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排組08:傳記(上)──《黎明的守望人》

更新於 2022/02/0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說到「閱讀傳記」這件事,總讓我想起每回讀到書裡開頭擺著的一些名言錦句,其實絕大多數時候,身為讀者的我們(或許連引用這些句子的作者本人),壓根搞不清楚這句勵志座右銘的真實來源,以及,這句話真是後頭長破折號那個署名的人說的嗎?(或許被署名者本人也搞不太清楚......)
因此,過去讀傳記時,我往往都會有點「防備心」,深怕讀到的是由他人代筆、披著過度神化羽衣的傳主故事,或是由傳主本人所寫、卻對回憶有著過度的自我詮釋。甚至也曾極端的想過:「讀傳記?那還不如讀小說!」畢竟,每部小說多少都帶有自傳的元素。
雖然如此,過去這一兩年來,我還是把「閱讀傳記」放在心上,甚至當作2021的閱讀主題關鍵字之一,為的就是想要證明自己是錯的,事實上還是有一些值得閱讀的傳記可讀。(我為何要讓自己的人生過得如此辛苦?)
這些年來,的確在精挑細選下讀了幾本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傳記。利用過年假期,我想把這段期間閱讀傳記的想法回顧並記錄下來。由於文長,因此暫擬分為(上)(中)(下)三篇。期待未來,持續挖掘不一樣的生命故事,這樣的閱讀會是個「逗點」,而非「句號」。

《黎明的守望人》(貓頭鷹出版,張毅瑄譯)


寫作像置身在孤獨中,像海上孤船的孤獨那樣巨大。
用寫出來的文字力量讓你聽、讓你感覺,
但最要緊的是,要讓你看見。
——康拉德(Joseph Conrad)

康拉德的小說深深地影響了許多文學名家,例如格雷安‧葛林、海明威等。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在寂寞田野: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中、李維史陀在憂鬱的熱帶,哲學家羅素在其回憶錄中,也都分別寫下對康拉德的仰慕之情。康拉德的小說更被後人改編為多部電影,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柯波拉的《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以康拉德作品的譯著出版情況來看,相較於中國大陸,台灣發行出版的作品並不多。至於我自己閱讀康拉德的作品更讓人汗顏,因為其實只有「一本半」。
一本半?這是怎麼回事?且聽我娓娓道來。


別太快放棄,晚來的閱讀樂趣


先說那「半本」吧,其實正是康拉德最具知名度、僅用不到七週就寫完的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雖然這本書是台灣出版發行康拉德最多的譯著,但當時年紀小的我只讀了半本,就因為「愈讀愈不舒服」的感受而放棄了,殊不知,這正是康拉德要讓讀者「身歷其境」的刻意安排。只能說,年輕時的我實在是有眼無珠。
而那「一本」,則是故事核心參考自真實歷史事件「格林威治公園爆炸案」的密探。這本小說實在是太妙、太精彩!讀完小說後,讓人不禁發出喟嘆:事情並不如表象所見。當你挖得愈深,就會發現「真相」後面,還有真相……
《密探》的閱讀經驗讓我一掃之前對康拉德的「誤解」(雙腳跪落去~),開啟了對於小說家的好奇,因此,當看到2020年由貓頭鷹出版的黎明的守望人更是莫名驚喜。


不只是傳記


這本由哈佛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Maya Jasanoff書寫的研究專書,從最初為波蘭難民的小康拉德生平談起,一路寫到最後長眠於英國坎特伯里的宅邸。對於從未讀過康拉德作品的讀者,本書可說是一個精密又實用的黃金羅盤,帶領我們深入認識康拉德,了解他化真實的水手經歷於多本重要著作的創作歷程,甚至連書中多達70多頁的注釋及書末延伸閱讀,都相當具有參考價值與可看性。
更進一步的說,這本書並不僅止於一本名人傳記,更能讓讀者進入康拉德所在的十九世紀末的全球化現象中,想像他如何忍受身心上的苦楚、經濟上的飢寒交迫,透過一支冷靜的文學之筆,控訴那些高舉「文明」與「平等」的旗幟者所行種種掠奪剝削、濫權高壓、虛偽貪婪的誇張行徑;直指那些「文明人」扭曲人性的可怕程度,簡直比「野蠻」的食人風俗還可怕。
康拉德最關注的主題是孤獨與對陌生的恐懼,所有讀者都能從故事情節中找到與自己、與自己所處的社會相呼應的頻率。他同時關切結構對人性的扭曲,以及結構下求生存的個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在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中,決定該怎麼想、該怎麼活?而即使是一個微小的、但必須做的選擇,都可能成為改變命運的關鍵。
有意思的是,康拉德早年的嘔心瀝血之作並未為他賺進豐厚的收入,反倒是後來那些刻意簡化了故事結構、在他心目中的「二流作品」,卻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愛與廣傳。為此,康拉德在寫給友人的信中提到:「賺了〈青春〉的八倍,〈黑暗之心〉的六倍。令人作嘔!」康拉德也是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硬漢,晚年成為文壇權威的他不僅拒絕了多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甚至拒絕被封爵。

