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內觀中心(觀向自身內在的狀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原本我是預定參加高雄觀因寺於2023-06-14 開始,至 2023-06-25結束的內觀課程,因為個人的行程上臨時有變動,變成必須提前參加。後來放棄2023-06-14正取名額,改報名5/31參加內觀課程(嘉義市臨時中心),當時我有收到來信是後補第十一位。我每天都默默的祈求希望我能成為正取。

也許我的祈求上天有看見,我在5/22收到來信由候補轉為正取學員!很驚喜~要相信有無限可能都會發生。

就這樣我很幸運的去參加內觀課程(嘉義市臨時中心)。

 原本我是不想參加的,我聽到要靜坐很久,內心是排斥的。因為我國小的時候腰椎有出過意外,壓迫到神經,導致我只要盤腿坐沒多久後,我右小腿很快會就發麻,而且是麻到會痛的那種,我就坐不住,必須一直更換姿勢。後來有參加過的友人跟我提到,她有看到學員是坐在椅子上面。似乎在報名時,可以在先備註自身的狀態,中心會備椅子。

 身邊一個人分享,我可能還沒有多在意。後來有了第二個人,又出現第三個?!表示這不是詐騙,重點是這三個人都是我身邊不同圈子的人。為什麼他們的分享都是說很特別的經驗,但又說不太上來。最後都會說妳要親自去體驗才會明白。

讓我這個對身心靈充滿好奇的人,有了「我是不是應該去看看人家在做什麼?」來滿足自身好奇心。

 確定正取參加的信件中,會有以下的提醒:
抵達中心時間
本期課程將於 2023-05-31傍晚開始,請在下午 2:00 至 5:00 之間抵達以辦理報到手續。課程開始前,中心將提供簡便晚餐。
課程結束時間
本期課程將於 2023-06-11早晨大約 ​08:00 結束,接著是用早餐及清掃房間。 所有的學員應留待課程完全結束了,再自行離開。

手機跟錢包會由「內觀中心」代為保管。

也就是說,實際用掉的天數會有12天。

在第一天下午是報到時間。大約在晚餐時間,助教就會直接宣佈禁止交談了。據說,有人不小心說話,後來有請對方下次再參與(直接取消資格),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還是打出來讓大家留意一下。

我想嚴禁交談,一定有它的作用在,才會納入在內觀課程中,後來在開示中,葛印卡老師會提到為何要禁語。

要靜坐前,助教請我先坐在蒲團上,老實我真的很痛苦…肉身的不適一直在折磨我,我覺得自己像隻蟲不斷在變換姿勢。老師有注意到,於是請教助來跟我說,我可以改坐在椅子上。

當時我有在考慮,若第二天還是要我在蒲團靜坐的話,我可能會直接提出要退出內觀,打算離開的請求…

 我個人覺得前三天的靜坐(會指導,先觀察自身的呼吸)+禁語,是在適應與外界隔離,專注於當下回到自己身體感受。

 透過觀呼吸去感受身體痛與不痛的部位,因累世業力的關係,業力的痛會殘留在今世身(身體)上,而業力就會透過痛來呈現。在長時間靜坐的過程中,只要身體某些地方感到疼痛,一旦有念頭出現「痛」,疼痛的位置會更劇烈…

 第三天的晚上,內觀的技法會有點進階,那晚上大家靜坐共修結束後,我感覺大家都是神采飛揚的走出來~~~

 第六天開始,後面幾天會傳授技法更進階,而第九天下午的技法,對我個人來說是很特別的經驗,第九天的似乎是跟「消融」有關(有規定不能帶紙筆、書,只能憑印象寫下自己的經驗)在下午共修時間教導技法時,我靜坐處於出神狀態,在聽到技法某段的時候,可能有幾秒中,我真的有體悟到「離苦即樂」的感受,我把思緒拉回大腦時,疼痛的感覺又回來了XD

