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不平凡的自己,就從「野蠻生長」開始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這一次,我答應自己,花時間慢慢來,跟熟悉的世界拉出距離,對自己高期待,看到自己的價值,不害怕和世界對立,勇敢選擇激進的態度,在每一次生命被卡住時,就可以掙脫束縛,繼續舒適做自己。」– 褚士瑩《野蠻生長》
某天下午,我在誠品找書時,無意間看到了這本書 –《野蠻生長》。吸引我翻閱的,除了書封上的那段話,還有作者於書中折口位置,寫下了對於「野蠻生長」的定義:【動名詞】在有機的人生土壤中,播撒下意圖的種子,透過不斷的選擇主動參與世界,讓種子按照自己的意圖,生根、發芽、成長、茁壯,這就是,這就是「野蠻生長」。
約莫在我高中、大學的時候,隨著電腦、網路的普及,社群平台成了很多人的發聲管道。人們在這些平台上記錄著自己的生活、分享著自己的生活,同時也抱怨著自己的生活。但,無論以何種面貌示人,不變的是,這些平台上的"人設",似乎都是為了告訴世人:「嘿!我在這,這就是我!」。我想,這應該就是「做自己」這股風潮的開始吧!我自己也曾深陷這股風潮中,努力地「做自己」。直到現在,我依舊很常聽到人們高喊著「解放自己」、「做自己」,我認為這是好的開始,因為通常會想要「做自己」的人,一定是意識到了一些問題的存在,而這些問題也確確實實的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所以,下定決心「做自己」,意味著改變的開始。而這樣的改變,卻也同時伴隨著核心問題的出現:人們對於「做自己」這件事了解有多少?人們又是如何定義「做自己」的呢?
很多人對於「做自己」的認知,不外乎就是能隨心所欲、不受外在環境影響、無須在乎他人眼光、按照自己的意思生活著,這就是「做自己」。也就是說,很多人說要「做自己」,大多時候,其實是為了宣洩並解放那個過度壓抑的心靈,但若僅止於此,「做自己」便只是一種口號,甚至淪為放縱慾望的藉口罷了!
真正的「做自己」,其中的含義遠不止這些!
如同這本書書底所寫的:「很多人雖然口口聲聲說要忠於自我,卻總是在限制的框架中"決定做自己"。你以為你自己長大了,改變了,可是竟不確定那是自己喜歡的樣子?」
所以,想搞懂什麼是「做自己」,首先得先弄清楚:到底甚麼是「自己」!如果連“自己”是誰都不清楚,又何來的「做自己」呢?
你所熟悉的自己是甚麼樣子呢?

不拿走原來的,也不給原來沒有的 –『原始』的定義

作者褚士瑩,在一次機遇中,有幸探訪了高定石老師位於石碇山區的野放茶園。這裡的百年茶樹比人還高出許多,不施肥、不噴灑農藥;除了天然的雨水,平時並不會額外給茶樹澆水。而茶樹邊的雜草,除非長的比茶樹高,否則絕不隨意動手拔除。另外,茶園內也隨處可見與茶樹共生的蕨類,其品種竟多達三種以上。像這樣一塊自然野放時間夠久的土地上,多的是昆蟲、動物駐紮在此,其中也包含了小綠葉蟬。之所以提到牠,是因為所有的茶葉,一旦被小綠葉蟬咬過,茶香中就會多了一點果香、蜜香、花香的味道,非常特別。如此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足以顯現自然農植法的優點及其重要性。
書中說到:「我印象中的茶園,總是低低矮矮的灌木,而且像閱兵那樣排列得整整齊齊、一望無際。我完全沒有想到,茶樹可以像一般的樹一樣參天生長?我突然想起這世上根本沒有“迷你豬”這個品種,覺得自己身為控制狂的人類真是可恥」。確實,在讀到這本書之前,我也想像不到原來這才是茶樹原本的樣子!
那我們呢?那些拋開社會框架、拋開身上既定標籤、拋開原生家庭的期待與束縛,那個最原始的我們,又該是什麼樣子呢?

