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ve My Car》Lost in Translatio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首先來個免責聲明:個人既非村上春樹書迷,亦未看過原著《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短篇小說集,當然不知道電影《Drive My Car》其實不只改編自同名單元,而是還有〈雪哈拉莎德〉及〈木野〉(都是抄百老匯電影中心面書的介紹)…要研究原著與電影的關係,還是留給書迷專家吧!
作為只看過《偶然與想像》的觀眾,對濱口龍介也許比村上春樹更熟悉(失禮),慕康城影展「最佳劇本」之名而看(濱口身兼編劇之一),原本早前看《偶然與想像》試過睡著(還是極多人喜歡的單元〈門常開〉!),擔心片長三小時的《Drive My Car》會把自己悶倒,故此養足精神入場,意外發現比《偶然與想像》有趣,以為是文藝片,卻不沉悶,甚至很有娛樂性?!

多國語言障礙只限演員?

根據故事簡介,《Drive My Car》的故事主線,就是中年男人與少女各自解開喪親心結,互相治療心理創傷,可是電影卻架空了一個廣島戲劇節,讓身兼舞台劇演員及導演的家福悠介(西島秀俊)前往,甚至安排他執導一部多國語言的舞台劇《凡尼亞舅舅》!
《凡尼亞舅舅》在電影扮演重要角色,從試戲開始就很有意思!
《凡尼亞舅舅》是俄羅斯契訶夫的經典話劇,講述平凡的家庭因為親人的死亡、錯戀的情事、導致每個成員陷入了苦悶,最終走向了恨、殺人與自殺等激烈道路…當然像我一樣,不知道什麼是《凡尼亞舅舅》就入場欣賞,就算缺少文本對照的趣味,仍然無礙投入劇情,因為除了《凡尼亞舅舅》故事文本之外,「戲外戲」亦是主線——由選角試戲、圍讀劇本、排練到公演的細節,導演都通通拍出來,甚至佔了整部電影篇幅的三份之二!
電影最具趣味的地方,是「劇中劇」的演員分別來自韓國、台灣、菲律賓等亞洲國家,演員們還要以母語(包括手語!)排演,形成「雞同鴨講」的局面,非常有趣!因為故事有原著及既定台詞,就算大家不明白對方的語言,都可以按內容接住對方的台詞(當然沒有「爆肚」或再創作的空間),觀眾亦可以從字幕了解,搞得有溝通障礙的,只是演員們本身。
戲中只操手語的韓藉演員朴宥琳(音譯,左)表現極為搶眼,而能說中、英文的台灣演員袁子芸(右)戲份亦不少
尤其是明明上演激情戲碼,都因為語言隔閡問題顯得很趣怪,打從一開始的試戲場面,不懂中/英語的岡田將生,對上不懂日語的袁子芸,兩人一來就要摟摟抱抱及強吻,語言不通卻硬要演下去的荒謬感笑點滿分;後來圍讀過程,演員們只看自己語言的劇本,單靠敲枱去提示對手接下去,甚至被戲中的導演(即西島飾演的家福)要求,只能緩慢又不放情感地唸台詞,就算有文本可循,都會覺得不知所云吧?就連戲中的演員,都說這樣唸外語對白像佛經,意指有催眠作用。

打破語言隔閡的溝通

當然(尤其海外)觀眾會笑,未必完全是導演濱口龍介的計算,《Drive My Car》的故事主軸,始終是家福與美沙紀(三浦透子)的心結:為什麼妻子/母親會這樣對待自己呢?尤其對家福而言,明知妻子早就外遇不斷,但因為深愛著她,不只放不下有她聲音的錄音帶,還對她創作的故事念念不忘,甚至與「姦夫」高槻(岡田)坦誠相對時,最在乎的是她沒有告訴自己的故事結局。
家福悠介(西島)與妻子音(霧島麗香)表面恩愛,卻埋藏了很多心結難解
雖說溝通來自雙方,可是如果連自己都無法面對,又如何與對方溝通呢?(縱使已陰陽相隔)濱口在電影就借高槻之口,說出「如果希望看清別人,首先要和自己的內心誠實相處,勇於面對自己的內心」,因此才有電影最後的高潮:並非指家福與美沙紀雪地裡的激情戲碼,而是戲中戲舞台劇無言的一幕
之前提過多國語言的舞台劇《凡尼亞舅舅》,除了有聽得到的語言之外,還有只能看得到的手語 ,演到最後,就由韓藉演員朴宥琳(音譯)演繹「飾演《凡尼亞舅舅》的姨甥女」,挪用《凡尼亞舅舅》的對白開導「戲中現實」家福打氣,鼓勵他繼續活下去!超越語言的「心靈交流」已經玩味十足,對熟悉《凡尼亞舅舅》的觀眾來說,就有跨文本的樂趣,雙重趣味很是過癮!
