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藝術/佛洛姆 (上)

2021/12/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可以成為什麼』
對每個人而言,都有一些事情是他最有可能成為的,有一些事情是他絕對不可能成為的。很多人把生命浪費在設法成為他們不能成為的,忽略了他們可能成為的。
所以一個人一開始,應該有一幅他可以成為什麼和不可以成為什麼的藍圖,有一幅自己的局限性和可能性的藍圖。
自愛
愛自己和愛他人在原則上是互扣的,能夠愛他人的人對自己也具有愛的態度,真誠的愛是創造性的一種表達,隱含著照顧、尊重、責任和瞭解。那不是一種受別人的影響的意義下的感情,而是一種對所有的人的成長與幸福的主動追求,根植於一個人的愛的能力。愛某個人,是愛的能力的實現與集中。「愛某個人,就意味著愛人類本身」。對人類的愛,是隨著愛一個具體的人,而來的抽象觀念。由此可知,我的自我就像他人那樣,依然可以作為我的愛的具體對象。肯定一己的生命、快樂、成長、自由,乃是根植於一個人的愛的能力,及根植於照顧、尊重、負責和了解。
如果一個人能夠創造性的去愛,他就會也愛他自己。
母愛
母愛是人母對兒女的生命和需要的無條件的肯定,肯定兒女的生命有兩個層次。
其一是照顧和負責的層次,這是保護小孩的『生命與成長』所絕對必須。其二是『超越保護』的層次,那是一種態度,會在小孩心中灌注『愛生命』的觀念,讓他們覺得活著真好,覺得當一個小男孩和小女孩真好,覺得活在世界上真好。
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其中一方需要全面的幫助,另一方給予這種幫助。這是由於這種利他和不自私的性質,母愛一直被認為是最崇高的愛。
絕大多數母親在小孩還小、需要完全依賴母親時,都是慈愛的母親。這種愛的態度看來,部分是根植於人類女性的本能,我們也許會在你愛中找到自戀的元素,另一個動機,也許和母親對於權力和佔有的慾望有關。
這些動機雖然常見,但和另一種動機相比,極有可能不那麼重要和不那麼普遍。該動機就是對『超越』的需要,對超越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根植於人有自我意識的事實,需要感覺自己是創造者,一個超越被創造者的被動角色的人。他在懷胎中超越自己,他對嬰兒的愛,給他的生命帶來了意義跟重要性。
母愛的本質是照顧兒童的成長,母親不僅必須容忍小孩獨立,還必需盼望和支持他這樣做。正是這個階段,母愛變成了極為艱鉅的任務,因為他要求無私的能力,給出一切而不求回報。
兄弟愛…
是一種愛所有人的愛,沒有排他性。對任何其他人都有一份責任感,照顧、尊重和了解,渴望促進他們的生活。在兄弟愛之中,體驗到人類一體性。如果了解到一個人的本質,就會看到我們的共同性,看出我們彼此是兄弟的事實。一句我愛你,聽起來可以很一般,也可以非同一般,一般與否取決於說話者的態度。聽話者只要具有任何辨識能力,都會分辨出這句話的價值。兄弟愛的開始,是愛無助者、愛窮人和陌生人。透過同情無助的人,人開始發展出對自己兄弟的愛,而在他對自己的愛中,他也愛那些需要幫助、脆弱和不安全的人。同情隱含著瞭解和認同這兩個元素。
兒童之愛
一個成熟的人會達到這樣的狀態:他同時是自己的母親和父親。他會同時具有-可以這樣說-母性良知和父性良知。母性良知說:任何行差踏錯、任何罪行都不能把我的愛從你奪走,不能把我對你的生命和幸福的祝願奪走。父性良知說:你做錯了,你不能逃避你犯錯的某些後果。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想要我喜歡你,就必須痛改前非。成熟的人會擺脫外在的母親和父親,把他們授予的良知建立在內心裡。
愛的對象
愛,它是一種態度,一種性格的取向,這種態度和取向決定了一個人與世界作為一個整體的聯繫性。
如果只愛另一個人,卻對其他人漠不關心,那麼他的愛就不是愛。只是一種共生性依戀,或是一種擴大的自我中心主義。然而,大部分人卻相信愛是由對象構成,不是由能力構成。事實上,他們甚至相信,他們不愛其他人只愛被愛者,正表示他們的愛之強烈。因為我們不把愛看成一種活動、一種靈魂的能力,所以我們就相信愛所必需的,只是找到正確的對象,然後一切自會水到渠成。這是一種謬誤。

「如果我真正愛一個人,我就會愛所有人,就會愛世界,就會愛生命。」

如果我能夠對某個人說「我愛你」,我必然也能夠說:「我愛你之中的每個人,我透過你,愛世界,我愛你之中的我自己。」說愛是一種指向所有人的人格取向,不意味著不同種類的愛之間沒有分別。有兄弟愛、母愛、男女愛、自愛以及對神的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黃蝦米
    黃蝦米
    藉著過去,發現自己想要豐富多彩,我想要成為"為自己"喝采的重要角色。我想要記錄下日常生活中的呢喃聲,練習著轉換文字的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