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打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一個社團看到關於打小孩的管教方式討論,底下一堆爸媽大喊「不打是要我怎麼教小孩?」看得我膽顫心驚。

我自己沒有小孩,只能用在教育現場看到的各種小孩面向和自己從小的經驗來思考這件事。這篇沒有要站在對立面,也沒有要提倡完全不能打孩子,只是想對於這個議題提出一些不同的切入點和思考空間。

不打孩子就不能教小孩?

也許打孩子有它的成效。但不打孩子的話,能不能用其它的方式教呢?我相信是有的,只是很花時間,也很花心力,可能是打孩子的好幾倍以上。

換句話說,身為一個忙碌的大人,每天要處理這麼多事,有沒有可能對於孩子的管教上,有時候會選擇走捷徑?

用比較有效率的方法不是不行,但也在告訴孩子,大人現在對我沒輒了,用打人的方式會比較快結束這一回合。

打孩子只是為了要處罰他?

生活壓力會影響一個人處理事情的方式。我在教育現場也的確發現,經濟弱勢家庭打孩子的比例會偏高。我爸以前經濟壓力很大的時候也會這樣,如果用比例原則來看,他打小孩常常「不成比例」,而且會打到停不下來。

其實過多的暴力,就已經不是教育了,只是自己當下的情緒需要有個出口。

孩子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也許打孩子會讓他們學到這件事千萬不能做,但他們也可能學到:暴力可以是一種解決事情的方式。

也許有人會說,我打完都會教他,但孩子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方式,我們本來就無法控制他只能從中學到好的,而不是學到壞的。

我的觀察是,頃向打孩子的家庭,小孩在情緒的穩定度會明顯偏低,也比較容易跟同儕有肢體衝突,或是有身體界限模糊的情況。比如在跟同儕互動時,他們習慣「手來腳來」,喜歡用拍打的方式吸引人注意或與人互動。

換句話說,肢體或甚至是肢體暴力,很容易被複製在孩子自己的人際關係中,影響他們人我的界線,也影響他們看待和處理人際問題的方式。

我小時候還不是常被打,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真的很常聽到人家講這句話,這時候只想回他說:你看過四樓的天堂嗎?

心裡的傷身體會記住。」請不要以為你現在好好的,其實很多人內心的受傷小孩一直都沒有復原,這些受傷的部份在長年的壓抑下被合理化,又再繼續製造出更多受傷的靈魂。

我從小生活在高張力的家庭,幸好是女兒的關係,我爸比較少打我,但我弟就沒那麼幸運。

不過,因為長年在大吼大叫,暴力的環境下生活,我很容易受到驚嚇;小時候覺得自己比較沒膽,但長大後發現這個症狀好像沒好過,只要周圍的人稍微大聲,我還是像個驚弓之鳥,很容易被嚇到。

我弟就比較慘,一直到現在二十幾年過去了,只要一講到當年被毒打的經驗,還是歴歷在目,彷彿再重新體驗一次創傷。

我很想對那些曾經一路被打長大並感覺相當自豪的人說,有沒有被打和能不能好好長大,不一定有因果關係。也許父母的管教讓你成材,但你對於你自己的人生,也一定是投入了相當的努力,請不要忽略肯定自己。

