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三十一日 關於歲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歲月無驚-蔣勳

以為新冠疫情就要結束了,小寒,大寒,期待著立春,二○二一年的新年元旦到舊曆春節,相信全世界的眾生都默默祈禱,難得全世界有一致的願望,希望新來的一年疫情停止。

有時突然遇到地震,驚天動地的搖晃,完全無助,只有心中默禱:趕快停止。

地震大多只有數十秒鐘,但是,卻像是一世紀那麼長久。

小時候遇到過風災,一日一夜,狂風暴雨,大水一尺一尺上漲,停電,在暗黑中聽到附近房屋倒塌,呼喊救命,心中驚慌,不能做任何事,也只有強作鎮靜,靜下心來,祈禱風雨趕快過去,祈禱黎明天亮。

那個暗黑夜晚也像一世紀那麼長久。

我們會記得地震的數十秒鐘,我們會記得大風呼嘯、號啕大雨的那一個夜晚。

災難過後,如果倖存,謝天謝地,我們會知道珍惜,知道歲月靜好,平常無事,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常常心存感謝,覺得自己此生命好,出生在戰後,七十年沒有戰爭,七十年沒有大饑荒,七十年沒有天崩地裂的大災厄。

新冠疫情持續了兩年,每一次覺得要結束了,又在不同地區爆發。每一個地區僥倖與自己無關,疫情就即刻來了。每一次覺得要平息了,又再度凶厲,剛剛放心,卻又驚恐。

「什麼時候才會停止呢?」一年裡有多少人重複詢問,卻聽不到答案。

有一種說法:新冠病毒不會消失,會一直變種。

這樣的說法讓希望破滅,「永遠不會停止了嗎?」

這樣的說法卻也彷彿讓人心情轉變,「不會消失,所以學習與它和平相處。」

從地震到暴風雨,從戰爭到疫病流行,我們都在驚慌中期待「停止」,然而,歲月無驚,歲月從不為任何事停止。

到二○二一年秋天,全球因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五百萬人。

因為住在縱谷,東部太魯閣號台鐵事故,死亡四十九人,許多是回鄉掃墓的東部人。感受到偏鄉人的無奈,我特別憤怒激動。然而,編輯這本《歲月無驚》,我幾經斟酌,還是都刪除了。

「度一切苦厄」,「苦」、「厄」都要度過,再難忍、再傷痛、再錐心刺骨的「苦」、「厄」都要度過。

數十秒的苦厄,一日一夜的苦厄,數年戰爭的苦厄,可能永遠跟著我們的病毒的苦厄,都一樣漫長,無止盡,驚慌是無止盡的。

驚慌,像一層一層的浪,波濤洶湧,永無止境。

然而有人說「船過水無痕」。

「船過」當然波濤洶湧,要有多長的時間讓洶湧的浪濤靜下來?歲月無驚,水上平靜無痕。

穀雨前後,北部疫情爆發,我取消了北返,留在一處叫龍仔尾的農舍。東邊海岸山脈,西邊中央山脈,向南看是一望無際的卑南溪平原。剛剛插了秧的稻田一片蔥翠,從立夏到小滿,看稻秧抽穗,看庭園蓮霧開花,結果,果實落滿地上,一掃就是百餘顆。

芒種後稻田收割了,不多久當地農民就送來剛剛新焙好的當季新米。我用大火燒滾,蓋著鍋蓋燜一夜,次日清晨一室帶芋頭香的米粥,配池上玉蟾園的豆腐乳,吉拉米代部落新筍,看院落芒果結實纍纍,龍眼也已垂滿樹枝。

附近居民隨意餵養的貓跑來覓食,我找到前一個房客留下的貓飼料,放在屋簷下,貓咪吃飽了,卻跳到我早餐桌上,聞聞米粥,聞聞豆腐乳,聞聞新筍,都沒有興趣,就四仰八叉躺在桌上呼呼大睡。

小暑、大暑,感謝陸續跑來我住處的貓咪陪伴我過了一個無憂無慮沒有雜念的夏天,原來「歲月無驚」,是可以一整天坐在屋簷下看鳥雀啄食地上的芒果,一整天看山頭雲舒霧卷,看日升月恆……

