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排組08:傳記(上)──《黎明的守望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前言

說到「閱讀傳記」這件事,總讓我想起每回讀到書裡開頭擺著的一些名言錦句,其實絕大多數時候,身為讀者的我們(或許連引用這些句子的作者本人),壓根搞不清楚這句勵志座右銘的真實來源,以及,這句話真是後頭長破折號那個署名的人說的嗎?(或許被署名者本人也搞不太清楚......)

因此,過去讀傳記時,我往往都會有點「防備心」,深怕讀到的是由他人代筆、披著過度神化羽衣的傳主故事,或是由傳主本人所寫、卻對回憶有著過度的自我詮釋。甚至也曾極端的想過:「讀傳記?那還不如讀小說!」畢竟,每部小說多少都帶有自傳的元素。

雖然如此,過去這一兩年來,我還是把「閱讀傳記」放在心上,甚至當作2021的閱讀主題關鍵字之一,為的就是想要證明自己是錯的,事實上還是有一些值得閱讀的傳記可讀。(我為何要讓自己的人生過得如此辛苦?)

這些年來,的確在精挑細選下讀了幾本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傳記。利用過年假期,我想把這段期間閱讀傳記的想法回顧並記錄下來。由於文長,因此暫擬分為(上)(中)(下)三篇。期待未來,持續挖掘不一樣的生命故事,這樣的閱讀會是個「逗點」,而非「句號」。


《黎明的守望人》(貓頭鷹出版,張毅瑄譯)


寫作像置身在孤獨中,像海上孤船的孤獨那樣巨大。
用寫出來的文字力量讓你聽、讓你感覺,
但最要緊的是,要讓你看見。

——康拉德(Joseph Conrad)


康拉德的小說深深地影響了許多文學名家,例如格雷安‧葛林、海明威等。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在寂寞田野: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中、李維史陀在憂鬱的熱帶,哲學家羅素在其回憶錄中,也都分別寫下對康拉德的仰慕之情。康拉德的小說更被後人改編為多部電影,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柯波拉的《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以康拉德作品的譯著出版情況來看,相較於中國大陸,台灣發行出版的作品並不多。至於我自己閱讀康拉德的作品更讓人汗顏,因為其實只有「一本半」。

一本半?這是怎麼回事?且聽我娓娓道來。


別太快放棄,晚來的閱讀樂趣


先說那「半本」吧,其實正是康拉德最具知名度、僅用不到七週就寫完的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雖然這本書是台灣出版發行康拉德最多的譯著,但當時年紀小的我只讀了半本,就因為「愈讀愈不舒服」的感受而放棄了,殊不知,這正是康拉德要讓讀者「身歷其境」的刻意安排。只能說,年輕時的我實在是有眼無珠。

而那「一本」,則是故事核心參考自真實歷史事件「格林威治公園爆炸案」的密探。這本小說實在是太妙、太精彩!讀完小說後,讓人不禁發出喟嘆:事情並不如表象所見。當你挖得愈深,就會發現「真相」後面,還有真相……

《密探》的閱讀經驗讓我一掃之前對康拉德的「誤解」(雙腳跪落去~),開啟了對於小說家的好奇,因此,當看到2020年由貓頭鷹出版的黎明的守望人更是莫名驚喜。


不只是傳記


這本由哈佛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Maya Jasanoff書寫的研究專書,從最初為波蘭難民的小康拉德生平談起,一路寫到最後長眠於英國坎特伯里的宅邸。對於從未讀過康拉德作品的讀者,本書可說是一個精密又實用的黃金羅盤,帶領我們深入認識康拉德,了解他化真實的水手經歷於多本重要著作的創作歷程,甚至連書中多達70多頁的注釋及書末延伸閱讀,都相當具有參考價值與可看性。

更進一步的說,這本書並不僅止於一本名人傳記,更能讓讀者進入康拉德所在的十九世紀末的全球化現象中,想像他如何忍受身心上的苦楚、經濟上的飢寒交迫,透過一支冷靜的文學之筆,控訴那些高舉「文明」與「平等」的旗幟者所行種種掠奪剝削、濫權高壓、虛偽貪婪的誇張行徑;直指那些「文明人」扭曲人性的可怕程度,簡直比「野蠻」的食人風俗還可怕。

康拉德最關注的主題是孤獨與對陌生的恐懼,所有讀者都能從故事情節中找到與自己、與自己所處的社會相呼應的頻率。他同時關切結構對人性的扭曲,以及結構下求生存的個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在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中,決定該怎麼想、該怎麼活?而即使是一個微小的、但必須做的選擇,都可能成為改變命運的關鍵。

有意思的是,康拉德早年的嘔心瀝血之作並未為他賺進豐厚的收入,反倒是後來那些刻意簡化了故事結構、在他心目中的「二流作品」,卻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愛與廣傳。為此,康拉德在寫給友人的信中提到:「賺了〈青春〉的八倍,〈黑暗之心〉的六倍。令人作嘔!」康拉德也是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硬漢,晚年成為文壇權威的他不僅拒絕了多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甚至拒絕被封爵。

