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教科書裡沒教過的問題時,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反應呢?』

2021/11/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碰到教科書裡沒教過的問題時,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反應呢?』
1. 等待指示。
2. 因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變得情緒化。
3. 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
聽同事說,
導師班上的班長,家長竟要求不要孩子繼續當了! 說甚麼考試成績太爛,先把功課顧好再說!
我拍拍她說:「我也遇過!我也遇過呀! 現在出現這樣擔心孩子的家長並不奇怪呀!」
跟孩子說:
「你顧好自己就好!以前老爸也什麼都沒做,你都不要當知道嗎?」
罵孩子:
「做什麼畢業紀念冊!叫老師找別人啦!你專心準備會考就好!」
質疑老師:
「老師~副班長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別班也要做這些嗎?」
罵老師:
「為什麼讓我的小孩去當風紀股長? 被同學排擠都是因為當風紀。」
「……」
即使老師不斷告訴孩子,領導力和執行力就是在擔任這些重要幹部中磨練學習而來的。也不敵家長的洗腦….。
回到前面的問題:
『碰到教科書裡沒教過的問題時,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反應呢?』
這是陪湯米去逛書店時,一本「最高的教養」吸引了我的目光。心想: 哇~真是好大的口氣! 好奇到底是哪來的自信,可以說出教養的最高指導原則?
當下翻了翻,我就注意到這個有趣的提問。
1. 等待指示。
2. 因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變得情緒化。
3. 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
我想現在的台灣孩子,大多是1.吧! 還不少是難搞的2.。
可以選3.的,老實說,我認為少之又少…。
作者博克重子,從「全美最優秀女高中生」培育,談世界級人才的五大特質。用亞洲人的角度,近距離觀察美國名校第一線教育狀況,分析具學術研究證據支持的世界級教養。
我覺得它很好看,流暢好讀外,也讓我開了眼界。
最棒的是,還整理了不少在家裡就可以簡單做的教養方法。
裏頭就提到了「社會情緒能力social emotional competency」相對於IQ及認知能力的重要。
在日文中的說法是「人間力」:一個獨立的人能夠不屈不撓的生存下去的綜合能力,任何環境都能挑戰自己,活出自己最好樣貌的能力。
書中用許多案例告訴讀者,哈佛等名校為何不錄取考試滿分的學生?
目前全球菁英教育最重視的,是成績單衡量不出來的,是那些適應快速變動年代最重要的非認知能力。
只重視把基礎知識塞進腦袋當然也有其好處啦!
畢竟在思考事物方面,豐富的知識可成為判斷的支撐力。然而,就只能培養出被動能力。
可是人只要活著,每天都會不斷發生意料之外的各種問題,若僅有被動能力,遇到問題就只能一直等著別人來幫你。
看著孩子從跌倒中爬起來的樣子確實很令人痛苦又焦急,但這是必要的。
鼓起勇氣支持孩子體驗學業以外的學習機會,是父母的責任。
    12會員
    110內容數
    當一個大人(教師)懂得使用正確的對話方式,孩子(學生)會喜歡跟你在一起,你也會更喜歡孩子。正確的對話讓人生命經驗一致性的連結,教育只要往這個方向走,問題將不會是問題了。茶米老師的校園日誌,分享校園對話的實際案例,也紀錄茶米老師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