與小說家在書中相遇


一位書評家曾這麼形容康拉德:
閱讀康拉德需要勞心勞力,而這種事在今天足以勸退任何人,
但可以很確定的是,康拉德成名在望,
只要他的太陽一升起,就再也不會落下。......
當然我不是說他會變得很受歡迎,……
我說的是,他會被人發自心底崇敬。
——引自《黎明的守望人》書中文字

這樣的重磅書評深具說服力!也道出康拉德的作品被後世奉為經典,影響了無數文學創作者、甚至是剛果政治改革的深層原因。因此,即使今天我們透過Maya Jasanoff寫的這本深具嚴謹學術風格的傳記書,對於康拉德的生平有所認識,但還是要留意一件事,那就是必須謹慎的意識到,作者在運用康拉德生平詮釋小說家創作歷程時可能造成的tautology,唯有如此,才不會犯下如本文開頭前言中所提到的座右銘謬誤。
我想了解康拉德最好的方式,還是必須回到小說中,與康拉德相遇!我也要重新找出《黑暗之心》,把過去那太快放棄的半本書再補回來。
可能讀起來有點奇怪,但絕對少不了對書、音樂、電影滿滿的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要你列舉一位文學創作者,他同時也是一名音樂重度愛好者,你會立刻想到誰?(拜託!留言給我)若你問我,我會不假思索說出口的名字有三位:村上春樹、石黑一雄、依坂幸太郎。這篇就來寫寫這三位喜愛音樂的小說家,文末並加碼分享幾本音樂書。
張繼高先生說:「音樂是一種語言,要用點心思學習才能聽懂它。」那麼對於像我這樣的非音樂科班門外漢來說,該如何學習音樂這種感覺起來似乎有一點抽象,卻讓人一輩子心甘情願浸泡在其中、為之深深沉醉且無法自拔的「語言」?
在我的青春歲月裡,這本《必須贏的人》像是一扇明亮的窗戶,讓我在沉重的升學考試壓力下,可以面向外面的世界自在的呼吸;在親身學習樂器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逐漸感受到音樂裡的溫暖與光亮...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情況:有天當你醒來,睜開雙眼卻發現眼前一片黑暗,生命進入永久的停電狀態,往後該怎麼生活?下一步該做什麼?再進一步地問:看不見時,該如何閱讀?看不見的人,又是怎麼閱讀的呢?閱讀,只能透過眼睛嗎?
記得有一首國語流行歌曲名叫《愛,很簡單》。愛的確可以很簡單,但深入探究後才會發現,其實愛一點也不簡單,「愛」牽涉的層面太廣,複雜性往往超乎我們所想像。尤其是當涉及與自己帶有某種緊密連結的家人之愛,有時不僅未能帶給我們那種經過刻意渲染、塑造出的「聖潔的光芒」、「偉大又慈愛」的情感......
並不是人人都會成為父母,但每個人都在父母的教養下長大。「教養」是一個比表面字義上解讀還要複雜許多的詞彙,往往涉及教養者所抱持的信念與偏見,也會對被教養者造成或深或淺的影響。因此當討論「教養」議題時,談論的眼光不該只望向孩子,往往更需要回到教養者本身.....
如果要你列舉一位文學創作者,他同時也是一名音樂重度愛好者,你會立刻想到誰?(拜託!留言給我)若你問我,我會不假思索說出口的名字有三位:村上春樹、石黑一雄、依坂幸太郎。這篇就來寫寫這三位喜愛音樂的小說家,文末並加碼分享幾本音樂書。
張繼高先生說:「音樂是一種語言,要用點心思學習才能聽懂它。」那麼對於像我這樣的非音樂科班門外漢來說,該如何學習音樂這種感覺起來似乎有一點抽象,卻讓人一輩子心甘情願浸泡在其中、為之深深沉醉且無法自拔的「語言」?
在我的青春歲月裡,這本《必須贏的人》像是一扇明亮的窗戶,讓我在沉重的升學考試壓力下,可以面向外面的世界自在的呼吸;在親身學習樂器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逐漸感受到音樂裡的溫暖與光亮...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情況:有天當你醒來,睜開雙眼卻發現眼前一片黑暗,生命進入永久的停電狀態,往後該怎麼生活?下一步該做什麼?再進一步地問:看不見時,該如何閱讀?看不見的人,又是怎麼閱讀的呢?閱讀,只能透過眼睛嗎?
記得有一首國語流行歌曲名叫《愛,很簡單》。愛的確可以很簡單,但深入探究後才會發現,其實愛一點也不簡單,「愛」牽涉的層面太廣,複雜性往往超乎我們所想像。尤其是當涉及與自己帶有某種緊密連結的家人之愛,有時不僅未能帶給我們那種經過刻意渲染、塑造出的「聖潔的光芒」、「偉大又慈愛」的情感......
