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面目」之三(12.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思善,不思惡。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痛苦之源:思維

人類的痛苦來自思維。思維本身沒有問題,人們正是透過思維來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的,那思維為什麼會帶來痛苦呢?因為不需要思維時,思維仍然無法停止活動,它總是在評論、推測、比較、選擇等等,大腦不停的思維,雖然有九成以上是重複的,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你不想再想,可是大腦卻停不下來,這就是所謂的強迫性思維。且舉我在球場上碰到的案例來做說明好了。球隊前些日子舉辦友誼賽,臨時配隊,每隊十人,此隊再配成兩人一小組的五個小組,參加比賽,我們假設好了,有一隊和別隊比成了二比二,最後一個小組決定該隊輸贏,然後呢?你們這個小組明明已經贏了,卻因為你那個該進未進的球被對方追平,也因而造成你們隊反勝為敗。你心裡已經很擙惱了,那個球根本就是不應失手的,平常那是穩進的,怎麼那個時候會…,那根本就不能算你的錯,你也不想啊…可是你竟然聽到有人把輸球怪在你頭上,真的是斯可忍孰不可忍?…你輾轉反徹了大半夜,睡不著,你一直在想這件事,而且是愈想愈氣…可是認為是你錯的那個人,可能只是一句無心之言,而且早就忘了這回事;或者他就是想噁心你…,而他現在睡得正香呢?
這件事已經過去了,而且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你的思維卻不肯放過你,你反復的在想:那個人怎麼那麼可惡,那麼惹人厭…,沒錯,平時還沒注意到,現在想來:平日就有可厭之處了,怎麼以前沒注意到。你又想到那顆球多可惜,如果你當時能再往前一點,也許…你又由那顆球想到明天不知道球友會怎麼看你?他們會忽視掉你平常的球技,只關注你昨天那個偶然的失誤嗎?…你覺得自己委屈、不甘…、擔憂、焦慮…你想靜下來,可是靜不下來,你重復的,不斷的在想…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沒有,你的「想」-某個感官被觸及而發動的「想」-不會是平淡中和,沒有任何情感的,也不會是單一的,你的一個「想」必然會接續著別的想法,而且每個想法中都是帶有情感的,因為在想的過程中,你必然要加以區分、判斷的,你想到那顆球,你絕對不是沒有任何情感的想到那顆球的,你遺憾,你扼腕,你不解;你也絕對不是沒有任何情感的想到那句話,你憤怒,你不服,你跳腳,你想辯解,你想抗議…,你看到了嗎?一個東西觸動了你,然後呢?你會把那東西再加上一些連想,再加上一些情感;然後呢?你加上去的那個想法又會再連加上其他的想法和情感,然後再加上的想法和情感又再加上想法和情感,念念相續,情情相接,沒完沒了,無窮無盡,你陷溺在其中而無法自拔了…
這裡面的想法有兩種,一種是你認同肯定的,所以呢?你又找了很多的理由來支持你的認同,但這些理由同樣是你的想法;另一種是你抗拒否定的,而為了抗拒否定這個想法,你又找了許多理由來支持你的抗拒…。你有了想法,你認同這想法,所以用一個又一個的想法去佐證去支持這個認同;你否定這想法,所以用一個又一個的想法去佐證去支持這個否定,有了想法,不管它是善還是惡,你用更多的想法,也許是依序的,也許是雜亂的,去做為佐證,去加以支持…然後呢?你樂不可支?你暴跳如雷?你看到了嗎?認同和否定,只要是想法都加入了情緒在裡面。

惠能說詞的托勒解法

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什麼叫「屏息諸緣」?這個"緣"應該就是當事者感的"想法"吧?而且是許許多多的想法,所以才說"諸緣"。
「不思善,不思惡」
所以呢?平常應該是經常性的在思善,或思惡,所以才會要求他現在不思善,不思惡。這裡的思,就是想法;善惡則是將想法加以區分、批判,或者是對想法的認同或否定,不管何者,都是想法加上情感,都是痛苦、困擾的來源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你原來在思善思惡,現在不思善不思惡,可是你還在。思善思惡時,你在善惡中-你自以為在善惡中,或者你待在善惡中-現在你不思善不思惡了,善惡不在了,可是你卻還在,那麼你是一個還是兩個?現在"還在"的你,是那個你?是"什麼"你?

