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內觀中心(觀向自身內在的狀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原本我是預定參加高雄觀因寺於2023-06-14 開始,至 2023-06-25結束的內觀課程,因為個人的行程上臨時有變動,變成必須提前參加。後來放棄2023-06-14正取名額,改報名5/31參加內觀課程(嘉義市臨時中心),當時我有收到來信是後補第十一位。我每天都默默的祈求希望我能成為正取。

也許我的祈求上天有看見,我在5/22收到來信由候補轉為正取學員!很驚喜~要相信有無限可能都會發生。

就這樣我很幸運的去參加內觀課程(嘉義市臨時中心)。

 原本我是不想參加的,我聽到要靜坐很久,內心是排斥的。因為我國小的時候腰椎有出過意外,壓迫到神經,導致我只要盤腿坐沒多久後,我右小腿很快會就發麻,而且是麻到會痛的那種,我就坐不住,必須一直更換姿勢。後來有參加過的友人跟我提到,她有看到學員是坐在椅子上面。似乎在報名時,可以在先備註自身的狀態,中心會備椅子。

 身邊一個人分享,我可能還沒有多在意。後來有了第二個人,又出現第三個?!表示這不是詐騙,重點是這三個人都是我身邊不同圈子的人。為什麼他們的分享都是說很特別的經驗,但又說不太上來。最後都會說妳要親自去體驗才會明白。

讓我這個對身心靈充滿好奇的人,有了「我是不是應該去看看人家在做什麼?」來滿足自身好奇心。

 確定正取參加的信件中,會有以下的提醒:
抵達中心時間
本期課程將於 2023-05-31傍晚開始,請在下午 2:00 至 5:00 之間抵達以辦理報到手續。課程開始前,中心將提供簡便晚餐。
課程結束時間
本期課程將於 2023-06-11早晨大約 ​08:00 結束,接著是用早餐及清掃房間。 所有的學員應留待課程完全結束了,再自行離開。

手機跟錢包會由「內觀中心」代為保管。

也就是說,實際用掉的天數會有12天。

在第一天下午是報到時間。大約在晚餐時間,助教就會直接宣佈禁止交談了。據說,有人不小心說話,後來有請對方下次再參與(直接取消資格),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還是打出來讓大家留意一下。

我想嚴禁交談,一定有它的作用在,才會納入在內觀課程中,後來在開示中,葛印卡老師會提到為何要禁語。

要靜坐前,助教請我先坐在蒲團上,老實我真的很痛苦…肉身的不適一直在折磨我,我覺得自己像隻蟲不斷在變換姿勢。老師有注意到,於是請教助來跟我說,我可以改坐在椅子上。

當時我有在考慮,若第二天還是要我在蒲團靜坐的話,我可能會直接提出要退出內觀,打算離開的請求…

 我個人覺得前三天的靜坐(會指導,先觀察自身的呼吸)+禁語,是在適應與外界隔離,專注於當下回到自己身體感受。

 透過觀呼吸去感受身體痛與不痛的部位,因累世業力的關係,業力的痛會殘留在今世身(身體)上,而業力就會透過痛來呈現。在長時間靜坐的過程中,只要身體某些地方感到疼痛,一旦有念頭出現「痛」,疼痛的位置會更劇烈…

 第三天的晚上,內觀的技法會有點進階,那晚上大家靜坐共修結束後,我感覺大家都是神采飛揚的走出來~~~

 第六天開始,後面幾天會傳授技法更進階,而第九天下午的技法,對我個人來說是很特別的經驗,第九天的似乎是跟「消融」有關(有規定不能帶紙筆、書,只能憑印象寫下自己的經驗)在下午共修時間教導技法時,我靜坐處於出神狀態,在聽到技法某段的時候,可能有幾秒中,我真的有體悟到「離苦即樂」的感受,我把思緒拉回大腦時,疼痛的感覺又回來了XD

