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創意靈感的做法

啟發創意靈感的做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周在錄製Podcast的時候,有時會遇到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的時候,沒有方向與靈感。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也和我一樣,會遇到缺乏靈感的時候呢?首先,靈感是根據自己的經歷,而聯想到的一種創造性思維活動,靈感通常於腦海裡只出現一瞬間,所以不能運用ㄧ般的創意思考工具來啟發靈感,那該怎麼做可以啟發創意的靈感呢?我從兩個面向來分享做法。

一、平常可以做什麼

1.平常養成記下想法的習慣

當需要的時候才去找靈感,有時候反而會因為壓力而難產,所以平時有靈感的時候,就該記錄下來,在有需要靈感所再翻閱這個紀錄。在平時我會留意生活時事,遇到比較特別或有趣的事會馬上用手機記錄下來,像是先前節目介紹過的香菜皮蛋豬血糕皮薩就是這樣來的。而我常用的手機軟體是ios內建的備忘錄程式或是運用卡片式寫作軟體Effie紀錄,都非常方便而且都是跨平台的程式。

2.五感的強化

「五感」代表的是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每個人對五感的敏銳度不大相同,若能強化五感對於啟發創意靈感會很有幫助。

3.認真體驗生活,嘗試新事物

靈感來源其實是生活經驗的資料庫,平常多接觸吸收新東西,或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仔細品味各種體會,有助於激發創意的靈感。例如,「魔女宅急便」的靈感來自於宮崎駿在出外旅遊時所看到的景象。

二、需要靈感當下該做的事

1.找人聊聊

可以找到對您的困惑不了解的人,將您的困惑說給對方聽,讓對方在不帶任何框架的情況下,從不同角度給妳一些建議與觀點,說不定就能找到突破的想法。或者只是單純講解給對方聽,透過解釋的過程找到靈感。例如,軟體工程師常會運用「小黃鴨除錯法」激發在程式除錯過程中,所需要的靈感。其做法是在電腦營幕旁,放支小黃鴨,程式設計師把小黃鴨當成完全不懂程式的人,然後ㄧ句ㄧ句的解釋程式碼設計的概念給小黃鴨聽,藉由這個過程來覺察程式設計可能有錯誤的地方。

2.轉換環境

有時候離開現場試試外出散散步,轉換一下環境,暫時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也有助於創意靈感的激發。

3.接觸不同領域的創作

可以試著接觸不同領域的創作,例如讀本書、聽聽音樂、看看電影等,也能刺激自己活化大腦,搜尋創意的靈感。

靈感是生活經驗的資料庫,在需要靈感的當下,我們可以透過轉換環境、找人聊聊與接觸不同的領域創作等方式激發創意的靈感。然而更好的做法是在平時就讓自己的生活更多彩多姿,豐富生活閱歷。

avatar-img
勉覺學堂沙龍
44會員
87內容數
描述協助企業規劃策略的二三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勉覺學堂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期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開始進行數位轉型,在許多成功案例的背後,都提及創新文化的重要性,然而,企業文化的改變不是一觸可及的,傳統的企業文化無法馬上變成創新的文化。根據過去的經驗,要打造創新的文化,必須先從營造創新的組織氛圍開始做起。 那什麼是組織氛圍與企業文化又有何關係呢? 首先,「氛圍」是人對環境
近期我講授許多設計思考的課程,在其中一堂課同學問了一個問題。老師,我們都是剛進入職場工作沒多久的新鮮人,在參與腦力激盪會議時,如何在閱歷少的情況下,能夠想出好的點子呢?我認為這個問題很好,也有很多人有類似的困擾,所以在這集節目中,想跟各位分享「生活與工作閱歷少,如何可以有好創意」  首先先跟各位談談
在Covid-19疫情之下,加速了企業數位轉型的節奏,因此筆者近期手邊接了很多設計思考的專案,因為設計思考在企業數位轉型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什麼是設計思考?它可以應用在那裡? 設計思考是由美國IDEO設計顧問公司所提出,IDEO於1991年成立至今,獲得非常多的設計大獎,並設計出許多著名的產
6月底必勝客推出一款「香菜皮蛋豬血糕比薩」,產品上市當天「必勝客」的google關鍵字搜尋量超過10萬筆,衝上當日關鍵字搜尋量第一名。而在近期也有許多媒體、藝人、立委及美食部落客等紛紛報導這款比薩,讓許多沒吃比薩的我,也打電話給多家必勝客,希望能訂到這款比薩,但半個月過了,我依然沒訂到。 必勝客透過
        疫情期間,餐廳在無法內用的情況下,可以如何救營收呢?在第四集的podcast中,我分享了五個做法,分別是1.設計與提供適合外送、外帶服務的餐點;2.提供半成品熟食;3.提供生鮮蔬果或食材給客戶;4.向外輸出員工能力;5.推動無實體店面的虛擬廚房等等。近期我觀察到許多餐廳都有類似的作法
    「這是一個重視體驗的時代,也是一個無法打造太多體驗的時代!」。在商品差異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需要搭配貼心、差異化的體驗才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而勝出。然而,同時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餐廳無法內用﹑零售百貨業消費群眾少,過往透過實體場景所打造的體驗無法施展,要朔造差異化的體驗更加困難,大部份
近期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開始進行數位轉型,在許多成功案例的背後,都提及創新文化的重要性,然而,企業文化的改變不是一觸可及的,傳統的企業文化無法馬上變成創新的文化。根據過去的經驗,要打造創新的文化,必須先從營造創新的組織氛圍開始做起。 那什麼是組織氛圍與企業文化又有何關係呢? 首先,「氛圍」是人對環境
近期我講授許多設計思考的課程,在其中一堂課同學問了一個問題。老師,我們都是剛進入職場工作沒多久的新鮮人,在參與腦力激盪會議時,如何在閱歷少的情況下,能夠想出好的點子呢?我認為這個問題很好,也有很多人有類似的困擾,所以在這集節目中,想跟各位分享「生活與工作閱歷少,如何可以有好創意」  首先先跟各位談談
在Covid-19疫情之下,加速了企業數位轉型的節奏,因此筆者近期手邊接了很多設計思考的專案,因為設計思考在企業數位轉型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什麼是設計思考?它可以應用在那裡? 設計思考是由美國IDEO設計顧問公司所提出,IDEO於1991年成立至今,獲得非常多的設計大獎,並設計出許多著名的產
6月底必勝客推出一款「香菜皮蛋豬血糕比薩」,產品上市當天「必勝客」的google關鍵字搜尋量超過10萬筆,衝上當日關鍵字搜尋量第一名。而在近期也有許多媒體、藝人、立委及美食部落客等紛紛報導這款比薩,讓許多沒吃比薩的我,也打電話給多家必勝客,希望能訂到這款比薩,但半個月過了,我依然沒訂到。 必勝客透過
        疫情期間,餐廳在無法內用的情況下,可以如何救營收呢?在第四集的podcast中,我分享了五個做法,分別是1.設計與提供適合外送、外帶服務的餐點;2.提供半成品熟食;3.提供生鮮蔬果或食材給客戶;4.向外輸出員工能力;5.推動無實體店面的虛擬廚房等等。近期我觀察到許多餐廳都有類似的作法
    「這是一個重視體驗的時代,也是一個無法打造太多體驗的時代!」。在商品差異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需要搭配貼心、差異化的體驗才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而勝出。然而,同時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餐廳無法內用﹑零售百貨業消費群眾少,過往透過實體場景所打造的體驗無法施展,要朔造差異化的體驗更加困難,大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