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為被告那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關於成為刑事被告那件事

我開庭時,常遇到被告在我進行罪名告知,剛告訴他所涉犯罪名時就氣撲撲的兇起來,大聲質疑為什麼他是被告,明明告他的人才是壞人,為什麼告他的人不是被告?而是他好人被告?這時,我只能先好聲好氣的解釋什麼叫被告,成為被告的原因是什麼,今天又不是我告你,你不用對我發脾氣。

被告,在刑事訴訟法裡代表一個訴訟當事人的身份,指的是涉嫌犯罪而被偵查或審判的對象,所以成為被告,只是代表你因為涉嫌犯罪而被偵查、審判,目的就是在釐清你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或者你究竟有沒有做犯罪行為,不代表是認定你有罪,這都還是處於一個釐清調查的階段。

而成為被告的原因有很多,
最常見的就是有人對你提出告訴,
例如,你開車撞傷人,被害人向你提出告訴。另外,也有某些沒有被害人的案件,可能因為被告發、檢舉,或因為員警發現犯嫌而追查、
檢察官在其他案件中發現犯嫌等原因,而對你開始偵辦,使你成為被告(犯罪嫌疑人)。

在提告的部分,地檢署只要受理告訴、告發、檢舉,就一定要分案,沒有例外。除非告訴的事實太誇張,例如告訴內容為你是外星人對告訴人進行腦波控制,或者告訴的事實明顯與犯罪無關,例如告訴內容為你不小心撞壞了別人家的玻璃,(過失毀損不在刑法處罰範圍),或者你對公務員提出告訴未檢附任何證據(公務員太常被民眾亂告一通,檢察官也常被告),另外還有幾項可以行政簽結的例外情形,可以未經調查就直接結案,其他的案件就都會進入調查,你也因此可能被以被告的身份傳喚到庭應訊。

如果是向司法警察提出告訴、告發,原則上司法警察也都必須要受理,他們內部有無什麼例外規定,我就不清楚了。但時有耳聞報案被吃案的新聞,其實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績效的原因。因為司法警察會有破案率的績效,所以受理報案後會先不立案,但還是會偵查,等破案後再同時立案,這樣破案率就可以維持百分百,而且破案速度帳面上看來也是立刻破案,比較漂亮,當然,也不是每個單位都會這樣瞎搞。因為沒有立案,所以司法警察可能會拖很久,但如果是向地檢署提出告訴,雖然檢察官也可能將案件發查給司法警察,但檢察官會訂2個月的回覆期限,有檢察官盯著,就不容易拖。

實務上,因為司法警察是偵查輔助機關,檢察官才是偵查主體,只有檢察官才能認定一個人是否成為被告,所以在司法警察調查的過程中,都是用「犯罪嫌疑人」的稱呼,而在案件進入地檢署開始,才會變成「被告」,這2種身份其實都一樣,是指被調查犯罪嫌疑的對象,只是階段性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但法律上的權利都一樣。

身為被告,有什麼樣的法律權利?首先,你有權利知道你涉犯的罪名為何。其次你有權自費請律師辯護,當你是低收入所、中低收入戶、原住民等身份,你還可以向法扶基金會申請指派免費的扶助律師為你辯護。另外,你也可以聲請調查有利的證據。如果你是被拘提、逮捕,而有拘束人身自由的情形,
你可以聲請提審,由法院審查你的拘捕程序是否合法。你還受到無罪推定、罪疑唯輕等原則的保護。
(何謂無罪推定和罪疑唯輕下次再解釋,至於要質疑司法官不守無罪推定原則的人,我也找時間再說給你聽)整部刑事訴訟法的設計,其實有一大部分都是側重在保護被告,賦予被告許多的訴訟權利。相對而言,縱使最近修法以後,被害人的刑事訴訟上權利還真是差了不少。

結論
成為刑事被告不用慌張,也不用太害怕,積極配合調查,了解偵查的犯罪行為為何?提出有利於己的證據以供調查。開庭時不要帶有情緒,不要跟檢察官針鋒相對,不要跟告訴人在庭上吵架,面對訊問如實說,不要試圖說謊,因為偵查不公開,你無法閱卷,你不知道檢察官手上握有多少證據,說謊只是讓你被發現說謊,惹起懷疑。當檢察官手上的證據和心證是85到89之間,只差臨門一腳就會決定起訴時,你被發現說謊就會是這臨門一腳。檢察官通常都喜歡理性、沉穩、坦白的被告,討厭情緒化、激動、狡辯浪費司法資源的被告。不管最後認定結果如何,在有裁量權的情況下,理性、沉穩、坦白的被告比較容易獲得自新的機會。如果你喜歡狡辯到底,又喜歡亂答辯,偏偏檢察官手上握有決定性的有罪證據,那起訴你從重求刑,也是剛好而已。

