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

2021/11/0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牌解題】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台城游〉等。上下闕,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押仄韻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製《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歌頭」即大典開始的第一章。屬長調。
【中宜賞析】
本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西元1076年),蘇軾還不是「東坡」,在密州(今山東省)擔任知州,時年四十一歲。在密州時期,除了〈水調歌頭〉外,蘇軾還創作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憶夢〉「十年生死兩茫茫」和〈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兩篇名作,前者是思念亡妻王弗之作,後者是開豪放詞風的代表性作品。當時的蘇軾,雖然因為不同意新法而自請外調、到地方當父母官,看似遠離了中樞的權柄,但在北宋時作一地牧守(州郡的長官)也算常態,何況服務百姓、盡一己之力治理一個區域,在以「致君澤民」為己任的北宋知識份子來說,也是頗樂為的事。只不過,流宦在外,與誼如密友的弟弟蘇轍分隔,到了中秋佳節也就「倍思親」了。
詞前有小序,這算是蘇軾的創舉。先前的詞人可能偶爾才記一下作詞的動機,到了蘇軾開始有意識地選用詞牌、訂立題目、作詞前小序,可謂把詞當作詩一樣的文體認真對待,這就是文學史常說的蘇軾「以詩為詞」。從內容上看,本詞與蘇軾後來大多數的詞作一樣都有哲思在其中,使得原本以男女情愛、傷春悲秋為主的詞意境擴大,抒情詠懷、寫景議論無所不包,賦予詞更高階的文學地位,這是蘇軾對詞這種文體的貢獻。小序提到自己這一年中秋的情景,大醉到天亮,應該是酒醒之後做了這闋詞,他說「兼懷子由」好像有種「順便」的味道,但我們知道大小蘇兄弟倆的感情是真的很深的,當蘇軾發抒「此事古難全」的浩歎之後,意識回到人間,想要「共嬋娟」的必就是他小序裡提到的弟弟。以下我們來分析這首詞。
上片起頭就發出一個「大哉問」:「明月幾時有?」這樣的問句以前也有人提過——李白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相信蘇軾一定有在「致敬」他這位遙遠的同鄉。李白與蘇軾都是四川人,四川是個盆地地形,抬頭看月亮顯得特別大特別亮,兩人作品中都很喜歡提到月亮,可知明月代表了他們的一種心靈風景。蘇軾說自己「把酒問青天」這也是用了李白的意思,也很像屈原有篇〈天問〉,裡面也提到:「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出自湯谷,次於濛汜。自明及晦,所行幾里?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天問〉是一首以四言為主的長詩,裡頭抒發了屈原各種有關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的問題,這句裡就問道:「日月這種天體是如何連屬的?眾星是怎麼樣排列?太陽早上從湯谷出來、晚上在濛汜棲息,從天亮到天黑到底走了多少里?月亮有什麼德行?為什麼會死又再生?這對月亮有什麼好處,還懷了玉兔在祂的腹中?」日昇月落這樣對現在有科學知識的我們覺得很理所當然的事,在屈原的質問下卻飽含想像的空間。蘇軾學前人這樣發出癡問,其實回應了古往今來知識份子的共通疑問,那就是對問無可問之事的迷惘,那些事可以包涵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人生有限與日月永恆的對比⋯⋯很像我們在〈赤壁賦〉看到過的東西,這些事情一直徘徊在蘇軾的心中。
蘇軾更進一步追問,如果月亮上真有廣寒宮,真的有所謂「天上一天、人間一年」之類的差異嗎?人間已是熙寧九年,天上到哪一年了?他幻想自己飛到天上去問,「我欲乘風歸去」,這裡也呼應了李白的典故——我們都知道李白被賀知章譽為「天上謫仙人」,還有一個傳說是李白撈月而死;或說李白不是溺死,而是倒映著月影的湖面飛出一條巨鯨,李白是「騎鯨飛去」了,這種種傳說或許也跟李白身為道士、崇尚道教「羽化登仙」的思想有關。在此蘇軾只是做一種文人式的幻想,畢竟他不是要學道成仙,所以說「又恐瓊樓玉宇」(指的是月中的宮殿),他說自己怕真的到天上之後,卻是「高處不勝寒」,月亮裡可能會很冷。
