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凡到優秀,從優秀到卓越 :從馬太效應思考我們必須建立的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馬太效應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於1968年首次提出,最初用於描述科學研究領域的資源分配不平等現象。後來在經濟、教育和其他社會領域的廣泛會引用。「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馬太福音》第25章第29節這句話被作為馬太效應的註腳。也是馬太效應這個名詞的由來。

我這裡並不想去深究這個馬太效應這個議題,反而是馬太福音這個寓言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 原文揭露了我們人生中真實和殘酷的一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當個平凡人,過著躺平的一生,到最後只會一無所有。 

這是《馬太福音》25:14-30的完整原文,取自和合本聖經:

14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

15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16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

17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

18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19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

20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

21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22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

23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24那領一千銀子的也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25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裡。』

26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27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

28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

29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30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我相信很多人聽過馬太效應這個名詞,但並沒有讀過馬太福音這一整段寓言原文。 原文字字珠璣,所以我把它附上來方便我們討論 

這個故事有下面幾個重點:

才幹與資源分配:

在第十五節中提到,主人根據每個僕人的才幹,分配了不同數量的銀子。這表明主人相信每個僕人都有能力處理他們所得到的資源。這裡的比喻延伸到我們每個人天生所擁有的資源,和我們所能掌握並運用資源的才幹密切相關。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質疑這種觀點,但如果我們將個人的情況擴展到一個家族,這就變得更加合理。家族的資源和支持往往能夠影響個人的發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出生在一個好家庭本身也是一種運氣,而運氣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實力的一部分。這樣理解這個比喻會更容易,也更符合現實世界的情況。

在這個世界裡,我們擁有的資源、機會和才幹,常常並不是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的,而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家庭背景和外部環境。這提醒我們要感謝和善用我們擁有的每一份資源,不論它們的來源如何。


自由意志與多元價值:

主人並沒有說明和要求僕人如何應用這一筆錢,而是給他們完全的自主性。 

這代表著我們是擁有自由意志的,而這個世界是多元價值的。你可以決定自己想怎麼做,想創造出怎樣的價值或有人生往哪個方向走。都是自己有選擇權的。只不過每一個選擇都代表著風險和代價 ,這是這個故事沒有提到的部分。 這也突顯了選擇的重要性,每個選擇都伴隨著風險和代價。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自由意志常常伴隨著責任和後果。


創造價值與回報

第一個僕人和第二個僕人拿著主人給的本金賺到了錢之後,主人是說:「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意思是主人認為依他們的能力,現在負責的事太少,主人決定給他更多的責任 。但主人也給他們福利,享受主人可以享受的。

這說明了願意並能夠創造價值的人,就會得到更多的資源,負擔起更多的責任,去創造更多的價值。但是也得到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和滿足。很享受到更大的快樂。 現實社會中,努力和創新往往也會帶來更多的機會和回報。


抱怨外部因素不會改變事實:

第三個僕人知道主人要驗收成績,先抱怨主人是一個嚴厲的人,沒有播種就要收成。意思就是主人你是個兇狠的慣老闆,我好怕,但我沒有欠你,1000原封不動還你。我沒錯,有錯也是主人你的錯。 

你可以抱怨這個世界,責任推給所有的外部因素。但終究,你就是一個不想創造價值的人。 但很真實的,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兇狠的慣老闆。 


懶惰與惡行:

主人是用「又惡又懶」來形容這個僕人 ,還說你既然知道我是兇狠的慣老闆,連拿去放款生利息都不會。 

不想創造價值, 連把即有的價值拿去生利息都不會,這不只是懶還加上惡,雖然這樣的觀念不符合主流價值觀,但現實是若每個人都不想為這個世界創造價值,這個世界就會崩壞, 也會停止轉動。只想利用別人創造的價值,卻不想自己創造價值。視這個為惡行,很合理。


我們擁有的並不是我們的

雖然主人把第三個僕人1000塊拿走,但這原本就是主人給他的。           

這裏比喻我們所有擁有的資源都不是我們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           


自我實現的意義:

第一個僕人和第二個僕人的下場就是得到更多的快樂。第三個僕人的下場是活在黑暗裏。

這個比喻告訴我們,所有的資源和財富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我們真正能夠獲得的是通過自我實現帶來的滿足和快樂。如果一個人不願意努力去創造價值,他的人生就等於停滯不前,如同活在的黑暗中。因為缺乏前進的動力和目標,光明對他來說是多餘的。