二期稻作在立秋前大多插完了,農民有空站在田埂邊和我寒暄:「今天散步時間比較早啊……」

我們的對話好像都沒有內容,不說大事,大事或小事都一樣,就是「今天貓咪為什麼沒有來」。

龍仔尾的農舍沒有電視,沒有網路,沒有報紙,可是該知道的事也都知道。

知道有多少人確診,有多少人死亡,知道針對疫苗有多少爭議,知道眾生還在驚慌中。

晨起念經、抄經,下午畫畫,畫了記憶中清邁清晨托缽出外「乞食」的僧侶,細想自己要放下多少矜持傲慢才能隨他們去「乞食」修行,做好金剛經「著衣」、「持缽」兩個最根本的功課。

白露之後,疫情好轉,我去池上書局,結識了有十年的Momojan跑來依靠在我手臂上,他原是不愛搭理人的貓,遊客多,他總躲起來。然而今日來靠著我的手親近,啊,這是一年的大事吧。我感覺著貓咪的體溫,感覺著貓咪沉睡的呼吸,感覺著他依靠著我的重量,這樣無驚慌,無驚嚇,無驚恐。好像疫情很遙遠,此時此刻,害怕驚醒貓的沉睡,我也靜靜呼吸,彷彿天下無事,「歲月無驚」。


這裡總有一篇屬於你的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課的沙龍
6會員
84內容數
日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10
《摸書》-馮驥才 名叫莫拉的這位老婦人嗜書如命。她認真地對我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書里。」 「世界上沒有的一切也在書里,把宇宙放在書里還有富餘。」我說。 她笑了,點點頭表示同意,又說:「我收藏了四千多本書,每天晚上必須用眼掃一遍,才肯關燈睡覺。」 這裡總有一篇屬於你的文章  
Thumbnail
2022/04/10
《摸書》-馮驥才 名叫莫拉的這位老婦人嗜書如命。她認真地對我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書里。」 「世界上沒有的一切也在書里,把宇宙放在書里還有富餘。」我說。 她笑了,點點頭表示同意,又說:「我收藏了四千多本書,每天晚上必須用眼掃一遍,才肯關燈睡覺。」 這裡總有一篇屬於你的文章  
Thumbnail
2022/04/08
《啟程》-卡夫卡 我吩咐將我的馬從圈里牽出來。仆人沒聽懂我的話。我自己來到馬圈,給我的馬備好鞍具,然後跨了上去。我聽見遠處有吹小號的聲音,我問仆人這意味著什麽。他不知道,他什麽也沒聽到。在大門口他擋住我問道:「你這是去哪兒,先生?」 「那你知道你的目的地啦?」他問。 「你沒帶乾糧。」他說。
Thumbnail
2022/04/08
《啟程》-卡夫卡 我吩咐將我的馬從圈里牽出來。仆人沒聽懂我的話。我自己來到馬圈,給我的馬備好鞍具,然後跨了上去。我聽見遠處有吹小號的聲音,我問仆人這意味著什麽。他不知道,他什麽也沒聽到。在大門口他擋住我問道:「你這是去哪兒,先生?」 「那你知道你的目的地啦?」他問。 「你沒帶乾糧。」他說。
Thumbnail
2022/04/07
《不要急》-蘇童 後來事故現場的目擊者都說,他的自行車確實騎得太快了,他趕路太急了。 這裡總有一篇屬於你的文章
Thumbnail
2022/04/07
《不要急》-蘇童 後來事故現場的目擊者都說,他的自行車確實騎得太快了,他趕路太急了。 這裡總有一篇屬於你的文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回顧復盤2025年的一月,各種散步的一個月,持續了解自己。
Thumbnail
回顧復盤2025年的一月,各種散步的一個月,持續了解自己。
Thumbnail
滿月如鏡,映照的不僅是天地的輝煌,也是內在的隱秘。在這一年開端的第一個滿月「狼月」,我們感受到一種矛盾的張力。 滿月之夜,我們更容易看見自己的情結和習性,它們如同深埋的種子,在這月光灌溉下浮現出苗頭。這是一個探索的時機,也是面對自我的邀請。 狼月是巫術實踐中的一個重要時機,它提醒我們善意的力
Thumbnail
滿月如鏡,映照的不僅是天地的輝煌,也是內在的隱秘。在這一年開端的第一個滿月「狼月」,我們感受到一種矛盾的張力。 滿月之夜,我們更容易看見自己的情結和習性,它們如同深埋的種子,在這月光灌溉下浮現出苗頭。這是一個探索的時機,也是面對自我的邀請。 狼月是巫術實踐中的一個重要時機,它提醒我們善意的力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Thumbnail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Thumbnail
春節期間的covid康復期,咳好咳滿,閃到腰
Thumbnail
春節期間的covid康復期,咳好咳滿,閃到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