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何謂言論自由? “自由”的底線又在哪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今的社會上越來越強調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但是好像有很多人都誤解了言論自由的意思,講話越來越沒有底線,一旦有人批評,就會拿言論自由出來當免死金牌。其實所謂的言論自由是一種民主社會上的基本人權,人們可以自由的,不受限制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必須是要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重要的話講三遍!有些人打著言論自由的旗號,肆無忌憚的挑戰著別人的底線,甚至還會開啟地圖炮,直接嘲諷別人的宗教族群禁忌,完全沒有給予尊重,就例如法國著名的查理週刊。

raw-image

查理週刊是法國的左翼諷刺週刊,以不循規蹈矩而著稱,內容涵蓋漫畫、新聞、辯論和笑話,語氣充滿揶揄,其漫畫具有強烈的反宗教色彩,時常在封面的漫畫上嘲諷穆斯林的先知穆罕默德,以及穆斯林的當代領導者,而在伊斯蘭教義中,穆罕默德是不容許被污衊的,他們的行為引起了穆斯林的強烈不滿。

他們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在2015年,查理週刊總部遭到了穆斯林的恐怖襲擊,查理週刊總編輯斯德凡·夏邦尼耶遭到殺害,更是導致了12死11傷,其中還包括了普通的民眾。我們先不管查理週刊的做法對不對,但是最後導致的後果肯定是我們大家所不想看到的。

raw-image

而當他們被輿論譴責的時候,又會拿出言論自由出來當擋箭牌,表示言論自由是他們的權利。 宗教自由是一項人權,言論自由是一項人權, 那為什麼可以打著言論自由的名號去不尊重他人的信仰? 所有人權都是平等的,難道言論自由就比宗教自由重要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本末倒置嗎?言論自由和族群禁忌究竟孰輕孰重?


raw-image


很多時候一個族群或宗教中的禁忌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他們的文化,將他們的文化拿來進行惡意的諷刺,然後再堂而皇之的把“自由牌” 拿出來擋,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社會嗎?小編的看法是你可以不認同他人的信仰,但是我們必須給予尊重。 言論自由並不是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前提是要在尊重他人的情況下,特別是族群禁忌。你可以反對宗教,對其他信仰提出意見,但是必須要尊重他們的選擇,不可以惡意的去觸犯他們的禁忌,心中必須要有一把尺,知道到什麼地方就是不可觸碰的,畢竟不是什麼玩笑都可以開的。

講了這麼多,《查理周刊》究竟哪幅漫畫惹惱了恐怖分子呢?很遺憾,小編並不能找到,但是我們從查理週刊過往的漫畫中就可以大致的了解為什麼穆斯林會如此的氣憤了。


raw-image

就比如上面這張,內容就是:

耶穌的真實故事。嘲諷的應該是不守清規的修女,具體怎麼個不守清規,你可以自己想像!


raw-image
而上面這張則是一個猶太教的人在推著一個穆斯林,這幅漫畫據說遭到了穆斯林、猶太人的共同譴責,但是查理週刊不但沒有反省,依舊我行我素。


查理週刊的作法小編我並不能夠認同,相信查理週刊做出各種嘲諷,開各種地圖炮,目的也是想要引起關注,並使其做出改變,他們原本的目的是好的,但是他們現在的作法只是在吸引仇恨,不單單只是穆斯林,猶太教以及基督教等等也都被他們嘲諷過,他們還把言論自由視做免死金牌,彷彿言論自由給了他們無上的權利去嘲諷他人,最後便引來了殺身之禍。