三個僕人代表了我們人生的三種狀態。平凡的人通常不會積極利用資源去創造價值,因為對未知和風險的恐懼使他們選擇逃避挑戰。然而,當我們決定面對未知的風險和挑戰,並主動利用現有資源去創造新價值時,我們就從平凡邁向優秀。如果我們所創造的價值超出了原本的期待,那麼我們就可以被視為卓越之人。


當我們成為卓越之人時,我們會獲得更多的資源,因為人們傾向於將資源投入到最能創造價值的人身上。這也體現了經文中的一句話:「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句話強調了資源和機會往往會向那些能夠最大化其價值的人傾斜。從而進一步鼓勵我們不斷提升自己,從平凡到優秀,從優秀到卓越,並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成就和滿足。


從平凡到優秀,從優秀到卓越,這是一個不斷提升自我價值的過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起點和資源,但真正的區別在於我們如何運用這些資源,如何利用我們的才幹去創造更大的價值。主人給僕人的銀子就像是我們的天賦、機會和資源,我們有責任去善用它們,不斷提升自己,達到更高的成就。

追求卓越並不是為了與他人競爭,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潛能,達到更高的自我滿足和成就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面對各種挑戰和風險,但這也是成長和進步的必經之路。正如第一個和第二個僕人那樣,我們應該勇於接受挑戰,積極創造價值,從而在不斷提升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機會、資源和快樂。


世界並不總是公平的,但我們仍需面對挑戰,積極行動。這樣的態度不僅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在不完美的環境中尋找並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意義和價值。

