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經營】你也經常覺得感動,卻沒有付諸行動嗎:人為何害怕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記得高三時,補習班總會安排成績優秀的學長姐回來分享讀書心得與方法。每次聽完時都會有一種「哇嗚!原來還可以這樣」的感覺。也不知道曾經下過多少次的決心,要像台上的風光人物一樣,擁有一樣好的考試表現。

raw-image

隨著一張張考卷、作業如雪片般飛來,大考在即的我被時間逼得喘不過氣,先前學過的讀書方法彷彿如一縷青煙,消失在我的世界裡。我總是有一股執著,認為照著自己的方式學習,一定不會錯的!

殊不知,我還是在關鍵的升學考試重摔一跤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認為,我需要徹頭徹尾的改變。


那些重要的抉擇裡,內心中的掙扎

有了高三升學的經驗,我開始重新看待「改變」這回事。以致於大學生涯的幾次重要時刻,都讓我出現了不少的內心糾結。

其中一次,是在大二那年擔任藝術季總召的經驗中。旁人看似風風光光的策展,自己內心卻是風風雨雨的。

那年,不僅活動虧損,還導致內部成員鬧得不甚愉快。內疚的我,當時有兩個選擇:

  1. 花錢消災處理好當屆即可,學弟妹自會找到出路
  2. 不只要弭平財務缺口,還要把傳承責任扛下來
raw-image

老實說,這對當時的我來說還真是困難。因為到了大三,藥學系學生應當要全力準備國考,很難再花大把心力投入社團活動中。但一方面又覺得,身為領導者,不僅要處理好當屆的危機,更要讓下屆不再發生這樣的慘案。

這次,我選擇跨出改變的第一步

後來,很幸運地以策展公司的名義參與了教育部的創業競賽,獲得一筆可觀的經費作為下屆的策展資金。


改變能帶來成長,但卻也伴隨著一定的痛苦
未來不可預測,我們如何相信改變能帶來美好

藝術季的故事中,結果論來看,改變的確讓我有所成長也獲得美好成果。但關鍵在於,我們在做出「是否改變」的抉擇時,根本就無法描繪出理想的未來。

簡單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減肥後,身材一定更加曼妙,但卻經常想了感動,卻沒有行動的根本原因。

於是我們就進入了日復一日的矛盾之中,我們既是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如:體態精實),一方面又因為理想太遙遠而未展開第一步。

這樣的痛苦,正是我在⟪【職涯設計】為何在理應美好的生涯想像中,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提及的「既想要又不想要」。


看向世界:「變」才是唯一的真理
你在大一所學的知識,很可能到畢業典禮那天就已不合時宜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現今許多學科的知識更新週期已經來到每2-3年一次。

raw-image

而從大歷史的脈絡中,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時,人們開始建立組織並且訂定勞動契約,開啟了團隊協作及朝九晚五的工作型態。

再到互聯網社群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獨立完成工作,因此漸漸地又能走向個體產出並且快速交流的協作關係。

因此,過去有句話說「以不變應萬變」或許已不再適用,心態上我們面臨變動,或許還能以處變不驚的姿態應對,但在策略上,我則相信要能「以改變應萬變」。

首先,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對世界謙卑,接納世界無時無刻都在變的事實。


望向內心:期待不同,成了我們的日常
我們總是馬不停蹄地想要追求更好
raw-image

拜社群媒體便利之賜,我們無時無刻都能更新身旁好友的近況與發展。每每看到了誰誰誰又獲得升遷、某某某又得到什麼機會,心裡總是不禁感慨:「真希望那是我!」

你看,其實你一直都在期待改變。

只是每當期待發生,而後缺乏行動,最後期待落空,這樣的循環事實上也一再重演。

所以,究竟我們為何每天期待日子有些不同,卻總在聽過很多大道理後,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嗎?


說到底,就是一場「自我實現」與「角色認同」的拉鋸戰

這邊要請求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火力支援,但是

你知道馬斯洛從來沒有用金字塔詮釋過需求理論嗎?
raw-image

人之所以不想改變,就像帆船的船身中的「安全感」、「與人連結」、「自尊心」需要被穩定著,而改變往往是追求船帆上的「探索」、「愛」、「人生目標」。

因此,我認為船身影響了「角色認同」,船帆則決定「自我實現」

  1. 角色認同:需要有安全的住所、收入、擁有歸屬感的社群
  2. 自我實現:建構在想探索的事物、想追求的人生目的

因此,我們往往需要透過搭建好船身,找到自己的角色認同,才放膽地去拉起船帆,追求自己真正想要且重要的事物。

而這也就是為何我們每天期待改變,卻又遲遲沒有行動的本質原因了。


總歸活著這一回
結果注定相同,但過程各有精采

這是近期演講中,我很喜歡分享的概念,有的時候人們並不是缺乏勇氣,而是遺忘了自己還值得擁有不同的選擇。

raw-image

或許人生是一場被迫出演的劇作,但一幕幕之間要如何呈現情緒、走位、角色關係、情節走向,完全由我們自己來掌控。

或多或少,我們都要相信,能做人生的導演。

因此,改變或不改變,或許也不是真正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如何為自己的劇情走向做出選擇,是否有傾聽自己內在的心聲?找到自己真正嚮往的舞台?

