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孩子一個紙箱 ——魔龍與小王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童書很美,因為有一朵看不見的花兒……
音樂很美,因為有一把聽不見的聲音……
想像的世界是永恆的,童真卻難保。
小時候聽Peter, Paul and Mary的名曲Puff, the Magic Dragon,渾沌地喜歡;等過了耳聰目明的歲月,才忽然聽「見」了。小Jackie裁了紙,縫了線,上了彩,就變身為Jackie “Paper”,跟魔龍一道耀武揚威了。等到小Jackie長大一點,不再玩「幼稚」的扮演遊戲,紙板、毛線、顏料就換成電動車、泡泡槍、任天堂,甚至手機了。為什麼呢?
A dragon lives forever
But not so, little boys
魔龍不死,卻只有富想像力的孩子進得了永恆的奇幻世界。孩子大了,往往失去了童真,也失去了魔龍行空的想像力。現代玩具的進步,不但反映想像力的退步,而且落井下石,加快想像力的退步。孩子玩玩具,感官刺激要越玩越大,就像癮君子吸毒,劑量越用越大一樣。
麥迪納(John Medina)是專門研究人腦發展的分子生物學家,說:
世上最好的幼兒啟智工具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紙板箱、一盒橡皮泥、兩個小時的遊戲時間,而最糟糕的卻可能是你嶄新的平面電視。(Medina(2010: introduction))
因為「最重要的東西是看不見的」,最重要的東西是聽不見的,「得用心去找。」
魔龍是民歌版的小王子,他們一定是心世界的好朋友。喜歡小王子的人,也一定喜歡魔龍。周克希在《小王子》的〈譯本序〉裡說:
所有的大人起先都是孩子——但願我們都能記得這一點。


參考文獻:
Medina. 2010. Brain Rules for Baby: How to Raise a Smart and Happy Child From Zero to Five. Pear Press. 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增訂版):大腦科學家告訴你如何教養出聰明、快樂、有品德的好寶寶 / 洪蘭譯。遠流,2015。(引文是拙譯)
Peter, Paul & Mary: Live In Japan, 1967. Rhino/Warner Bros. 201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55內容數
讀書記精選國外探討宗教的優秀著作,尤其雅俗共賞而還沒有中譯的,加以評介。作者大都學有專精,包括哲學家、生物學家、社會學家、精神科醫生等等,各從自己的專業來看宗教信仰。讀者不論信不信,都能得到啟發。讀書記先分篇撮述大要,然後是讀後記,包括局外人的評論、補充、相關著作、電影、網站的介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局外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信神的人做善事,不信神的人也做善事;一樣行善,大家關注的焦點卻不同。這個關鍵的差別耐人尋味,朱克曼稱之為「德雷莎修女謬誤」(Mother Teresa Fallacy)。信徒行事,宗教會被人強調;然而不信的人做了善事,不是善行被人忽略,就是不信被人忽略。
道德有由演化而來的先天的根,再經後天的習得,因應不同的文化長成同中有異的不同大樹。所以道德不完全絕對,也不完全相對。宗教社會學家朱克曼分四方面來討論道德的來源:一、演化。二、母嬰關係。三、社會化。四、個人經驗。
「道德基於宗教」的說法,叫人得認真面對神的作為是否道德的問題。既然我們知道《聖經》那些可怕的事是錯的,就不應該相信道德基於宗教。道德是人人互相要求、互相負責的社會系統,不需要神的背書。道德論證不能證明神的存在,反而證明神不存在。
《聖經》裡有兩個以子女獻祭的故事,都很精彩。亞伯拉罕獻兒子,耶弗他獻女兒。如果亞伯拉罕該讚,耶弗他也該讚;如果耶弗他該罵,亞伯拉罕也該罵;如果亞伯拉罕、耶弗他該罵,神也該罵;如果該罵不罵,信徒就該罵。信仰可以埋沒理性。
