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待在家,會不會是親子關係的末日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末日來了,而我們還活著。

如何讓WFH不成為WTF大抵是這兩週的重要練習,這篇去年寫的文章,現在看來還是有點天真的,畢竟當時僅只是想像,想像要天長地久的陪玩。

直到一年後的今日,想像忽然成了現實。
網路上開始大量出現陪玩、陪寫作業的各種心法,各種形式,任君挑選適合自家使用的內容。

舊文稍作修改上架,但即便局面改變,仍然有個觀點是不變的:無論是陪玩或陪寫功課,最重要的,都是要將這些日子視為一個機會,更認識孩子的機會、累積更多甜蜜更少糾結的機會,或者,至少將關係維持在不正不負的原點。

這樣的話,日後想起來也許會說:「阿,那時停課好痛苦喔,但是跟孩子整天在一起,也是蠻有趣味。」

防疫期間的陪玩提議

當我們開始守著每日衛福部的直播,當病例破百,超市又出現囤貨潮,當許多國家開始關閉酒吧、餐廳與學校,當我們忍不住開始設想,如果真有那一天,自己得居家隔離、公司宣佈一律在家上班、孩子的學校停課…

「那會不會是親子關係的末日啊?」有朋友開玩笑的這樣說。每天在家裡,又如果孩子還是幼兒,親子大眼瞪小眼,還真不知道可以幹嘛。而且,陪玩好難喔…

陪玩的難,到底難在哪?我們收集了幾個常見的難題、試想了一些陪玩思考與提議,供大家,超前部署。

「玩?要玩什麼?我不會啊…」

想想在成為無聊的大人之前,你是怎樣的孩子?

沒有一個人是剛出生就滿腦子工作,或整天只想追劇滑手機的。你還記得在變成這麼無聊的大人之前,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還記得你七歲的時候,在夏日午後撿到的彈珠嗎?那顆對著陽光透出澄藍光澤的玻璃珠,陪了你多久呢?那時的你,覺得什麼有趣?喜歡玩什麼遊戲?

不一定要回溯到筷子槍、沙包、跳橡皮筋那麼早的年代,但總可以想起在紙上畫迷宮和寶箱的回憶。我們常擔心這些比不上孩子手機裡的手遊,但對孩子來說這些都是沒見過的寶物。

他們其實都愛聽爸媽小時候的事,當然不是鬼故事或總是考滿分的當年勇,而是有點遜的,有點真實的你。比如,試著告訴孩子,你小時候也整天無聊到爆炸,只好在紙上畫上堡壘和點點,讓左右堡壘在紙上大戰。孩子幾乎都會露出「啊,原來你也會這樣啊!」的表情,這就是個開始,開始讓你能陪孩子開始一起玩耍。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會玩,而是忘記怎麼玩了。喚起那個玩興,向來是最重要的事。試著把陪玩當作一個,恢復記憶找回童心的機會。

「花錢花時間準備的遊戲,都被小孩嫌…」

想想不好玩的關鍵點,是什麼呢?

當爸媽的人,可能都經驗過:剛成為爸媽時,腦波超弱,常購入網路推薦的高貴玩具,或上網查自製遊戲,前者花了大錢,後者是花了幾小時準備,孩子玩一分鐘就膩了,還不如給他一個紙箱。

越拼命安排,委屈感越重:我這麼認真準備遊戲,為什麼孩子不喜歡呢?

其實也沒有為什麼,就只是不好玩而已。好不好玩是孩子的感受,而準備材料陪小孩玩是我們的任務;要是準備時,我們自己都無法投入其中、覺得興高采烈,又怎能期待孩子覺得好玩呢?即便我們準備得開心,孩子仍可能不喜歡,但也只不過是證明孩子與我們是獨立的兩個個體,本就可能有不同的感受。

而當育兒年份持續增加後,我們也漸漸明白:有時候,精心準備這個那個,還不如給他一個紙箱。

大紙箱多好玩!孩子跟貓一樣,都熱愛躲進紙箱,在裡面外面畫畫、挖小洞演起潛水艇船員,或是郵筒裡的分信小精靈。永遠玩不膩的,就是讓孩子躲進紙箱裡,而我們假裝收到送子鳥送來的小孩,可以扎實重演當年迎接孩子的喜悅,增加親子間的甜蜜。

還有更多更多不精心也好玩的可能︱︱竹筷上貼著正反兩個圖案,轉快一點就出現視覺暫留的小動畫;從家裡選五個小道具,來打扮一個卡通人物,給對方猜;家內躲貓貓,即便小孩躲得再醒目,大人都要努力睜著眼假裝看不到,邊走邊說話邊找…

就算是家裡玩過千百遍的玩具,也有其他玩不膩的可能 — — 樂高可以拼,當然也可以拿來辦家家酒、可以在浴缸裡撈水、可以組合玩偶編出故事。又或者,拿出帳篷,試著在客廳裡露營;拿出紙膠帶,在房裡製造跳房子的格線…