跟熟悉的世界拉出距離 – 空間與時間的魔法

去哪裡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遠方』。
「透過『遠方』,跟熟悉的世界拉開距離,知道自己在世界的"那個點"在哪裡。在台灣這個密集的茶園裡,每個人都像一株茶樹那樣被養育著,同質性很高,我們可能曉得自己被規定的位置,卻不知道如何選擇自己在世界的位置,自己在世界該有的樣子,我認為這很重要。」
我真正開始探索自己、對"自己"開始有所認知,其實是在離開台灣後的這段時間。在大陸內地生活的這幾年,遠離了熟悉的人事物,平日裡生活的不如意無處宣洩,焦慮和抑鬱在我的生活中從不缺席。那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感,既深沉,又窒息。
然而,正因為身處國外,這份孤獨感,給了我一個空間和時間的距離,促使著我的改變!
「如果想要在荒蕪中伸展枝葉,當然要有意識的選擇跟原生家庭拉開適當的距離。」
關於空間距離,書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寄宿學校!
發明寄宿學校的是英國人。之所以發明寄宿學校,是因為英國人很早就認識到,孩子緊黏在父母身邊不見得會成長的更好。這恰恰反映了,在很多英國人的意識中,父母的作用其實並沒有那麼大!
「我看到的時候,有種巴不得所有東方父母都能看到,相見恨晚的感覺。」
東方父母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把子女視為自己的財產,甚至是自己的延伸,而非一個獨立個體!這樣的一個觀念差別,讓東方的父母總是想控制並主導子女的一生。他們害怕子女失敗,因為這就意味著自己的教育失敗!於是,過多的保護與限制剝奪了子女獨立成長的機會;強加的價值觀,更是嚴重扭曲了子女的一生。
如今回想起來,我想我懂了!離開台灣生活,也就意味著遠離原生家庭的影響範圍,脫離了自認為安全的舒適圈。在這個空間裡,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我可以盡情的思考並探索著問題的根源,不再受限。沒有不符合誰期許的罪惡感,也沒有愧咎於誰的糾結。單純的,只是思考著問題的本身!
「如果說拉開『空間』讓人的視野變遼闊,那麼拉長『時間』,則是讓人有從原本關注相異點,變成看到相同點的能力。」
剛到一個新環境生活,首先會注意到的,通常是彼此之間的不同。小至生活飲食習慣,大到人文風俗民情,種種的一切,無不逐一影響、衝擊著我。我開始反思自己從小到大生活的這片土地,我發現,正因為我們是如此的不同,反而能從他們的身上反觀自己的文化,並且更加了解自己曾經習以為常,卻不知所以然的文化。而隨著時間一久,慢慢的,我也不再覺得彼此之間有那麼不同,即便大家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和信仰,但不變的是,我們都在追求幸福夢想的路上努力著,本質上,人類都是一樣的。
「『學習』無非就是給自己生命刻意保持足夠空間和時間的距離;無論表面上如何荒蕪,就是一個準備可以讓自己野蠻生長的良好環境。」

看到自己的價值 – 平常的環境 vs 獨特的環境

「真正的價值,究竟是來自我們本身,還是來自於外在環境?『花若盛開,蝴蝶自來』這句話,有沒有可能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幻覺?」
一個真的愛馬仕包,放在菜市場賣,你會認為它是真的嗎?反之,一個假的愛馬仕包,放在專櫃賣,你會認為它是假的嗎?上述例子,足以說明,有時我們花錢買的已經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對品牌價值的一種認可。這道裡放在人身上也是一樣!
書中舉例:著名美國小提琴家約書亞·貝爾(Joshua Bell),在某個一月周五早上上班尖峰時間,應“華盛頓日報”的邀請,他穿著普通的站在地鐵站裡,用著他那把價值三百五十萬美元的小提琴,默默演奏了四十幾分鐘。在這段時間裡,經過他面前的一千零九十七人當中,絕大多數人對他的悠揚樂音置若罔聞,只有二十七人被吸引。其中多數人聽了數秒之後就轉身離去,只有七人停下來欣賞了一分鐘左右,只有一人認出貝爾。最後,這位演出酬勞每分鐘高達一千美元、音樂會一票難求的葛萊美大獎得主,當天琴盒裡得到的小費,不到三十三美元。
「所以『獨特的環境』和『平常的環境』,哪一個更有價值?」
替自己打造一個適合自己生長的獨特環境吧!

別害怕跟人對立 – 對立是成長的必經過程

你是個害怕衝突、害怕與人對立的人嗎?
當媽的或帶過小孩的都知道,小孩的一個叛逆期,其實早在二~三歲左右就開始了。這時期的他們,無論是認知能力亦或是語言能力,都在迅速發展中。他們開始發現,自己能慢慢掌控自己的身體,能做到的事情越來越多。於是,他們開始有了挑戰父母的想法,甚麼事都想自己來,因而出現許多莫名的堅持。但幼兒叛逆期的出現,意味著身體發展的進步,如果認知不足、發展遲緩的小孩是無法有這樣的狀況出現的。
第二個叛逆期,是著實讓許多家長們頭痛的時期,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青春叛逆期!在這之前,孩子們都是透過爸媽的眼光來看世界;到了青春期,孩子們開始尋找自己獨立觀察世界的方法。他們試圖讓自己分離出來,以達到心理上的獨立。此時的他們,異常敏感,希望得到關注,卻又害怕受人控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自我意識的發展過程,對於形成並認同獨特的“我”,相當重要!
發現了嗎?原來從小我們就在學著如何「對立」!透過不同時期、一次又一次的「對立」,我們的心智發展與認知,才得以構建完成。所以對立與衝突,其實不全然是壞事,本質上,它其實是我們成長的重要途徑。
不知道如何對立的人,是永遠長不大的!
「對像高老師這樣茶農來說,他選擇跟世界『對立』的方法,就是用自然農法來種茶,對我來說,我跟世界『對立』的方法,則是跨過國界到不熟悉的地方旅行、工作、生活。 雖然我們選擇『對立』的方式不同,但『對立』無疑都成了幫助我們成長的重要燃料。」