 我當下想抓取「我聽到哪一段而讓我有無痛的感受?」內觀一旦用大腦…就會產生「我執」…而非平等心的看待身體的感受…

 我有請教老師是否可以重聽第九天下午的授課內容。
老師微笑的說:「過去就過去了。下次再來參加十日課程。」

老師有問我為什麼,我把自己剛體驗的經驗跟老師說,老師聽完之後提到,大部份第一次參加內觀能達到這樣的狀態的人是少數,甚至有人參加十次、二十次都未能達到這樣的狀態。

 在第六天的過程中,我進入出神狀態,感受到右邊肩頸聽到「ㄅㄧㄚ、ㄅㄧㄚ、ㄅㄧㄚ」連續的聲音,我意識到身體似乎在進行修復。我長期使用右手慣用手,產生肌健炎,發炎一直延伸到右斜方肌產生「斜方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我內觀大約到第七天開始,精神越來越好,明明晚上九點半就可以睡覺了,可我就是睡不著…到十二點左右我才睡的著…隔天早上四點起來。我忘了自己是在第七天、還是第八天傳授親的技法時,我算是唯一反應最強烈的學員,我在晚間「次日內觀技巧指導」時間,突然很想咳嗽,我知道是止不住的咳嗽,就快步到外面一直咳嗽,咳到後來跑去廁所吐,吐出一堆像痰的東西。待我自己平靜下來,把自己打理好後,再回到共修場所。

我大概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也許是因為我先前有接觸過其他身心靈的課程,看過自己的幾世前世因果,因此我很能接受自己當下的狀態。

 

我個人的想法是:每個人有自己的進展…我自己在內觀這幾天的經驗中,越是用腦,越難達到內觀所教的技法…盡可能專注在身體感受中…不要一直在感受「痛」…想辦法讓自己轉念「平等心」。

第七天後,意識到剩下的天數不多了,我很珍惜後面幾天!!

內觀是針對回到感受與自己的身體相處並了解自己的身體發生什麼事情,內在的心境不安定,就會把不安定朝向外境。唯有自己產生戒、定、慧三者同行,在面對生活任何苦,都會有智慧的看待。出關後,讓我明白何為離苦即樂。

事隔三個月,我在內觀中學習到,很多事情與情緒有關的事情不要馬上有反應(舊有的習性反應或習氣),但它不代表逃避哦。

 以下是其他的分享:
我去的時候,已經開始覺得熱了(今年的天氣太熱了)。正好一半的天數有遇到下雨,一半天氣很好。我們晚上一定要使用蚊帳,大家被叮的有點慘,我不喜歡黏的感覺,一開始很抗拒噴防蚊液,但我被叮到我受不了,於是我一直給自己噴防蚊液(中心有提供,放在襌堂外的二側鞋櫃旁)

 

記得帶水瓶(最好是瓶口大,方便沖洗)、中午會有飯菜、湯、水果。我當時只有帶一個環保碗,若喜歡喝湯就需要多帶一個湯碗飯碗湯碗,水果的部份有同修是放在環保碗的蓋子上。也有人不是帶湯碗,而是可以盛湯大小的杯子。

早上前三天的休息時間比較長,第四天會縮短。因此我就沒有吃早餐,通常早餐吃完大家會回自己的房間,我沒有吃早餐會馬上回房間休息(不吃早餐也是避免我胃食道逆流)。午休的時間比較長,我為了避免胃食道逆流而沒有午睡,到房間會換運動鞋去三樓曬衣場走走。記得帶夾腳托鞋之類的,畢竟洗澡後腳會溼溼的,直接穿運動鞋會悶住感到不適…(有幾位同修真的沒有帶到拖鞋),那邊的水是硬水,最好帶自己常用的洗髮精跟潤髮(內觀中心是提倡盡可能不要有香味),我沒帶到洗髮精有點慘…總之頭髮洗好後,都很柴的感覺。

未來有機會我會想再參加。

以下是相關連結:
內觀課程簡介及學員行為規範 中文版
台灣內觀中心-攜帶物品及注意事項(嘉義臨時中心)
內觀中心簡介
課程報名方法

其他人的分享:
天下雜誌-提提研創辦人為60人煮飯洗碗、還被罵?「法工」如何在日常中修行?
當我解剖我自己|寫在兩個月後・台灣內觀中心十日課程記事
改變我人生的十日內觀。內觀是什麼?什麼是開示?靜坐怎麼坐?
台灣內觀課程分享Vipassana Meditation~非官方內觀中心

