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能輕鬆的完成投資計畫,你們要試著去搞壞計劃才行阿!

你們不能輕鬆的完成投資計畫,你們要試著去搞壞計劃才行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常看到的主動投資網紅達人,用這些老吊牙的話來批論指數化投資:

指數化投資 是甘於市場報酬是不求進步!
指數化投資 沒辦法掌握自己的投資內容!
指數化投資 不能增進投資能力!

要討論這些異世界的想法前,先問問大家有聽過80/20 法則吧?80/20的法則認為: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本來存在著無法解釋的不平衡。譬如80%的利潤由20%的顧客帶來,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

這法則也用在很多領域中,譬如:醫療保健:有20%的患者被發現使用80%的醫療保健資源。

找出關鍵的20%,因為那將會是80%的影響。不過這邊也有一特別的地方。當你超過80%後,剩下的20%就越來越難取得,差不多要花掉額外的80%時間,才有機會取得最後的20%回報。

或許在你工作的環境也會發現這類的現象,只花了20%的時間就完成80%進度,但是專案收尾階段的問題分析與解決,這20%進度竟然花費了80%的時間。

如果有機會選擇,20%/80%其實一個C/P值最高的甜蜜點。
因為超越80%回報後,時間/回報的轉換效率就越來越差了。

指數化投資人的想法很單純,既然有機會選擇,所以我們打算用20%的時間去換80%回報。不過實際上根本花不到20%的時間,很多人只用低於1%的時間就獲得80%的回報,而此處的『80%的回報』,就是我們常說的:市場報酬。

但是那些主動投資人呢?

投資業是你們的全部啊,而且很多還是當主業在經營。你們當然要設定更高的標準,不能只是80%的回報,他們必須去爭取額外的20%回報,如果你們不能超過基本80%,其實你是落後於市場的,這樣只會變成: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所以他們必須選擇一種投資方法。用80%的時間去嘗試爭取一種回報可能大於80%回報的方法。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在投資的真實世界中,投入額外80%的時間不保證會提高回報,而且還可能是負回報。

從過去的統計的結果得知,多數的投資人花了額外時間,回報卻低於80%,所以大叔覺得,主動投資人更應該確實做到以下三點:

主動投資人 不能甘於市場報酬,要求進步!
主動投資人 要掌握自己的投資內容!
主動投資人 要增進投資能力!

這些話其實主動投資人才更需要,所以請先要求自己,尤其是那些輸大盤都無所謂的主動投資人!

如果『20%時間/80%回報』的市場報酬,已經足夠多數投資人完成理財計畫,那我們還需要浪費額外80%的時間去求取剩下的20%回報嗎?所以以下這些評論,指數化投資人其實覺得很奇妙。

指數化投資 是甘於市場報酬是不求進步!
指數化投資 沒辦法掌握自己的投資內容!
指數化投資 不能增進投資能力!

上面的話大叔差不多會翻譯成:
你們不能輕鬆的完成投資計畫,你們要試著去搞壞計劃才行阿!

如果投資理財是為了將來能掌控自己的剩餘時間,那指數化投資人現在就開始掌控了,不是嗎?

