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拉小提琴犯的錯 (舊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應該滿多的啦,自己寫一下第一次拉小提琴犯的姿勢錯誤好了…雖然大師很多小妹不才,但還是當筆記寫一下好了。

夾琴:

用左手掌扥著琴 - 不可,根本無法這樣拉琴。

肩膀聳起來夾琴 - 不可,你會覺得肩膀快斷了。

手要放鬆 - 講很簡單做很難,第一次練到一半左手就好酸,感覺是舉在半空中太久太緊張。可是回家後練放鬆就好了。

左手拇指握琴握太用力 - 如果你本身手腕不好,一次又練很久都沒休息,那會更慘。記得一開始練習的時候先熱身一下,拉點音階什麼的。 

為了看譜而彎腰駝背 - 左手會隨著琴頭下滑而指尖也下滑,結果音準越拉越歪。這是某次上課前看到一位小朋友的大問題,老師要一直幫他不斷的把琴頭拉上來。

右手拇指要彎,這好像是不管哪派手形都要彎吧?有時候緊張手會僵硬無法彎曲,尤其是小指頭。第一次上課上到一半我還用左手把右手小拇指給「折下來」,因為硬掉了彎不了…

用腳打拍子 - 為什麼?因為會造成重心偏一邊、身體歪一邊...請愛用節拍器。

貼紙不是永久的,不要一直依賴貼紙,有時貼紙貼的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就是那個音。其實你會發現貼紙拿掉後你也會拉的很好。貼紙只是參考,音準是靠耳朵不是靠眼睛看。