甚至賣場的DM都可以剪開當作買菜遊戲的道具,一張一張放進菜籃,買肉買魚買罐頭,連標價都印好了不需設想,爸媽可以輕輕鬆鬆躺著陪玩當老闆吧。

有些時候,身為大人的我們會把「玩」想得太龐大,要準備好多道具、要有教育意義、要「從頭到尾完整玩過」才算數…這些想法卡住我們,也卡住小孩的玩興。

好不好玩的關鍵,不在玩具、遊戲本身。試著放鬆一點,不那麼認真一點,也許我們都能長出「不精心陪玩」的本事。

親子共處時間變長,是機會而不是末日

人本開設的父母課程,常有托育服務。有一次我們在托育時,遇到一個只對手機有興趣的孩子,為了讓他離開手機,負責托育的同事絞盡腦汁。有天,那同事忽然靈機一動跟孩子說:「我們來寫信好不好?」於是孩子畫圖,也把他想寫的話唸出來給同事寫字。後來每一次托育碰面,他們都一起寫信,給總是忙著工作的爸爸,一封又一封。他們一起找了紙箱,裝飾成信箱,在課程的最後一天,把裝滿信的信箱帶回家。

這個機會,使我們更加認識孩子與他的需求。認識孩子、以孩子為主體,是陪孩子的要點;陪孩子,不一定要玩出什麼,或說出什麼道理、增進什麼能力。陪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段專心的,好好的「陪」的時間。

心理學上許多研究都提到類似的結論:人們會覺得深刻的回憶,通常都帶著重要的情感連結。平日裡大人小孩都忙,趕上學、趕洗澡吃飯和睡覺,往往沒有太多時間好好對彼此說話;更有好些時候,親子關係會被大人的各種思慮卡住,有時是一邊陪玩一邊想著還沒做完的工作,有時是一邊陪玩一邊覺得好無聊…

