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淡影》|依靠回憶所連結起來的故事可靠嗎?/寓言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者:石黑一雄 出版:新雨 出版社譯者:林為正
群山淡影僅是書名就給人相當朦朧之感。全書在溫潤的筆調下進行簡單溫緩的人生故事,卻處處籠罩著如迷霧一般的氛圍。回憶可靠嗎?依靠回憶所連結起來的故事,究竟哪些被自己的大腦無意識的更動、合理化?哪些又是真實的片段?又或是真實其實早就不那麼重要,而是真正留下在心中的,才是重要的時刻?小說中各處的記憶斷裂,究竟像要告訴我們什麼?《群山淡影》在處處迷惑的氛圍當中,娓娓道來一段小人物中的大時代,值得細細品讀。
  • 故事在說什麼?
故事中的敘事者悅子與丈夫住在二戰後的長崎,據小說的描寫:「當時最慘澹的日子已經過了。美國軍人卻還是跟以前一樣多——因為韓國有戰事——但是在長崎,經歷了之前的戰禍,那段日子算是平靜、自在。世界有種思變的氣氛。」即已道出小說當中,人物所面臨的時代和心境的變化。在這段相對安和的時刻,日本蠢蠢欲動一種想要改變的氛圍。
故事中的主要敘事者悅子,在故事開始的開頭即在英國,小女兒妮姬回到倫敦探訪她時,令她想起了住在日本時候的另一對母女:媽媽幸子和女兒真理子。在戰敗後的氛圍當中,幸子幾乎是一意孤行,不顧女兒真理子的需求,想要到美國,並對美國抱著極大的幻想。雖在日本有長居久安之處,卻亟欲擺脫自己的處境。在三番兩次被騙、被拋下後,又一再重拾冒險的想望,想要突破己身的困境。悅子看著這樣的幸子,心疼這樣的真理子。真理子不像一般小女孩,偶有怪異的神情。
而另一方面,在日本時的悅子,有一個叫做次郎的丈夫,她懷孕的第一個女孩即是和次郎所生,叫做惠子。但比起與丈夫的互動,在悅子的記憶中,與他關係甚佳的是公公緒方先生。公公緒方先生與兒子的好友松田茂夫在新舊觀念上的衝突,也在在是石黑一雄在作品中極常出現的一種衝突。悅子第一個女兒在一起到英國之後,有一天在自己的房中上吊了,或許是水土不服,但沒有人知道。
  • 記憶的斷裂?真實的重要?
石黑一雄在五歲的時候離開了日本,長年居住英國的他,在寫起《群山淡影》中一個溫婉的日本婦女,卻有著一種獨特的日本情調。據說以英文讀起來拗口的緣故也在這裡,因為要刻意呈現出一種日本女子說話樣子的特有的風貌。在閱讀的時候,也常常恍然以為自己在讀的是日本文學。
全書以回憶的內容作為小說的主要故事內容,但之中常常會出現記憶的斷裂、破碎。沒有道明的種種,也在悅子常常在故事中表達自己不確定、記憶模糊等,輕輕帶過。一如書名中那種朦朧的氛圍,一切都籠罩在霧色之中。
究竟悅子的回憶中到底存在多少虛實,甚或在讀完整個小說之後,猛然發現悅子口中的幸子身世,似乎就如同悅子己身的身世相似時,都還摸不清究竟悅子說的真的是自己的故事,還是透過他人的身份,實則上道盡自己的故事?否則悅子為什麼之後就到了英國?而那個幸子精神狀況不佳的女兒真理子,就像悅子的大女兒惠子一般,難以接受自己離開了故土而自殺?⋯⋯即便讀到最後,悅子這個不可靠的敘事者依然讓讀者仿如置身迷霧當中,卻又被故事情節陷得不可自拔。
真實真的重要嗎?透過悅子的回憶,我們從不渴望看見真實的歷史片段。只是面對這樣記憶朦朧不清的悅子,到底我們如何看待她解讀自己的故事,以及她身處的情境下,如何反映了那個戰後時代?石黑一雄身為戰後的下一代,雖然未曾經歷戰爭的殘暴不堪,但戰後那種時刻衝突的價值觀和世代觀念的差異,卻數次在他的小說當中呈現,成為了最重要的主題。而這個主題也在他柔和的故事當中,成為一個「記憶」,讓我們對那段歷史,能夠用更溫柔、更人性的角度,去面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28內容數
以各式各樣的經典文學書籍為主,包含台灣,古今中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寓言家閱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了心愛的女子,遙望著女子家外幽微的綠光、像望著自己生命中的那道光。奮不顧身追愛的樣子,是我們對蓋茲比最大的印象,因為這份純真的愛,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是這麼的難得。但這樣的愛,是真的愛嗎?
