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不完美,所以我們期待神來拯救,也因為有抱持著希望,所以我們可以忍受黑暗。
「Hallelujah」出自李歐納孔恩Leonard Cohen 1984年【Various Positions】專輯。這首歌本身就像是隱藏了「達芬奇密碼」似的,在舊約聖經的故事裡,帶著對人性的描寫,純潔中帶著罪惡,明亮裡黑影幢幢,處處透著難解的詭異。這首歌是李歐納孔恩花了將近五年的時光,才勉強「完成」(原作遙傳有15頁的歌詞),至今歌詞的段落及排列組合也沒有一個定版,後世的人對它有各式不同的組合與解讀。
李歐納孔恩的文學性及藝術成就不言可喻,他自己說:「我想將『Hallelujah』帶到普通的生活,進入平凡的世界,而以大衛王為題的『Hallelujah』仍然是首宗教意味濃厚的歌曲。。。這首歌解釋出世界上還有各種形式的讚美存在。就像我在歌詞內提到的,『所有完美的和破碎的讚美都有相同的價值』。不是用傳統教義的方式,而是從內在的激情和感情出發,渴望認定生命中的信念。」
「Hallelujah」原版試聽
算是定版的演唱
原本「Hallelujah」問世時,並沒有得到太多注目,但是這首歌的魅力卻隨著時間發酵逐漸變成經典。許多會唱歌的人詮釋它,像是如Bono(U2樂團主唱)、Jeff Buckley、K.D.Lang, 、Willie Nelson、Sheryl Crow、Rufus Wainwright、Damien Rice、Bon Jovi等族繁不及備載,一旦把Key定高(李歐納孔恩是個超級中低音的煙嗓),世人突然發現這首歌旋律竟然這樣的美。只是歌詞裡的人性與神性相互交疊,宗教的人把它唱成福音歌,闇黑的人把它唱成沉淪歌,一首歌可以帶出截然不同南極跟北極兩種魅力也是一絕。
我不是一個多光明的人,所以我挑了個Jeff Buckley的版本,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Hallelujah」有多好聽的版本。他父親為60年代迷幻民謠的重要代表人物 Tim Buckley,可是這個當爸的在他小時候就吸毒暴斃,但血緣裡的基因仍然影響了他一輩子。Jeff Buckley的嗓音時而空靈、時而高亢,隨心所慾的多變跟延展,「Hallelujah」被他唱得跳脫福音音樂的基督教信仰,變成實驗性的迷幻民謠風格。這個被大衛鮑伊說要帶他的專輯進棺材的天才,在31歲錄製第二張專輯的途中,有天被發現陳屍於密西西比河,死因不明。
傑夫巴克利是在1994年的【Grace】專輯裡,翻唱了這首「Hallelujah」,嘶啞神經質的嗓音,以及絕望讓人心碎的情感,再憂鬱到難以承受的夜晚,不是跟著他的這首歌一起沉淪就是一起救贖,端看當時心情如何!!只是不免懷疑:神不是愛世人嗎?為什麼他就是不愛我?!
一直這麼黑暗好像很不道德,來聽點神聖版的阿卡貝拉合唱團Pentatonix(五聲音階)演唱的版本...
現在很多選秀節目的歌手都會選唱「Hallelujah」,處理的都是這種誇張的要死的福音唱法,不過也因為這樣,讓這首歌越來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