還是任由他人做了你人生的編劇?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給我一個❤️, 也歡迎你到我的FB粉專「利他能の人生調劑所」逛逛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你的學涯教練 利他能的沙龍
62會員
39內容數
2023/03/02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Thumbnail
2023/03/02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Thumbnail
2023/02/15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2023/02/15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2022/12/14
騎著摩托車,在濕濕冷冷的台北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們,對工作的期待,是不是也跟著進入寒冷的時節了呢?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在拜訪客戶之間思考著自己為何而戰,在整理工作匯報的時候,懷疑著自己是否真的在成長,會議上提出費盡心血的企劃時,總擔心著自己的努力會輕易的被否定。 我始終認為,有在思考總是一件好事⋯⋯
Thumbnail
2022/12/14
騎著摩托車,在濕濕冷冷的台北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們,對工作的期待,是不是也跟著進入寒冷的時節了呢?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在拜訪客戶之間思考著自己為何而戰,在整理工作匯報的時候,懷疑著自己是否真的在成長,會議上提出費盡心血的企劃時,總擔心著自己的努力會輕易的被否定。 我始終認為,有在思考總是一件好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些人喜歡自己現在的狀態,那當然就不需要去刻意為了跨出舒適圈而改變。但如果是想要改變,但覺得改變很難,才遲遲沒有跨出新的一步,推薦大家可以把心態改成嘗試。
Thumbnail
有些人喜歡自己現在的狀態,那當然就不需要去刻意為了跨出舒適圈而改變。但如果是想要改變,但覺得改變很難,才遲遲沒有跨出新的一步,推薦大家可以把心態改成嘗試。
Thumbnail
發現時常令自己滿意的計畫,到頭來不過是場沙盤推演。A計畫不行,仰賴B計畫;若兩者都不行,就來逆向思考,由最不可能的方向考量,嘗試變通。慢慢說服自己去應變,在盡力之後,隨遇而安。
Thumbnail
發現時常令自己滿意的計畫,到頭來不過是場沙盤推演。A計畫不行,仰賴B計畫;若兩者都不行,就來逆向思考,由最不可能的方向考量,嘗試變通。慢慢說服自己去應變,在盡力之後,隨遇而安。
Thumbnail
2/4 (六) 有時候我們想改變, 卻發現無法改變, 這個時候產生的無力感會非常的濃厚, 就好像小時候考試考不好, 再怎麼努力都無法考好, 還有在同儕之間吵架了! 想要幫忙卻無法幫忙的無力, 長大後職場或是成為父母, 有些時候也在很多的地方無法改變的無力, 聆聽這集的時候, 非常的有共鳴, 小時候真
Thumbnail
2/4 (六) 有時候我們想改變, 卻發現無法改變, 這個時候產生的無力感會非常的濃厚, 就好像小時候考試考不好, 再怎麼努力都無法考好, 還有在同儕之間吵架了! 想要幫忙卻無法幫忙的無力, 長大後職場或是成為父母, 有些時候也在很多的地方無法改變的無力, 聆聽這集的時候, 非常的有共鳴, 小時候真
Thumbnail
總是說要改變自己要擺脫現況生活,但日復一日一年又過了一年,日子就在抱怨中平淡無奇的渡過,自己仍停滯原地打轉,是誰拉住或阻止自己前進嗎?其實並沒有人,惟有自己決定向前的意願,只有自己願不願意及要不要的問題。 現在就開始行動 跨出第一步 愈走愈順
Thumbnail
總是說要改變自己要擺脫現況生活,但日復一日一年又過了一年,日子就在抱怨中平淡無奇的渡過,自己仍停滯原地打轉,是誰拉住或阻止自己前進嗎?其實並沒有人,惟有自己決定向前的意願,只有自己願不願意及要不要的問題。 現在就開始行動 跨出第一步 愈走愈順
Thumbnail
從大歷史的脈絡中,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時,人們開始建立組織並且訂定勞動契約,開啟了團隊協作及朝九晚五的工作型態。 再到互聯網社群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獨立完成工作,因此漸漸地又能走向個體產出並且快速交流的協作關係。 因此,過去有句話說「以不變應萬變」或許已不再適用⋯⋯
Thumbnail
從大歷史的脈絡中,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時,人們開始建立組織並且訂定勞動契約,開啟了團隊協作及朝九晚五的工作型態。 再到互聯網社群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獨立完成工作,因此漸漸地又能走向個體產出並且快速交流的協作關係。 因此,過去有句話說「以不變應萬變」或許已不再適用⋯⋯
Thumbnail
趁還年輕,多做一些想做的事 去改變、去接受、並成為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趁還年輕,多做一些想做的事 去改變、去接受、並成為自己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