有傳說宋神宗讀到「高處不勝寒」句時,感嘆說「蘇軾終是愛君」,畢竟上位者會有很多難為之處,臣子們不一定能夠同理。這個說法可能跟後來的烏台詩案有關,畢竟烏台詩案時蘇軾也是差點就要被殺、是宋神宗最後網開一面。不過,本闋詞的時間更早,烏台詩案是神宗元豐二年(西元1079年)的事。蘇軾是北宋名人,生平經歷又夠曲折,大家會在筆記中把A作品跟B事情串一塊,這是讀宋詞常會遇到的事。
反正,蘇軾是沒有打算飛去天上的,他「起舞弄清影」,猶如李白「暫伴月將影」,在皎潔的月光下起步舞動,玩賞自己的倒影,說「何似在人間」,在月宮上的淒寒,怎麼比得上人間呢?這話雖然是在回應飛昇入月的神話,其實暗託了一個常見的文學主題,也就是「入世之想vs.出世之思」。歸去天上宮闕猶言「出世」,擺脫世俗、遠離煩囂,起舞人間猶言「入世」,有如陳列所說的「人間是我的根本用情處」,蘇軾在上片中呈現了這種出入的矛盾,但仍然歸結於人間,可能會有痛苦會有遺憾、無法抽身無法永生,畢竟人間的本相就是不完滿的,這在下片中提出了。
過片換頭,下片的句子是「三三三四七」,這是詞牌本身的格律,但選用什麼字眼、造出什麼句型,就是文學家自身的功底與筆力了。下片的前三句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都是動賓短語,所以不只在詞牌的節拍上,詞面上也形成了句式的排比,動賓結構也能形成畫面感。這三句的主詞是月亮,她在天幕上移動,轉過朱紅的樓閣、降低於雕繪花紋的門窗、照映到無眠的人,也就是蘇軾他自己,這樣寫就從月亮寫回到人了。這個無眠的人,對著月亮思量那些永恆與短暫、出世與入世的問題——也有可能就是思念弟弟到睡不好,所以又去質問月亮:「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是月亮對人間有什麼怨恨嗎,不該吧,不然怎麼總是在人們分別時才圓呢?在這句裡,懷念遠人的意思已經出來了,也很間接地提出了自己懷思的輕愁意緒,只是用怨懟之語表達,看似在怪月亮、實際上表達了對於人事的無可奈何。
但蘇軾又是個理性的人,他知道怨天尤人沒有建設性,何況他與弟弟都是因為在外當官而到處奔忙,具體的現實不會因為主觀的情緒而轉移,所以他說這就是人生,「人有悲歡離合」就好像「月有陰晴圓缺」,世上很多事情都是相對的,相見歡、離別苦,月圓人團圓、月缺人分離,這也是存在的常態。他以這種永恆的道理寬慰自己,難免的,「此事古難全」,不會有什麼事可以永遠讓人滿意、永遠兩廂成全。這是一種人生的體悟,我們現在說來簡單,理性認知上知道、覺得這不過就是廢話,「對啊,有分就有合、有圓就有缺」,可是真的身處其中,真的輪到自己頭上時,說要看開,實際上不一定真能看得開。佛家說「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不是那麼容易放下的。何況,最難掌握的不是說生命中有苦這件事,我們都會知道生命有苦有樂,而是最難的在於「無常」,沒有什麼能永垂不朽。
往下導下去可能就要流入更消極悲觀的情緒了,但是蘇軾是能在情緒苦海中把自己超拔而出的人,所以他仍然懷有希望:「但願人長久」,這是對人間現實生活重新燃起勇氣,一種小小的祈願,如果可以的話,讓我跟弟弟都平平安安地在時間的流當中存在,「千里共嬋娟」,那麼即使空間上相隔千里之遠,也可以在共觀一輪明月時,在心中得到一點撫慰。唐代詩人張九齡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其實是一種很樸素但又很美好的願望,把對彼此的思念、關心與祝福寄託給無遠弗屆的明月光,月亮照著「我」、也就照著我思念的「你」了。下片從「人有悲歡離合」開始這幾行,也能對偶精工、又能造語明暢,無怪乎傳為千古名句。
詞文本身沒有太多關於「中秋」這個節日的資訊,月圓月缺那也是每個月都會來一次的事情,你在每個農曆的十五號都能連結到這首詞不是嗎?然而正是因為他有一種「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遙想,這就寄託了期望中秋節月圓人團圓、只是沒有辦法得到的遺憾,唯有遙遠地祝福、心知自己與對方都在互相思念,可以共賞嬋娟,才成就了他作為中秋詞的定位。這種月亮很美好、又在同一個美好的月亮底下想念彼此的情境,真是很溫柔也很動人。古人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出,餘詞盡廢。」的確是褒揚備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8會員
77內容數
針對高中國文課內、課外文學作品,深入細讀、分析寫作手法與內涵,分享中宜師的教學見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