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選擇創作?它帶給我的力量與反思(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

回到我這篇想討論的事,如果大家想要更認識我,您可以在我的個人頁面,或是專題裡藝術不歸路的「向心之旅」這幾篇當中簡單地了解這段過程。

如果您還沒看到上一篇
建議可以從「為何選擇創作?它帶給我的力量與反思(一)」來觀看喔!

回到之前提到創作對我的影響,有著獨處、想像的力量之後呢?
要如何幫助我持續成長!
成長是需要很多不同的養分

成長是需要很多不同的養分



思考,是深究的開端,成長的開始


之前提到小時候有試圖讓自己去想像設計,並做出東西來,但事實上還離我想要呈現的樣貌差異很多,而我從小到高中畢業都沒有去畫室學習過。直到了大學,甚至是研究所,才真的正式進入藝術創作的想像世界。

這當中除了要學習很多不同的創作方式,也必須要讓自己的技術與作品逐漸成熟,這整整十多年才使得自己的創作呈現,比較能夠從心到、眼到、一直到接近手到的成長過程,並同時讓我可以深入思考的該如何進步。

像是我當初在大學時期,其實在考慮是否考研究所的階段,可能先想像如果我上了會怎麼樣,不上會怎麼樣,但還不如實際執行。雖然在當時也擔任了畢聯會的編輯。很需要安排時間在不同的規劃上。

然而,我卻在意外中發現到,我很喜歡在不同的思考模式當中轉換,正與創作的狀態不謀而合。也或許如此,我並不會覺得天天花十幾個小時都在教室創作,是一件不想做的事,反而是很享受的事。

因此覺得要就讀研究所,想要好好認真追求下去,這也是繼大學選科系之後,另一次對自己內心的渴望,很堅定的一個回答。也是創作當中始終深信的一句話:「如果想要感動他人,先要能感動自己。」的開端。

逐漸地探索自己後,才能深深感動自己

逐漸地探索自己後,才能深深感動自己


感動,因為親身感受後的悸動


因為想要追求而進入研究所,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決定,也是我的轉捩點。

先問問大家有沒有曾經感受過,可能在您喜歡的事情上體會到,例如您很喜歡爬山,最後又看到美景的壯碩,或是您愛吃美食,不經意在旅途中嚐到非常符合您口味的佳餚。

而我在做每件創作之前,除了會畫草圖或是蒐集資料,也都需要大概了解媒材,必須要做很多研究與實驗,才能夠開始製作。如同在認識一個人,一開始見面可能有很多想像,但經過長時間用心相處後,逐漸體會到個性,或是有哪些地雷不能碰等等之類的,然而時間久了可能就日久生情。

正是因為如此,我慢慢地可以從作品身上看到某種感動。或許真的花很多精力,或許因為跟我自己有關。但其實我以前是沒有辦法體會,為什麼很多創作者都說自己是在跟作品對話,在那時我終於深刻感受到。

因為當自己用真誠的內心,運用技術跟精神在一件作品身上,這時它就會傳達出強烈的話語,也就有力量傳遞給他人。自己也隨著閱讀了更多的作品,似乎可以從中體會到,作者付諸在作品中的精神。可能有人會覺得很神祕,也很像在自說自話,甚至覺得過於神經質,但我相信確實是存在的。

用心創作,相信自己能夠逐漸成長

用心創作,相信自己能夠逐漸成長

現實中存在著會感動的作品,不論是詩篇、藝術品、戲劇、電影等,還有大家平常會用到的日常用品,以及生活當中的物件等,其實大多都是這樣的過程中逐漸孕育出來。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讓自己充滿感動的事物》




待續…

raw-image

謝謝您願意給我您寶貴的時間來觀看!
如果有任何想要更加了解我的朋友,後續可能會有不同的視角,來說明不同的面貌,也都歡迎可以與我討論或分享給我您曾經也遇過的事!