學習「無知」的態度 – 當自己的陌生人

「『陌生人』是不將事情視為理所當然的人,不接受習慣的人,不了解協議、也不承認協議的人。不會為了得到保護而跟群體融合、不需要被群體認可,也不會尋求群體的同意。他的存在無論是對別人還是對他自己,都不是待在那裡給人安心的。」
在哲學上有個說法,叫做「習得性無知」(acquired ignorance)。意思就是:對任何人事物都不帶任何預設的去感受、去觀察,用陌生人的視角加上獨有的好奇心,去發現人事物本身有別於以往的一面。
這麼做的好處,除了能夠打破自己逐漸僵化的思維、看見人事物不同面貌外,更重要的是:能夠覺察自己的意圖!
作者寫到:「意圖就像是種子,意圖會在關係中落地生根,帶來關係本質的改變」。覺察自己的意圖,就像是握有通往問題關鍵點的鑰匙,如此才有機會深入探究問題的根本。
「保持著好奇心,不斷向自己提問,讓自己透過不斷的選擇,保持『參與』卻不需要『控制』,一步一步往更深入的地方去探索,和別人、和世界建立更深入的關係。」

忠於自己 – 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忠於自己指的是在跟他人、跟世界、跟模糊的存在有所衝突的時候,仍然對於一個特定立場非常確定,不怕跟障礙與逆境起衝突。」
作者於書中的最後,列出了忠於自我的十種方法:
  1. 定義自我:認識自己、理解自己,並且接受全部的自己,拒絕對自己說謊。
  2. 接受矛盾:不斷正視並反思這些矛盾,挑出別人加諸在我們身上的,只留下自己真正認同的。
  3. 放下過去:太糾結於過去,以至於沒有注意到當下,會阻礙自己未來的成長。
  4. 停止比較:不斷跟自己或別人競爭的人,就是把自己當成一匹賽馬的人。可人生不是一場比賽,你更不是賽馬,你是人!
  5. 學會自嘲:自嘲和幽默都是吸引人的特質,放輕鬆點!因為我們都不完美。
  6. 停止取悅他人:人生是自己的,為什麼要以他人的滿意為目標呢?別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事實上,你永遠無法讓他們滿意。
  7. 中性看待:學會在負面批評中聽到褒美,從美言中提煉出建設性批判,就會發現,無論是喜歡、或是不喜歡我的人,他們對我的評語其實都差不多。
  8. 表達自己:學會個性表達,練習個人的風格。透過這些表現,如實呈現自己內在,會越容易讓人欣賞。
  9. 接受生活的起落:接受起落,就像接受潮起潮落一樣,只去改變能改變的事,但不需要白費力氣試圖去改變不能改變的事。
  10. 接受別人:很多人的「做自己」是以不允許別人做自己為代價的。若想忠於自己,請先尊重別人,就像尊重自己那樣。
美國著名詩人、社會及宗教學家托馬斯·默頓曾說過:「若無法跨越我們與真實自我之間的鴻溝,即便能登月又如何」?
「做自己」其實是一系列細心探索、覺察的過程,它是需要時間慢慢採集的。在這探索的過程中難免會感到不適,甚至覺得痛苦。但請不要擔心,也不必氣餒!因為這就表示,你已經觸碰到你內心的防衛機制 – 問題的根源了!正如作家安德魯·哈維索說的:「我們想要逃避、忽略、和擺脫的事情,正好就是能讓人真正成長的『根本物質』」。
當然,「做自己」這件事絕不是看完一篇文章、讀完一本書就能馬上做到的,它需要空間和時間去實踐。同樣的,這本書的真諦也絕不是我在這裡一篇幾千字的文章就能說完的,這篇文章僅僅是我個人的體悟與心得,書裡面其實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以及發人省思的地方,推薦給大家囉~
願我們都能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於生日這件事…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熱播韓劇 Netflix《低谷醫生》 讓我們一起找到如何不折磨自己的生活方式《低谷醫生》講述兩位高中的優材生,因爭奪全班第一名出盡各種奇特招數,鬥至死去活來,視對方如同仇人。長大後成為麻醉醫生「南荷娜」和整形醫生「余正宇」,在某天跌落人生低谷時相遇,繼而互相安慰及彼此鼓勵,一起找到如何不折磨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正尋找理想的生活方式,在此韓劇中得到啟示及共嗚。
Thumbnail
avatar
戴笑傲江湖
2024-05-07
