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出自我今年讀的其中一本書「哲學,可以吃嗎?」,這是一本將艱深的哲學理論用易懂的方式展示給讀者的書籍。
我們的時間總是被各種小事切割成碎片,很少有機會慢下來思考,因此我今年初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每天閱讀完整二十分鐘」的小小目標,雖然閱讀的速度很慢,但這個小小習慣卻也改變了我的睡前生活,不再只是看一些短暫的影片或文章,以下是我從今年看的書裡想推薦給大家的幾本:
- 在家不要談政治:擁抱不同立場,修補彼此的關係黑洞
- 每週都去看屍體:首爾大學最熱門的死亡學
- 療癒美術館:用名畫治癒心靈,在美的世界找到更好的自己
- 你值得更好的夢想:從精準轉職到不離職創業,做自己夢想的創作者
- 恰如其分的自尊
當我們與親密之人抱持不同意見時,該如何面對及處理?
在美國,二○一六年川普開始選總統後,各地爆發了驚人的「川普分手潮」,許多人都不能接受枕邊人偷看共和黨的競選轉播、出現在川普的造勢大會。本書作者指出,在親密關係中爭吵政治議題,有時是出於不切實際的幻想,希望與家人、伴侶的想法和觀點可以同步,或是受過去的家庭關係影響,想從政治議題中找回關注或權力。但我們總是不經意忘了,每個人所抱持的政治主張,跟出身背景、生活歷練、價值觀密切相關。
每當遇到重大選舉活動時,總是遇到多方人馬唇槍舌戰的交換自己的意見、支持自己看好的候選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所好之人,相信有不少人有過類似的經驗,有時候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家人、親密的朋友也有可能與你的選擇有所不同,因此常因為意見不合出現嚴重爭執,因為這類理由和家人情侶吵架的案例不在少數。
本書的作者以自己調解過的案例出發,為有相同經驗的人提供避免爭執的方法,其實遇到這類情況時最重要的不是試著說服對方同意你的論點,而是通過溝通尊重彼此的看法、不斷章取義,畢竟你愛的是你面前的這個「人」,而不是活在選舉廣告牌中的「他」。
「沒有人能免於死亡──這是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面對它。」
許多人認為死亡學(thanatology)就是在談論死因、死亡條件和死後的世界,但作者身為每週要面對死亡的法醫學者,總是經常為死者的死因跟死亡方式而煩惱,他試圖以法醫學者的職業眼光,分享對死亡的不同觀點與領悟,讓讀者活得更勇敢,因為學習死亡是人生最值得的學習。
本書作者是一名執業多年的法醫,面對過無數次死亡的他想用淺顯的文字和一些真實的故事來和讀者探討何謂「死亡」,因為對於我們而言這個概念無疑是模糊的,其實對作者而言也是,即使他每天都面對各種形式的死亡。
對於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終活」這個概念的討論,終活的意思是,人終將有一死,所以何不規劃自己的死亡?除了遺產、葬禮以外,還有調整好心態面對死亡,死亡之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等等。我們害怕面對死亡和離別,所以我們更應該用最好的心態去接受它。
療癒美術館:用名畫治癒心靈,在美的世界找到更好的自己
藝術家們將他們最渴望銘記的美好,以繪畫的形式留給後世的我們,如同大廚將最高營養、最低卡路里的精美食物奉上餐桌,讓我們體會到無與倫比的滿足與幸福 。
當我們喜歡一個人,便忍不住總想見他 。
當我們喜歡一種食物,便忍不住總想吃它 。
同理,當我們喜歡一幅畫,便會忍不住看了又看 。
當我初次拿到這本書時,以為是一本以名畫賞析為主題的書,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卻接收到作者用文字傳達出來,對藝術、對畫畫的熱愛。
書中提到許多作品,某些是絕世名畫,另外一些是名不見經傳的作品,但在本書裡我們都能透過作者對這些作品的了解以及他本身對這些畫作的體悟,以不同的角度再次欣賞這些作品,讓他們彷彿都有了新的靈魂。每當拿起這本書時我覺得自己真的像身處在美術館,能隨著作者的文字,一幅一幅地欣賞、體會這些畫作的美好。
你值得更好的夢想:從精準轉職到不離職創業,做自己夢想的創作者
有時候放下夢想,未必不是更好的選擇;有時候換個夢想,會讓你的人生更加值得。
作者曾任知名時尚雜誌社群編輯,媒體稱她為「不怕慣老闆的反骨女子」。她看似在浪尖上站得最穩,但也曾跟你我一樣歷經無數迷惘,甚至被名為「夢想」的重擔狠狠壓垮,輾轉西班牙、墨西哥、臺灣的精采追夢過程,以及精闢的職場經驗分享,讓她在短時間內圈粉無數、人氣急速攀升,儼然成為自媒體浪潮下的一顆閃耀新星。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是作者和我有部分經歷滿相像的,加上當時我也正處在對未來十分迷茫的階段,因此這本書能讓我對職涯規劃的認識更清晰了。我也十分佩服她不安逸於現狀的那份衝勁,我認為無論是在年末想放鬆時,或者是年初衝勁滿滿時,想轉換跑道時,都很適合閱讀這本書來獲得養份。
相信自己、喜愛自己、信賴自己,這些方面統一構成了我們人格中最為基礎的維度之一:自尊感。當一個人沒有自尊心,幸福無從談起。當一個人總是懷疑自己,很難做出好決定。相反,自尊心太強,又會經常感到受傷。好在,這一切都是可以調整的。
本書是跟心理學有關的書籍,書中提到許多和「自尊高低帶來的影響」相關的案例,我才知道自尊對於成就一個「人」是很重要的事,我們可能因為兒時父母說的某句無心的話傷透了心一直延續到長大,傷痕已經在心裡深根導致你對某件事情的恐懼,本書也提供了很多建議和鼓勵,我認為這對釐清自己的心靈有很大的幫助,讓我更了解自己了,也明白該怎麼紓解自己的那些傷疤。
你買給自己的新年禮物是什麼呢?明年許下的願望是什麼呢?如果還沒下定決心的話,買一本書給自己吧!也許你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