願我們能更靠近自己的內心,學會與自己相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是我們的秘密—陪伴者部落
2會員
16內容數
我走在靈性成長的道路上, 願能遇到靈魂夥伴們,讓我們一起成長。 祝福我們在人世間,把自己的靈性找回。 願我們在平靜中,遇見自己。
2023/08/02
透過這次的經驗,我沈澱一天的時間在思考為何我跟自己的胃連結中斷,可能來自我與媽媽的連結。 可能我的內在拒絕去跟我母親連結,更深層是我看到小時候許多創傷都是來自於我的母親(家暴、情緒勒索),小小的我,可能給自己的信念是「我停止與母親連結,我就不會傷受。」
Thumbnail
2023/08/02
透過這次的經驗,我沈澱一天的時間在思考為何我跟自己的胃連結中斷,可能來自我與媽媽的連結。 可能我的內在拒絕去跟我母親連結,更深層是我看到小時候許多創傷都是來自於我的母親(家暴、情緒勒索),小小的我,可能給自己的信念是「我停止與母親連結,我就不會傷受。」
Thumbnail
2022/07/16
所以什麼是同理心?為什麼它跟同情心非常不一樣? 同理心促成連結,同情心反而造成連結中斷。
Thumbnail
2022/07/16
所以什麼是同理心?為什麼它跟同情心非常不一樣? 同理心促成連結,同情心反而造成連結中斷。
Thumbnail
2022/02/21
透過上家族系統排列的課程中,打開我對療癒界的認識。 同時也認識了許多靛藍色小孩特質的伴夥們。 其中有位感知到我大腦思緒繁多,於是他推薦我一位催眠老師。 我的確有很多事情,在煩惱。大腦會不斷的運作。我很難入眠,必須滑手機看小說,看到眼睛疲勞才願意睡;或是透過運動,讓自己的身體疲勞到睡著。
2022/02/21
透過上家族系統排列的課程中,打開我對療癒界的認識。 同時也認識了許多靛藍色小孩特質的伴夥們。 其中有位感知到我大腦思緒繁多,於是他推薦我一位催眠老師。 我的確有很多事情,在煩惱。大腦會不斷的運作。我很難入眠,必須滑手機看小說,看到眼睛疲勞才願意睡;或是透過運動,讓自己的身體疲勞到睡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愛上了「靜坐內觀」 第一次靜坐內觀是在2009年,當時我40歲,持續靜坐了10天,包括第1天報到和第12天出關,總共12天。 第二次經驗發生在2020年1月,當時我已經51歲。雖然隔了10年,但這次的體驗讓我下定決心,決定每日早晚都花1小時來進行靜坐內觀,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我即將邁向第三
Thumbnail
我愛上了「靜坐內觀」 第一次靜坐內觀是在2009年,當時我40歲,持續靜坐了10天,包括第1天報到和第12天出關,總共12天。 第二次經驗發生在2020年1月,當時我已經51歲。雖然隔了10年,但這次的體驗讓我下定決心,決定每日早晚都花1小時來進行靜坐內觀,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我即將邁向第三
Thumbnail
內觀法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方法,引領人們獲得內在真正的安詳,過快樂有益的人生。它是透過自我觀察來淨化內心的理性過程。儘管內觀是佛陀教法的核心,但這個方法並不具任何宗派成分,不分各種出身背景,可為所有人接受並運用。
Thumbnail
內觀法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方法,引領人們獲得內在真正的安詳,過快樂有益的人生。它是透過自我觀察來淨化內心的理性過程。儘管內觀是佛陀教法的核心,但這個方法並不具任何宗派成分,不分各種出身背景,可為所有人接受並運用。
Thumbnail
全職實習結束後,我安排了一趟內觀之旅。為期十天的時間裡,我需要每天打坐10來個小時。 這十天是一個奇妙旅程。我像是進入到《神隱少女》的神秘隧道,跑到一個與俗世無關的地方。 交出了手機、錢包、書籍、筆記本。我只剩下我的身、腦、心,與衣物、鹽洗用品。 因為不能有任何社交(言語或是表情動作),我物理上,
Thumbnail