滿意的話,請給我五顆星!:零工經濟時代,外送宅配、寵物保姆、清潔打掃、外包接案,10個你不知道的平台勞動者困境與難題曾經聽過有作家表示被讀者以不合理的要求而給出一顆星評價的經驗,事後跟網站平台申訴也毫無回音,於是那本書籍的銷售數字從此一落千丈。有鑑於此,前陣子有網友建議我是否考慮在介紹每一本書籍的時候給予星級評分,我的回應是不希望讀者在尚未閱讀書籍的時候便有所偏見,何況我也不希望個人的喜好去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畢
Thumbnail
avatar
射手媽咪婷婷
2023-11-05
你所不知道的孟加拉-平民美食 Buli雖然說孟加拉和印度 密不可分,但也因為慕斯林的清真食物有很多的限制,因此,在孟加拉,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美食體系.. 今天要介紹的 BULI 是我個人偏愛的當地小吃 ..炸出來的成品呈現扁圓形很像發胖的小飛碟 .充滿了空氣感.. BULI幾乎家家戶戶的媽媽都會做,我不知道裡面的粉類配方是甚麼 只是店家
Thumbnail
avatar
孟拉囍酷
2023-10-22
《救救正常人》:放慢腳步,找到自己的步調|【閱讀札記#1】你偶爾會懷疑自己是否正常嗎?怎樣是正常?怎樣是異常? 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事,但有些困難,卻彷彿沒有盡頭般、看不到光亮、找不到出口,你深陷其中、憂鬱的情緒無止盡蔓延,你想振作起來卻提不起一絲力氣,你放任自己沉溺其中卻又痛苦不堪,你懷疑好像怎麼做都無法好起來了……
Thumbnail
avatar
紅茶加牛奶
2023-08-16
我永遠也不會找到另一個你外子大熊很喜歡音樂,他會彈結他和電子琴,小時候又曾經學習吹小號喇叭,他最會模仿小號喇叭發出的聲音。閒暇時候他也愛抱著結他又彈又唱,雖然他笑言自己的音樂造詣不高,只是對音樂有一點熱誠和興趣而已......
Thumbnail
avatar
叮噹
2023-07-13
你做什麼事的時候感覺最幸福?從問自己這個問題開始找你的夢想 「我活了這麼久才明白,人生只有一次不是兩次。」 photo by TvN 這是韓劇裡,七旬老爺爺德出決定從零開始學芭蕾,告訴自己的話。 70歲的退休郵差德出,一生為了家庭與工作努力拉拔3名子女,看似平凡而幸福的他,童年時期有個芭蕾夢,但當年滿腔的熱情被父親潑了冷水,表示男生跳芭蕾舞,未來能夠有什
Thumbnail
avatar
不務正業邱總監/邱意婷諮商心理師
2021-10-19
從生命設計師,到「做自己生命的CEO」在人生策略上,除了設計思考,你還需要思考策略、營運、財務、品牌與行銷規劃,才能經營好人生無限公司! 大家有沒有讀過「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這本書?這本書用設計思考,協助我們思考人生問題...
Thumbnail
avatar
Evonne Tsai
2021-06-05
如何達到財富自由,從良好的儲蓄習慣開始如果可以擁有時光機,我相信我一定會不停勸說當年的自己,給我刪掉所有網購跟購買清單!畢竟以前長達20年幾乎都是待在消費零售的市場,最後還延伸到全球都可以買的環境,那真的可不是說好玩的,台灣例行固定的折扣除外還有全球的折扣一起加持下來,真的非常可觀,我是說帳單來的時候,還真完全不知道,是自己撿到便宜還是
avatar
Beck
2021-04-30
從無條件真正愛自己出發:《愛 從接納自己開始:發現愛,深入關係,到與萬物合一的旅程》心得所有的關係都來自於和自己之間的關係,所以要改善自己所見的外境,就必須得先看回自己的內在,真正療癒自己的傷痛,而這第一步就來自於要先真正愛自己,愛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avatar
HuanChun Chen
2020-08-11
《樵夫砍柴》寓言故事:從現在開始永遠不嫌晚,別高估短期能達到的成績,卻低估長期能完成的成就【《樵夫砍柴》寓言故事:從現在開始,永遠不嫌晚,別高估短期能達到的成績,卻低估長期能完成的成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跟你分享一則之前在《經理人月刊》看到的故事👀👀 你準備好進入故事的情境了嗎?😆 歡迎點入連結進行閱讀👇👇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5/27(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avatar
Smile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