avatar-img
5會員
19內容數
記錄各種腦洞大開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里安的異世界旅程 的其他內容
人們常常被過去的遺憾和對未來的焦慮所困擾,這種情緒上的糾結會導致生活上無形的壓力和對現實人、事、物莫名的不滿。這篇文章探討活在當下的真正意義和應用,提出5個對「活在當下」常見錯誤的認知並介紹實踐這種生活方式的策略。這篇文章深入說明瞭活在當下的心理感受以及實踐活在當下的策略,並闡述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在路人甲的時候就敢做大夢的男人,最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號稱霸王的強者,最後卻輸給了一直打敗仗的弱者。這種反直覺的結果,不禁讓人對其中的原因感到好奇。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我卻覺得思維才是決定命運的根本。
俗語「窮算命,富燒香」反映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經濟困窘時,人們常常依賴算命,問卜等方式尋求未來的指引,希望找到出路或改變命運。,在經濟寬裕時,人們往往會參與宗教或靈修活動,祈求財富、平安、健康或表達感恩。 我不禁思考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人們常常被過去的遺憾和對未來的焦慮所困擾,這種情緒上的糾結會導致生活上無形的壓力和對現實人、事、物莫名的不滿。這篇文章探討活在當下的真正意義和應用,提出5個對「活在當下」常見錯誤的認知並介紹實踐這種生活方式的策略。這篇文章深入說明瞭活在當下的心理感受以及實踐活在當下的策略,並闡述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在路人甲的時候就敢做大夢的男人,最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號稱霸王的強者,最後卻輸給了一直打敗仗的弱者。這種反直覺的結果,不禁讓人對其中的原因感到好奇。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我卻覺得思維才是決定命運的根本。
俗語「窮算命,富燒香」反映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經濟困窘時,人們常常依賴算命,問卜等方式尋求未來的指引,希望找到出路或改變命運。,在經濟寬裕時,人們往往會參與宗教或靈修活動,祈求財富、平安、健康或表達感恩。 我不禁思考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馬克思提出「異化勞動」強而有力的指出資本主義的勞動模式會造成哪些嚴重的問題,這讓我很有共鳴,有人能替我將心中感受到的不對勁講清楚的感覺非常舒服。 本文簡介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有舉例也有個人感受,也指出了我認為今天的異化更嚴重與好像沒那麼嚴重的地方。
Thumbnail
金錢與生活態度息息相關,財務思維不一定能夠複製貼上,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本次閱讀的進化致富本能的「金錢猛獁象」,從古代人類史開始探討我們的祖先如何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求生存,以及這些生存的本能在現代中如何影響我們的金錢行為。透過這些歷史和心理
Thumbnail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追求的目標和需求多種多樣,而這些需求的優先順序究竟是怎樣排列的? 馬斯洛需求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來理解這一問題。 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的這一理論,將人類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Thumbnail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經常看到馬太效應的運作方式:富者愈富,而窮者則更貧。 這種現象源於『名聲累加回饋』,在投資市場中,成功的投資者更容易取得成功,進而累積更多資本和回報。 就像玩大富翁一樣,開始時每個玩家實力差不多,但隨著時間流逝,一些人開始累積更多財富,最終贏家獨占殘局,其他人則逐漸破產。
Thumbnail
本書旨在打破「忙碌謬誤」:覺得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撐過所有壓力的幻覺。作者於書中提出5個雙贏原則,希望協助困窘於工作與生活失衡的迷途羔羊,能將兩者視為相輔相成的夥伴,而非二元對立的零和遊戲。
Thumbnail
人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要如此的努力?有的人找到了方向,有的人仍在迷惘。   我們來談談馬斯洛的八大需求。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於《心理學評論》期刊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英語: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提出的心理學觀點。   生理、安
Thumbnail
公司讓員工拚命工作的原動力是金錢和人事。 想要變得比別人更偉大,想要更有錢。這並沒有錯,人的慾望層次;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在實現了全家溫鉋、子女教育支出無後顧之憂後,就會想要滿足更多的物質需求或支配慾,行有餘力,還會希望終老為自己留下一點本錢。而這些都能用人事晉升來完成。
Thumbnail
冪次定律 呈現一條曲線,從左下方緩慢上升,然後迅速上升,強調了少數事件的極端值。這些極端值代表著相對較大的事件,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大多數事件。 馬太效應 由一個明顯的源頭開始,不斷分支出更多的線條,形成一個庞大的樹狀結構。這些分支中的一些可能變得更大,代表著成功的累積效應,符合馬太效應
Thumbnail
不過作者也認為,因為現代社會對很多階級的劃分越來越模糊,並且資源取得比以前容易很多,所以一個人要突破追求更好的優勢跟生活地位,是比以前容易許多的,而要改在社會上更進一步,則須要累積七種資本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馬克思提出「異化勞動」強而有力的指出資本主義的勞動模式會造成哪些嚴重的問題,這讓我很有共鳴,有人能替我將心中感受到的不對勁講清楚的感覺非常舒服。 本文簡介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有舉例也有個人感受,也指出了我認為今天的異化更嚴重與好像沒那麼嚴重的地方。
Thumbnail
金錢與生活態度息息相關,財務思維不一定能夠複製貼上,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本次閱讀的進化致富本能的「金錢猛獁象」,從古代人類史開始探討我們的祖先如何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求生存,以及這些生存的本能在現代中如何影響我們的金錢行為。透過這些歷史和心理
Thumbnail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追求的目標和需求多種多樣,而這些需求的優先順序究竟是怎樣排列的? 馬斯洛需求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來理解這一問題。 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的這一理論,將人類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Thumbnail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經常看到馬太效應的運作方式:富者愈富,而窮者則更貧。 這種現象源於『名聲累加回饋』,在投資市場中,成功的投資者更容易取得成功,進而累積更多資本和回報。 就像玩大富翁一樣,開始時每個玩家實力差不多,但隨著時間流逝,一些人開始累積更多財富,最終贏家獨占殘局,其他人則逐漸破產。
Thumbnail
本書旨在打破「忙碌謬誤」:覺得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撐過所有壓力的幻覺。作者於書中提出5個雙贏原則,希望協助困窘於工作與生活失衡的迷途羔羊,能將兩者視為相輔相成的夥伴,而非二元對立的零和遊戲。
Thumbnail
人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要如此的努力?有的人找到了方向,有的人仍在迷惘。   我們來談談馬斯洛的八大需求。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於《心理學評論》期刊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英語: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提出的心理學觀點。   生理、安
Thumbnail
公司讓員工拚命工作的原動力是金錢和人事。 想要變得比別人更偉大,想要更有錢。這並沒有錯,人的慾望層次;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在實現了全家溫鉋、子女教育支出無後顧之憂後,就會想要滿足更多的物質需求或支配慾,行有餘力,還會希望終老為自己留下一點本錢。而這些都能用人事晉升來完成。
Thumbnail
冪次定律 呈現一條曲線,從左下方緩慢上升,然後迅速上升,強調了少數事件的極端值。這些極端值代表著相對較大的事件,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大多數事件。 馬太效應 由一個明顯的源頭開始,不斷分支出更多的線條,形成一個庞大的樹狀結構。這些分支中的一些可能變得更大,代表著成功的累積效應,符合馬太效應
Thumbnail
不過作者也認為,因為現代社會對很多階級的劃分越來越模糊,並且資源取得比以前容易很多,所以一個人要突破追求更好的優勢跟生活地位,是比以前容易許多的,而要改在社會上更進一步,則須要累積七種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