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後世代:東關之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東興之戰,又名東關之戰。
是孫權過世後,東吳最重要的一場戰役。

從丁奉傳,可以看出它孕育出了影響整個東吳後期的名將與勢力。

東興這個地方,估計在巢湖東南濡須口的附近。

早年,在呂蒙的建議下,朱然負責建立起了濡須塢,並設三關屯。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巢湖東南出來,兩邊夾山,只有一條路可以繼續東進。
(深綠的那兩條是山,中間是通路)

濡須塢與三關,在建安年間,進行了多次激烈的戰役。
是孫權軍最重要的壁壘,沒有之一。

荊州線的戰局經常變化,沒有像這裡這麼優秀易於防守的據點。

事情在曹丕稱帝後有了不同。
曹丕展開三路伐吳時,以曹魏最強暴走隊長:曹仁進攻濡須。

「三月,曹仁遣將軍常彫等,以兵五千,乘油舩,晨渡濡須中州。」

這一戰,不管在曹魏還是東吳的記載上,都以曹仁失敗告終。
問題是,之後曹休進兵東吳,就不再有任何濡須塢的戰況報告了。
曹休直接在長江邊的歷陽打了一仗,接著長驅直入打到蕪湖。

濡須塢莫名的消失在歷史舞台上。

上面那段曹仁進攻打法,提到了油舩。
油舩是啥?火計專用易燃船。

我想在這裡大膽假設,其實當時,曹仁是成功燒掉濡須塢的。
所以後續的曹休,完全可以走水路直達歷陽,不會再被吳軍引到三關屯的方向決戰。

濡須塢的消滅,對東吳來講是非常大的威脅。
所以孫權稱帝後,就試圖築東興堤來斷開巢湖水系……重建塢堡已經不行了,斷個水路總行吧?

不過就像上面提到的,大堤還沒築好,曹休就來闖關了。
這一闖,東吳只能從這一帶含恨退出。

孫權過世後,充滿雄心壯志的諸葛恪,再次派兵進駐東興。
這次,諸葛恪不但做大堤,還沿山築兩塢城。

從前面的脈絡看來,我個人傾向,諸葛恪興土木的地方,在今林頭鎮南。
那邊非常明顯可以看出兩山夾一河。

但南諸葛只各留一千兵防守,曹魏收到情報,則派北諸葛帶七萬兵進攻。
南諸葛緊接著帶四萬兵出擊,渡過長江。

「(胡)遵等勑其諸軍作浮橋度,陣於隄上,分兵攻兩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當時諸葛恪的城塢蓋得很棒,魏軍無法登山搶攻。
所以他們其實是在大堤上築浮橋,設陣營,往左右進攻。

這個說法,大概可以映證我所說諸葛東興堤的位置應當無誤。

「及恪上岸,奉與將軍唐咨、呂據、留贊等,俱從山西上。」

照這邊來看,南諸葛應該是在歷陽,派遣四大先鋒,從南邊繞過去攻西山。

「(丁奉)辟諸軍使下道,帥麾下三千人徑進。時北風,奉舉帆二日至,遂據徐塘。

辟諸軍使下道,就說明了丁奉離開大部隊的下方路徑……而後面我們看得出來,丁奉走水路去了。
我之前一直想不通的是,他到底怎麼走,才能順北風?

安徽省可以查到三個徐塘,離這場戰役最近的,其實是含山縣東北。
如果是這裡,其實丁奉絕對是逆風高飛,也許本來水路只要走一天就可以北上到那邊了吧。

要到北徐塘,走長江就可以了。
然後,丁奉就從那條唯一的陸路,殺了過來。

由於雙城並沒有被魏軍攻下,所以其實丁奉應該是抵達東城,從上面殺下來。
而呂據他們也剛好抵達,從西城殺了下來。

「魏軍驚擾散走,爭渡浮橋,橋壞絕,自投於水,更相蹈藉。樂安太守桓嘉等同時并沒,死者數萬。」

韓當的兒子,之前投降到魏國去的「韓國綜藝節目」簡稱韓綜,也在這時被擒殺。
這邊同時我們可以看出幾件事:
一,諸葛恪為什麼要前鋒從西山走?
因為東側陸路,判斷上已經被魏軍佔領了。
但丁奉的嘗試告訴我們,其實魏軍可能只有小股兵力在徐塘。

