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石門國小|乘載牡丹社事件記憶,大河邊的蝸牛小學

2021/11/1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牡丹地區的蕃童教育所分別為 1917 年設於牡丹與四林、1920 年設於四重溪,根據《牡丹鄉志》記載,後者應為石門國小前身,然而根據教育部各級學校概況資料顯示,石門國小建校於 1916 年,比較接近前者。光復後(民 34 年)則改為高雄縣立石門國民學校,民國 49 年因應行政區域調整,改為屏東縣牡丹鄉石門國民學校,至民國 57 年改為石門國小。
石門國小校門。(繪圖:Amo)
為了寫石門國小,上週末還特地去了牡丹鄉新開館的「牡丹社事件故事館」與「落山風風景區特定區概念館」,希望能對該事件又更多的認識(雖然本篇並沒有介紹牡丹社事件)。在此強烈建議參訪牡丹社事件故事館時,一定要搭配 APP 使用,館內設置許多 AR 互動圖示,非常用心
石門村-牡丹社事件戰役之處
「牡丹」源自於排灣族語「sinvaudjan」音譯而來,又因當地夏天常有「野牡丹」盛開,因而得名。根據牡丹鄉公所網頁所述,三百多年前的牡丹鄉只是一片原始森林,居民則以排灣族為主,少部份為阿美族,以漁獵為生。當時的居民主要分布在茄芝萊(tjaqaciljay)、新保將(sinvaudjan)、高士佛(kuskus)、四林格(draki),係由頭目領導的部落社會。
該區一直都不被官方所管列,直到 1895 年,日本統治台灣後,才正式劃分茄芝萊、牡丹、高士佛、牡丹灣、八瑤、四林格等六社,並設有警察駐在所負責該區原住民的行政、警政、教育等工作。民國 34 年,中華民國政府實行地方自治,遂改「社」為「村」,並在隔年(民 35)正式成立「牡丹鄉」(隸屬高雄縣)。到民國 49 年,牡丹鄉才正式改隸屏東縣。
「石門」一名其實在日據時代就有紀錄,其名稱是來自於對自然景觀的描述。石門村位於「五重溪山」與「虱母山」(石門山)緊鄰之處,因此開車前往石門村時,會感受到兩側的山壁矗立,形成斷垣絕壁、狀似門戶,因而成為「石門」。
然而,卻也因為自然山勢與河谷所形成的隘口,造就「石門」天險戰場之勢。據悉,兩山相對的石門天險,在排灣族語稱為 macacukes,有互相支撐之意,後引申為抵禦外侮之意涵,而這裡也是牡丹社事件時,牡丹社與高士佛社的原住民對抗日軍入侵之處,為雙方攻防的重要據點,也就是今日所見之「石門古戰場」、「石門天險」。
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到石門古戰場所處位置,兩側的山有多高聳。
石門國小校舍牆面的地圖,附近的景色一覽無遺。(攝影:Amo)
牡丹社事件是台灣近代史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除了影響中日兩國對台政策,更對台灣原住民帶來劇烈的動盪。從《校園逛逛》角度來看,在新社國小篇所寫到的加禮宛事件,也是牡丹社事件所引起的裙帶效應,這起事件更讓大量的噶瑪蘭族從宜蘭移居到花蓮新社,改變整個族群的分佈。
大河邊的蝸牛小學
如果花蓮的太巴塱國小是螃蟹小學,那牡丹鄉的石門國小便是名符其實蝸牛小學。從校徽、學校裝置、校舍彩繪,甚至整個石門村,都能看見蝸牛的蹤影。而背後原來是有故事的。
以 LULI 為核心的學期歷程圖。(攝影:Amo)
石門村又被稱為「大河邊的蝸牛部落」(kapanan luli),其中 kapanan 意為沿河而居的多元部落,為大梅、石門、安藤、中興等四大部落之統稱,也是石門國小主要學區範圍。而 luli 則是蝸牛的意思,早期 kapanan 經濟狀況不佳,人們會食用蝸牛作為蛋白質來源,也會撿拾蝸牛以補貼家用。因此,蝸牛不僅是石門部落的共同記憶,也漸漸成為石門村的象徵,村民更賦予蝸牛精神上的意涵:希望這裡的人有如蝸牛般的精神,勇敢向前走自己的路。
讓我們來看幾張蝸牛圖吧!