討論父母管教是否過當,有時很令人痛心。大部份的人傾向不去看背後的原因,因為那是我們最愛的父母,選擇合理化父母的行為和自己所承受的對待,會比較不難過一點。

最後,也想請大家持續保持對暴力的敏感度及警覺心,也許是發生在別人的家庭,但如果感覺不對勁,請一定要通報。


願天下孩子,皆能無傷長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悉貞-avatar-img
2022/12/01
有一位熟悉的朋友,就在我面前出手打了孩子,動手還不輕。我直覺地告訴他說 : 你這樣做,只能夠制止孩子。但是在你打他的同時,你也在教他 : 遇到問題,出手打人是最佳方式。等孩子長大之後,面對問題,暴力會是他第一選擇的模式。
陳踢娜-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01
對啊~~打小孩也許小孩會因為怕而不敢做錯事,但家長也示範了暴力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
零-avatar-img
2022/11/30
之前當幼師的時候,也是發現實施打罵教育的孩子,會模仿父母,做出要打人的手勢,還會和你說「爸爸也會這樣」,只能放學時和他的父母溝通。
陳踢娜-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01
真的~~小孩跟別人的互動都反應了在家父母的行為 大人真的不可不慎呀😩😩
avatar-img
陳踢娜的沙龍
21會員
107內容數
教育界像是個粉筆堆成的象牙塔,圈子裡的我還在適應,希望能在完全融入前,留下一點自己的看法和教學觀察紀錄,怕自己以後忘記。有可能一直都是心靈上的圈外人,不過也沒關係啦!
陳踢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5
要走的人講話比較實在,所以還在職的人,話可以聽聽就好。
Thumbnail
2024/08/15
要走的人講話比較實在,所以還在職的人,話可以聽聽就好。
Thumbnail
2022/10/28
從上個月開始,我每個禮拜三中午的午休的時段會空出來,幫兩個學生補救英文字母和拼音。這兩個學生,一個是願意學,但基礎不好,一個是基礎不好,家境也不好。
Thumbnail
2022/10/28
從上個月開始,我每個禮拜三中午的午休的時段會空出來,幫兩個學生補救英文字母和拼音。這兩個學生,一個是願意學,但基礎不好,一個是基礎不好,家境也不好。
Thumbnail
2022/09/23
通常我在上完課程的一個小進度後,下一堂課的開頭會用問答的方式來做個複習,不過我的某一個任教班有個小小的特色,就是很喜歡用相反的答案回答我。
Thumbnail
2022/09/23
通常我在上完課程的一個小進度後,下一堂課的開頭會用問答的方式來做個複習,不過我的某一個任教班有個小小的特色,就是很喜歡用相反的答案回答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一個社團看到關於打小孩的管教方式討論,底下一堆爸媽大喊「不打是要我怎麼教小孩?」看得我膽顫心驚。
Thumbnail
在一個社團看到關於打小孩的管教方式討論,底下一堆爸媽大喊「不打是要我怎麼教小孩?」看得我膽顫心驚。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身為兩個兒子的媽,我必須承認,我真的、真的很想打小孩。 很多人喜歡用打的方式教育小孩,因為「打」是威權,馬上可以看得到效果,立竿見影,然而小孩乖乖就範,是因為明白道理而願意接受教誨?還是害怕棍子打下去的疼痛?!
Thumbnail
身為兩個兒子的媽,我必須承認,我真的、真的很想打小孩。 很多人喜歡用打的方式教育小孩,因為「打」是威權,馬上可以看得到效果,立竿見影,然而小孩乖乖就範,是因為明白道理而願意接受教誨?還是害怕棍子打下去的疼痛?!
Thumbnail
現在很多專家和教養文化,都說不應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某程度會影響到幼兒的大腦發展,對他們造成心理影響,然後影響成長。 於是,不打不罵的風氣持續成長,但是我想說,劍走偏鋒,走向任何一邊的極端,都不會有好結果。
Thumbnail
現在很多專家和教養文化,都說不應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某程度會影響到幼兒的大腦發展,對他們造成心理影響,然後影響成長。 於是,不打不罵的風氣持續成長,但是我想說,劍走偏鋒,走向任何一邊的極端,都不會有好結果。
Thumbnail
打小孩算不算家暴?其實也不用把法律想的太死板,如果不是嚴重或長期的暴力行為,基本上不會因為你打過小孩就變成家暴犯,或因此被申請保護令,但如果您有離婚的另一半,而監護權在對方身上時,如果探視頻頻受阻或是發現小孩行為異常時,要注意小孩是否有受到精神或身體上的虐待,必要時可以蒐證為孩子申請保護令,並申請轉
Thumbnail
打小孩算不算家暴?其實也不用把法律想的太死板,如果不是嚴重或長期的暴力行為,基本上不會因為你打過小孩就變成家暴犯,或因此被申請保護令,但如果您有離婚的另一半,而監護權在對方身上時,如果探視頻頻受阻或是發現小孩行為異常時,要注意小孩是否有受到精神或身體上的虐待,必要時可以蒐證為孩子申請保護令,並申請轉
Thumbnail
幼兒會打父母,大多是家長太寵的關係,大人可能會覺得孩子打人又不痛、長大自然就會改善了,因此即便孩子不肯說對不起,也就作罷不處罰,但長期會使孩子養成壞習慣,而且長越大越難改過來,等孩子打人會痛或引發嚴重問題時,才要他修正行為,小孩會覺得很疑惑,小時候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
Thumbnail
幼兒會打父母,大多是家長太寵的關係,大人可能會覺得孩子打人又不痛、長大自然就會改善了,因此即便孩子不肯說對不起,也就作罷不處罰,但長期會使孩子養成壞習慣,而且長越大越難改過來,等孩子打人會痛或引發嚴重問題時,才要他修正行為,小孩會覺得很疑惑,小時候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
Thumbnail
不打小孩要怎麽教?管得動嗎?我是怎麽決定不打小孩的,還有一些個人的小方法,分享給大家参考。
Thumbnail
不打小孩要怎麽教?管得動嗎?我是怎麽決定不打小孩的,還有一些個人的小方法,分享給大家参考。
Thumbnail
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
Thumbnail
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
Thumbnail
當我們太過習慣使用暴力在孩子上,我們確實能得到一位乖巧聽話的小孩;但與此同時,我們可能在無形中也向他傳遞了「暴力使用」的錯誤觀念。 此外逼迫孩子聽話,也會令小孩過於習慣壓抑,使得他們面對難題時選擇默不作聲,並將負面感受累積在心裡──一旦這樣的情緒在某天爆發,那它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下一場暴力的發生──
Thumbnail
當我們太過習慣使用暴力在孩子上,我們確實能得到一位乖巧聽話的小孩;但與此同時,我們可能在無形中也向他傳遞了「暴力使用」的錯誤觀念。 此外逼迫孩子聽話,也會令小孩過於習慣壓抑,使得他們面對難題時選擇默不作聲,並將負面感受累積在心裡──一旦這樣的情緒在某天爆發,那它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下一場暴力的發生──
Thumbnail
無論是在有許多小孩的教育現場,或者家裡僅有一兩個小孩的教養現場,打人的孩子大概總是讓大人們特別擔憂操煩。在這篇文章裡,我要先試著說說常見的幾種看法與解決方式,最後再我的觀察與想法,並且提出在教育上我認為恰當的作法。
Thumbnail
無論是在有許多小孩的教育現場,或者家裡僅有一兩個小孩的教養現場,打人的孩子大概總是讓大人們特別擔憂操煩。在這篇文章裡,我要先試著說說常見的幾種看法與解決方式,最後再我的觀察與想法,並且提出在教育上我認為恰當的作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