琴音不準了要調音,老師沒教就要趕緊拿去給老師調。尤其是新琴或新換弦很容易馬上才調過又走音了。沒調音會造成手指按的位置不正確,或按正確位置卻覺得走音。

每練個15、20分鐘就要休息一下;當你發現手開始不聽使喚的時候也要休息一下。

目前只想到這些,有想到再補充。(不對,應該是我又犯了什麼錯誤再補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提琴生活
17會員
194內容數
從28歲開始學琴,中斷後又重拾小提琴,目前約有九年琴齡。
提琴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4/09/15
https://bgjc.blogspot.com/ 簡單來說,我搬家了。而且還是半手動搬家,因為找不到文章匯出功能。 因為許多原因,總之我不太想在Vocus寫,但這邊還是會留著,先這樣吧? *我在Email寄件備份內找到以前從 Xuite > 探路客 > Vocus時期的文章備份,剩下的就手
2024/09/15
https://bgjc.blogspot.com/ 簡單來說,我搬家了。而且還是半手動搬家,因為找不到文章匯出功能。 因為許多原因,總之我不太想在Vocus寫,但這邊還是會留著,先這樣吧? *我在Email寄件備份內找到以前從 Xuite > 探路客 > Vocus時期的文章備份,剩下的就手
2024/09/11
就是,琴拉不好沒關係,但是敗家最重要。看到又是一個可以凹的肩墊,一個不小心就給他買下去了。(影片在最下方) 我對korfkerrest有什麼意見嗎?其實都很好只是還差一點,我的左肩還是有出現肩胛擠壓的症狀,雖然比之前好六成。Korfkerrest因為是凹木頭(凹太過頭會斷),再加上腳各種螺絲腳度轉
Thumbnail
2024/09/11
就是,琴拉不好沒關係,但是敗家最重要。看到又是一個可以凹的肩墊,一個不小心就給他買下去了。(影片在最下方) 我對korfkerrest有什麼意見嗎?其實都很好只是還差一點,我的左肩還是有出現肩胛擠壓的症狀,雖然比之前好六成。Korfkerrest因為是凹木頭(凹太過頭會斷),再加上腳各種螺絲腳度轉
Thumbnail
2024/09/03
斷了就斷了,其實没什麼。只是過去弓毛斷掉,通常都是我不小心把弓勾到什麼東西。大部份是放在琴盒內拿起來時勾到魔鬼沾之類。 而這是拉琴快十年,第一次拉到斷掉的,記錄一下。 那時在練老柴,非常進入狀態,腦中想著這裡是漸強、漸強,不斷更用力,然後就斷了。弓毛要拉斷其實力量要不小耶。 註:如果太常弓毛垃
Thumbnail
2024/09/03
斷了就斷了,其實没什麼。只是過去弓毛斷掉,通常都是我不小心把弓勾到什麼東西。大部份是放在琴盒內拿起來時勾到魔鬼沾之類。 而這是拉琴快十年,第一次拉到斷掉的,記錄一下。 那時在練老柴,非常進入狀態,腦中想著這裡是漸強、漸強,不斷更用力,然後就斷了。弓毛要拉斷其實力量要不小耶。 註:如果太常弓毛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種說法是:「吉他入門很難,但進階很快。鼓入門很快,進階很難。」這指的是學習過程遭遇挫折,感覺自己卡住的時間。至於津輕三味線...大致說來應該算簡單,不懂樂理也沒關係。但意外的是,我第一次感到嚴重挫折,是在調音上!誰能想得到咧?I'm so weak!我根本弱雞! 不過就三條弦,我卻搞不定! 關
Thumbnail
有種說法是:「吉他入門很難,但進階很快。鼓入門很快,進階很難。」這指的是學習過程遭遇挫折,感覺自己卡住的時間。至於津輕三味線...大致說來應該算簡單,不懂樂理也沒關係。但意外的是,我第一次感到嚴重挫折,是在調音上!誰能想得到咧?I'm so weak!我根本弱雞! 不過就三條弦,我卻搞不定! 關
Thumbnail
練琴對多數人來講, 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甚至是很需腦力的過程. 但我經過這麼多年的練琴經驗, 無論是學生時代音樂系的練琴、考試、比賽與伴奏等, 到目前以教會司琴準備為主, 慢慢可以更多發現體會在練琴時的一些心得與收穫. 以下內容比較適合針對: 會刻意排一些時間練習與有特定目標的人
Thumbnail
練琴對多數人來講, 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甚至是很需腦力的過程. 但我經過這麼多年的練琴經驗, 無論是學生時代音樂系的練琴、考試、比賽與伴奏等, 到目前以教會司琴準備為主, 慢慢可以更多發現體會在練琴時的一些心得與收穫. 以下內容比較適合針對: 會刻意排一些時間練習與有特定目標的人
Thumbnail
我先說,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 因為我跟許多人聊過、大概就有幾種版本,各有各的方法。 「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是最重要的。」 一、初學一開始其實琴不用買太好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其實經濟條件許可要買多高都可以) 一般的經濟條件 大概四千、六千、一萬左
Thumbnail
我先說,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 因為我跟許多人聊過、大概就有幾種版本,各有各的方法。 「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是最重要的。」 一、初學一開始其實琴不用買太好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其實經濟條件許可要買多高都可以) 一般的經濟條件 大概四千、六千、一萬左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初學樂器時的試煉,如何突破與學習樂器時遇到的困難。作者講述了從音樂基礎學習的重要性,並提到了一個Youtuber的節奏練習影片推薦。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初學樂器時的試煉,如何突破與學習樂器時遇到的困難。作者講述了從音樂基礎學習的重要性,並提到了一個Youtuber的節奏練習影片推薦。
Thumbnail
讓我們躺下吧!躺在地上,攤成一個大字,有點歪歪斜斜但何妨,往下沉。 想像你是一把琴,一把需要調校的琴,弦與柱鬆脫,彈奏一曲不成調;是一件外套,起了毛邊,綻了線,常常被遺忘在衣櫃裡;是一只碗,表面光滑,卻藏著錯駁裂痕,自傷傷人⋯⋯ 沒有人知道,曾經的好琴,為什麼再也奏不出和諧音樂;如許輕暖的美麗外
Thumbnail
讓我們躺下吧!躺在地上,攤成一個大字,有點歪歪斜斜但何妨,往下沉。 想像你是一把琴,一把需要調校的琴,弦與柱鬆脫,彈奏一曲不成調;是一件外套,起了毛邊,綻了線,常常被遺忘在衣櫃裡;是一只碗,表面光滑,卻藏著錯駁裂痕,自傷傷人⋯⋯ 沒有人知道,曾經的好琴,為什麼再也奏不出和諧音樂;如許輕暖的美麗外
Thumbnail
Schradieck No.3 第四指伸出去時候,小心手腕又往外凸出去了。No. 4 上課我拉從弓根一個小節一弓(一整行一弓還沒有練成)。第一指降記號時往再後伸張,手不要移位置。Tchaikovsky最新的那面有些段落速度不對,靠最後面的地方還沒有練完,老師聽了也知道,所以就沒聽完。
Thumbnail
Schradieck No.3 第四指伸出去時候,小心手腕又往外凸出去了。No. 4 上課我拉從弓根一個小節一弓(一整行一弓還沒有練成)。第一指降記號時往再後伸張,手不要移位置。Tchaikovsky最新的那面有些段落速度不對,靠最後面的地方還沒有練完,老師聽了也知道,所以就沒聽完。
Thumbnail
對,還是在這一首,而且還退步。 之前因為高位破水住院+安胎一個多月,回家後也還是持續耍廢,有時會自暴自棄地想說「反正之後也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練琴到時又荒廢我現在在練幹嘛」,當然這種想法是不對的QQ 前幾天去聽了期待已久的李映衡獨奏會,但上半場滿失望的,因為鋼琴實在太大聲了,小提琴的聲音被蓋掉三四成
Thumbnail
對,還是在這一首,而且還退步。 之前因為高位破水住院+安胎一個多月,回家後也還是持續耍廢,有時會自暴自棄地想說「反正之後也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練琴到時又荒廢我現在在練幹嘛」,當然這種想法是不對的QQ 前幾天去聽了期待已久的李映衡獨奏會,但上半場滿失望的,因為鋼琴實在太大聲了,小提琴的聲音被蓋掉三四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