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辦公室,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喜歡貓咪,聽到將與林子軒獸醫師合作時,眼神都瞬間亮了起來,充滿期待。
林子軒獸醫師為亞洲第一位獲『 IAABC 國際動物行為諮詢協會』認證的貓行為諮詢師,至今仍持續推廣對貓行為的正確認識。我們和子軒醫師相約的午後,陽光正盛,子軒醫師與工作夥伴前來,和我們一同入座沙發區閒聊。
從醫生、野生動物研究、再到貓咪行為獸醫師
「請問老師當初為什麼會對獸醫系產生興趣呢?」
聽到我們的提問,子軒醫師爽朗得笑了:「喔,沒考上醫學系啊!」隨後才補上一句:「但我心裡對靈長類還是很感興趣,所以就填寫獸醫的志願了,想專攻這塊領域發展。」
因緣際會下考上了獸醫系的子軒醫師,既然無法成為醫生,他的研究興趣便轉往黑猩猩、猿猴等靈長類動物上,然而,到了大五實習開始接觸到實際的工作場域後,子軒醫師才了解到以台灣的環境,動物醫師所面臨的工作環境和職涯有相當大的限制,獸醫師很難在這些工作場域上持續增進自己的醫學職能。
歷經市立動物園與主題遊樂園內附設動物園的工作經驗,嚴峻的現實問題讓他停下腳步,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方向,隨後走進了以臨床為主的動物醫院替居家寵物看診。
因愛貓二度軸轉職涯,尋遍臨床治療方法走上貓咪專家之路
談到子軒醫師與貓咪的緣分,子軒醫師大學時期曾收養了第一隻貓咪,是一隻文靜靦腆的金吉拉「阿豬」,在毫無養貓經驗、養貓風氣不太盛行的 2000 年初,即使身為獸醫系的學生,也讓子軒醫師意識到自己養貓知識的不足,卻也愛上了貓咪這個生物。
阿豬過世之後,子軒醫師從朋友的獸醫院中認養了第二隻米克斯橘貓「橘小橘」,卻沒想到迎入家門後第一天,這隻小橘貓就為他的人生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橘小橘是隻「高知覺過敏症」的貓咪,極度需要關注、是互動高需求的貓咪,第一晚在家中就嚎叫一整夜,隨處噴尿、輕度攻擊人,同時擁有過度黏人、分離焦慮等等問題,幾乎所有教科書上的貓咪問題行為,都在橘小橘身上展現。
面對小橘痛苦又焦慮的行為問題,子軒醫師尋求各個同行朋友的醫療求助,卻發現單單使用藥物也無法根治,讓子軒醫師選擇往網路上找尋學術與臨床診斷的資源。
時值 2009 年,臉書剛面世,網路社群討論還是集中 Yahoo 奇摩家族居多,子軒醫師在網路上尋遍資料,找到了一個在美國的奇摩家族,專注討論動物行為問題,為了加入這個社群,子軒醫師順著流程申請、填寫報名頁面,卻意外誤刷了幾千塊美金的金額。
原來這個奇摩家族是美國最大的非營利組織 IAABC(國際動物行為諮詢協會),子軒醫師誤打誤撞就刷卡報名了加入協會的認證資格考試。
經過準備與線上考試,子軒醫師成為了 IAABC 認證的第一位亞洲貓行為諮詢師。當時 600 多名通過認證的行為諮詢師當中,將近 400 多名是狗行為的專業,而通過貓咪行為諮詢師認證的只有 20 人,顯現當時的貓咪臨床樣本有多麼稀缺。
Q:「你覺得貓咪的迷人之處在哪裡呢?」
A:「貓咪是自願走入人類家庭,與你一起生活的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貓咪是野生動物嗎?」
聽到子軒醫師這麼形容貓咪的魅力,我們都無法想像在家懶洋洋賴在你腿上不走的貓咪,為什麼和野生動物會畫上等號。
子軒醫師淡淡含笑,即使脫掉白袍,仍如實展現醫師的淡定與專業,向我們闡述:
「若把養貓的歷史攤開來看,貓咪雖然已經深入人類的生活當中,在行為演化上,馴化程度卻還相當低,換句話說,貓咪保留了許多原始的習性。」