也許因疫情而生的、不好出門的日子,正是一個改變的機會,讓親子關係累積更多甜蜜,更少糾結,創造你和孩子之間足以成為回憶的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半路,媽媽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2021/12/22
活動結束,媽媽們拍完照片要離開,有些孩子平靜地揮手,但有些孩子大哭著,攀著媽媽的腳,老師抱走孩子,場面有點失控。有個老師扛著剛從媽媽身上抱過來,爆哭的孩子。有個老師身上掛著三個大哭的小孩,一手還勾著整理場地的掃把,另一手摟著孩子,園長也在門口哄著兩個孩子,一再地說:「媽媽要回去了,我陪你們... 」
Thumbnail
2021/12/22
活動結束,媽媽們拍完照片要離開,有些孩子平靜地揮手,但有些孩子大哭著,攀著媽媽的腳,老師抱走孩子,場面有點失控。有個老師扛著剛從媽媽身上抱過來,爆哭的孩子。有個老師身上掛著三個大哭的小孩,一手還勾著整理場地的掃把,另一手摟著孩子,園長也在門口哄著兩個孩子,一再地說:「媽媽要回去了,我陪你們... 」
Thumbnail
2021/01/04
很多時候,比起「我快氣死了」「那人真是個爛人」更難說出口的可能是 「我好想哭」「我好想念那個不在的人」…….
Thumbnail
2021/01/04
很多時候,比起「我快氣死了」「那人真是個爛人」更難說出口的可能是 「我好想哭」「我好想念那個不在的人」…….
Thumbnail
2020/11/05
我們這一代,從小就被訓練「不能哭」「有什麼好生氣的」「生氣羞羞臉」「要控制情緒」,導致我們太習慣把感受往肚裡吞,連帶著將其指認都變得困難。 一但遇到漫出來無法遏抑的情緒,常常,也就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用說教小孩正視這些感受。 所以,情緒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0/11/05
我們這一代,從小就被訓練「不能哭」「有什麼好生氣的」「生氣羞羞臉」「要控制情緒」,導致我們太習慣把感受往肚裡吞,連帶著將其指認都變得困難。 一但遇到漫出來無法遏抑的情緒,常常,也就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用說教小孩正視這些感受。 所以,情緒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我在小孩喊無聊時塞手機給他,我就剝奪了他運用與生俱來的想像力的機會,也讓他習慣尋求外在刺激,而不是練習平靜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如果我在小孩喊無聊時塞手機給他,我就剝奪了他運用與生俱來的想像力的機會,也讓他習慣尋求外在刺激,而不是練習平靜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暑假過了一半,你有觀察你的孩子在假期時做些什麼嗎? 他/她最喜歡玩什麼呢? 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還是要和別人一起玩呢? 你知道「玩」有多重要嗎? 玩,不只是孩童的權益,對於成人來說也好重要!
Thumbnail
暑假過了一半,你有觀察你的孩子在假期時做些什麼嗎? 他/她最喜歡玩什麼呢? 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還是要和別人一起玩呢? 你知道「玩」有多重要嗎? 玩,不只是孩童的權益,對於成人來說也好重要!
Thumbnail
我以前總覺得無暇也無心陪小孩玩,內心常吶喊著:我還有一堆事要做耶!你為什麼就不能自己玩呢?當我終於有空陪玩的時候,我卻很容易感到好無聊好浪費時間喔!根本心不在焉。 你可以藉此窺探他的內心, 藉由笑聲釋放他的壓力, 你將更了解你的孩子, 你們的情感連結更深了! 以下整理了一些讀後筆記:
Thumbnail
我以前總覺得無暇也無心陪小孩玩,內心常吶喊著:我還有一堆事要做耶!你為什麼就不能自己玩呢?當我終於有空陪玩的時候,我卻很容易感到好無聊好浪費時間喔!根本心不在焉。 你可以藉此窺探他的內心, 藉由笑聲釋放他的壓力, 你將更了解你的孩子, 你們的情感連結更深了! 以下整理了一些讀後筆記: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從五月開始,因為疫情關係,小孩在居家學習,第一個禮拜還有讓小孩去學校,可是後來知道他們去學校像被關在監獄一樣,連出教室、到走廊走動,或去操場跑跳都不行,只能呆呆坐在教室自學,老師也不會教他們任何知識,要忙著錄影片或是做其他行政事務,一整天下來都不知道在做什麼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從五月開始,因為疫情關係,小孩在居家學習,第一個禮拜還有讓小孩去學校,可是後來知道他們去學校像被關在監獄一樣,連出教室、到走廊走動,或去操場跑跳都不行,只能呆呆坐在教室自學,老師也不會教他們任何知識,要忙著錄影片或是做其他行政事務,一整天下來都不知道在做什麼
Thumbnail
防疫停課第三週 - 2歲小孩在家忙什麼? 疫情來得突然,停課打亂一切陣腳,不過也意外生出一篇文章。說來也慚愧,媽媽我花了兩週時間才摸出一點頭緒,怎麼搞定家裡兩隻小屁孩,又能讓他們有收穫?畢竟家裡的玩具要玩膩了!另一方面也是發現疫情看來沒有當初的樂觀,停課延長了,而我做了最壞的打算,也就是停課可能會再
Thumbnail
防疫停課第三週 - 2歲小孩在家忙什麼? 疫情來得突然,停課打亂一切陣腳,不過也意外生出一篇文章。說來也慚愧,媽媽我花了兩週時間才摸出一點頭緒,怎麼搞定家裡兩隻小屁孩,又能讓他們有收穫?畢竟家裡的玩具要玩膩了!另一方面也是發現疫情看來沒有當初的樂觀,停課延長了,而我做了最壞的打算,也就是停課可能會再
Thumbnail
疫情之下,每個人都受到影響。小孩全部都在家自學,父母如何面對?家裡成員如何自處?這集分享一下我家的狀況,大家可以交流一下。也很希望疫情趕快結束,生活恢復正常…。
Thumbnail
疫情之下,每個人都受到影響。小孩全部都在家自學,父母如何面對?家裡成員如何自處?這集分享一下我家的狀況,大家可以交流一下。也很希望疫情趕快結束,生活恢復正常…。
Thumbnail
最近一次給小孩玩具是選什麼呢?我有3個選物條件和你分享。另外關於童玩時間大人如何應對,此時此刻非常重要,文中提供3個錦囊妙計,讓我們安然度過這段時光,停課不愁城、在家不受困,會不會事後我們回想起來,卻愛上這種膩在一起的小時光,你說可能嗎?
Thumbnail
最近一次給小孩玩具是選什麼呢?我有3個選物條件和你分享。另外關於童玩時間大人如何應對,此時此刻非常重要,文中提供3個錦囊妙計,讓我們安然度過這段時光,停課不愁城、在家不受困,會不會事後我們回想起來,卻愛上這種膩在一起的小時光,你說可能嗎?
Thumbnail
末日來了,而我們還活著。 如何讓WFH不成為WTF大抵是這兩週的重要練習,這篇去年寫的文章,現在看來還是有點天真的,畢竟當時僅只是想像,想像要天長地久的陪玩。 直到一年後的今日,想像忽然成了現實。
Thumbnail
末日來了,而我們還活著。 如何讓WFH不成為WTF大抵是這兩週的重要練習,這篇去年寫的文章,現在看來還是有點天真的,畢竟當時僅只是想像,想像要天長地久的陪玩。 直到一年後的今日,想像忽然成了現實。
Thumbnail
遊戲時間結束了!Playtime Is Over! 現代媽爸真的很難當,被要求要一直陪小孩 pretend play (扮演遊戲),但真的很累,怎麼辦?⋯⋯
Thumbnail
遊戲時間結束了!Playtime Is Over! 現代媽爸真的很難當,被要求要一直陪小孩 pretend play (扮演遊戲),但真的很累,怎麼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