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03:如何降伏其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譯文——
佛告訴須菩提:「諸位大菩薩應該這樣降伏妄念:所有眾生,包括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物質形體的眾生,沒有物質形體的眾生;有心識活動的眾生,沒有心識活動的眾生,或兩者都不是的眾生,我都要使他們達到脫離生死輪迴的涅槃境界,斷絕煩惱和痛苦,獲得最終解脫。
如此度化了無數眾生,但心中卻不認為度化了任何眾生。為什麼呢?須菩提,若菩薩心中還存有自我的相狀、他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壽命的相狀,就不是菩薩了。」
——隨想——
此處所說降伏妄念的方法是針對菩薩們,而不是普羅大眾。在上一個單元中提到菩薩,是「發願自度度人、自覺覺他的善男善女」,也就是說,心中要先有這樣的願,再來談降伏妄念。
菩薩們要如何降伏妄念呢?
1. 發宏願——度化眾生
佛的世界中,所謂眾生,除了各類生物之外,還包括沒有形體的,甚至沒有心識活動的一切存在,菩薩要幫助所有眾生,使大家都能脫離輪迴,獲得最終解脫。
注意,菩薩要幫的不是豐衣足食、升官發財這類我們經常祈求的願望,而是脫離輪迴,渡到彼岸的終極解脫。世俗價值觀所關切的是生理和物質上的滿足、心靈的快樂。而菩薩指出的方向,卻是一條完全不同的價值座標軸。
即使我們依然無法完全放棄世俗的座標,但加入一條新座標確實能讓心更豁達一些、更包容一些。名與利的價值不再那麼絕對,而失去和離別也有了更多層次的意義,平凡的人原來也有不凡的一面,貌似粗鄙之人卻擁有一顆寬和的心......加入一條新座標,所見風景也不一樣了。
在時間尺度上,凡夫俗子們寄望的是此生,而佛所指的卻是超越今生、來生,而至永生的究竟理想,因為超越了我們所能理解的時間經驗,所以需要菩薩來指引。
2. 心中無相
菩薩不執著於我、人、眾生、壽命這些因緣和合的表象,平等對待一切眾生,沒有分別、不需取捨。因此「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雖然度化了無數眾生,但在菩薩心中卻沒有度化任何眾生。
因為證悟了空性,所以菩薩心中沒有「度化者」,也沒有「被度化者」,沒有誰去度化誰,一切所為都是悲心所使,自然而然。
既要發下宏願,又要無所為而為地去實現這個願,此番境界玄妙,一時間難以領會,且聽佛陀繼續說明.....
avatar-img
5會員
14內容數
天地遼闊,開心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鉛筆羊 的其他內容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彿陀隨機說法,後由弟子們寫下其言行,是為「經」。其中《金剛經》是最重要的佛經之一,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白話解釋:以金剛石般無堅不摧的般若智慧,對治一切虛妄執著,到達覺悟的彼岸。
兩千多年來,佛陀的事蹟已被傳頌過無數次。 佛陀悟道的事蹟告訴我們——修行,是全身心的探索與實踐。
一個尋求解脫的人,必須了解自己在做什麼。面對令人心動的訓示教誨,仍別忘記深思而後行。盲目的服從絕對無法帶領我們獲得內心真正的自由。 ——佛爾克‧佐慈《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
45歲這一年回顧前半生,才發現自己尋尋覓覓的原來只是一份平靜,如此簡單,如此難得。曾經多次嘗試親近佛法,屢敗。讀哲學、心理學、文學,想從中找到些許平靜,有些幫助,但依然海上飄搖,禁不起人間風雨。前年賣書捐書,送出去一本金剛經,此前翻閱過一陣子,卻總是讀不進,也不強求。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彿陀隨機說法,後由弟子們寫下其言行,是為「經」。其中《金剛經》是最重要的佛經之一,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白話解釋:以金剛石般無堅不摧的般若智慧,對治一切虛妄執著,到達覺悟的彼岸。
兩千多年來,佛陀的事蹟已被傳頌過無數次。 佛陀悟道的事蹟告訴我們——修行,是全身心的探索與實踐。
一個尋求解脫的人,必須了解自己在做什麼。面對令人心動的訓示教誨,仍別忘記深思而後行。盲目的服從絕對無法帶領我們獲得內心真正的自由。 ——佛爾克‧佐慈《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
45歲這一年回顧前半生,才發現自己尋尋覓覓的原來只是一份平靜,如此簡單,如此難得。曾經多次嘗試親近佛法,屢敗。讀哲學、心理學、文學,想從中找到些許平靜,有些幫助,但依然海上飄搖,禁不起人間風雨。前年賣書捐書,送出去一本金剛經,此前翻閱過一陣子,卻總是讀不進,也不強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主要法義參考:《金剛經六祖口訣》 ---------------------------------------- 經文: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