並不是人人都會成為父母,但每個人都在父母的教養下長大。「教養」是一個比表面字義上解讀還要複雜許多的詞彙,往往涉及教養者所抱持的信念與偏見,也會對被教養者造成或深或淺的影響。因此當討論「教養」議題時,談論的眼光不該只望向孩子,往往更需要回到教養者本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我的人生充滿一連串冒險,有如線上珍珠,一個接一個。希望牡蠣中的珍珠自動出現在盤中呈現給你,多少有些癡人說夢;你得自己潛水下海尋找。我從來都不喜歡為冒險而冒險,但是當冒險來臨時,我也不逃避。』 —《康提基號海上漂流記》,1947年
Thumbnail
拿到此書,我不禁想問:在資訊取得如此多元,溝通甚至可以AI替代的世界的我們,是否還需要多讀一本寫作/閱讀導讀的書?我不否認,一方面因為他是暢銷書《林肯在中陰》的作者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他文字裡的世界觀讓我好奇,他會用什麼方法觀察、解析其他作家的作品。
泰德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被認為是戀童癖,隱姓埋名將自己放逐到紅湖地區。而後在律師推薦下至小鎮上唯一的偵探公司就職,偵探公司老闆亞曼達身為另一起命案的兇手,出獄卻留在自己長大、命案發生的小鎮上生活,截然不同的兩人背負著各自的「罪」,開始一同調查一位知名小說家失蹤案。
Thumbnail
近年來有三位暢銷作家,他們的小說襲捲全世界,早一點的是「哈利波特」,讀者老少通吃,最大功勞是讓小學生也勇於嘗試看六七百頁厚厚密密麻麻的純文字書,建立閱讀的信心,另外一位是「暮光之城」,打動了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堅定嚮往永恆愛情的幻想;另外一位就是我最近才看完作者的最新創作「起源」,丹布朗以「達文西
Thumbnail
  在本書後記中,作者顏擇雅提到,羅蘭‧巴特〈艾菲爾鐵塔〉是她很喜歡的散文,讀第一遍充滿推理上的驚喜,讀第二遍雖不再驚喜,卻仍然可感受到詩意美、哲思美,於是期許自己也能寫出這樣晶瑩剔透的思考文。我想,她成功了,本書由許多篇小散文構成,書名「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便是其中一篇談論康德的最高道德
Thumbnail
最近正在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必須先招認,我沒耐心讀小說冗長鋪陳的內容,在閱讀小說時,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情節,我總想抄捷徑,快速看完故事梗概,(向來喜歡讀詩,愛其短短的句子包含巨量訊息,多棒!) 前陣子聽了李惠貞和譯者尉遲秀談論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他們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以前從沒耐心讀完昆
Thumbnail
故事描述主角默爾索在母親死後犯下一起殺人案件。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翻譯之後的文字雖然淺白,但這部作品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於我難以理解主角的內心。
閱讀《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在指涉的歷史事實、南美洲在二十世紀經歷過的種種獨裁與軍事政變之外,在無數的死亡、噤聲、暴力、殘酷、遺忘、荒謬之外,或是在彷彿等不到天明的本能性激情與溫柔外,最初或最終的強烈印象,是這本書的文體。片段的、破碎的,像是筆記般暫時記下的,欲言又止又像說得太多的一段一段文字。
Thumbnail
