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在追求平均?

2018/05/02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時下標準化的時代,我們持續不斷的用平均當作標準,求學時被要求要有「平均成績」、上班時被要求要有「平均年薪」、就連生小孩都要有「平均智商、平均健康」。
但是,為什麼是平均?平均是從何而來?平均真的這麼重要嗎?
今天將介紹The End of the Average<終結平庸>,重新釐清我們與平均之間的恩怨情仇。
作者Todd Rose在青少年時期是個高中中輟生,但十幾年過去了,如今他不但擁有哈佛的碩士學歷,還是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專案負責人,負責研究個體獨特性與個體教育。
身為平均主義下的受害者 Todd 希望大家把平均從你的生活中摘除,從新認識、尊重每個獨立的個體!

平均從何而來?

18世紀,天文學家利用碼錶計算天體運行的速度,由於每個人按下碼錶都會有些許誤差,因此沒有辦法做出一致的數據,有人發現利用大家的數據求出平均值將會是誤差最小的計算。
19世紀初期數學家Adolphe Quetelet開始利用這個方法推展到社會科學上,人們因而有了平均人的概念,換言之,個體差異性不重要,平均值將會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量值。
我們現在會認為這是十足荒謬的推論,但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平均人才是完美無瑕的,其他「有瑕疵的」人都必須盡量朝這個平均靠攏。
19世紀中期Francis Galton,這位達爾文的表弟不認同平均就是最佳狀態的解釋,他主張高過平均的人為菁英,反之,低於平均的人為弱者,至此,人們有了依靠平均區分優劣的觀念,而他們也深信當一個人在A項目為菁英,B項目他也會是菁英。
19世紀末,Frederick Taylor開始提倡效率提升,我們熟知的工業泰勒化就是以他命名的。工業化當時正發展得如火如荼,Taylor打算進入工廠上班,追上當時的熱潮大賺一筆。但他卻發現,當時的工廠裡效率低落,因此率先引進科學管理方法,開始了以系統效率為優先的管理原則,也就是我們後來熟知的標準化。而後這套管理方式迅速被社會接受,更跳脫製造業,一路延燒到服務業、教育。
20世紀初知名心理學家Edward Thorndike將「泰勒主義」廣泛延伸到教育,認為訂定標準的課程、標準考試,將能夠最大效率將學生分門別類,投入各自擅長的領域。Thorndike當時主張教育是為了能夠有效分類、區別個體的優劣,而非透過教育、指導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台灣的教育如今仍然深受他的影響。

平均真的沒有問題?

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例子:美國空軍20世紀初期的機艙設計依據當時飛行員的平均身材建立,例如:臂展、身高、臀圍等等,按照當時的想法,一個「平均」的機艙應該要能夠符合不要說所有人,但應該要是大多數人的需求才對,畢竟他是依照大家的平均所設計的。
但在採行這個方法數十年後終於有人發現,當時設計所採用的參數竟然沒有任何一位美國空軍飛行員全數符合,同時符合數項的也僅有數個百分比,也就是說「由平均所建立起的標準無法符合任何一個人」。
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Peter Molenaar教授發現「平均主義」的最大盲點在於藉由「忽略個體差異性去了解個體」,並為他取名為「遍歷調包(ergodic switch)」,其中「遍歷」指的是空間上與時間上的統計均值相等。
遍歷調包聽起來十分抽象,試試看書中的例子:
今天你想知道打字速度與錯字比例的關係,你統計大家的情況後發現,打字速度越快的人,錯字的比率也較低,因此按照平均主義的思考,你應該加快你的打字速度。
但其中很大的盲點來自,統計中打字快的人通常較為熟練,因此錯字較少是正常現象,但如果你本身非打字快速的人,加快打字速度只會提高你的錯誤比率而已。
如果還想知道更多關於遍歷性的解釋,可以看看這篇由JC Investing所寫的文章。

關於平均你應該有的三種思考

1. Jaggedness Principle (鋸齒原則)
所謂的鋸齒表示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各個方面都會展現出不同的優劣。
看了這張圖你就會明白:

MIKE DICKS, DESCIENCE LIMITED
同樣IQ的兩個人,在各項能力的表現上面卻完全不同,但我們卻時常以為英文好的國文不會太差,數學好的物理應該也不錯。
換言之,其實各項數據之間相關性微弱,利用單維度進行思考是相當不聰明的做法。
兩人IQ雖然相同,但你卻無法說出究竟是誰比較聰明,相對的,當兩人IQ不同時,你也無法明確指出IQ值較低的人不聰明,因為他很可能是某個領域的天才。
2. Context Principle (環境原則)
心理學家過去一直在特質與情境之間爭吵不休,一邊宣稱出生時你的特質已經決定你的行為,例如:內向或外向;另一邊則指出是由於環境變化導致你的行為出現變化,例如:看暴力電影就容易心生暴力的說法。
但事實上實驗結果發現,每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的決策毫無一致性,這也是第二個原則的由來:

