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閱讀 不建立屬於自己的研究能力 就乖乖當國際韭菜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什麼事情都要看youtube教學影片、看圖文解說、聽podcast,這世代的閱聽人已經弱智或懶惰到匪夷所思的地步。需要看人實作的教學確實需要多點新媒材,但很多時候只是講些基本觀念和大方向,明明幾頁文字就能寫完、一兩分鐘就能讀完的事情,硬要弄成幾十分鐘的多媒體浪費彼此的時間到底何苦,我這一輩的閱聽人資訊吸收和理解能力有沒有這麼沒救。
區塊鏈資訊市場更是如此,專注力低落的多數閱聽人寧可看一堆youtuber冗長沒重點的影片,或是看各種零散的Instagram圖文,追隨本地KOL的各種群組聽一些零碎的訊息,樂著跟風跟單當國際韭菜。真正有幫助個體戶建立系統性研究能力的內容反而小眾乏人問津,舉例而言:#菜雞變司機:加密貨幣適合放入投資組合中嗎?Gamma 將如何構建加密貨幣領域的研究能力? - Gamma就是我認為非常精準且初學者友善的文章。
區塊鏈市場上的許多資訊不對稱造成的無謂虧損,像是聽信各種假交易所詐騙,投注圈錢跑路的詐騙項目,當pump-and-dump騙局跟風被倒貨的傻逼,相當程度是無腦閱聽人自找的。建構屬於自己的風險等級的系統性研究能力,在區塊鏈或是任何金融市場都是必要之舉,值得慶幸的是區塊鏈加密貨幣市場仍然是非常新興的市場,稍微多一點非常基礎的觀念與系統性知識,就有比其他參與者或潛在參與者顯著的知識優勢與利基,金融市場上的知識資本要轉換成經濟資本從未那麼容易。
本文作者先shitpost這樣一篇抱怨文,未來計畫以一系列的文章,簡單介紹區塊鏈的思想、基礎知識與如何建構研究的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知識付費」這一熱門概念的實質與挑戰,提醒讀者在追求學習致富的過程中,需謹慎選擇內容、避免資訊過載及重視知識的實踐。文章提供理性思考與辨別力的建議,幫助人們避免在知識付費市場中成為韭菜,並鼓勵讀者建立真正的核心能力,從而將學習轉化為成長的力量。
Thumbnail
第一次聽到“區塊鏈”,是幾年前,大陸親戚說的。 他是一家公司的副總經理,到某大學進修。上課時,老師教“區塊鏈”。 我生性好奇,想了解一下“區塊鏈”。就去書店買了一本“區塊鏈”的書,是翻譯本。 我看了幾頁後,發現實在很難懂,超出我的能力,只好放棄了。 後來上網賣書,這種熱門書,很快就有人買走了。
Thumbnail
這個筆記整理並摘錄自 Gooaye 股癌 EP477 | 👽,時間是 01 分 30 秒到 22 分 56 秒。文字產自 AI 與我本人的少量編修,內容相關的權利完全為癌大所有,如果癌大有提出下架的需求就會立刻下架。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區塊鏈能去中心化,AI的到來,也會減少體制存在的必要之惡真是讓人興奮﹗ 人創造的工作只是為了錯誤的存在感,真是讓人感慨挫敗。尤其是在體制這種無生物下,雖然是人的集結,但身在其中者多數往往只有線性的思惟,只有短視,美其名是「我只懂自己的領域」是「某領域的專家」,這是「專業分工」、「創造機會」,實
Thumbnail
這篇要具體的推薦一些導讀型書籍,並提出相關理由,一樣是個人多年經驗,沒有什麼學理根據。以下是不同類型的書刊,筆者從政治類開始。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加密貨幣行業的監管問題,並提出了對抗政策和監管的建議,涵蓋了國際政策、無需許可系統和新法律的影響。同時也討論了加密貨幣內部的文化責任和歐盟的監管立法。文章強調了參與與順從之間的選擇,以及業內標準和未來的走向。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知識付費」這一熱門概念的實質與挑戰,提醒讀者在追求學習致富的過程中,需謹慎選擇內容、避免資訊過載及重視知識的實踐。文章提供理性思考與辨別力的建議,幫助人們避免在知識付費市場中成為韭菜,並鼓勵讀者建立真正的核心能力,從而將學習轉化為成長的力量。
Thumbnail
第一次聽到“區塊鏈”,是幾年前,大陸親戚說的。 他是一家公司的副總經理,到某大學進修。上課時,老師教“區塊鏈”。 我生性好奇,想了解一下“區塊鏈”。就去書店買了一本“區塊鏈”的書,是翻譯本。 我看了幾頁後,發現實在很難懂,超出我的能力,只好放棄了。 後來上網賣書,這種熱門書,很快就有人買走了。
Thumbnail
這個筆記整理並摘錄自 Gooaye 股癌 EP477 | 👽,時間是 01 分 30 秒到 22 分 56 秒。文字產自 AI 與我本人的少量編修,內容相關的權利完全為癌大所有,如果癌大有提出下架的需求就會立刻下架。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區塊鏈能去中心化,AI的到來,也會減少體制存在的必要之惡真是讓人興奮﹗ 人創造的工作只是為了錯誤的存在感,真是讓人感慨挫敗。尤其是在體制這種無生物下,雖然是人的集結,但身在其中者多數往往只有線性的思惟,只有短視,美其名是「我只懂自己的領域」是「某領域的專家」,這是「專業分工」、「創造機會」,實
Thumbnail
這篇要具體的推薦一些導讀型書籍,並提出相關理由,一樣是個人多年經驗,沒有什麼學理根據。以下是不同類型的書刊,筆者從政治類開始。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加密貨幣行業的監管問題,並提出了對抗政策和監管的建議,涵蓋了國際政策、無需許可系統和新法律的影響。同時也討論了加密貨幣內部的文化責任和歐盟的監管立法。文章強調了參與與順從之間的選擇,以及業內標準和未來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