小編認為言論自由與族群禁忌之間必須取得一個平衡,如果你不認同,你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請你一定要懂得尊重他人,不要耍白目,否則可能會因此付上生命的代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anley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Thumbnail
2017 年巴塞爾·阿拉吉(Basel al-Araj)遇刺,讓巴勒斯坦激進左翼中最無畏、最有創造力的聲音之一被噤聲。這些作品都表達了對巴勒斯坦自由的絕對承諾。儘管阿拉吉捍衛武裝鬥爭,但他從未加入任何派系,他的目標是在他的寫作中,對巴勒斯坦抵抗運動是什麼,以及能夠實現什麼目標,提供明智而廣泛的認識。
Thumbnail
2017 年巴塞爾·阿拉吉(Basel al-Araj)遇刺,讓巴勒斯坦激進左翼中最無畏、最有創造力的聲音之一被噤聲。這些作品都表達了對巴勒斯坦自由的絕對承諾。儘管阿拉吉捍衛武裝鬥爭,但他從未加入任何派系,他的目標是在他的寫作中,對巴勒斯坦抵抗運動是什麼,以及能夠實現什麼目標,提供明智而廣泛的認識。
Thumbnail
因為亡命之徒處於社會金字塔的最底層,他們的世界是明確的。他們不被權威的詭計和謊言所愚弄,也不屈服於權威的話語、調解工具和輿論製造。他們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原始的現實世界,充滿了艱辛、痛苦、貧窮和不公義。因此,人們發現他們最尊重正義,並且最蔑視正義的缺失。
Thumbnail
因為亡命之徒處於社會金字塔的最底層,他們的世界是明確的。他們不被權威的詭計和謊言所愚弄,也不屈服於權威的話語、調解工具和輿論製造。他們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原始的現實世界,充滿了艱辛、痛苦、貧窮和不公義。因此,人們發現他們最尊重正義,並且最蔑視正義的缺失。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殺害兒童就是你所謂的正義嗎?」-《冥王》   以哈戰爭迄今至第48天,昨日(10/22)雙方終於達成休戰協議;哈瑪斯以50名人質,交換以色列監獄的150名巴勒斯坦婦女與兒童,雙方休兵4天,後續每多釋放10名人質就延長一天。在談論《冥王》前,先簡單認識一下以哈衝突: 1. 1
Thumbnail
  「殺害兒童就是你所謂的正義嗎?」-《冥王》   以哈戰爭迄今至第48天,昨日(10/22)雙方終於達成休戰協議;哈瑪斯以50名人質,交換以色列監獄的150名巴勒斯坦婦女與兒童,雙方休兵4天,後續每多釋放10名人質就延長一天。在談論《冥王》前,先簡單認識一下以哈衝突: 1. 1
Thumbnail
說到暴政,我們可以很容易指出幾個政權,也可以指出他們做了哪些事迫害無辜的人,但當我想到要怎麼定義「暴政」或「極權專制」,在制度上的說明詞彙就會在腦中形成模糊的概念,什麼也說不出來。我讀這本書主要是想更了解暴政具體會怎麼實踐,而我們該如何警惕,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說到暴政,我們可以很容易指出幾個政權,也可以指出他們做了哪些事迫害無辜的人,但當我想到要怎麼定義「暴政」或「極權專制」,在制度上的說明詞彙就會在腦中形成模糊的概念,什麼也說不出來。我讀這本書主要是想更了解暴政具體會怎麼實踐,而我們該如何警惕,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疫情之後,弗洛依德事件成了思潮的新擂台,既在歐美喚起久違的示威場面,也令無數陣營相互撕裂、結合,往復之間,既有白左與保守的碰撞,也充塞政治正確的再扣問。如今,針對歷史的檢討之風悄然颳起,偉人雕像一一倒下,各國的本土視角也互有激盪。
Thumbnail
疫情之後,弗洛依德事件成了思潮的新擂台,既在歐美喚起久違的示威場面,也令無數陣營相互撕裂、結合,往復之間,既有白左與保守的碰撞,也充塞政治正確的再扣問。如今,針對歷史的檢討之風悄然颳起,偉人雕像一一倒下,各國的本土視角也互有激盪。
Thumbnail
「曾經受害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深刻了解,這個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受害者。」 對付內在的敵人需要的勇氣有時候比對付外在的敵人時更多。當他選擇相信自己所見的世界,而不是經文教條,不是家庭教育,不是暴力,不是憎恨的時候,他的聖戰就已經可以說是宣告勝利了。
Thumbnail
「曾經受害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深刻了解,這個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受害者。」 對付內在的敵人需要的勇氣有時候比對付外在的敵人時更多。當他選擇相信自己所見的世界,而不是經文教條,不是家庭教育,不是暴力,不是憎恨的時候,他的聖戰就已經可以說是宣告勝利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