MIKE DICKS, DESCIENCE LIMITED
上面的誠實測驗就可以看出一個人可以在一項測驗中很誠實,也很有可能在另一項測驗中作弊,這並非因為他本人是否正直與否、環境參數是否容易作弊,人類在面對不同環境本來就會有不同的特質、行為反應。
你可以在家內向,在外豪放,仔細想想這並不衝突,但我們就是會習慣性利用我們僅有的一點點資訊做出武斷的判斷。
3. Pathway Principle (路徑原則)
「多數人行走的路才是正途,沒有人去走的路代表他不安全、沒有未來。」 - 我們根深柢固的社會價值
還記得小嬰兒如何學會走路的嗎?
多數人打從心底認為小嬰兒要學會走路之前,必須要經過爬行的階段,而學會坐起、開始爬行都被視為走路之前的先備要件。因此當小孩並不在這個生長路徑上,父母就會顯得異常緊張,擔心自己的小孩是否發育遲緩、先天不良。
真的是如此嗎?
由Karen Adolph在1997年所做出的研究推翻了數十年來人們的錯誤認知,研究中說明「在爬行到走路的過程並沒有移轉的證據」,Karen 指出嬰兒會隨著環境做出調整,並不一定會按照我們所認為正常的「坐-爬-走」路徑成長。

-上圖截自論文大綱

我們如何面對平均?

時至今日,我們多數人仍然記得當年求學時期老師的苦口婆心、耳提面命。「你需要維持你的好成績!」「你需要進一所好大學!」「你需要一份好工作!」「薪水穩定的公務員將是你的最佳選擇!」循規蹈矩,一步一腳印將是我們人生的最佳道路。
事實是,喜歡電子的人不一定喜歡數學;喜歡英文的人不一定喜歡國文;喜歡政治的不一定喜歡地理。這些「無法適應平均」的人將會被我們的制度篩選、剔除,從而被社會遺忘。
「條條大路通羅馬」是我們人人能夠朗朗上口的諺語,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人生往往在開始探索、準備發光發熱的階段就被強迫適應社會的平均值,讓我們一輩子只剩下一種選擇:努力適應這個平均值。
如今不只你自己對於自己的能力與未來覺得困惑,招募你、培訓你的企業也感受到同樣的麻煩,是否高學歷 = 高生產力、高分畢業 = 優秀員工?
作者生長的美國雖然看似擁有較好的教育環境,實際上仍然面臨與台灣相似的困境。由於目前社會仍然透過平均指標當作主要標準,不追求平均的人將要在當代付出極高的代價(缺乏有說服力的學歷將會使你的第一份工作尋找困難),但他們已經開始有平台如WGUCoursera,提供線上修習個別課程,提供企業認可的證書,同時間企業也開始採取識別個體能力的篩選方式:假如你需要個工程師,請他寫出你認可的程式碼;假如你需要的是投資研究員,請他寫出一篇研究報告就是,不要再列舉出非碩士不收、TOEIC成績850以上等等毫無意義的條件。

不需要利用平均值告訴你什麼是正確的。

用心思考、動腦理解、並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如此一來不但能夠重新雕塑你對自己的認識,也能夠將世界加諸在你身上的有色眼鏡一併摘除,這才是一個成熟的已開放國家應該要能夠擁有的能力。
時間投顧雖然不是以這樣的前提建構而成,但我們團隊的形成自然而然按照這個邏輯建立:我們從來不因為學歷、過去的表現、從事的行業挑選研究員,團隊成員自四面八方而來。雖然過程是誤打誤撞,但成功為我們公司帶進了多樣性與無可限量的可塑性。
最後送給大家在我們公司流傳許久的名言之一,源自印度電影「三個傻瓜」的主角曾經不斷強調:「追求卓越,成功自然追上你。」在這邊與大家共勉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0會員
110內容數
時間投顧的基本資料,讓對我們有興趣的朋友,能夠更快了解我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