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接接欣聞噪鵲聲(2)
付費限定

接接欣聞噪鵲聲(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和秦壽之春晚偶成八絕 其三》 宋 · 王之道

  • 花外霏微弄晴,亂紅狼藉過清明。
  • 傷春正苦無聊甚,接接欣聞噪鵲聲。

從一陣急雨,打亂春景,到傷感似乎美好的春天快要過去,再轉折聽到喜鵲的驚喜聲,反人生映柳暗花明,撥雲見月的處世哲學!

raw-image


語料來源:

閩客共通語,形容非常忙碌! 怎麼說?

《客語字典》收錄兩詞,

  1. 無閒直掣】後兩字發音ciid-cad
  2. 無閒洎杈】後兩字發音ci-ca

分別為促,舒聲! 後兩字都是記音字!

閩南語為【無閒chhih-chhah】

客語的【閒】讀文讀音han5, 閩語的讀白讀音ing5.

【chhih-chhah】, 是後來發展出來的音,原本發【 chhih-chhih】.

屬於聯綿詞的雙聲變化!

《台日典》紀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詩詞中的閩南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somnobite的沙龍
63會員
966內容數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閩客粵雖偏居海隅,但漢文化淵源流長,始於中原黃河流域,語音雖異,但文字千年傳承不變,想聽保有完整平上去入的詩詞吟唱嗎?想知道閩語漢字書寫嗎?不妨入內一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omnobit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 岑參 金山:指烏魯木齊東面的博格多山,一説指阿爾泰山。 這首古詩,前七聯,前後相互押韻,後二聯押十一真韻!旄頭 為昴星宿的別名!位於西方,秋冬日最亮!古主胡星,胡星亮,也就是秋冬之際,胡人南下牧馬,詩人以旄頭 落,預祝征西大捷! 改寫杜甫 《春望》吟: 版本
方言保音派的誤區,就是沒有辦法保證傳承的音是沒有偏差的,音的偏差,首在不同方音之間,其次,在於其下的次方言片之間的腔口差,再其次,則是走音與訛音,或避諱音。以音尋字的「音」,跑掉了,字就抓不準了,不得已就造更多的口語形聲字。音差造成錯誤的用字!舉例: 白,是【帛】字,兩字音相同!腳帛是裹腳布!
《因赴郡會入城 》南宋 · 姜特立 十年林下自由身,已放嚴光作外臣。 終日奔馳非我意,有時嚅囁失天真。 龐公不合來城府,梅福如何走市塵。 策蹇明朝且歸去,故山猿鶴自相親。 第三句是對自我的反諷,反問,故有第四句的明悟與期許。 《方言·第十》:南楚曰謰謱,或謂之支註,或謂之詀謕,轉語也。
《農家歌》 宋·陸游 村東買牛犢tok8,舍北作牛屋ok。 飯牛三更起,夜寐不敢熟siok8。 茫茫陂水白,纖纖稻秧綠liok8。 二月鳴搏黍,三月號布穀kok。 為農但力作,瘠鹵變衍沃ok。 腰鐮卷黃雲,踏碓舂白玉giok8。 八月租稅畢,社甕醲如粥tsiok。 老稚相扶攜,閭裡迭追逐jiok。
音義脫節下,除了口耳相傳,文字的紀錄卻是個兩面刃,在口耳相傳功能斷層之際,還可以透過文字來還原失去的語言,不過,如果用字錯誤,或偏差,有時不但音可能訛誤,義,也可能偏移!來看這個例子! 「靠俗」是啥意思? 沒聽過!字典竟然有! 【熟】 台語俗諺:近廟欺神 【俗】 來看白話文獻的例句:
《口語方音缺乏書面字作為對照,故發諸口音,有諧趣化,世俗化的傾向,多數是諧音,少數則有增減音字的現象。舉例,閩南語的打瞌睡叫做【tuh-ku】,教育部字典寫「盹龜」!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 岑參 金山:指烏魯木齊東面的博格多山,一説指阿爾泰山。 這首古詩,前七聯,前後相互押韻,後二聯押十一真韻!旄頭 為昴星宿的別名!位於西方,秋冬日最亮!古主胡星,胡星亮,也就是秋冬之際,胡人南下牧馬,詩人以旄頭 落,預祝征西大捷! 改寫杜甫 《春望》吟: 版本
方言保音派的誤區,就是沒有辦法保證傳承的音是沒有偏差的,音的偏差,首在不同方音之間,其次,在於其下的次方言片之間的腔口差,再其次,則是走音與訛音,或避諱音。以音尋字的「音」,跑掉了,字就抓不準了,不得已就造更多的口語形聲字。音差造成錯誤的用字!舉例: 白,是【帛】字,兩字音相同!腳帛是裹腳布!
《因赴郡會入城 》南宋 · 姜特立 十年林下自由身,已放嚴光作外臣。 終日奔馳非我意,有時嚅囁失天真。 龐公不合來城府,梅福如何走市塵。 策蹇明朝且歸去,故山猿鶴自相親。 第三句是對自我的反諷,反問,故有第四句的明悟與期許。 《方言·第十》:南楚曰謰謱,或謂之支註,或謂之詀謕,轉語也。
《農家歌》 宋·陸游 村東買牛犢tok8,舍北作牛屋ok。 飯牛三更起,夜寐不敢熟siok8。 茫茫陂水白,纖纖稻秧綠liok8。 二月鳴搏黍,三月號布穀kok。 為農但力作,瘠鹵變衍沃ok。 腰鐮卷黃雲,踏碓舂白玉giok8。 八月租稅畢,社甕醲如粥tsiok。 老稚相扶攜,閭裡迭追逐jiok。
音義脫節下,除了口耳相傳,文字的紀錄卻是個兩面刃,在口耳相傳功能斷層之際,還可以透過文字來還原失去的語言,不過,如果用字錯誤,或偏差,有時不但音可能訛誤,義,也可能偏移!來看這個例子! 「靠俗」是啥意思? 沒聽過!字典竟然有! 【熟】 台語俗諺:近廟欺神 【俗】 來看白話文獻的例句:
《口語方音缺乏書面字作為對照,故發諸口音,有諧趣化,世俗化的傾向,多數是諧音,少數則有增減音字的現象。舉例,閩南語的打瞌睡叫做【tuh-ku】,教育部字典寫「盹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