因此,即使貓咪們在人類的住所很安全,不用冒著被其他動物獵捕的風險,牠們仍舊保留「喜愛躲藏」與「爬高」的行為,這是野生動物的天性。另外,比起狗狗擅長用眼神與人類交流,貓咪與你互動的方式是透過磨蹭你,在你身上留下「氣味標記」,就像在說:你是他族群裡的一份子、是自己人。這也是野生動物之間比較常見的互動方式。
既然貓咪還保留許多原始的習性,那麼如何營造出適合牠們生活的環境就相當重要了。透過讓環境豐富化,像是增加藏匿點、攀爬架、貓跳台等,讓貓咪能在環境中應用各種感官肌肉,透過攀爬、跳躍等活動來釋放精力,也更符合牠們天性的生活方式。
關於人貓關係,子軒醫師有個相當浪漫的詮釋:
「貓咪其實是自願走入人類家庭,牠們比你想像中還要依賴人類,是樂意與你一起生活的野生動物。」
貓咪樂於與人類為伍,與你分享生活中的資源,若我們多做一點,多了解貓咪的天性與行為,打造出適合其生活的環境,在人貓中便能夠享受彼此相安、更加和諧溫馨的生活品質。
疾病檢診永遠是行為問題的第一道防線
關於貓咪的行為問題,子軒醫師分享了很重要的觀念:「貓咪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會映照出主人的對待方式,以及環境的潛在問題。有時候我們以為的好在貓咪身上不一定適用。當然,疾病也有可能延伸出行為問題,這些都要去做通盤的了解。」
在臨床診斷上,檢查貓咪的病理有一套固定的診療 SOP,檢診永遠是行為問題的第一道防線。但是,貓咪行為問題並不像大家所想像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時貓咪的焦慮和情緒問題不是單一原因造成,需要從三個面向去切入-疾病因素、貓咪與人的互動、環境的佈置-找出問題原因。
「你會發現一隻老貓活到 15 歲突然一直嚎叫,並不是因為到了老年才有情緒問題,可能是牠的關節炎變更嚴重了,身體不舒服,當然會叫了。」
就子軒醫師的行為門診而言,反而人來比貓咪來更重要,在臨床門診上,主人們知道的是更多關於貓咪的天性及需求,與經過臨床檢診上找出行為問題原因,並給予著手改善的具體方向。
放下人為的主觀意識,尊重每個生命有他獨特的需求。
談到對這門課程的期許,子軒醫師的一句話在我們心中點亮了一盞燈,說出他的期待:
「我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貓咪,以貓咪的角度順應並尊重其天性,人貓之間才能享有彼此安然自在的高生活品質。」
即使子軒醫師在過去分享過許多場講座,然而這些形式都是鎖定單一個主題去做講解,若規劃一門課程來講述貓咪學,子軒醫師希望以系統化的方式建立出教學內容,讓更多人從核心的知識出發,期望透過簡單生動的講解,讓每位愛貓人士能夠輕鬆吸收生硬的知識,透過課程內容了解貓咪的天性、思維模式與行為原因,而非死記治標方法、數據與套上刻板模板。
「不以娛樂為目的性地與貓咪互動,希望不論是貓、狗或其他寵物,讓我們放下人為的主觀視角,尊重每個生命有牠獨特的需求,這樣子飼養出來的貓咪,自然而然會快樂許多。」
子軒醫師最後還是拿出了手機,與我們分享手機中的金吉拉阿豬、和橘小橘的各種可愛照片,在自在且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的貓咪,恣意得在鏡頭前綻放出耀人的光采。
報名線上課程 《 打造與貓咪一起幸福的理想生活|跟著林子軒獸醫師用科學理解貓行為 》:https://seeds.com.tw/courses/cat-behavior
讓我們跟隨子軒醫師,用生動有趣的方式揭開貓咪可愛又迷人的面紗,這門課程將從核心基礎帶你了解貓咪的獨特天性,用科學的方式理解貓咪行為,建構出適合貓咪生活的環境,以及你與貓之間適合相處的方式。了解你的貓咪向你傳遞的訊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