托勒與惠明開悟的推估

托勒之所以開悟,乃因他在極度痛苦之時,突然察覺到自己不知是一個還是兩個?驚懼之餘,時間中止,想法情緒都消失了,然後突然間開悟了…惠明的開悟則是:極力追趕惠能,體力幾乎耗盡,然後衣缽竟然拿不動,精神大受驚嚇,身心都達到極限,然後惠能要他放空一切,他花了良久的時間才能做到,在此極限下,惠能突然提出不思善的公案,他在巨大反差下,突然開悟…(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推估,你同意嗎?找理由來支持;你不同意嗎?找理由來反對,你看看,你好像在煩惱中了喔。)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
托勒的「思維戞然而止,意識無此清晰,沒有任何念頭生起。」乃因極度反差之下的自然狀態,有點類似「頓」,平常沒練,突然如此;而惠明的「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則是平常有練,但在要求下還花了「良久」才達到「勿生一念」的狀態,惠能看時機已到,才突然提問度化他的。
之前提過,想法是自然產生,不斷接續,很難控制的,那要如何做到「勿生一念」呢?托勒提出的做法是:全神貫注的注意當下。因為想法一定和過去或未來有關,你專注於當下,想法就弱了消了,但還是會有,一發現,再把注意力拉回來,專注於當下…練習久了,專注當下的時間愈來恧長,拉回的力量愈來愈少,心也愈來愈平靜祥和了;另一個方法是觀察,有想法,有情緒,你原本會認同或抗拒,你原本會喜歡或厭惡,現在呢?你不起認同或抗拒之心,也不起任何批判區別之情,你只是心平氣和的觀察著它,和它同在同處,慢慢的它就淡了消了,但一樣需要時間練習,久了熟了,心也愈來愈平靜祥和了。事實上,佛家針對此,有「止」、「觀」二種,其方法遠比托勒多,而且都曾經實做過,也能證明其效果,有興趣者可參閱該方面資料。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托勒經歷與公案的比較 「我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v.s.「不思善,不思惡」; 「思維戞然而止,意識無此清晰,沒有任何念頭生起。」v.s.「屏息諸緣,勿生一念。」 「醒來後,房間裡的一切變得出奇明亮,每樣東西都如此清新質樸,接下來的五個月,生活在持續的靜謐喜悅中…」v.s.「惠明言下大悟 。」
不管面對的是怎麼樣的人生,都需要當事者去把它走完走滿;沒有困難、挫折的人生,可能過於平淡無趣,有波有折是人生常態,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缺憾不足,不可愛也喜歡不來,但卻是生命的一部分,不比較,不批判,接受它並善待它,也許迎來的就是淡-淡-的-幸福。
在絕望中尋找但願 在抖音中,俞敏洪說:「我曾經跟我老婆說,我最喜歡的歸宿,是到廟裡去,我最崇拜的人物是弘一法師,他一輩子變成了兩輩子,前半輩子,中國話劇創始人,後半輩子,變成了中國律宗最偉大的大師之一……」
微笑是最好的名片。  時常微笑,保持微笑,不止能釋放壓力,讓壓力減輕(心清素),做事也較為積極主動,樂觀以待(多巴胺),而且容易有幸福感(腦內啡)。較不會為小事而憂愁煩惱,人也顯得開朗自在;與人相處也較為和睦融洽,容易看到他人的長處、優點,也較不會吝於欣賞讚美。
不思善,不思惡,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我們會受到外界的影響,乃因外界的人事物會引起我們的想法,引發我們的情緒,你幹嗎"思"?你為何認為"善",這個"思"就是我們的想法,這個"善"就是我們的情緒,你不想去思,你不想有情緒,對不起,只要五官有所察覺,自然而然就會有所思,就會有情緒,所以呢?所以我們就
《當下的力量》將「應無所住」解釋得淺顯易懂,告訴我們如何保持心靈的平靜和安和,佛家則是在《應無所住》的平靜和安和的本來面目之外,還要「生其心」,超越平靜和安和,走向六個得度的法門,而且是從利人的布施入手,只是既然進行了就會費盡全力,但又不在乎其結果如何,不因結果而使心境受到影響。