 我當下想抓取「我聽到哪一段而讓我有無痛的感受?」內觀一旦用大腦…就會產生「我執」…而非平等心的看待身體的感受…

 我有請教老師是否可以重聽第九天下午的授課內容。
老師微笑的說:「過去就過去了。下次再來參加十日課程。」

老師有問我為什麼,我把自己剛體驗的經驗跟老師說,老師聽完之後提到,大部份第一次參加內觀能達到這樣的狀態的人是少數,甚至有人參加十次、二十次都未能達到這樣的狀態。

 在第六天的過程中,我進入出神狀態,感受到右邊肩頸聽到「ㄅㄧㄚ、ㄅㄧㄚ、ㄅㄧㄚ」連續的聲音,我意識到身體似乎在進行修復。我長期使用右手慣用手,產生肌健炎,發炎一直延伸到右斜方肌產生「斜方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我內觀大約到第七天開始,精神越來越好,明明晚上九點半就可以睡覺了,可我就是睡不著…到十二點左右我才睡的著…隔天早上四點起來。我忘了自己是在第七天、還是第八天傳授親的技法時,我算是唯一反應最強烈的學員,我在晚間「次日內觀技巧指導」時間,突然很想咳嗽,我知道是止不住的咳嗽,就快步到外面一直咳嗽,咳到後來跑去廁所吐,吐出一堆像痰的東西。待我自己平靜下來,把自己打理好後,再回到共修場所。

我大概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也許是因為我先前有接觸過其他身心靈的課程,看過自己的幾世前世因果,因此我很能接受自己當下的狀態。

 

我個人的想法是:每個人有自己的進展…我自己在內觀這幾天的經驗中,越是用腦,越難達到內觀所教的技法…盡可能專注在身體感受中…不要一直在感受「痛」…想辦法讓自己轉念「平等心」。

第七天後,意識到剩下的天數不多了,我很珍惜後面幾天!!

內觀是針對回到感受與自己的身體相處並了解自己的身體發生什麼事情,內在的心境不安定,就會把不安定朝向外境。唯有自己產生戒、定、慧三者同行,在面對生活任何苦,都會有智慧的看待。出關後,讓我明白何為離苦即樂。

事隔三個月,我在內觀中學習到,很多事情與情緒有關的事情不要馬上有反應(舊有的習性反應或習氣),但它不代表逃避哦。

 以下是其他的分享:
我去的時候,已經開始覺得熱了(今年的天氣太熱了)。正好一半的天數有遇到下雨,一半天氣很好。我們晚上一定要使用蚊帳,大家被叮的有點慘,我不喜歡黏的感覺,一開始很抗拒噴防蚊液,但我被叮到我受不了,於是我一直給自己噴防蚊液(中心有提供,放在襌堂外的二側鞋櫃旁)

 

記得帶水瓶(最好是瓶口大,方便沖洗)、中午會有飯菜、湯、水果。我當時只有帶一個環保碗,若喜歡喝湯就需要多帶一個湯碗飯碗湯碗,水果的部份有同修是放在環保碗的蓋子上。也有人不是帶湯碗,而是可以盛湯大小的杯子。

早上前三天的休息時間比較長,第四天會縮短。因此我就沒有吃早餐,通常早餐吃完大家會回自己的房間,我沒有吃早餐會馬上回房間休息(不吃早餐也是避免我胃食道逆流)。午休的時間比較長,我為了避免胃食道逆流而沒有午睡,到房間會換運動鞋去三樓曬衣場走走。記得帶夾腳托鞋之類的,畢竟洗澡後腳會溼溼的,直接穿運動鞋會悶住感到不適…(有幾位同修真的沒有帶到拖鞋),那邊的水是硬水,最好帶自己常用的洗髮精跟潤髮(內觀中心是提倡盡可能不要有香味),我沒帶到洗髮精有點慘…總之頭髮洗好後,都很柴的感覺。

未來有機會我會想再參加。

以下是相關連結:
內觀課程簡介及學員行為規範 中文版
台灣內觀中心-攜帶物品及注意事項(嘉義臨時中心)
內觀中心簡介
課程報名方法

其他人的分享:
天下雜誌-提提研創辦人為60人煮飯洗碗、還被罵?「法工」如何在日常中修行?
當我解剖我自己|寫在兩個月後・台灣內觀中心十日課程記事
改變我人生的十日內觀。內觀是什麼?什麼是開示?靜坐怎麼坐?
台灣內觀課程分享Vipassana Meditation~非官方內觀中心