全職實習結束後,我安排了一趟內觀之旅。為期十天的時間裡,我需要每天打坐10來個小時。 這十天是一個奇妙旅程。我像是進入到《神隱少女》的神秘隧道,跑到一個與俗世無關的地方。 交出了手機、錢包、書籍、筆記本。我只剩下我的身、腦、心,與衣物、鹽洗用品。 因為不能有任何社交(言語或是表情動作),我物理上,
Thumbnail
我們寧可去探索月球的背面,或是海洋的底層,也不願意去探詢我們的內在深處。給自己的心來場十日的心靈之旅吧!六龜十日內觀甘苦談?和還沒參加的朋友簡單介紹一下課程和環境,和新生、舊生、考慮參加、好奇什麼是內觀的朋友分享我的感受:)
Thumbnail
我們寧可去探索月球的背面,或是海洋的底層,也不願意去探詢我們的內在深處。給自己的心來場十日的心靈之旅吧!六龜十日內觀甘苦談?和還沒參加的朋友簡單介紹一下課程和環境,和新生、舊生、考慮參加、好奇什麼是內觀的朋友分享我的感受:)
Thumbnail
由於宇宙的安排,我對內觀產生興趣。從Youtube頻道的艾波外出中、Mahakkala 、季小謙;Podcast的坎坎而談的分享,我萌生參加的念頭:「啊,如果教育班長沒選上的話,那就去吧!」(坎坎的分享幫助我特別多) 於是就這樣我踏上這條旅程。因為填「搭便車」認識了黃姐,感謝他載我之外,更提醒
Thumbnail
由於宇宙的安排,我對內觀產生興趣。從Youtube頻道的艾波外出中、Mahakkala 、季小謙;Podcast的坎坎而談的分享,我萌生參加的念頭:「啊,如果教育班長沒選上的話,那就去吧!」(坎坎的分享幫助我特別多) 於是就這樣我踏上這條旅程。因為填「搭便車」認識了黃姐,感謝他載我之外,更提醒
Thumbnail
我開悟了 我參加前就想說,我出來後第一句一定要講這句話 沒開悟也要開開玩笑 那最後有沒有開,我"感覺有" 但不是種大徹大悟,大概是開了個小悟 為什麼會想去內觀呢 好,那具體來說要怎麼練呢 ---- --- (發現有點多,先寫觀察跟學習,晚點再補提早走的原因跟體會) 📷 📷 📷 56則留言 讚
Thumbnail
我開悟了 我參加前就想說,我出來後第一句一定要講這句話 沒開悟也要開開玩笑 那最後有沒有開,我"感覺有" 但不是種大徹大悟,大概是開了個小悟 為什麼會想去內觀呢 好,那具體來說要怎麼練呢 ---- --- (發現有點多,先寫觀察跟學習,晚點再補提早走的原因跟體會) 📷 📷 📷 56則留言 讚
Thumbnail
2022/03,我到高雄六龜的法邁中心參與了為期十天的內觀課程,這篇文章記錄了課程參與過程中的心得,也有提到準備行李、食宿情況等建議,希望可以對瀏覽文章的你有些幫助!
Thumbnail
2022/03,我到高雄六龜的法邁中心參與了為期十天的內觀課程,這篇文章記錄了課程參與過程中的心得,也有提到準備行李、食宿情況等建議,希望可以對瀏覽文章的你有些幫助!
Thumbnail
在脫北之前,參與朋友推薦的活動 - 十日內觀。 開啟我一個從未想過的無明,於此由感而發。 這活動在嘉義市,輔仁中學裡面,並在附設的輔仁幼兒園旁。 一開始報到覺得好像還算正常。雖然在網路上看過這十天的行為規範,想說就十天應該也還好,就沒太在意...
Thumbnail
在脫北之前,參與朋友推薦的活動 - 十日內觀。 開啟我一個從未想過的無明,於此由感而發。 這活動在嘉義市,輔仁中學裡面,並在附設的輔仁幼兒園旁。 一開始報到覺得好像還算正常。雖然在網路上看過這十天的行為規範,想說就十天應該也還好,就沒太在意...
Thumbnail
在去年(2020年)冬天,終於下定決心要在今年2月底,參加嚮往已久的內觀十日課程(延伸閱讀:我終於決定要去內觀了!想知道為什麼可以看這邊),回來一周的時間稍作沉澱後,整理了一下親身體驗的過程及親友關心+好奇,來粗淺談談到底什麼是內觀吧!XD 內觀,是一個透過一連串的訓練與練習,專注覺察自己,如實感受
Thumbnail
在去年(2020年)冬天,終於下定決心要在今年2月底,參加嚮往已久的內觀十日課程(延伸閱讀:我終於決定要去內觀了!想知道為什麼可以看這邊),回來一周的時間稍作沉澱後,整理了一下親身體驗的過程及親友關心+好奇,來粗淺談談到底什麼是內觀吧!XD 內觀,是一個透過一連串的訓練與練習,專注覺察自己,如實感受
Thumbnail
一趟只有你與自己的10日內觀旅程。
Thumbnail
一趟只有你與自己的10日內觀旅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