#成為被告沒有什麼了不起每個人都有機會
#你要反告誣告也可以但是誣告很難成立不建議再繼續浪費時間
#佛渡有緣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宗元律師的沙龍
22會員
43內容數
2023/08/20
台灣的人頭文化極度盛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碰過或看過以下情形,例如:把申辦的帳戶借給親友用?把申辦的門號借給親友用?去幫親友開設的公司擔任名義負責人?幫親友購買的土地擔任借名登記的登記名義人?用自己的證件去幫親友租車?用自己的名義幫親友買車?這些情形在台灣社會其實都十分常見,台灣人習於擔任人頭的心態。
2023/08/20
台灣的人頭文化極度盛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碰過或看過以下情形,例如:把申辦的帳戶借給親友用?把申辦的門號借給親友用?去幫親友開設的公司擔任名義負責人?幫親友購買的土地擔任借名登記的登記名義人?用自己的證件去幫親友租車?用自己的名義幫親友買車?這些情形在台灣社會其實都十分常見,台灣人習於擔任人頭的心態。
2023/08/20
我們時常在國外的電影看到這樣的狀況:父母離婚後,各自有伴侶,離婚前所生的兒女與其中一方同住,但另一方仍時常會和兒女見面、出遊、照顧;父母雖然離異,仍相處融洽,對另一方的伴侶也保持善意。 但在台灣,或許出於國情、文化的不同,離婚後能保持相敬如賓的態度似乎就不太容
2023/08/20
我們時常在國外的電影看到這樣的狀況:父母離婚後,各自有伴侶,離婚前所生的兒女與其中一方同住,但另一方仍時常會和兒女見面、出遊、照顧;父母雖然離異,仍相處融洽,對另一方的伴侶也保持善意。 但在台灣,或許出於國情、文化的不同,離婚後能保持相敬如賓的態度似乎就不太容
2023/08/20
近年來,我國在菸害防制上愈來愈嚴格,由於許多公共場所均禁菸,所以我們愈來愈少看到他人在外吞雲吐霧的情景。原以為在長期菸害防制政策下,吸菸人口比例會下降,但近幾年忽然興起的電子煙潮流,卻是股不得不重視的趨勢。
2023/08/20
近年來,我國在菸害防制上愈來愈嚴格,由於許多公共場所均禁菸,所以我們愈來愈少看到他人在外吞雲吐霧的情景。原以為在長期菸害防制政策下,吸菸人口比例會下降,但近幾年忽然興起的電子煙潮流,卻是股不得不重視的趨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曾經有過明明都沒怎樣就被告的經驗嗎?有時候可能就只是忘了取貨付款就被告毀損、稍微提醒一兩句就說是恐嚇、在店裡摸了一下商品就遭咬定是小偷、按了兩下喇叭就被覺得在逼車、錢慢了幾天還就被認為是詐欺……因這些鳥事被警察叫去約談的情況不算少見,明明根本沒怎樣卻像罪犯那般進出警局和地檢署,甚至還有可能吃上牢飯。
Thumbnail
曾經有過明明都沒怎樣就被告的經驗嗎?有時候可能就只是忘了取貨付款就被告毀損、稍微提醒一兩句就說是恐嚇、在店裡摸了一下商品就遭咬定是小偷、按了兩下喇叭就被覺得在逼車、錢慢了幾天還就被認為是詐欺……因這些鳥事被警察叫去約談的情況不算少見,明明根本沒怎樣卻像罪犯那般進出警局和地檢署,甚至還有可能吃上牢飯。
Thumbnail
法律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陌生領域,這也導致一般人聽到有人要告自己就非常害怕,覺得好像被告了就一定會有罪一樣,開始到處詢問有沒有什麼不被告的辦法。但很可惜提告是憲法保障我們每個人的權利,縱使是無中生有到一個離譜程度的誣告罪,也都是會先受理案件,不會因為看起來告不成就拒絕審理。
Thumbnail
法律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陌生領域,這也導致一般人聽到有人要告自己就非常害怕,覺得好像被告了就一定會有罪一樣,開始到處詢問有沒有什麼不被告的辦法。但很可惜提告是憲法保障我們每個人的權利,縱使是無中生有到一個離譜程度的誣告罪,也都是會先受理案件,不會因為看起來告不成就拒絕審理。
Thumbnail
從之前的文章,我們一直提及有關於在刑事訴訟的進行,必須先「認定犯罪事實」,再進而適用法律做成起訴或裁判。而在認定犯罪事實上,視證據資料所體現的內容如何。「證據資料」依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必須以特定的方法呈現作為探求證據資料內容的調查手段,即為證據方法。而法定證據方法有五種,分別為「被告」、「證人」、「
