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國立臺灣文學館x鏡好聽 (https://mirrorvoice.com.tw/)
在歷史課本上往往帶給我們的是好的經濟發展,好的社會現象。在沒有真正深入了解一段歷史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忽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卻對社會影響很深那些對於性別不公平的一面。
聽完這次的podcast 我才漸漸開始真正反思身處於現在相對於以前較平等的社會是多少時代的眼淚及多少人的努力換來的。而且我認為,透過深入了解這些歷史,可以說是一種借鏡,讓我們時時刻刻在反思發生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對於性別平等的價值。
我很喜歡在podcast 裡面談論到 70年代對於工作並沒有太多選擇的女工在書裏面講到的一段話。「鄉下除了父母的掌上明珠,怕被都市人拐騙的女孩之外,年輕人都往外跑了,與其在家裡死做活吃,整天讓媒公媒婆來遊說,不如出來在工廠做工。像我這樣沒有背景的人,做工有甚麼不好呢」。我認為這段話想表的不只是無奈,相對於那個時代的男性來說充分顯示出了對於工作機會的不平等。我認為這或許也與那時候的教育有關,讓無論是在思想或認知上,男性都擁有較好的條件,讓他們發展;而女性卻缺少了這種機會。
從擁有工作機會到真正進入職場又是另一個不平等的生態。在傳統的觀念下會認為女性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出嫁,出嫁就要離職,因此很多公司會不給女性升遷的機會,讓他們的青春都投入在無限的臨時工循環上。這樣的現象第一是對於女性要出嫁的性別刻板印象進而影響到升遷的平等性,說實話我個人覺得這有點貶低了女性也可以擁有夢想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努力得不到回報。
再來另一個重要現象是關於性產業。在那個時代由於美援的進入,很外國人、觀光客甚至是退伍有成家立業需求的軍人紛紛進來而帶動了性產業的發展。很多原住民女性因為家境困苦,只好被賣到娼妓市場服務甚至是被注射毒品、賀爾蒙等這類的種種現象都讓女性在身體上遭受了不公平性暴力。這樣性霸凌的現象也反映在職場上,女工為了想要升遷,賺更多的錢而去滿足經理要求性方面的陪伴。而這樣的現象,不只以前有,我相信直到現在雖然不明著講,但或許這種種類似的跡象還存在在職場中。而我認為就算現在有很多性平會的成立,的確也幫助到了不少人關於此問題,但如果男性們從根究底的觀念就是他們可以對女性為所欲為,那麼這樣的問題依舊會存在,依舊會成為利益交換的手段。
值得慶幸地當時除了這些女性們還有很多觀察細微的人願意為這些社會不公的現象傳寫文章,用文字中的力量來寫出社會現象中的細節,並以此感化人心讓大家關心到這個社會現象的嚴重性。比如來賓有講到像是,諷刺神聖的少女被賣到都市後卻變成鼓動慾望的工具、純潔、希望、童年和客人的慾望做對照,用這類的詞句就可以喚起更多人的共鳴意識到性別平等的觀念。甚至到1987年有很多團體皓招了很多人一起到華西街發起了一個關懷雛妓,打擊人口販賣的大遊行,引起了廣大的社會輿論。而我認為這些社會上的倡議的重點都不是結果是否能讓政府做出修法之類的這種大改變,重要的是在倡議的過程能有多大的渲染力讓大眾感受到這些議題的重要。因為唯有發自內心的想法改變才能促使人們有下一步的行動。
希望以上寫的關於聽完podcast的心得也可以成為一種文字的力量讓所有看到的人們從生活的細節中發現這些不平等的狀況,並且願意一起努力來改善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