與小說家在書中相遇


一位書評家曾這麼形容康拉德:

閱讀康拉德需要勞心勞力,而這種事在今天足以勸退任何人,
但可以很確定的是,康拉德成名在望,
只要他的太陽一升起,就再也不會落下。......
當然我不是說他會變得很受歡迎,……
我說的是,他會被人發自心底崇敬。

——引自《黎明的守望人》書中文字


這樣的重磅書評深具說服力!也道出康拉德的作品被後世奉為經典,影響了無數文學創作者、甚至是剛果政治改革的深層原因。因此,即使今天我們透過Maya Jasanoff寫的這本深具嚴謹學術風格的傳記書,對於康拉德的生平有所認識,但還是要留意一件事,那就是必須謹慎的意識到,作者在運用康拉德生平詮釋小說家創作歷程時可能造成的tautology,唯有如此,才不會犯下如本文開頭前言中所提到的座右銘謬誤。

我想了解康拉德最好的方式,還是必須回到小說中,與康拉德相遇!我也要重新找出《黑暗之心》,把過去那太快放棄的半本書再補回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xJames-avatar-img
2022/02/11
傳記類是我很少閱讀的類型。這本看起來很讚,謝謝推薦!
誰說編輯不讀書-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2/12
謝謝閱讀!😄
皓清-avatar-img
2022/02/08
有興趣!現在發現傳記對閱讀一個人的作品都會有抹種程度的幫助,所以都會刻意找作者相關生平書籍來拜讀,能看到這篇推薦真是太好了
誰說編輯不讀書-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2/10
謝謝皓清^^
avatar-img
誰說編輯不讀書 | reading & ______
308會員
178內容數
可能讀起來有點奇怪,但絕對少不了對書、音樂、電影滿滿的愛。
2022/02/28
閱讀一本傳記有如與人交往,需要花時間,當然也需要用心並抱持好奇心。能夠跨越時空與傳主相遇的緣分不僅珍貴,更是回味無窮。這篇就來分享我目前讀過最喜愛的三本翻譯傳記
Thumbnail
2022/02/28
閱讀一本傳記有如與人交往,需要花時間,當然也需要用心並抱持好奇心。能夠跨越時空與傳主相遇的緣分不僅珍貴,更是回味無窮。這篇就來分享我目前讀過最喜愛的三本翻譯傳記
Thumbnail
2022/02/13
這次介紹三位思想界與文壇先進:齊邦媛的《巨流河》、王鼎鈞的《碎琉璃》、韋政通的《異端的勇氣》。這三本很「老」的書在時下的閱讀氛圍下,可能格外顯得不合時宜或過於落伍,但或許偶爾我們也不妨回過頭,讀讀這些「過時」卻雋永的珍寶。
Thumbnail
2022/02/13
這次介紹三位思想界與文壇先進:齊邦媛的《巨流河》、王鼎鈞的《碎琉璃》、韋政通的《異端的勇氣》。這三本很「老」的書在時下的閱讀氛圍下,可能格外顯得不合時宜或過於落伍,但或許偶爾我們也不妨回過頭,讀讀這些「過時」卻雋永的珍寶。
Thumbnail
2021/08/04
張繼高先生說:「音樂是一種語言,要用點心思學習才能聽懂它。」那麼對於像我這樣的非音樂科班門外漢來說,該如何學習音樂這種感覺起來似乎有一點抽象,卻讓人一輩子心甘情願浸泡在其中、為之深深沉醉且無法自拔的「語言」?
Thumbnail
2021/08/04
張繼高先生說:「音樂是一種語言,要用點心思學習才能聽懂它。」那麼對於像我這樣的非音樂科班門外漢來說,該如何學習音樂這種感覺起來似乎有一點抽象,卻讓人一輩子心甘情願浸泡在其中、為之深深沉醉且無法自拔的「語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拿到此書,我不禁想問:在資訊取得如此多元,溝通甚至可以AI替代的世界的我們,是否還需要多讀一本寫作/閱讀導讀的書?我不否認,一方面因為他是暢銷書《林肯在中陰》的作者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他文字裡的世界觀讓我好奇,他會用什麼方法觀察、解析其他作家的作品。
Thumbnail
拿到此書,我不禁想問:在資訊取得如此多元,溝通甚至可以AI替代的世界的我們,是否還需要多讀一本寫作/閱讀導讀的書?我不否認,一方面因為他是暢銷書《林肯在中陰》的作者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他文字裡的世界觀讓我好奇,他會用什麼方法觀察、解析其他作家的作品。
Thumbnail
近年來有三位暢銷作家,他們的小說襲捲全世界,早一點的是「哈利波特」,讀者老少通吃,最大功勞是讓小學生也勇於嘗試看六七百頁厚厚密密麻麻的純文字書,建立閱讀的信心,另外一位是「暮光之城」,打動了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堅定嚮往永恆愛情的幻想;另外一位就是我最近才看完作者的最新創作「起源」,丹布朗以「達文西
Thumbnail
近年來有三位暢銷作家,他們的小說襲捲全世界,早一點的是「哈利波特」,讀者老少通吃,最大功勞是讓小學生也勇於嘗試看六七百頁厚厚密密麻麻的純文字書,建立閱讀的信心,另外一位是「暮光之城」,打動了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堅定嚮往永恆愛情的幻想;另外一位就是我最近才看完作者的最新創作「起源」,丹布朗以「達文西
