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OFFICE作業

母親的OFFICE作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幾天寫了篇關於母親的「書記」經歷(https://matters.news/@jerome/科技對長輩不冷漠),其實只是整起故事的1/3篇幅吧?

一連數日只見母親幾乎都被電腦綁架在桌子前面,一盞檯燈下又是開著手機播放之前的錄音片段,又是打開筆記本用鉛筆寫下聽到的要點,另一方面又是繼續用上次說的「語音輸入」大法將資料轉成WORD文字。這樣的A、B、C三步驟,週而復始。想說要介入協助其實也無從下手,母親也覺得這既然是她自己拗不過其他人的請託,所以就還是想自己來解決。長輩們的那種勤儉刻苦精神是真的存在於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過了一兩天,發現母親出現「進化」,畢竟用手機擴音聽起來的聲音比較發散,於是她自己用無線藍芽耳機來解決了收聽的清晰度,也解放雙手可以做A到B的抄寫加速。就這樣持續了又是幾天過去,只覺得真是個無窮無盡的「作業」。

就在某天外出回家後,看到還在挑燈夜戰的母親突然說已經快要完成了,需要協助幫忙做排版處理。之前就請她先不要管語音輸入的混亂問題,只要先把所有要的文字都變成WORD裡面的字句後,最後再一次做排版,免得排好了又亂,往返情況下更耗費時間。於是依照這樣的作業要點,母親完成了所有想要輸入的段落文字。

一邊進行排版的過程中,一邊也發現一些她的困擾問題。例如一個約莫三到四十行的表格需要輸入每行四到五欄的內容。眼看母親都已經完成4/5的進度,乾脆就介入開始協助打字輸入,完成一欄後,發現後面還有好幾欄需要鍵入的內容。想想還要這樣謄寫實在太緩慢了,靈機一動想到最近 iOS 版本更新後,可以對照片裡的文字直接摘取複製的妙用,拿出母親的手機對著紙本的表格拍上一張,解鎖手機後果然強大的作業系統就完成了照片裡的文字識別,動動手指頭圈選、複製,回到電腦上一個「貼上」,登!登!magic~母親在旁邊覺得這是什麼黑科技!?

其實這也是自己第一次把這個「技巧」運用在實際生活工作領域,沒想到如此實用。原本可能需要個把小時的作業量,一下子縮減成五分鐘完成。辨識的結果精準度幾乎是99.9%之譜,有些小小的空格或是標點符號錯誤,完全不影響加速的過程。

解決了謄寫的問題,進入 final 排版,前前後後又是刪除又是對齊,這些複雜的事情就無法跟母親多解釋了,弄到差不多後,最終還為了維持前後一致性,又問了母親字體是不是應該跟原本的一樣?(原本是標楷體,但WORD預設的輸入則是新細明體)問出口,才發現又問了個愚蠢的問題!對不熟悉這個系統的新人來說,光光弄懂這一大堆功能列已經是很不容易了,還要去仔細辨別字體的差異,對已經視力衰退的老人家真是太辛苦了。

自作主張把一些細節都調整後,順手把一些贅餘的空格、空行也都刪一刪,最後完成基本的第一版,還轉成了 PDF 格式方便母親可以把資料轉傳給其他人確認。事成之後母親大口的嘆了一口氣,開心的說總算是完成了這個漫長的任務。

雖然一邊嘴上告訴她幹嘛沒事去攬這些活回來折磨自己,一邊心裡倒是蠻開心的可以讓她又動了腦又動了手,最終還可以完成一份一定一開始她不覺得可以輕易做好的任務。這樣的成就感是無形的卻也一定能帶來許多喜悅。

隔日她開心的說已經把作業裡面的一些錯別字都改好了,現在可以列印了。利用一些小技巧把屋子裡的單面印表機手動完成雙面工作,拿在手上厚厚的一疊「作品」,這下真的是有滿滿的滿足感了。

avatar-img
Jerome的沙龍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個溫馨的季節透過宇宙的長遠宏大角度來回頭看著地球上的我們,覺得實在是一件很療癒有意義的事件。可以好好思考這一年,思考人生,更重要的是思考自己與身邊至親好友的緣份。
聖誕節,寫寫近日的一些感受......
科技在快速前進,但運用科技的人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我們還有旺盛的學習力與動機在擁抱新科技,但千萬別忘記自己身邊的長輩們,他們也有許多需要被解決的困擾,這樣的數位落差,往往只要自己多想想多用點心,其實對長輩來說,科技可是一點都不冷漠的呢!
30億次的串流播放數據,如果換算成全球有在使用行動裝置或是智能音箱設備的活躍用戶,再把不適切的年齡族群與聆聽喜好切分開之後,就會想到這樣的數字是多麼驚人的成就。
人們可以繼續唉聲嘆氣的怨恨這個時代這個情勢,也可以從面對到接受後找到這個時機下的新可能,往往這一切都在一念之差,端看自己的心念。就像第0篇第0天的那時候,一個念頭開始了,就是今天這第600篇文章的起點。
長達40分鐘標準時間的視力量測標準作業流程,配合著各式各樣的儀器與檢測輔助道具,可能此時此刻才會真正好好重視這靈魂之窗是有多麼重要吧?
在這個溫馨的季節透過宇宙的長遠宏大角度來回頭看著地球上的我們,覺得實在是一件很療癒有意義的事件。可以好好思考這一年,思考人生,更重要的是思考自己與身邊至親好友的緣份。
聖誕節,寫寫近日的一些感受......
科技在快速前進,但運用科技的人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我們還有旺盛的學習力與動機在擁抱新科技,但千萬別忘記自己身邊的長輩們,他們也有許多需要被解決的困擾,這樣的數位落差,往往只要自己多想想多用點心,其實對長輩來說,科技可是一點都不冷漠的呢!
30億次的串流播放數據,如果換算成全球有在使用行動裝置或是智能音箱設備的活躍用戶,再把不適切的年齡族群與聆聽喜好切分開之後,就會想到這樣的數字是多麼驚人的成就。
人們可以繼續唉聲嘆氣的怨恨這個時代這個情勢,也可以從面對到接受後找到這個時機下的新可能,往往這一切都在一念之差,端看自己的心念。就像第0篇第0天的那時候,一個念頭開始了,就是今天這第600篇文章的起點。
長達40分鐘標準時間的視力量測標準作業流程,配合著各式各樣的儀器與檢測輔助道具,可能此時此刻才會真正好好重視這靈魂之窗是有多麼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