raw-image
avatar-img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602會員
287內容數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如果今天股市大跌,我"不會"做的七件事 一、我"不會"先看看自己的財務狀況 因為大叔每個月都會做一次資產記錄,充份了解目前的資產情況,大叔不需要等到大跌才去看財務狀況。而且太久沒去看資產狀況的人,不看還好,通常一看就會砍在阿呆谷。 二、我"不會"關掉股市,重溫經典 大叔喜歡用自虐來訓練意志,當股市
如果你今年60歲了,大叔當然會建議你資產配置中的債券比重要必須拉高,避免股票的波動性較大,造成提領期歸零的風險拉高。 但是大叔不會建議一個30歲的年輕人為了安心也要如此。更不會為了一時的股價波動煩心,而建議他們要根據KD指標買進賣出。 畢竟年輕人有的是時間可以繼續投資,而且靠人力資本賺到的資金還能
當你有100萬時所使用的投資方法,當你有500萬還能照舊嗎?當你有1000萬呢?3000萬?或是更多資產時呢? 你依舊只敢拿小錢賭一把?還是你該想想【有錢後該怎麼理財的】? 當你持有100萬資產時,想出怎麼投資80萬的投資方法可能很輕鬆,只要找到一檔個股存好像就搞定了。但是當你有1000萬資產要投資
熱愛投資的生命嗎? 圖/取自Egg Things臉書 投資是這麼有趣的事,當然值得大家花費我們生命裡最精華的時段去追尋。  為了這樣的夢想,你可能需要、或許、大約要努力研究個幾年,當然也有可能是好幾十年這樣看自己努力。 有一天,你或許感覺你懂了,因為那些年你賺錢了。 但是過幾年你又不懂了,因為那些
另類歷史 看到網友分享了這張圖與留言,思緒浮現在腦海中,趕緊記錄到我的碎碎念裡,這個想法是由塔雷伯在隨機致富的陷阱裡所提出的(應該吧....),作者舉了一個類似這樣的例子: 一個投資股票10年資產成長1500萬的人,與從事牙醫工作資產成長1500萬的人,這兩個人的1500萬是一樣的嗎? 先來想想投
在地球上應該沒有生物比【他】更適合這個稱號了。哥吉拉,一頭受到輻射污染的海域中產生一隻身高高達140公尺的恐龍型怪獸。原本他只是一隻在日本專門破壞模型屋的人偶娃娃,沒想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他變了。如今他幾乎已經是地表最強了。 不對?這太巧合了,為何這隻恐龍會剛好出現在核爆試驗附近的小島上呢?鯊魚也是
如果今天股市大跌,我"不會"做的七件事 一、我"不會"先看看自己的財務狀況 因為大叔每個月都會做一次資產記錄,充份了解目前的資產情況,大叔不需要等到大跌才去看財務狀況。而且太久沒去看資產狀況的人,不看還好,通常一看就會砍在阿呆谷。 二、我"不會"關掉股市,重溫經典 大叔喜歡用自虐來訓練意志,當股市
如果你今年60歲了,大叔當然會建議你資產配置中的債券比重要必須拉高,避免股票的波動性較大,造成提領期歸零的風險拉高。 但是大叔不會建議一個30歲的年輕人為了安心也要如此。更不會為了一時的股價波動煩心,而建議他們要根據KD指標買進賣出。 畢竟年輕人有的是時間可以繼續投資,而且靠人力資本賺到的資金還能
當你有100萬時所使用的投資方法,當你有500萬還能照舊嗎?當你有1000萬呢?3000萬?或是更多資產時呢? 你依舊只敢拿小錢賭一把?還是你該想想【有錢後該怎麼理財的】? 當你持有100萬資產時,想出怎麼投資80萬的投資方法可能很輕鬆,只要找到一檔個股存好像就搞定了。但是當你有1000萬資產要投資
熱愛投資的生命嗎? 圖/取自Egg Things臉書 投資是這麼有趣的事,當然值得大家花費我們生命裡最精華的時段去追尋。  為了這樣的夢想,你可能需要、或許、大約要努力研究個幾年,當然也有可能是好幾十年這樣看自己努力。 有一天,你或許感覺你懂了,因為那些年你賺錢了。 但是過幾年你又不懂了,因為那些
另類歷史 看到網友分享了這張圖與留言,思緒浮現在腦海中,趕緊記錄到我的碎碎念裡,這個想法是由塔雷伯在隨機致富的陷阱裡所提出的(應該吧....),作者舉了一個類似這樣的例子: 一個投資股票10年資產成長1500萬的人,與從事牙醫工作資產成長1500萬的人,這兩個人的1500萬是一樣的嗎? 先來想想投
在地球上應該沒有生物比【他】更適合這個稱號了。哥吉拉,一頭受到輻射污染的海域中產生一隻身高高達140公尺的恐龍型怪獸。原本他只是一隻在日本專門破壞模型屋的人偶娃娃,沒想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他變了。如今他幾乎已經是地表最強了。 不對?這太巧合了,為何這隻恐龍會剛好出現在核爆試驗附近的小島上呢?鯊魚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