托勒經歷與公案的比較 「我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v.s.「不思善,不思惡」; 「思維戞然而止,意識無此清晰,沒有任何念頭生起。」v.s.「屏息諸緣,勿生一念。」 「醒來後,房間裡的一切變得出奇明亮,每樣東西都如此清新質樸,接下來的五個月,生活在持續的靜謐喜悅中…」v.s.「惠明言下大悟 。」
不管面對的是怎麼樣的人生,都需要當事者去把它走完走滿;沒有困難、挫折的人生,可能過於平淡無趣,有波有折是人生常態,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缺憾不足,不可愛也喜歡不來,但卻是生命的一部分,不比較,不批判,接受它並善待它,也許迎來的就是淡-淡-的-幸福。
在絕望中尋找但願 在抖音中,俞敏洪說:「我曾經跟我老婆說,我最喜歡的歸宿,是到廟裡去,我最崇拜的人物是弘一法師,他一輩子變成了兩輩子,前半輩子,中國話劇創始人,後半輩子,變成了中國律宗最偉大的大師之一……」
微笑是最好的名片。  時常微笑,保持微笑,不止能釋放壓力,讓壓力減輕(心清素),做事也較為積極主動,樂觀以待(多巴胺),而且容易有幸福感(腦內啡)。較不會為小事而憂愁煩惱,人也顯得開朗自在;與人相處也較為和睦融洽,容易看到他人的長處、優點,也較不會吝於欣賞讚美。
不思善,不思惡,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我們會受到外界的影響,乃因外界的人事物會引起我們的想法,引發我們的情緒,你幹嗎"思"?你為何認為"善",這個"思"就是我們的想法,這個"善"就是我們的情緒,你不想去思,你不想有情緒,對不起,只要五官有所察覺,自然而然就會有所思,就會有情緒,所以呢?所以我們就
《當下的力量》將「應無所住」解釋得淺顯易懂,告訴我們如何保持心靈的平靜和安和,佛家則是在《應無所住》的平靜和安和的本來面目之外,還要「生其心」,超越平靜和安和,走向六個得度的法門,而且是從利人的布施入手,只是既然進行了就會費盡全力,但又不在乎其結果如何,不因結果而使心境受到影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
Thumbnail
我們從小學習,就是為了懂更多知識,讓自己更聰明,卻也因此對自己是善是惡,感到糾結痛苦。
Thumbnail
#哲學諮商 #心理諮商 #心靈探索 昨天體驗了一個小型的哲學諮商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談論感受,就純粹的了解「煩惱」,煩惱通常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想法觀點遮蔽了,大腦的運作是二元性的,當你框住了妳認為所是的觀點時,在這個觀點以外的全部都被大腦排除,但感受無法處理這個被排除的部分是什麼,進而產生「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我在之前文章中說過,《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平衡的狀態。 因此,一旦你此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情多想少的狀態,來世必墮入三惡道,根據你的惡業報,重則投生地獄道,輕則投生畜牲道。 相對的,你此生大部分時間處於情少想多的狀態,甚至能在禪定中進入純想
Thumbnail
我們從小學習,就是為了懂更多知識,讓自己更聰明,卻也因此對自己是善是惡,感到糾結痛苦。
Thumbnail
#哲學諮商 #心理諮商 #心靈探索 昨天體驗了一個小型的哲學諮商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談論感受,就純粹的了解「煩惱」,煩惱通常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想法觀點遮蔽了,大腦的運作是二元性的,當你框住了妳認為所是的觀點時,在這個觀點以外的全部都被大腦排除,但感受無法處理這個被排除的部分是什麼,進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