願我們能更靠近自己的內心,學會與自己相處

我走在靈性成長的道路上, 願能遇到靈魂夥伴們,讓我們一起成長。 祝福我們在人世間,把自己的靈性找回。 願我們在平靜中,遇見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透過這次的經驗,我沈澱一天的時間在思考為何我跟自己的胃連結中斷,可能來自我與媽媽的連結。 可能我的內在拒絕去跟我母親連結,更深層是我看到小時候許多創傷都是來自於我的母親(家暴、情緒勒索),小小的我,可能給自己的信念是「我停止與母親連結,我就不會傷受。」
所以什麼是同理心?為什麼它跟同情心非常不一樣? 同理心促成連結,同情心反而造成連結中斷。
透過上家族系統排列的課程中,打開我對療癒界的認識。 同時也認識了許多靛藍色小孩特質的伴夥們。 其中有位感知到我大腦思緒繁多,於是他推薦我一位催眠老師。 我的確有很多事情,在煩惱。大腦會不斷的運作。我很難入眠,必須滑手機看小說,看到眼睛疲勞才願意睡;或是透過運動,讓自己的身體疲勞到睡著。
看到這位BLOG分享「自殺不痛苦方法研究,一個尋短者的心路歷程,結束生命前的7問題」也讓我想到自己的經歷。 這是個很沉重的議題,大多數人都有過「自殺」的念頭。我也不例外。 每個人都有自己低潮的故事… 我也曾經和想自殺的女同事,一起討論什樣的自殺會走的比較舒適又得體。 我是相信有因果輪迴,
不論我在工作上或是在伴侶前的表現,都要求自己近乎完美,不敢讓人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最害怕的是不被需要,內在更深層的是恐懼被拋棄/丟棄的感受。我太清楚別人的需要,而順著對方的需要,我壓抑了自我內在的反抗,積久了會產生情緒爆發。 現在我就不壓抑了,很直白的跟他人說出我的感受及需求。捍衛自己的感受及權益,
透過這次的經驗,我沈澱一天的時間在思考為何我跟自己的胃連結中斷,可能來自我與媽媽的連結。 可能我的內在拒絕去跟我母親連結,更深層是我看到小時候許多創傷都是來自於我的母親(家暴、情緒勒索),小小的我,可能給自己的信念是「我停止與母親連結,我就不會傷受。」
所以什麼是同理心?為什麼它跟同情心非常不一樣? 同理心促成連結,同情心反而造成連結中斷。
透過上家族系統排列的課程中,打開我對療癒界的認識。 同時也認識了許多靛藍色小孩特質的伴夥們。 其中有位感知到我大腦思緒繁多,於是他推薦我一位催眠老師。 我的確有很多事情,在煩惱。大腦會不斷的運作。我很難入眠,必須滑手機看小說,看到眼睛疲勞才願意睡;或是透過運動,讓自己的身體疲勞到睡著。
看到這位BLOG分享「自殺不痛苦方法研究,一個尋短者的心路歷程,結束生命前的7問題」也讓我想到自己的經歷。 這是個很沉重的議題,大多數人都有過「自殺」的念頭。我也不例外。 每個人都有自己低潮的故事… 我也曾經和想自殺的女同事,一起討論什樣的自殺會走的比較舒適又得體。 我是相信有因果輪迴,
不論我在工作上或是在伴侶前的表現,都要求自己近乎完美,不敢讓人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最害怕的是不被需要,內在更深層的是恐懼被拋棄/丟棄的感受。我太清楚別人的需要,而順著對方的需要,我壓抑了自我內在的反抗,積久了會產生情緒爆發。 現在我就不壓抑了,很直白的跟他人說出我的感受及需求。捍衛自己的感受及權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透過《小止觀》的教授來正確地來調整我們身、息、心,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法喜。 像以前我在講這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過去不懂這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怎麼調身、調息、調心之後,他再去靜坐修行,就發現有很明顯的效果。一些小小的調整,你覺得好像微不足道,但有時候會整個影響我們的身、息、心,影響很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我很想念內觀那段時期! 5/5離開觀因寺之後,約有一週的時間我都處在一種很平淡,有一點點出世感,直到工作跟一些外在因素開始慢慢干擾後,我才有接地的感覺。那時候我都會跟朋友開玩笑,說我的內觀藥效已經剩不多了。 剛開始,我調整我的起床時間,希望可以早起打坐,但目前沒有每天打坐,老實說現在打坐也沒有當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參加法鼓山香港道場的初級禪訓班體驗,學習透過身體的動作、呼吸、坐禪等方法來鍛鍊專注於此時此刻,並特別描述了托水缽的練習,領悟「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活在當下。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十天觀禪的經驗,過程中發現飲食與身體之間的聯繫,靜坐期間遇到脹氣問題,調整飲食後發現效果良好。身體感受是需要關注的,靜坐時間讓作者意識到飲食選擇的重要性。