Thumbnail
有位學佛的讀者來信問,他在學佛過程中,遇到很多佛友或師兄姐,推薦他修藥師法門,不僅能消災延壽,有病治病,還能有求必應,不管是相貌要變俊美或莊嚴,或生活上的物質資糧,都能所求滿願,富饒多金,甚至可免除牢獄災。 然而,《金剛經》既然都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Thumbnail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對話法義:參考憨山德清大師撰寫之《金剛決疑》 經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身,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
Thumbnail
陳堂蒔光其實是歪歪朋友的親戚開的餐廳,環境裝潢得相當別緻,可惜用餐體驗是大失所望。 先不說餐點不符合我們一家人的口味,餐桌上還一直冒出大量小螞蟻,這真的是餐飲大忌。歪歪已經和朋朋反應過,希望未來光顧的食客不會再遇到需要跟螞蟻搶食的問題。
Thumbnail
良金牧場的牛肉麵採用現沖牛肉湯一般的手法,真的從未見過,超級特別!而且牛肉麵的口味也不在話下,湯頭、牛肉、麵體,每一個元素幾乎都可以說是教科書等級。 除此之外,自助式霜淇淋也是一大亮點,每一口都是濃郁的乳香和滑順的口感,是非常認真的霜淇淋。餐後還可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前言: 此分之名,昭明太子題為「化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導讀: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是故佛說一切法,諸法如義,法性無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本無一切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導讀: 【何以故?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承上,佛陀略說法要,菩薩行者應遠離四相,通達「人我無」,以行菩薩乘,而後隨說即泯,實無有法,
Thumbnail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主要法義參考:《金剛經六祖口訣》 ---------------------------------------- 經文: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
Thumbnail
有位學佛的讀者來信問,他在學佛過程中,遇到很多佛友或師兄姐,推薦他修藥師法門,不僅能消災延壽,有病治病,還能有求必應,不管是相貌要變俊美或莊嚴,或生活上的物質資糧,都能所求滿願,富饒多金,甚至可免除牢獄災。 然而,《金剛經》既然都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Thumbnail
作詞:南瞻慈惠堂 作曲:SUNO AI 演唱:SUNO AI 對話法義:參考憨山德清大師撰寫之《金剛決疑》 經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身,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
Thumbnail
陳堂蒔光其實是歪歪朋友的親戚開的餐廳,環境裝潢得相當別緻,可惜用餐體驗是大失所望。 先不說餐點不符合我們一家人的口味,餐桌上還一直冒出大量小螞蟻,這真的是餐飲大忌。歪歪已經和朋朋反應過,希望未來光顧的食客不會再遇到需要跟螞蟻搶食的問題。
Thumbnail
良金牧場的牛肉麵採用現沖牛肉湯一般的手法,真的從未見過,超級特別!而且牛肉麵的口味也不在話下,湯頭、牛肉、麵體,每一個元素幾乎都可以說是教科書等級。 除此之外,自助式霜淇淋也是一大亮點,每一口都是濃郁的乳香和滑順的口感,是非常認真的霜淇淋。餐後還可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前言: 此分之名,昭明太子題為「化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導讀: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是故佛說一切法,諸法如義,法性無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本無一切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導讀: 【何以故?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承上,佛陀略說法要,菩薩行者應遠離四相,通達「人我無」,以行菩薩乘,而後隨說即泯,實無有法,