FB:吳宗彥Link-yen
IG:wu_tsung_ye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nk-yen的沙龍
3會員
21內容數
自身是「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工作室的負責人,簡稱為藝術工作者,自己目前還持續學習當中,而在生活中常會遇到不同的人事物或感受到新的體悟。 因此希望藉由文字的傳達,將探索生活中不同面向的感動,用自身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也很歡迎各位朋友的提問或討論,讓彼此都能更加成長。 主題:「藝術」、「教育」、「心理」、「休閒」、「生活」等
Link-y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19
說到拉坯,其實小時候都沒有接觸過,只有捏過陶土。但依稀記得好像有看人做過,剛開始也不知道甚麼是拉坯。 但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 光要將土固定在轆轤上就是不容易的事,還要將土穩定地在正中間,不然後續會很容易飛出去或是晃動。
Thumbnail
2022/06/19
說到拉坯,其實小時候都沒有接觸過,只有捏過陶土。但依稀記得好像有看人做過,剛開始也不知道甚麼是拉坯。 但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 光要將土固定在轆轤上就是不容易的事,還要將土穩定地在正中間,不然後續會很容易飛出去或是晃動。
Thumbnail
2022/06/09
然而大學一開始接觸的是陶瓷,也因為小時候都是讀書考試的氛圍,從來沒有這麼認識陶瓷這個媒材。 大學剛開始學習時,老師讓我們使用臺灣陶土製作,但忘記是哪裡的廠商。記得一開始學的就是手工練土,相信做陶的朋友必定會知道這件事。
Thumbnail
2022/06/09
然而大學一開始接觸的是陶瓷,也因為小時候都是讀書考試的氛圍,從來沒有這麼認識陶瓷這個媒材。 大學剛開始學習時,老師讓我們使用臺灣陶土製作,但忘記是哪裡的廠商。記得一開始學的就是手工練土,相信做陶的朋友必定會知道這件事。
Thumbnail
2021/06/29
老實說,這是我多年的疑問,但自己也在藝術領域一段時間,也常常會遇到學生或是朋友,以及其他人問這類的問題。但是否就是成為一個創作者的目的呢?自己身為創作者,不論是實際的立體創作還是文字,都充滿著像與不像,理解與不理解,也會隨著當時情況與目標有所變動。
Thumbnail
2021/06/29
老實說,這是我多年的疑問,但自己也在藝術領域一段時間,也常常會遇到學生或是朋友,以及其他人問這類的問題。但是否就是成為一個創作者的目的呢?自己身為創作者,不論是實際的立體創作還是文字,都充滿著像與不像,理解與不理解,也會隨著當時情況與目標有所變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初我也沒想過自己會這麼享受創作過程,記得以前成長過程時撰寫論文是多不情願的苦差事,誰能料到會迷戀上寫作。
Thumbnail
最初我也沒想過自己會這麼享受創作過程,記得以前成長過程時撰寫論文是多不情願的苦差事,誰能料到會迷戀上寫作。
Thumbnail
今天,我想分享關於自己創作決心的故事。我不只會聊聊自己開始創作的原因,也會分享自己在整個創作的過程裡,每次下定決心堅持下去的時刻。 好的,那現在就來說說,我究竟是為甚麼會踏上創作的這一條路吧。我會創作是因為,   這是我的興趣。   我是興趣使然的創作人。   好,講完了,謝謝大家。
Thumbnail
今天,我想分享關於自己創作決心的故事。我不只會聊聊自己開始創作的原因,也會分享自己在整個創作的過程裡,每次下定決心堅持下去的時刻。 好的,那現在就來說說,我究竟是為甚麼會踏上創作的這一條路吧。我會創作是因為,   這是我的興趣。   我是興趣使然的創作人。   好,講完了,謝謝大家。
Thumbnail
自我探索 | 相信你應該有聽過自我探索,自我探索是幫助你更暸解自己,藉由暸解自己的性格、擅長的事情、個人價值觀,進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該如何透過創作來進行自我探索?藉由創作來自我探索的好處?創作讓我看到了什麼有別以往不同的思維?以及如何開始?
Thumbnail
自我探索 | 相信你應該有聽過自我探索,自我探索是幫助你更暸解自己,藉由暸解自己的性格、擅長的事情、個人價值觀,進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該如何透過創作來進行自我探索?藉由創作來自我探索的好處?創作讓我看到了什麼有別以往不同的思維?以及如何開始?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創作,就是將內心情緒透過手中木頭,轉換成實體的存在,完成作品時,有種像自我實現後的踏實感?! 應屆畢業的那年,我報名了一個現場創作的木雕營,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要在那裏進行一個月的創作生活,因為要自己準備機具,所以我擁有了人生第一台電鋸,也在創作營認識了很多不同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創作,就是將內心情緒透過手中木頭,轉換成實體的存在,完成作品時,有種像自我實現後的踏實感?! 應屆畢業的那年,我報名了一個現場創作的木雕營,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要在那裏進行一個月的創作生活,因為要自己準備機具,所以我擁有了人生第一台電鋸,也在創作營認識了很多不同
Thumbnail
我曾對自己在心中期許:「藝術創作是我自己會走的路」。 並且也知道這件事不容易,同時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後,發現可能需要一些資金,因此也去參與過政府補助,但發現我們所謂的藝術創作,是沒有辦法有著營運的KPI(關鍵績效指標)的。也就是說,藝術創作其實不完全是商品,沒有辦法在固定的模式中執行。
Thumbnail
我曾對自己在心中期許:「藝術創作是我自己會走的路」。 並且也知道這件事不容易,同時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後,發現可能需要一些資金,因此也去參與過政府補助,但發現我們所謂的藝術創作,是沒有辦法有著營運的KPI(關鍵績效指標)的。也就是說,藝術創作其實不完全是商品,沒有辦法在固定的模式中執行。
Thumbnail
 回到自己的創作時,必須要像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試想自己的作品要傳達出什麼。但這不太容易,所以我有請其他的人來協助,就是很喜歡一起討論藝術的學弟妹和學長姐們,來增加比較客觀的想法。 在這樣不斷輪迴地討論與自省的氛圍下,終於將自己預計要創作的作品,與論文的走向確定下來。
Thumbnail
 回到自己的創作時,必須要像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試想自己的作品要傳達出什麼。但這不太容易,所以我有請其他的人來協助,就是很喜歡一起討論藝術的學弟妹和學長姐們,來增加比較客觀的想法。 在這樣不斷輪迴地討論與自省的氛圍下,終於將自己預計要創作的作品,與論文的走向確定下來。
Thumbnail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成長是需要很多不同的養分 這當中除了要學習很多不同的創作方式,也必須要讓自己的技術與作品逐漸成熟,這整整十多年才使得自己的創作呈現,比較能夠從心到、眼到、一直到接近手到的成長過程,並同時讓我可以深入思考的該如何進步。
Thumbnail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成長是需要很多不同的養分 這當中除了要學習很多不同的創作方式,也必須要讓自己的技術與作品逐漸成熟,這整整十多年才使得自己的創作呈現,比較能夠從心到、眼到、一直到接近手到的成長過程,並同時讓我可以深入思考的該如何進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