Thumbnail
從之前的文章,我們一直提及有關於在刑事訴訟的進行,必須先「認定犯罪事實」,再進而適用法律做成起訴或裁判。而在認定犯罪事實上,視證據資料所體現的內容如何。「證據資料」依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必須以特定的方法呈現作為探求證據資料內容的調查手段,即為證據方法。而法定證據方法有五種,分別為「被告」、「證人」、「
Thumbnail
很多民眾對於民事和刑事案件分屬不同審判系統這件事,好像很模糊,我們上次所講的民事訴訟事件日常較容易發生的類型諸如租賃、債權債務、婚姻、遺產分割等事件,當發生這樣的事件時,別急著去警局報案,警察不會受理的,不是因為警察吃案,是因為本來就不是他們管的事情,別誤會了!
Thumbnail
很多民眾對於民事和刑事案件分屬不同審判系統這件事,好像很模糊,我們上次所講的民事訴訟事件日常較容易發生的類型諸如租賃、債權債務、婚姻、遺產分割等事件,當發生這樣的事件時,別急著去警局報案,警察不會受理的,不是因為警察吃案,是因為本來就不是他們管的事情,別誤會了!
Thumbnail
在刑事案件發生後,警察好不容易將被告移送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即會在偵查階段中,對被告進行訊問。而在檢察官起訴後,案件就會繫屬在法院,法官在開庭時亦會對被告訊問之,並由書記官作成筆錄。訊問被告為的就是,可以從被告的口中直接地得到案件發生的經過、有沒有冤枉被告的地方,以作為證據方法的來源之ㄧ,好讓檢察官或
Thumbnail
在刑事案件發生後,警察好不容易將被告移送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即會在偵查階段中,對被告進行訊問。而在檢察官起訴後,案件就會繫屬在法院,法官在開庭時亦會對被告訊問之,並由書記官作成筆錄。訊問被告為的就是,可以從被告的口中直接地得到案件發生的經過、有沒有冤枉被告的地方,以作為證據方法的來源之ㄧ,好讓檢察官或
Thumbnail
隨著「犯罪事實」的發生,從被發現的那刻起,不論是因為自首、報警、告發、告訴,即開始進入刑事訴訟程序,為了要發現真實及追訴真正的犯罪行為人,在程序的過程中各個重要角色在每個階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協力讓程序可以順利推展,讓犯罪者繩之以法或者還以清白。以下我們會按著程序過程介紹每個角色的推展,讓讀者
Thumbnail
隨著「犯罪事實」的發生,從被發現的那刻起,不論是因為自首、報警、告發、告訴,即開始進入刑事訴訟程序,為了要發現真實及追訴真正的犯罪行為人,在程序的過程中各個重要角色在每個階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協力讓程序可以順利推展,讓犯罪者繩之以法或者還以清白。以下我們會按著程序過程介紹每個角色的推展,讓讀者
Thumbnail
致謝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刊登本文:https://plainlaw.me/2021/03/30/開箱刑事官司的守護者──律師血淚的一天|曾友/ 為什麼要有律師?因為律師的任務就是要保護當事人,不受檢警在刑事訴訟中作出不當取證。 從很久以前開始,我們就能
Thumbnail
致謝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刊登本文:https://plainlaw.me/2021/03/30/開箱刑事官司的守護者──律師血淚的一天|曾友/ 為什麼要有律師?因為律師的任務就是要保護當事人,不受檢警在刑事訴訟中作出不當取證。 從很久以前開始,我們就能
Thumbnail
依照司法院統計每年全國有45萬件刑事案件,數量十分驚人!不過比起民事案件就不值一提了,每年新增的民事案件高達250萬件,也就是說每過最多十年,全國的人民就可以都當過一次被告了,而且最多只要5年,就可以讓全國人民都當過民事案件的當事人了!
Thumbnail
依照司法院統計每年全國有45萬件刑事案件,數量十分驚人!不過比起民事案件就不值一提了,每年新增的民事案件高達250萬件,也就是說每過最多十年,全國的人民就可以都當過一次被告了,而且最多只要5年,就可以讓全國人民都當過民事案件的當事人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