「足立區日出町公寓內發現女屍⋯⋯死者是獨自居住在該戶的五十三歲女子。」川尻松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令人討厭?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老人與海》據說是海明威在1935得知的一個真實故事,說明一個老漁夫桑地牙哥出海捕到一條大魚的故事。乍看非常簡易的故事,但其中的細膩以及故事背後隱含的龐大發想,就要由讀者細細品味了。這本小時候在班級書櫃中常常看見的經典文學小說,在長大之後再次閱讀,有沒有別有一番體悟呢?
「蒼蠅王」是糞便、髒物的王,所以也是醜惡的代名詞。而這樣醜惡的象徵,又如何在人性之間穿梭?《蒼蠅王》的故事是許多著名電影和小說的原型,魯賓遜漂流記、大逃殺⋯⋯都令人印象深刻。我們可以從很多故事當中看到《蒼蠅王》情節的影子,但不見得都有同樣發人深省的結局。而《蒼蠅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如果對於「存在主義」四個字不陌生的話,肯定會聽過卡繆的這一本「異鄉人」,而這也是我自己對於自身存在於世間、最具啟蒙意義的一本小說。我們問自己,到底為何要被降生於這個世上?又或是我們已經降生於這個世間,該如何面對這個處境?
《過於喧囂的孤獨》一書因其令人易達共感的書名,成為文青口中的必讀書單。但它的內容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鮮麗。 關於生命的真相,與世間的真理,應該如何看待?主角漢嘉最常在書中提到的便是:「天道不仁慈」。身為在社會最底層卻又帶著最澄澈目光的漢嘉,或說赫拉巴爾,怎麼說這個故事?
為了心愛的女子,遙望著女子家外幽微的綠光、像望著自己生命中的那道光。奮不顧身追愛的樣子,是我們對蓋茲比最大的印象,因為這份純真的愛,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是這麼的難得。但這樣的愛,是真的愛嗎?
「足立區日出町公寓內發現女屍⋯⋯死者是獨自居住在該戶的五十三歲女子。」川尻松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令人討厭?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老人與海》據說是海明威在1935得知的一個真實故事,說明一個老漁夫桑地牙哥出海捕到一條大魚的故事。乍看非常簡易的故事,但其中的細膩以及故事背後隱含的龐大發想,就要由讀者細細品味了。這本小時候在班級書櫃中常常看見的經典文學小說,在長大之後再次閱讀,有沒有別有一番體悟呢?
「蒼蠅王」是糞便、髒物的王,所以也是醜惡的代名詞。而這樣醜惡的象徵,又如何在人性之間穿梭?《蒼蠅王》的故事是許多著名電影和小說的原型,魯賓遜漂流記、大逃殺⋯⋯都令人印象深刻。我們可以從很多故事當中看到《蒼蠅王》情節的影子,但不見得都有同樣發人深省的結局。而《蒼蠅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如果對於「存在主義」四個字不陌生的話,肯定會聽過卡繆的這一本「異鄉人」,而這也是我自己對於自身存在於世間、最具啟蒙意義的一本小說。我們問自己,到底為何要被降生於這個世上?又或是我們已經降生於這個世間,該如何面對這個處境?