電影最高潮竟然是舞台劇上的手語表演,又能精準理解家福(西島)如何排解心結,不得不佩服濱口龍介!
儘管日本影視自有一套「加拉巴哥化」的文化,濱口龍介卻以後起之秀姿態開拓國際市場,接二連三於各大影展屢獲殊榮,不少人好奇他憑什麼得到外國的青睞?看到影評人紅眼如此分析:「慢一拍的節奏,近乎無情緒的讀稿式演出…平淡慢讀,不但將台詞放在比演員表現更優先的位置,更主要是讓依賴字幕翻譯的海外觀眾多一拍時間追上演員鏡頭前的反應。」(2021年12月12日〈星期日明報〉)我才恍然大悟——也許不用把「溝通」想得太複雜,只有內容夠紮實,無論任何語言(包括身體語言),觀眾總有辦法用自己的方式「翻譯」出來,沒有迷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182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福同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演過高收視日本全國大熱的劇集,對演員來說是福還是禍?一方面名利雙收升價十倍,另一方面與角色綑綁,以後演其他角色時,總被說有舊角色影子,高牆難以突破?要一輩子只跟某個角色扯上關係嗎?從2012年開始就跟「大門未知子」糾纏不清的米倉涼子,應該感受最深。
大家都知人物傳記片難拍,因為無論人物是否為人觀眾熟悉,都難取得一致共鳴——熟悉的會挑剔敘事與認知的距離,不熟悉的又難以極速投入故事與人物關係!明明門檻那樣高,日本Netflix卻熱衷挑戰人物傳記,選材口味跟其他國家截然不同:不只鎖定藝能界的真人真事,還特別青睞諧星文化!
最近香港的話題電影絕對是《梅艷芳》,雖然爭議不少,卻意外看到J-pop(日本流行音樂)昔日如何影響香港樂壇,由髮型到歌曲,甚至發生港日紅星的戀愛秘聞?!對現在韓流橫行的香港來說,的確很難想像。
類日劇電影 無論對《假面之夜》是褒是貶,覺得「似日劇」「為何不拍成日劇」應該是廣大觀眾的共識。雖然走文藝片路線的日本電影導演大有人在,但一講到高票房電影,似乎跟日劇脫不了關係。「類日劇」作為日本電影的獨有類型,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呢?
趁著香港即將上映《電影之神》,有戲院重新上映山田洋次導演的舊作,當然不是古早的《男人之苦》系列,亦沒有「武士三部曲」,範圍都落在2010年後的作品,湊熱鬧地挑了當年想看卻沒看的《東京小屋》(2014年)。為什麼當年沒看呢?可能因為只記掛「吃花生」而忘了看——主角不是松隆子嗎?
坦白說,看到海報主打古舊電影片場,又有副導演、放映師及大明星角色,以為《電影之神》會是日版《星光伴我心》…抱著如此期望的我當然失望而回,只是《電影之神》的不盡如人意,並非導演山田洋次對電影的愛不夠深,而是戲裡戲外都有被影響的痕跡。
演過高收視日本全國大熱的劇集,對演員來說是福還是禍?一方面名利雙收升價十倍,另一方面與角色綑綁,以後演其他角色時,總被說有舊角色影子,高牆難以突破?要一輩子只跟某個角色扯上關係嗎?從2012年開始就跟「大門未知子」糾纏不清的米倉涼子,應該感受最深。
大家都知人物傳記片難拍,因為無論人物是否為人觀眾熟悉,都難取得一致共鳴——熟悉的會挑剔敘事與認知的距離,不熟悉的又難以極速投入故事與人物關係!明明門檻那樣高,日本Netflix卻熱衷挑戰人物傳記,選材口味跟其他國家截然不同:不只鎖定藝能界的真人真事,還特別青睞諧星文化!