每次在讀書的時候,總是很佩服作者能找到適合在每一個章節前面的經典句子,也許是一段文字、一首詩,或甚至只是短短的一句話。不論是哪種形式,多半能為這一章節帶來畫龍點睛的功效,讓我們對這一個段落有一些些的想像。今天在讀《深夜裡的圖書館》的序文時,作者曼古埃爾引用的一小段落著實讓小編心有戚戚焉!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我的人生充滿一連串冒險,有如線上珍珠,一個接一個。希望牡蠣中的珍珠自動出現在盤中呈現給你,多少有些癡人說夢;你得自己潛水下海尋找。我從來都不喜歡為冒險而冒險,但是當冒險來臨時,我也不逃避。』 —《康提基號海上漂流記》,1947年
Thumbnail
拿到此書,我不禁想問:在資訊取得如此多元,溝通甚至可以AI替代的世界的我們,是否還需要多讀一本寫作/閱讀導讀的書?我不否認,一方面因為他是暢銷書《林肯在中陰》的作者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他文字裡的世界觀讓我好奇,他會用什麼方法觀察、解析其他作家的作品。
泰德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被認為是戀童癖,隱姓埋名將自己放逐到紅湖地區。而後在律師推薦下至小鎮上唯一的偵探公司就職,偵探公司老闆亞曼達身為另一起命案的兇手,出獄卻留在自己長大、命案發生的小鎮上生活,截然不同的兩人背負著各自的「罪」,開始一同調查一位知名小說家失蹤案。
Thumbnail
近年來有三位暢銷作家,他們的小說襲捲全世界,早一點的是「哈利波特」,讀者老少通吃,最大功勞是讓小學生也勇於嘗試看六七百頁厚厚密密麻麻的純文字書,建立閱讀的信心,另外一位是「暮光之城」,打動了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堅定嚮往永恆愛情的幻想;另外一位就是我最近才看完作者的最新創作「起源」,丹布朗以「達文西
Thumbnail
  在本書後記中,作者顏擇雅提到,羅蘭‧巴特〈艾菲爾鐵塔〉是她很喜歡的散文,讀第一遍充滿推理上的驚喜,讀第二遍雖不再驚喜,卻仍然可感受到詩意美、哲思美,於是期許自己也能寫出這樣晶瑩剔透的思考文。我想,她成功了,本書由許多篇小散文構成,書名「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便是其中一篇談論康德的最高道德
Thumbnail
最近正在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必須先招認,我沒耐心讀小說冗長鋪陳的內容,在閱讀小說時,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情節,我總想抄捷徑,快速看完故事梗概,(向來喜歡讀詩,愛其短短的句子包含巨量訊息,多棒!) 前陣子聽了李惠貞和譯者尉遲秀談論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他們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以前從沒耐心讀完昆
Thumbnail
故事描述主角默爾索在母親死後犯下一起殺人案件。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翻譯之後的文字雖然淺白,但這部作品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於我難以理解主角的內心。
閱讀《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在指涉的歷史事實、南美洲在二十世紀經歷過的種種獨裁與軍事政變之外,在無數的死亡、噤聲、暴力、殘酷、遺忘、荒謬之外,或是在彷彿等不到天明的本能性激情與溫柔外,最初或最終的強烈印象,是這本書的文體。片段的、破碎的,像是筆記般暫時記下的,欲言又止又像說得太多的一段一段文字。
Thumbnail
每次在讀書的時候,總是很佩服作者能找到適合在每一個章節前面的經典句子,也許是一段文字、一首詩,或甚至只是短短的一句話。不論是哪種形式,多半能為這一章節帶來畫龍點睛的功效,讓我們對這一個段落有一些些的想像。今天在讀《深夜裡的圖書館》的序文時,作者曼古埃爾引用的一小段落著實讓小編心有戚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