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之地】-謝謝你們讓我在此落地生根
(Minari,2020)
故事講述1980年代初,從韓國來到美國打拼的雅各與莫妮卡,為了改善生活,帶著一兒一女從大城市加州移居到中南部阿肯色州,一家四口就這樣開始過起農村生活。然而,由於小兒子有心臟病,夫妻二人又忙於工作,因此將莫妮卡在韓國的媽媽接來美國,希望外婆能與孫子共享天倫之樂,順便看家。
移民的世代分歧
如果要拿一部電影來作比喻的話,我覺得【夢想之地】有一點像是當年李安的【推手】(Pushing Hands,1991)。兩部片同樣都是透過一個移民到美國的亞洲家庭,其家人的衝突,來進行世代之間不同的價值觀的對話。
電影大致上分為兩條主線:
年邁的外婆(尹汝貞 飾)代表傳統的「韓國人」,性格豪邁開朗,不僅能在異國適應自如,心中的民族本性與文化驕傲也仍堅定不移;而身為移民第二代的小兒子大衛(艾倫·金 飾),已經完全認為自己是「美國人」了,平時就習慣說英文,價值觀也完全是美國人那套,因而對自己的「韓國外婆」極為排斥。
另一條故事線,則是在美國尋找到出路的雅各(史蒂芬·連 飾)與莫妮卡(韓藝璃 飾)夫婦身上。雖然他們還是有某些民族的驕傲以及對故土的念想,但不管是瞧不太起美國人、且一心只想著賺錢的丈夫,還是對生活型態轉變感到不安的妻子,都還在摸索,自己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活在異鄉的土地上。從他們搬到所謂「夢想之地」的第一天起,夫妻二人便總是為了生活方式、經濟問題或親子關係吵架:雅各執著於靠著種植蔬果經濟獨立;莫妮卡卻因覺得這與自己設想的未來不同,而越來越焦慮。
【夢想之地】雖然看似故事簡單、純粹,所講就是那種拓荒開墾的農民生存不易的故事,只是主角換成了韓國人而已,好像挺老掉牙。但若仔細體會,會發現這部電影其實十分豐富。
我們可以看到第一代移民,為了一個「美國夢」而打拼、掙扎的辛酸;也能享受,那對想法天差地遠的祖孫二人,在互相拉扯、彼此磨合的過程之中,激盪出的爆笑火花。
這部半自傳式的電影,不只是導演鄭李爍(Lee Isaac Chung)作為一位韓裔美國人的生命史與家族史;透過這個或酸楚、或可愛幽默的故事,讓觀眾在歡笑、感動過後,進而能發現本片對於「移民」這種身份的探問與反思。
韓國本土價值
韓國人極為重視所謂「身土不二」的價值,認為人與自己所生長的土地,是互相依存、無法分離的。因此我們知道,韓國人對於「土地/國家」、「民族/文化」有著強烈的愛與認同。
但是,若像電影中雅各-莫妮卡一家,在別的地方開始生活,「身土分離」了,那該怎麼辦?甚至如小男孩大衛一樣,根本就覺得自己是美國人,而離原本的文化十分遙遠,那該怎麼辦?難道韓國民族與其精神,會因離開了原本的土地就這麼漸漸消失嗎?那麼在海外漂泊的韓國人,該如何去尋找自己的認同呢?
電影的最後,一切的衝突都回歸到了「家庭」之上。因為家人之故,「美國人」與「韓國人」的角力在祖孫之間、也在小男孩的心中達成了和解;也因家人之故,雅各、莫妮卡在幾近決裂之時,才意識到對方的重要。
在家庭之中,人的情感得以凝聚、精神得以傳承;由此,我們認識自己、成長茁壯。原來,只要是家人相聚、所在之處,就是值得我們落地紮根的家園,就是我們可以認同的土地。
水芹精神
電影的原文片名「Minari」,是韓文「水芹」的意思。片中外婆初到美國時,便偷偷帶著孫子大衛跑到農場旁的森林中,挑了一個好所在,灑下了水芹的種子。
我想某種程度上,在創作者的心中,韓國人族群便如水芹一般,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不管在什麼地方,都可以落地生根,堅強地存活下來。
當後來雅各帶著大衛再回到那差點被遺忘的「播種之地」時,水芹已是一大片的欣欣向榮了。
p.s.1 我當初一看完電影時便猜,這部片的創作者一定就是電影中的小男孩大衛;他將小時候所看到的,父母在異鄉奮鬥、打拼的故事拍成電影,以紀念上一輩在美國「播種紮根」、造就了現在的自己。結果回家一查資料,果然!鄭李爍小時候就是舉家搬到阿肯色州,在那邊經營小農場。
p.s.2 雖然我拿李安的【推手】與這部【夢想之地】相比,但你可以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有趣的差異。來自台灣的李安,透過「父」所要展現的是華人家庭倫理的矛盾情結;然而韓裔導演鄭李爍(Lee Isaac Chung),卻是藉由「母」來觀看移民身份認同的轉變。注意到了嗎?華人沒有認同可言,而家庭倫理對韓國人來說不是問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