校門口攀滿了蝸牛。(攝影:Amo)
圍牆上也有用輪框做成的蝸牛意象作品。(攝影:Amo)
班牌不免俗也要爬一隻蝸牛。(攝影:Amo)
文化為弓、科技為箭-以文化學習科技
在拜訪石門國小前,就略聞學校的文化課程十分扎實!聽完夥伴的分享,更是佩服學校對於排灣文化課程的用心。石門國小的校本課程以「SNAIL」為架構(果然是蝸牛小學),五個字母分別代表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藝術(Art)、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素養(Literacy),融合民族課與資訊課。
尤其校本課程的設計是主題性的,根據各年級學習能力逐步加深內容,例如:根據校方校務評鑑資料,在「自我認同」之主題要帶領孩子認識部落遷移史與牡丹社事件,一到六年級的學習內涵分別為:一年級大梅遷移史、二年級竹社溪遷移史、三年級中興部落遷移史、四年級牡丹溪遷移史、五年級琉球漂民事件、六年級牡丹社事件。
先從部落祖先從何而來,為孩子奠基好社區過去歷史,並搭配其他主題課程如「理解部落」、「生活永續」等,逐年認識部落之食物、圖騰、石板屋、部落制度等禮俗與祭儀,並與當地耆老合作,藉由實際走入部落,從漁獵、野炊、設陷阱及搭建避難小屋來理解獵人生活方式,讓孩子在六年的國小生活中,能透過系統性的課程設計,完整認識部落歷史與文化。
校園裡也處處可見傳統排灣文化的建築或藝術裝置。
傳統獵具屋,成為小小勇士的練習場域。(攝影:Amo)
南排灣家庭庭院,石板屋遺址。(攝影:Amo)
校舍牆柱上的排灣服飾,畫得十分細緻。(攝影:Amo)
紮實文化課程、充斥傳統物件的校園環境,石門的孩子在耳濡目染下,早已建立深層的文化底蘊。而當這些孩子在接觸資訊科技時,就能碰撞出有趣的火花。例如,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可以用 Minecraft 蓋出部落,或是重建牡丹水庫,讓自己的文化能夠被看見。在如此完善的課程設計薰陶下,2018 年微軟舉辦的「Minecraft 程式設計創意大賽」中,石門國小的孩子在五組創意組優勝作品中,奪下三組,表現大放異彩,也讓更多人看見學校「以文化學科技,用科技典藏文化」之課程成果。
後面造型為學生的 Minecraft 創作實體化。拜訪時該區尚未落成。(攝影:Amo)
此外,校園中還有許多有趣的裝置藝術,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像是 2020 年在校門口新落成的裝置藝術-「遺失的山山之路」,是由臺灣義築協會之團隊(來自成功大學建築生產與生命週期管理研究室)著手設計,以仿石門古戰場入口意象,感念祖先的守護,並珍視既有的生活與文化。
仔細看,是不是跟前述之石門天險隘口很像呢!我想這裡的「山山」,指的就是五重溪山與虱母山了吧!
「遺失的山山之路」裝置藝術。(攝影:Amo)
另外還有這對穿著傳統南排灣服飾的鐵桶二人組,也是石門國小一大地標。右後方的那類似聖誕樹的裝置,仔細看才發現,竟是由一個個營養午餐的餐盤所組成,每一塊餐盤都是孩子所繪製而成,真的超級壯觀又好看!
手拉手,開心跳著舞的排灣鐵桶。(攝影:Amo)
由孩子繪製而成的餐盤聖誕樹。(攝影:Amo)
謝謝夥伴,讓我有機會踏訪石門國小,認識這所充滿排灣文化氛圍的學校。有幸參與一堂高年級外師課,很喜歡妳和外師默契十足的教授英文、享受和孩子一起學習的模樣,也很喜歡另一個妳坐在教授後方,用盡關懷看著班上孩子上課的眼神,當時的妳低聲與我分享著關於這些孩子們的趣事,以及他們笨拙展現對於小生命的種種呵護與期待,好期待有一天妳可以帶著孩子重返部落,來看看這一群在石門的孩子,場面一定很可愛又很溫馨。

參考資料:
1. 石門國小網頁粉絲專頁
2. 牡丹鄉公所網頁
3. 《牡丹鄉志》
4. 教育部各級學校地理資訊及地區別統計查詢-石門國小學校概況網頁
5. UDN 倡議家-找回「消失的部落」 學童將文化融入程式設計報導
6. 臺灣義築協會-2020|屏東牡丹|石門國小入口意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moLin
AmoLin
記性很差,但又捨不得忘掉那些感受,所以就交給文字吧! 歡迎合作交流:[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