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尊敬宮崎駿,喜愛他的作品,到底要做什麼才能成為如此偉大的藝術家?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那這樣……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藝術家?
最近在籌備寫《宮崎駿:十載同行》紀錄片的觀後感,看影片、寫筆記、以及閱讀宮崎駿的書《出發點》的過程中,我反思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藝術家的這個問題。
從小我就很喜歡讓人開心的感覺,也發現除此之外沒有什麼事情更能滿足我。只不過一昧的取悅、滿足他人,讓我吃了不少虧,也不再認為是獲得快樂的可行方式。
大概十歲左右接觸到漫畫,開啟了我另一個讓人開心的旅程。無時無刻都在畫畫,上課畫下課畫,回家畫,假日畫,只差走路不畫畫。那真的是一段很愉快的日子,當時我待過的地方很少會有完全空白的紙張(汗)。
直到國高中時期,父親對我的期許非常高,打算培養我成為一個經濟獨立、自立自強的女性。其實我當時懂父親的心意,也不反對這條路。只不過因為我一向興趣廣泛又熱愛自由,也不是多麼天資聰穎,以至於到最後父親只能逼我專心念書,才能達到我們倆當初設下的目標。
中間的過程,磨去了我當初對畫畫的熱情,每天我都要花意志力去抵抗我想創作的慾望,久而久之,那成為我的心魔,直到現在,拿起筆就會焦慮難受,嚴重時甚至呼吸困難。
雖然始終沒有放棄成為藝術家,可總覺得是斷了一隻手臂,做什麼事都加倍困難。在科技業工作了兩年多,還是放不下當初的執念,再害怕也想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決心去學習當時的藝術趨勢——電腦動畫(可以說是科技和藝術的產物?)。
學習動畫的過程完全認識到“隔行如隔山”這件事。不過因為能更靠近我成為我心目中的自己,一點都不累,每天都笑著爬看不到盡頭的高山。一開始我像戴了馬眼罩的馬,認定自己要專精動畫師,至少專注地爬完一座高山再看看風景。才發現,爬不完!永遠爬不完!但我深深愛上爬這座山的感覺。其實認真想想,沒有一座學習的山是爬得完的。只是我第一次產生了要攻頂的想法,才意識到這件事。
我最終沒有進入我夢想的公司,因此深受打擊。在美國工作一年後,就返回台灣,重新面對當初我在台灣留下的債。
從此陷入迷惘,我到底,還能不能成為我心目中的藝術家?
那個藝術家是什麼樣子,已模糊不清。
從小我就不太會用話語表達,現在又無法順利用圖像表達。
一直以來,我都處在腦霧狀態,知道自己在找尋一樣寶物,可是我不知道那是什麼。
有天,老公對著看著捷運窗外迷惘的我說:「想想如果你已經什麼都有了,成功了。那時候的你還想做什麼?」
我體內好像有另一個人似的,她說:「想......用我會的藝術媒介,什麼都好,來分享我的經驗與故事,治癒人們。」
為什麼,我可以這麼簡單,想都不想就(不用嘴)回答。
可我卻......從來不知道我心中已經有了這個答案。
有時候一個人鑽牛角尖、自問自答可能真的沒什麼用吧,讓另一個人在你不經意的時候突然問你,說不定那個早就已經準備好的你,就會出現。
強力推薦:《宮崎駿:十載同行》,由NHK製作的紀錄片,紀錄宮崎駿十年來的創作過程,非常非常珍貴的紀錄片,總共四集,只開放播出至2026年2月24日。有繁體中文字幕喔。
推薦喜愛吉卜力動畫的動畫師閱讀:
這本書對於非同行的人有點不友善,在我入行前看,我可以說是根本看不懂。可是現在翻閱,卻發現是本寶典!有種自己的動畫價值觀被肯定的感覺,宮崎駿老師的話,鼓勵著我不顧艱難繼續在這個產業裡翻滾。
感謝您的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