最近香港的話題電影絕對是《梅艷芳》,雖然爭議不少,卻意外看到J-pop(日本流行音樂)昔日如何影響香港樂壇,由髮型到歌曲,甚至發生港日紅星的戀愛秘聞?!對現在韓流橫行的香港來說,的確很難想像。
類日劇電影 無論對《假面之夜》是褒是貶,覺得「似日劇」「為何不拍成日劇」應該是廣大觀眾的共識。雖然走文藝片路線的日本電影導演大有人在,但一講到高票房電影,似乎跟日劇脫不了關係。「類日劇」作為日本電影的獨有類型,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呢?
趁著香港即將上映《電影之神》,有戲院重新上映山田洋次導演的舊作,當然不是古早的《男人之苦》系列,亦沒有「武士三部曲」,範圍都落在2010年後的作品,湊熱鬧地挑了當年想看卻沒看的《東京小屋》(2014年)。為什麼當年沒看呢?可能因為只記掛「吃花生」而忘了看——主角不是松隆子嗎?
坦白說,看到海報主打古舊電影片場,又有副導演、放映師及大明星角色,以為《電影之神》會是日版《星光伴我心》…抱著如此期望的我當然失望而回,只是《電影之神》的不盡如人意,並非導演山田洋次對電影的愛不夠深,而是戲裡戲外都有被影響的痕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沒買過車子。或是說曾經考過駕照,但考過之後就再也沒有上路過,駕照一直放在抽屜裏面,沒有派上過用場。開車通勤或去哪裡好像終究沒辦法寫進我的生活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於遊戲 Pacific Drive 的遊玩心得,探討了其劇情推進方式、NPC 互動、沉浸感以及升級與建造系統等特點。雖然有些地方可加強,但整體而言,對於喜愛獨立遊戲的玩家而言,這款遊戲值得入手,特別是在 Steam 特價的時候。
你是否曾使用Python進行網上爬蟲、撈取資料、分析,並將結果存進雲端資料庫? 你知道這一切可以全部發生在Google Drive裡嗎?而且,全部都是免費的!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落日車神這部電影。無論是色調、運鏡,溫丁黑芬都展露出極致的美感,甚至是電影選曲。   孤僻寡言的車手無意間幫助了鄰居--艾琳,逐漸地,這位丈夫正坐牢的單親媽媽開啟了這個看來冷漠的男人心扉。而隨著艾琳丈夫出獄,車手默默退回原有的位置,靜靜照看這位純善女子,以自己鮮血為代價,護佑了她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dLxzcNYRc 歌詞/Lyric City lights and neon dreams Zooming fast it seems Stars above and road below Nowhere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兩部電影都是導演濱口龍介於去年(2021)上映的電影,且內容都描寫了人生的荒謬。   生活中,會不會剛好前任是好友的新男友?會不會剛好打錯一個字母寄錯e-mail?會不會剛好在路上巧遇的兩個人,都將對方誤認為是曾經的同學?上述這些是《偶然與想像》中的劇情,由3個短篇故事(〈魔法〉(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沒買過車子。或是說曾經考過駕照,但考過之後就再也沒有上路過,駕照一直放在抽屜裏面,沒有派上過用場。開車通勤或去哪裡好像終究沒辦法寫進我的生活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於遊戲 Pacific Drive 的遊玩心得,探討了其劇情推進方式、NPC 互動、沉浸感以及升級與建造系統等特點。雖然有些地方可加強,但整體而言,對於喜愛獨立遊戲的玩家而言,這款遊戲值得入手,特別是在 Steam 特價的時候。
你是否曾使用Python進行網上爬蟲、撈取資料、分析,並將結果存進雲端資料庫? 你知道這一切可以全部發生在Google Drive裡嗎?而且,全部都是免費的!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落日車神這部電影。無論是色調、運鏡,溫丁黑芬都展露出極致的美感,甚至是電影選曲。   孤僻寡言的車手無意間幫助了鄰居--艾琳,逐漸地,這位丈夫正坐牢的單親媽媽開啟了這個看來冷漠的男人心扉。而隨著艾琳丈夫出獄,車手默默退回原有的位置,靜靜照看這位純善女子,以自己鮮血為代價,護佑了她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dLxzcNYRc 歌詞/Lyric City lights and neon dreams Zooming fast it seems Stars above and road below Nowhere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兩部電影都是導演濱口龍介於去年(2021)上映的電影,且內容都描寫了人生的荒謬。   生活中,會不會剛好前任是好友的新男友?會不會剛好打錯一個字母寄錯e-mail?會不會剛好在路上巧遇的兩個人,都將對方誤認為是曾經的同學?上述這些是《偶然與想像》中的劇情,由3個短篇故事(〈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