。錄音的音樂應該是440Hz,我的鋼琴因為搭配小提琴,所以都調442Hz。小孩每彈一個音我就想翻一次白眼(440跟442的不協調)。
因為手肘繼續看醫生、打了針,還要再一陣子。最近時常都是練15分鐘休息15分鐘的狀態。音階因為e小調第三個八度比較高,手肘的負擔比較大,所以大概練過而已。拉完音階和琶音後,老師說那三度就先不聽好了。
練習曲仍先暫停。但是前幾天,練琴進到第二周的時候突然有點危機意識,發現該周就要上課了,巴哈怎麼才這樣,於是某天猛練了一陣子…手有點危險,後來回診發現確實又腫起來了。
學生時代上長笛課的時候,很習慣老師講了什麼重點(還有很多是升降記號忘記、f/p等等),我就拿起鉛筆往譜上畫下去,某天被老師說,停,不要再畫了。他說:你如果什麼都怕忘記就在譜上多畫記號,那麼你下次永遠都不會記得/注意,只會一直看譜上的記號,你要學習會主動注意譜的所有記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你是不是都沒擦松香啊?」 老師這樣問的時候,我原本就很緊張的心嚇得漏跳一拍。
Thumbnail
我先說,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 因為我跟許多人聊過、大概就有幾種版本,各有各的方法。 「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是最重要的。」 一、初學一開始其實琴不用買太好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其實經濟條件許可要買多高都可以) 一般的經濟條件 大概四千、六千、一萬左
Thumbnail
協力創作: 如果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ɛ)、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或是羅伊·李奇登斯坦 (Roy Lichtenstein)和英國攝影師Henry Pointer(1822 - 1889)一起創作,會呈現出什麼樣的作品? 上圖就是測試後的藝術成品效
之前曾在臉書上加入一個社團很久,算是台灣我目前能找到比較有討論風氣人又多的社團。我曾搜尋過臉書一輪,發現大多數的提琴社團都已經被廣告文淹沒了,沒人真的在討論。 因此當時發現那個社團還滿開心的,雖然整體成員年紀偏大(50~60歲),但也有年輕人會上來發言、放拉奏影片,也有很多專業的老師前輩不吝於給意
Thumbnail
記得2021年認得小兒科醫師何瑞燕(Deborah Ho),小提琴大師林昭亮之妻時,她的名句—「音樂家就像小孩,我喜歡小孩,喜歡和音樂家在一起。」我想,她說的是音樂家的真性情!這周末林昭亮有一場特別的小型音樂會,起因是,他心頭一直想謝謝朋友們在2021年時,幫助「台北大師新秀音樂節 (TMAF)」移
Thumbnail
「我想感謝從第一輪預賽開始一起比賽的49名參賽者。要不是有他們的話,我得到的獎項也就失去了意義。我們所有人一起準備並分享西貝流士的作品和其他音樂,讓我感受到了比賽的真正意義。」
上週六在西湖圖書館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的小提琴公開表演。 答應社大老師參加這個師生音樂會時,本來以為只有演奏一首,想說應該可以試看,結果忽然間就變成了五首曲子,在兩週內要練習完成。對於琴齡只有八個月的我來說,其實是相當大的挑戰,除了要把曲子練熟,其實還要克服在台上的緊張感。 演出前與同學們團練了很多次,
今年忽然有個念頭想學小提琴,查了各家教網的參考學費後發現,這真是個昂貴的興趣,一對一的專業教學從 800 - 2000/hr 都有,對根本沒摸過小提琴的我來說,萬一只是三分鐘熱度,反而浪費了學費。 還好後來查到社區大學有小提琴初階班,學費十分划算,對初學者而言可以嘗試新事物,也不用擔心浪費錢,所以我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你是不是都沒擦松香啊?」 老師這樣問的時候,我原本就很緊張的心嚇得漏跳一拍。
Thumbnail
我先說,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 因為我跟許多人聊過、大概就有幾種版本,各有各的方法。 「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是最重要的。」 一、初學一開始其實琴不用買太好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其實經濟條件許可要買多高都可以) 一般的經濟條件 大概四千、六千、一萬左
Thumbnail
協力創作: 如果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ɛ)、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或是羅伊·李奇登斯坦 (Roy Lichtenstein)和英國攝影師Henry Pointer(1822 - 1889)一起創作,會呈現出什麼樣的作品? 上圖就是測試後的藝術成品效
之前曾在臉書上加入一個社團很久,算是台灣我目前能找到比較有討論風氣人又多的社團。我曾搜尋過臉書一輪,發現大多數的提琴社團都已經被廣告文淹沒了,沒人真的在討論。 因此當時發現那個社團還滿開心的,雖然整體成員年紀偏大(50~60歲),但也有年輕人會上來發言、放拉奏影片,也有很多專業的老師前輩不吝於給意
Thumbnail
記得2021年認得小兒科醫師何瑞燕(Deborah Ho),小提琴大師林昭亮之妻時,她的名句—「音樂家就像小孩,我喜歡小孩,喜歡和音樂家在一起。」我想,她說的是音樂家的真性情!這周末林昭亮有一場特別的小型音樂會,起因是,他心頭一直想謝謝朋友們在2021年時,幫助「台北大師新秀音樂節 (TMAF)」移
Thumbnail
「我想感謝從第一輪預賽開始一起比賽的49名參賽者。要不是有他們的話,我得到的獎項也就失去了意義。我們所有人一起準備並分享西貝流士的作品和其他音樂,讓我感受到了比賽的真正意義。」
上週六在西湖圖書館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的小提琴公開表演。 答應社大老師參加這個師生音樂會時,本來以為只有演奏一首,想說應該可以試看,結果忽然間就變成了五首曲子,在兩週內要練習完成。對於琴齡只有八個月的我來說,其實是相當大的挑戰,除了要把曲子練熟,其實還要克服在台上的緊張感。 演出前與同學們團練了很多次,
今年忽然有個念頭想學小提琴,查了各家教網的參考學費後發現,這真是個昂貴的興趣,一對一的專業教學從 800 - 2000/hr 都有,對根本沒摸過小提琴的我來說,萬一只是三分鐘熱度,反而浪費了學費。 還好後來查到社區大學有小提琴初階班,學費十分划算,對初學者而言可以嘗試新事物,也不用擔心浪費錢,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