Thumbnail
最近正在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必須先招認,我沒耐心讀小說冗長鋪陳的內容,在閱讀小說時,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情節,我總想抄捷徑,快速看完故事梗概,(向來喜歡讀詩,愛其短短的句子包含巨量訊息,多棒!) 前陣子聽了李惠貞和譯者尉遲秀談論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他們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以前從沒耐心讀完昆
Thumbnail
最近正在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必須先招認,我沒耐心讀小說冗長鋪陳的內容,在閱讀小說時,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情節,我總想抄捷徑,快速看完故事梗概,(向來喜歡讀詩,愛其短短的句子包含巨量訊息,多棒!) 前陣子聽了李惠貞和譯者尉遲秀談論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他們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以前從沒耐心讀完昆
Thumbnail
對於中國人來講,能夠生活,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旭
Thumbnail
對於中國人來講,能夠生活,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旭
Thumbnail
「企鵝蘭登書屋」作爲全球最大的出版社,其根據讀者評選出歷史百大必讀經典書目,一經推出就成爲西方小說愛好者心目中的權威參考。2022年版中入選次數最多的爲查爾斯·狄更斯共5次,其次爲陀思妥耶夫斯基、喬治·艾略特、弗吉尼亞·伍爾夫和約翰·斯坦貝克各3次。那麼你看過其中的幾部呢?
Thumbnail
「企鵝蘭登書屋」作爲全球最大的出版社,其根據讀者評選出歷史百大必讀經典書目,一經推出就成爲西方小說愛好者心目中的權威參考。2022年版中入選次數最多的爲查爾斯·狄更斯共5次,其次爲陀思妥耶夫斯基、喬治·艾略特、弗吉尼亞·伍爾夫和約翰·斯坦貝克各3次。那麼你看過其中的幾部呢?
Thumbnail
一位書評家曾這麼形容:「閱讀康拉德需要勞心勞力,而這種事在今天足以勸退任何人。但可以很確定的是,康拉德成名在望,只要他的太陽一升起,就再也不會落下。我不是在說他會變得很受歡迎,……我說的是,他會被人發自心底崇敬。」
Thumbnail
一位書評家曾這麼形容:「閱讀康拉德需要勞心勞力,而這種事在今天足以勸退任何人。但可以很確定的是,康拉德成名在望,只要他的太陽一升起,就再也不會落下。我不是在說他會變得很受歡迎,……我說的是,他會被人發自心底崇敬。」
Thumbnail
近期因為疫情影響,生活中有了大大小小的變動,過了幾天心情才緩過來。於是我趁這個機會,來消化書架上滿出來的書。
Thumbnail
近期因為疫情影響,生活中有了大大小小的變動,過了幾天心情才緩過來。於是我趁這個機會,來消化書架上滿出來的書。
Thumbnail
最好的作者(作品)是風格化(超越類型)的,而不是類型化的。時隔多年,無數鬼片的尖叫煙消雲散,唯有希克厲在狂風暴雪中敲打呼嘯山莊窗戶的情景久久不能忘懷。那種所謂“說不出來的陰森”,可能恰恰是一部成功的驚悚藝術有別於其他凡庸作品的妙處。
Thumbnail
最好的作者(作品)是風格化(超越類型)的,而不是類型化的。時隔多年,無數鬼片的尖叫煙消雲散,唯有希克厲在狂風暴雪中敲打呼嘯山莊窗戶的情景久久不能忘懷。那種所謂“說不出來的陰森”,可能恰恰是一部成功的驚悚藝術有別於其他凡庸作品的妙處。
Thumbnail
去年讀了 82 本書,比前年少,是有刻意為之,因為不想太囫圇吞棗,而且想以名著為主,故求精而不求多。以下挑出 11 本,沒有排名、不分種類,皆純粹自己偏好。 - Golden Slumbers 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 by 伊坂幸太郎  也許,曾經的確有條路,可以帶我們回到過去;但是,結束的方式卻可
Thumbnail
去年讀了 82 本書,比前年少,是有刻意為之,因為不想太囫圇吞棗,而且想以名著為主,故求精而不求多。以下挑出 11 本,沒有排名、不分種類,皆純粹自己偏好。 - Golden Slumbers 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 by 伊坂幸太郎  也許,曾經的確有條路,可以帶我們回到過去;但是,結束的方式卻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