    這是我去參加十日內觀禪修的感受分享。     內觀第一天我懷疑,這樣做真的可以解脫煩惱嗎?真的可以不再受苦了嗎?沒想到第十天,真的讓我看到深藏在心裡的傷,我一直掉眼淚,雖然不知道到底在傷心什麼‧‧‧。     參加內觀的十天之內,不能使用手機、文字,不能說話、不能有眼神與肢體接觸。每
Living in pune -Day 4 今天參加第一個課程,mindfulness and moving. 從站姿開始重新學習,覺知自己是不是以最不費力的姿勢站立。不過今天一整天,頭都不舒服,到了下午頭更痛了,免強上完課後,因為晚上報名參加一個聽說很強大的靜心,報名時,櫃檯還要我考慮要這樣
內觀在教什麼呢? 戒定慧。五戒、正定與智慧。 讓人過著合乎道德的生活,培養專注感知自己的感受(情緒或感受)的能力,並以自身感受到的實相(真實感受到的情緒或感受),來練習平等心(好的感受不貪求希望能夠延續、不好的感受不期望他能夠趕快結束)以獲得智慧。 十天(加上前後共12天)的課程在做什麼?
Thumbnail
神奇的是,連續兩天長時間的課程竟然不會讓我感到疲累,反而很享受那種浸在靈氣的感覺裡。 身體僵硬的反應感覺是→僵硬→被靈氣解除→僵硬→再解除這樣循環,漸漸的僵硬反應就緩和了許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透過《小止觀》的教授來正確地來調整我們身、息、心,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法喜。 像以前我在講這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過去不懂這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怎麼調身、調息、調心之後,他再去靜坐修行,就發現有很明顯的效果。一些小小的調整,你覺得好像微不足道,但有時候會整個影響我們的身、息、心,影響很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我很想念內觀那段時期! 5/5離開觀因寺之後,約有一週的時間我都處在一種很平淡,有一點點出世感,直到工作跟一些外在因素開始慢慢干擾後,我才有接地的感覺。那時候我都會跟朋友開玩笑,說我的內觀藥效已經剩不多了。 剛開始,我調整我的起床時間,希望可以早起打坐,但目前沒有每天打坐,老實說現在打坐也沒有當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參加法鼓山香港道場的初級禪訓班體驗,學習透過身體的動作、呼吸、坐禪等方法來鍛鍊專注於此時此刻,並特別描述了托水缽的練習,領悟「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活在當下。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十天觀禪的經驗,過程中發現飲食與身體之間的聯繫,靜坐期間遇到脹氣問題,調整飲食後發現效果良好。身體感受是需要關注的,靜坐時間讓作者意識到飲食選擇的重要性。
    這是我去參加十日內觀禪修的感受分享。     內觀第一天我懷疑,這樣做真的可以解脫煩惱嗎?真的可以不再受苦了嗎?沒想到第十天,真的讓我看到深藏在心裡的傷,我一直掉眼淚,雖然不知道到底在傷心什麼‧‧‧。     參加內觀的十天之內,不能使用手機、文字,不能說話、不能有眼神與肢體接觸。每
Living in pune -Day 4 今天參加第一個課程,mindfulness and moving. 從站姿開始重新學習,覺知自己是不是以最不費力的姿勢站立。不過今天一整天,頭都不舒服,到了下午頭更痛了,免強上完課後,因為晚上報名參加一個聽說很強大的靜心,報名時,櫃檯還要我考慮要這樣
內觀在教什麼呢? 戒定慧。五戒、正定與智慧。 讓人過著合乎道德的生活,培養專注感知自己的感受(情緒或感受)的能力,並以自身感受到的實相(真實感受到的情緒或感受),來練習平等心(好的感受不貪求希望能夠延續、不好的感受不期望他能夠趕快結束)以獲得智慧。 十天(加上前後共12天)的課程在做什麼?
Thumbnail
神奇的是,連續兩天長時間的課程竟然不會讓我感到疲累,反而很享受那種浸在靈氣的感覺裡。 身體僵硬的反應感覺是→僵硬→被靈氣解除→僵硬→再解除這樣循環,漸漸的僵硬反應就緩和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