本文撮譯自哲學家辛諾特-阿姆斯特朗的自述。怎樣信耶穌,又怎樣不信,反映了許多離教的無神論者的典型經過和心路歷程,尤其指出基督徒不誠實。個人要克服基督教,社會也要克服基督教。人人都應該彼此關懷,互相幫助,不管有沒有神下指令。無神論者要勇於表明立場,才能為社會克服基督教、開闢進步的大道。
科學與宗教不相容,基督徒該怎樣看待科學呢?本文以演化論、神迹等為例,討論基督徒的應對態度。文章似乎很長,但是後半是書籍、網站等的介紹,尤其適合基督徒的。
信神的人做善事,不信神的人也做善事;一樣行善,大家關注的焦點卻不同。這個關鍵的差別耐人尋味,朱克曼稱之為「德雷莎修女謬誤」(Mother Teresa Fallacy)。信徒行事,宗教會被人強調;然而不信的人做了善事,不是善行被人忽略,就是不信被人忽略。
道德有由演化而來的先天的根,再經後天的習得,因應不同的文化長成同中有異的不同大樹。所以道德不完全絕對,也不完全相對。宗教社會學家朱克曼分四方面來討論道德的來源:一、演化。二、母嬰關係。三、社會化。四、個人經驗。
「道德基於宗教」的說法,叫人得認真面對神的作為是否道德的問題。既然我們知道《聖經》那些可怕的事是錯的,就不應該相信道德基於宗教。道德是人人互相要求、互相負責的社會系統,不需要神的背書。道德論證不能證明神的存在,反而證明神不存在。
《聖經》裡有兩個以子女獻祭的故事,都很精彩。亞伯拉罕獻兒子,耶弗他獻女兒。如果亞伯拉罕該讚,耶弗他也該讚;如果耶弗他該罵,亞伯拉罕也該罵;如果亞伯拉罕、耶弗他該罵,神也該罵;如果該罵不罵,信徒就該罵。信仰可以埋沒理性。
本文撮譯自哲學家辛諾特-阿姆斯特朗的自述。怎樣信耶穌,又怎樣不信,反映了許多離教的無神論者的典型經過和心路歷程,尤其指出基督徒不誠實。個人要克服基督教,社會也要克服基督教。人人都應該彼此關懷,互相幫助,不管有沒有神下指令。無神論者要勇於表明立場,才能為社會克服基督教、開闢進步的大道。
科學與宗教不相容,基督徒該怎樣看待科學呢?本文以演化論、神迹等為例,討論基督徒的應對態度。文章似乎很長,但是後半是書籍、網站等的介紹,尤其適合基督徒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寫東西的時候,我經常先觸碰一些游離的情緒,順利的話,順著某條情緒往裡面走,可以遇見別有生機的洞穴。 童年經驗必然影響了成年以後的行為模式,儘管有一些心理勵志的說法,說人可以完全掌握自己,完全擺脫過去的習性和限制,開創全新的局面。 理論上可以,但童年經驗是初次認識世界最初的基石,之後的世
  我開始困惑為什麼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段覺得這些玩具沒有那麼好玩的時期。我從不覺得它們幼稚、也捨不得丟掉,但它們就這樣一直擺在盒子裡,在姪子出生並大到可以讓他玩這些玩具之前,我們居然都沒有想要把它們再拿出來把玩,怎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三月的時候,受邀寫了一篇「閱讀與桌遊」的文章。前不久出刊了~~以兒童文學為主軸的刊物「火金姑」。本期主軸是~~說出好故事,兒童文學的推廣。 . 文章如下 以桌遊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以「小王子X給我一個星球」為例   《小王子》一書深受大小讀者的喜愛,小王子的形象早已走出書本,以各種形
你玩玩具嗎? 如果用玩具的視角看世界會怎麼樣呢?
Thumbnail
《小王子》的故事蘊含深刻的哲理,提醒我們要重視孩子的純真,珍惜真愛、友誼和責任。文章深入探討了小王子在星球上的奇妙冒險,以及他與飛行員的友誼。這部經典文學作品適合所有年齡層閱讀,是一部童話故事,也是一部人生哲學。
年輕時讀小王子,以為小王子就是個童話故事。 像極了蔣捷的虞美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等到: 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才知道故事裡有著無限的溫柔。 「如果有個人愛上一朵花兒,在好幾百萬好幾百萬顆星球之間,只有一顆上面長得這朵花兒,那他只要望著繁星,就會感
一個神祕又有趣的小東西,每一個都有著獨特的故事和魅力。這個地方會紀錄我和這些小可愛們的故事,喜歡的人可以常來看看!
