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要打造創新文化前,要先營造創新的組織氛圍

2021/08/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期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開始進行數位轉型,在許多成功案例的背後,都提及創新文化的重要性,然而,企業文化的改變不是一觸可及的,傳統的企業文化無法馬上變成創新的文化。根據過去的經驗,要打造創新的文化,必須先從營造創新的組織氛圍開始做起。
那什麼是組織氛圍與企業文化又有何關係呢?
首先,「氛圍」是人對環境的一種感知,是一種主觀的氣氛和情調。而組織氛圍的概念,最早由利特溫(George Litwin)所提出,他把組織氛圍定義為「在一個特定環境中,個人直接或間接地對這一環境的知覺」,也就是企業人員對企業內部環境的認知和態度。
而企業氛圍與企業文化有相關但又有區別,企業氛圍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具有一定的關聯度,而企業文化較企業氛圍具有更加廣泛和深刻的意義。
組織氛圍受到企業物理環境、人員環境、管理環境影響
企業氛圍是「員工」主觀對於「企業內部環境」的認知與評價,受到三方面的影響,分別是:
1.物理環境:企業內部的物理格局、辦公環境、硬體設施、建築物,綠化及色彩,圖案等
2.人員環境:企業內部成員之間的行為方式,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與客戶和其他人員之間的互動方式
3.管理環境:指企業系統和管理措施,主要包括領導、激勵、溝通、控制等
那要如何營造創新的組織氛圍呢?
1. 測量與描述現有組織的氛圍
可透過google問卷或slido問卷,詢問員工對所屬部門與企業的觀感與認知,例如:若要用形容詞來描述直屬部門所帶給您的感受,請問您會使用那些形容詞,例:冷漠、沈悶還是歡樂,藉此測量現有組織的氛圍。
2. 目標與行為關聯分析
接著在企業策略目標下,分析出期望員工應該要有的行為為何?並將行為與關鍵動機相結合。例如,若公司希望員工把公司視為另一個家,則需要強化員工對公司與組織的歸屬感。
3. 將企業氛圍與動機相關聯,從三面向思考如何改變氛圍
若企業要推動家庭化,強化員工的歸屬感,可從物理環境、人員環境及管理環境進行推展,分別說明如下:
(1).物理環境:加大公共空間,並將個人位置的佈置權還給員工,不要因為5S活動,讓員工無法改變自已的辦公桌佈置。
(2).人員環境:舉辦類似家庭日的活動,讓同事、上下級之間的距離可以拉得更近一點
(3).管理環境:可以從管理制度下手,例:推師徒制
4. 測量改變結果
上述做法執行一段時間後,再次測量企業氛圍,與先前測量結果進行對比。
要打造創新的文化,必須先從營造創新的組織氛圍開始做起,首先,先測量現行的組織氛圍,再思考想要什麼樣的行為與動機,再從物理、人員、管理環境下手進行改善,最後再加以測量結果。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劉基欽為勉覺創新顧問,曾多次至美國Innosight、UCLA等引進最新「創新方法論」,回台灣在地化後,透過演講、寫作、培訓及輔導等方式,協助台灣與大陸企業解決問題與提升員工能力. 講座、培訓、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mail protected]
一、創新的五十道陰影 企業在推動創新過程中常見的迷思與破解之道 二、創新有眉角(勉覺) 為創新有眉角Podcast節目的逐字稿,定位為提供職場人士創意、創新與創業的相關眉角。 創新有眉角Podcast節目網址:https://chichinliu.firstory.io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享受沈浸的閱讀體驗
徜徉在不受干擾的簡約介面,瀏覽數百萬篇原創內容。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