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23:50-56 (和修本)
有一個人名叫約瑟,是個議員,為人善良正直,卻沒有附從別人的所謀所為。他是猶太的亞利馬太城人,素常盼望著神的國。這人去見彼拉多,請求要耶穌的身體。他把耶穌的身體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鑿巖而成的墳墓裏;那墳墓從來沒有葬過人。那日是預備日,安息日快到了。那些從加利利和耶穌同來的婦女跟在後面,看見了墳墓和他的身體怎樣安放。她們就回去,預備了香料香膏。在安息日,她們遵照誡命安息了。
猶太地區的墓穴, 讓我們聯想到安葬耶穌身體的地方 (網絡圖片)
約瑟,是福音書中一瞬即逝的小人物。卻參予了一件歷史大事。
當主耶穌被釘死在十架上,約瑟出場了。路加對約瑟的行動只有簡單的記述,約瑟向彼拉多請求領取耶穌的身體,在官方許可下,把耶穌身體從十字架取下,按猶太民族的規矩安葬。
平鋪直述的情節,細心一想,整個過程是十分緊迫的。耶穌在下午三時斷氣,安息日在下午六時開始,換言之,約瑟需要在三個小時內,要跟彼拉多理論一番,要聯絡馬利亞取得共識,要安排安葬的工人與物資,還要找來一塊大石頭把墓穴的洞口蓋上。
再細心想一想,約瑟要完成以上工作,還需要無比的勇氣。猶太領袖要剷除耶穌,滿有敵意,羅馬官員把耶穌當作政治犯處死,充滿懷疑,正值風頭火勢,與耶穌相關的人都人人自危。那個時候,約瑟竟然向彼多拉提出請求,「請求」的原意不是博取憐憫的懇求,而是按公義爭取的合法權益。
約瑟是亞利馬太城的人,只是路過耶路撒冷,但這次的經過,巧遇耶穌死在十字架的大事件。約瑟憑他善良正直的性格,憑他盼望神國的態度,遇上這個機會,反應不是與我何干,而是毫不猶疑地採取果斷的回應。
約瑟是完成任務的最佳人選。一方面,跟隨耶穌的婦女沒有社會地位,只能遠遠的站著,跟隨耶穌的門徒更已經四散,連遠處觀看的膽量也沒有。另一方面,約瑟是猶太公議會的議員,具有社會地位,有條件跟彼拉多討價還價。
我們是否如約瑟一樣,遇上機會就以行動回應上帝?有千億富豪樂意把大部分家財捐獻,也有千億身家的守財奴,所以有條件不等於願意付出。記得一次,因為澳門某教會有實在的需要,邀請我從香港前往分享,心裡一算,天亮就要出發,太辛苦了,但聖靈讓我看見,遇上一個此時此刻我能力所及的事奉機會,於是我懷著感恩的心答應了。
我們是否如約瑟一樣,有勇氣回應事奉的機遇?是服侍的勇氣,不是批評別人,指指點點的勇氣。是由平日生活模式所支撐的勇氣,不是被環境刺激的血氣之勇。一位快餐店的清潔工,收拾客人餐桌時,察覺很多客人都剩下半碗粥,於是通知店鋪經理。我相信她是受尊重的下屬,經理沒說她多管閒事,立即走進廚房試食,收銀處隨即貼上「粥品售罄」的字條。
約瑟是小人物,參予了一宗小插曲,透過他的服侍,連繫耶穌受難與復活兩件救恩大事件,耶穌身體被埋葬,而受難的終結就是墳墓,復活的開始就在墳墓。
「誰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了挽救現今的危機嗎?」(斯4:14) 這不但是對昔日波斯王后以斯帖的呼喚,也是對猶太公議會議員約瑟的呼喚,今天仍然向在不同崗位生活的我和你發出呼喚。
猶太公議會的架構, 約瑟或許是長老, 但難以確定 (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