   從大學二年級看「小王子 」(  Le petit prince/ The little prince:)到現在,從感動到認同理念,也都沒法像近幾日那樣被深深打動!偉大的文學作品就是那種隨人生的成長過程更能印證體悟的真情真理。如果有人問:誰是你人生唯一的玫瑰或狐狸?大部分人會提到自己的小孩或伴侶
小時候,我弟和我妹就喜歡拿著枕頭玩扮家家酒,玩著玩著就開始出現各種虛構世界 圖1 小學時期的我畫的虛構世界地圖 一開始我還覺得他們超幼稚,不過後來我覺得他們的宇宙系統還真有點東西,所以也和他們一起掰(o.s.如果我們是1970年代的小孩,搞不好龍與地下城就是我們發明的勒(誤)),所以說小孩的
Thumbnail
學齡前的孩子對虛幻和現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充滿幻想,這些幻想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保護孩子的幻想就像保護未來想像力的種子一樣重要。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寫東西的時候,我經常先觸碰一些游離的情緒,順利的話,順著某條情緒往裡面走,可以遇見別有生機的洞穴。 童年經驗必然影響了成年以後的行為模式,儘管有一些心理勵志的說法,說人可以完全掌握自己,完全擺脫過去的習性和限制,開創全新的局面。 理論上可以,但童年經驗是初次認識世界最初的基石,之後的世
  我開始困惑為什麼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段覺得這些玩具沒有那麼好玩的時期。我從不覺得它們幼稚、也捨不得丟掉,但它們就這樣一直擺在盒子裡,在姪子出生並大到可以讓他玩這些玩具之前,我們居然都沒有想要把它們再拿出來把玩,怎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三月的時候,受邀寫了一篇「閱讀與桌遊」的文章。前不久出刊了~~以兒童文學為主軸的刊物「火金姑」。本期主軸是~~說出好故事,兒童文學的推廣。 . 文章如下 以桌遊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以「小王子X給我一個星球」為例   《小王子》一書深受大小讀者的喜愛,小王子的形象早已走出書本,以各種形
你玩玩具嗎? 如果用玩具的視角看世界會怎麼樣呢?
Thumbnail
《小王子》的故事蘊含深刻的哲理,提醒我們要重視孩子的純真,珍惜真愛、友誼和責任。文章深入探討了小王子在星球上的奇妙冒險,以及他與飛行員的友誼。這部經典文學作品適合所有年齡層閱讀,是一部童話故事,也是一部人生哲學。
年輕時讀小王子,以為小王子就是個童話故事。 像極了蔣捷的虞美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等到: 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才知道故事裡有著無限的溫柔。 「如果有個人愛上一朵花兒,在好幾百萬好幾百萬顆星球之間,只有一顆上面長得這朵花兒,那他只要望著繁星,就會感
一個神祕又有趣的小東西,每一個都有著獨特的故事和魅力。這個地方會紀錄我和這些小可愛們的故事,喜歡的人可以常來看看!
   從大學二年級看「小王子 」(  Le petit prince/ The little prince:)到現在,從感動到認同理念,也都沒法像近幾日那樣被深深打動!偉大的文學作品就是那種隨人生的成長過程更能印證體悟的真情真理。如果有人問:誰是你人生唯一的玫瑰或狐狸?大部分人會提到自己的小孩或伴侶
小時候,我弟和我妹就喜歡拿著枕頭玩扮家家酒,玩著玩著就開始出現各種虛構世界 圖1 小學時期的我畫的虛構世界地圖 一開始我還覺得他們超幼稚,不過後來我覺得他們的宇宙系統還真有點東西,所以也和他們一起掰(o.s.如果我們是1970年代的小孩,搞不好龍與地下城就是我們發明的勒(誤)),所以說小孩的
Thumbnail
學齡前的孩子對虛幻和現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充滿幻想,這些幻想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保護孩子的幻想就像保護未來想像力的種子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