《過於喧囂的孤獨》一書因其令人易達共感的書名,成為文青口中的必讀書單。但它的內容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鮮麗。 關於生命的真相,與世間的真理,應該如何看待?主角漢嘉最常在書中提到的便是:「天道不仁慈」。身為在社會最底層卻又帶著最澄澈目光的漢嘉,或說赫拉巴爾,怎麼說這個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張元植的小紀錄片要上映了。 如同我想用《道拉吉里的風》將兩位台灣登山家在高峰最真實的冒險姿態與精神記錄下來、帶給萬世,公視與《群山之島》程紀皓導演也用他們最擅長的方式,取了一個最貼切的片名,在阿果、詹哥、德政、星雯等友人的訪談之中,再現這位貫串全季的靈魂人物。 感謝老天給了台灣一位耀眼的登山家
Thumbnail
我時常會問自己什麼時候喜歡上爬山的?登頂是第一要事嗎?還是登山的過程更為有趣?我又是如何感知山和山中的世界?如果你也一樣愛山,偶爾也會給自己這樣的靈魂拷問,那本書即是解答。
Thumbnail
厄希嫩湖(Oeschinensee)是一片隱藏在阿爾卑斯山脈中的純淨湖泊,湖水藍得像寶石,四周環繞著壯麗的雪山與翠綠的草地。這裡的自然景色美不勝收,遠離人群的喧囂,是個冷門但絕對值得一探的秘境。如果你想體驗瑞士最原始的山水風光,厄希嫩湖絕對是你不可錯過的選擇。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Thumbnail
看到本片真是太美好了!即便全身濕透,瑟瑟發抖,重感冒都值得。 影像的調子有著日本千禧年的質地,召喚我回到童年時光。 導演
Thumbnail
生活是自己的感受 不是別人的看法-作家余華。 《輝耀姬物語》是導演高畑勳以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為藍本所改編的動畫電影。 電影描述一對居住於山林的夫妻,在竹子裡發現一名嬰兒,並且將她扶養長大的故事。 看完輝耀姬物語,深深覺得結局帶來的後勁好大,悲傷好像一條絲線,一直不斷延續。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幻想自己現在就在那走著,穿上小碎花連身裙,手拿著一杯檸檬汁,在步道上走著,看著海岸、看著夕陽、看著遊輪、看著人群,多愜意啊,這樣的生活才是人生。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當我們問他人為何登山時?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因為山就在那裡。」那麼,海同樣在那為什麼不是去航海、球在那為什麼不是去打球、樹在那為什麼不是去爬樹?這看似沒回答的回答,背後是什麼樣的邏輯?《心向群山》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 1976-)是位英國的自然(旅遊
Thumbnail
張元植的小紀錄片要上映了。 如同我想用《道拉吉里的風》將兩位台灣登山家在高峰最真實的冒險姿態與精神記錄下來、帶給萬世,公視與《群山之島》程紀皓導演也用他們最擅長的方式,取了一個最貼切的片名,在阿果、詹哥、德政、星雯等友人的訪談之中,再現這位貫串全季的靈魂人物。 感謝老天給了台灣一位耀眼的登山家
Thumbnail
我時常會問自己什麼時候喜歡上爬山的?登頂是第一要事嗎?還是登山的過程更為有趣?我又是如何感知山和山中的世界?如果你也一樣愛山,偶爾也會給自己這樣的靈魂拷問,那本書即是解答。
Thumbnail
厄希嫩湖(Oeschinensee)是一片隱藏在阿爾卑斯山脈中的純淨湖泊,湖水藍得像寶石,四周環繞著壯麗的雪山與翠綠的草地。這裡的自然景色美不勝收,遠離人群的喧囂,是個冷門但絕對值得一探的秘境。如果你想體驗瑞士最原始的山水風光,厄希嫩湖絕對是你不可錯過的選擇。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Thumbnail
看到本片真是太美好了!即便全身濕透,瑟瑟發抖,重感冒都值得。 影像的調子有著日本千禧年的質地,召喚我回到童年時光。 導演
Thumbnail
生活是自己的感受 不是別人的看法-作家余華。 《輝耀姬物語》是導演高畑勳以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為藍本所改編的動畫電影。 電影描述一對居住於山林的夫妻,在竹子裡發現一名嬰兒,並且將她扶養長大的故事。 看完輝耀姬物語,深深覺得結局帶來的後勁好大,悲傷好像一條絲線,一直不斷延續。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幻想自己現在就在那走著,穿上小碎花連身裙,手拿著一杯檸檬汁,在步道上走著,看著海岸、看著夕陽、看著遊輪、看著人群,多愜意啊,這樣的生活才是人生。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當我們問他人為何登山時?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因為山就在那裡。」那麼,海同樣在那為什麼不是去航海、球在那為什麼不是去打球、樹在那為什麼不是去爬樹?這看似沒回答的回答,背後是什麼樣的邏輯?《心向群山》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 1976-)是位英國的自然(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