二,如果魏軍在那邊駐有重兵,丁奉的冒險行為,不但可能害死自己,也可能會導致此戰潰敗。

三,在諸葛恪傳中,裸衣破敵的主將,其實是接下來升為左將軍的留贊。
也就是說,諸葛恪把首功報在留贊頭上,丁奉呷賽。

但三國志作者陳壽,持有魏國史料,故意在這裡踢爆諸葛恪的假報戰功。
這完全顯示出,丁奉不是諸葛恪派系……而且他又擅自行動,沒被軍法處置就不錯了。

此戰過後,東興難以強攻,已經在北方人的心中留下了印象。
如果諸葛恪沒有重興城塢,沒有在這裡擊退魏軍,東吳要不是趕緊遷都,就是比蜀漢還要早會滅亡。

按吳書的說法,最終晉多路伐吳,橫江王渾攻打此路。
雖然吹一個戰無不勝,但是你也沒有比遠從西線打過來的王濬快啊。

而且大將軍司馬伷還幫忙從旁邊的陸路推進呢。
結果這二王一司馬的抵達時間,也是差不多而已。

你相不相信,東興兩城一堤,為東吳延長了近四十年的國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1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04
三國時代,有許多知名的常勝不敗將軍。 不過多半是謊言。 敗戰往往算投手,沒有人會算在打擊手身上。 打擊率超過三成就很強了。 全琮,一個靠戰功起家,成為東吳重要外戚的男人,後來卻屢戰屢敗。 權位是什麼?也許不是戰場勝敗所能決定的。
Thumbnail
2022/01/04
三國時代,有許多知名的常勝不敗將軍。 不過多半是謊言。 敗戰往往算投手,沒有人會算在打擊手身上。 打擊率超過三成就很強了。 全琮,一個靠戰功起家,成為東吳重要外戚的男人,後來卻屢戰屢敗。 權位是什麼?也許不是戰場勝敗所能決定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大規糢戰役,都以宋的失敗而告終,史稱“鎮戎三敗”。尤其葛懷敏戰敗的消息傳到京城汴梁,宰相呂夷簡(979年-1044年,字坦夫。北宋壽州[今安徽壽縣,一說鳳台縣人]人)哀嘆:一戰不及一戰。
Thumbnail
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大規糢戰役,都以宋的失敗而告終,史稱“鎮戎三敗”。尤其葛懷敏戰敗的消息傳到京城汴梁,宰相呂夷簡(979年-1044年,字坦夫。北宋壽州[今安徽壽縣,一說鳳台縣人]人)哀嘆:一戰不及一戰。
Thumbnail
此次南下,元昊已深入宋境近100公里,這是他遠離本土深入宋境最深的一次,戰線太長,兵力過於分散,支撐不住更深入的攻勢。加之另一路夏軍失敗的消息傳來,只得罷兵。於是元昊在渭州周邊大肆焚毀民宅,搶掠人畜後撤退。
Thumbnail
此次南下,元昊已深入宋境近100公里,這是他遠離本土深入宋境最深的一次,戰線太長,兵力過於分散,支撐不住更深入的攻勢。加之另一路夏軍失敗的消息傳來,只得罷兵。於是元昊在渭州周邊大肆焚毀民宅,搶掠人畜後撤退。
Thumbnail
三國時代,有許許多多知名的古戰場。 但大多數都是曇花一現,只發生過一次大型戰爭。 其中有幾個城市、戰區,打了又打,戰了又戰。 比如合肥。 合肥城掌握了水系進出要道,進可攻,退可守,完全就是江東孫家的一個心頭大患。 為了對抗這座北方重地,江東都督呂蒙提議,在巢湖南端濡須口,興建城塢。 名為濡須塢!
Thumbnail
三國時代,有許許多多知名的古戰場。 但大多數都是曇花一現,只發生過一次大型戰爭。 其中有幾個城市、戰區,打了又打,戰了又戰。 比如合肥。 合肥城掌握了水系進出要道,進可攻,退可守,完全就是江東孫家的一個心頭大患。 為了對抗這座北方重地,江東都督呂蒙提議,在巢湖南端濡須口,興建城塢。 名為濡須塢!
Thumbnail
三國志中,不管哪一國的記錄中,都有著叛臣大傳這個分類。 魏書在第二十八,以淮南三叛的領袖為主角,附帶鍾會鄧艾。 蜀書在第十,由劉備的兩個乾兒子開頭,終於魏延楊儀。 即使沒有一起看過蜀書篇章的朋友,只要對三國稍有了解,就會發現一個事實。 這些人雖然都被以「叛國罪」行刑,但他們並不是那麼罪證確鑿……
Thumbnail
三國志中,不管哪一國的記錄中,都有著叛臣大傳這個分類。 魏書在第二十八,以淮南三叛的領袖為主角,附帶鍾會鄧艾。 蜀書在第十,由劉備的兩個乾兒子開頭,終於魏延楊儀。 即使沒有一起看過蜀書篇章的朋友,只要對三國稍有了解,就會發現一個事實。 這些人雖然都被以「叛國罪」行刑,但他們並不是那麼罪證確鑿……
Thumbnail
東興之戰,又名東關之戰。 是孫權過世後,東吳最重要的一場戰役。 都說長江天險,實際上在三國南北戰爭中,最重要的攻防都是落在長江北側的「合肥城」。 曹魏守合肥,位於巢湖西北。 孫吳守的地方,自然就是巢湖東南側。 先有濡須塢,後有東興關。
Thumbnail
東興之戰,又名東關之戰。 是孫權過世後,東吳最重要的一場戰役。 都說長江天險,實際上在三國南北戰爭中,最重要的攻防都是落在長江北側的「合肥城」。 曹魏守合肥,位於巢湖西北。 孫吳守的地方,自然就是巢湖東南側。 先有濡須塢,後有東興關。
Thumbnail
赤壁之戰後,劉備不但免去了覆滅的危機,更在赤壁戰後奪取荊南四郡,成了最大的獲利者,身為盟友的孫權能不眼紅嗎?何以能眼睜睜的看著劉備坐大?
Thumbnail
赤壁之戰後,劉備不但免去了覆滅的危機,更在赤壁戰後奪取荊南四郡,成了最大的獲利者,身為盟友的孫權能不眼紅嗎?何以能眼睜睜的看著劉備坐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